在梁山上,宋江主張招安,但是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甚至連他的親信之人李逵都敢出言反駁。可見,招安在梁山上是不得人心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促成了最後招安成功的呢?
反對招安的眾人
在梁山108好漢排位之後,確立了尊卑高下,又遇上了重陽節。於是梁山喜氣洋洋的慶賀,在酒宴上,宋江寫下了一首《滿江紅》,讓鐵叫子樂和演唱,最後一句「望天王降詔早招安」!
眾人聽了這句話之後,哪能不知道宋江的心思。其實宋江招安的小心思早就有了,只不過像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還是第一次。
一說出來,武松第一個就站出來反對!接著就是李逵,他的反應更強烈,甚至將桌椅都掀翻了。宋江大怒,差點把他給砍了。後來,魯智深也明確表示出了自己反對招安的態度。
以魯智深、武松為首的二龍山勢力都明確表示了反對招安。
除了他們二龍山的人反對之外,再有便是以阮氏三兄弟為首的水軍將領們,也同樣是反對招安的。
在梁山大聚義之後,眾人雖然反對招安,但宋江依舊去了汴京,跑關係想要招安。儘管坎坷,但也算是找到了門路,朝廷有人幫他們說話,讓人安排前來招安。
宋江聽聞有人來招安,十分欣喜,但林衝、關勝、徐寧三人卻不看好這次招安。畢竟他們久在朝廷,知道朝廷眾人的德行。果然,來招安梁山的人十分倨傲,甚至聖旨中的內容也不甚好聽。阮氏三兄弟看不慣來人的倨傲,派了漏船來為難欽差,還將御酒換成了鄉村醪糟。這些事兒,足以證明三兄弟也是反對招安的。
是什麼促成了招安
無論是以魯智深為首的二龍山,還是以阮氏三兄弟為首的水軍,都是反對招安的,他們在梁山上的能量不小,如果他們一直反對,就算是宋江堅持,也不會輕易接受了招安。更不用說,就連李逵這樣宋江的親信,都對招安有意見。
那究竟是什麼促成了招安呢?
答案就是他們個人的思想,被群體所裹挾了。
一位法國的心理學家在他的著作《烏合之眾》中揭示出了真相!這本書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在群體當中,一個人的個性極其容易被泯滅,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會喪失,會變得盲從,甚至智力和推理能力也會得到壓制。
梁山眾人便是如此,儘管自己心中是不想接受招安的,但是沒有人會十分明確地站出來說,我不接受招安,如果你們接受招安,我就帶領兄弟們走。
沒有人如此說,即使魯智深、武松等人反對,也只是想要改變大家的想法,而不是離開梁山。但他們發現自己無法扭轉的時候,便也只能無奈地接受了。
他們始終是被宋江所謂的108星宿的論調所裹挾,他們將自己看成是這個群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也是梁山能夠超越其他三大寇的重要原因!
宋江影響梁山眾人的方式很簡單,就是重複的宣揚「替天行道」,以此來達到催眠的作用,這樣大家對招安的牴觸就不會那麼強烈!
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第一次明確地表示招安和第一次接到招安來使,都是以此試探,反對的聲音是有,但是沒有達到不能扭轉的地步。
於是宋江便利用和童貫、高俅的大戰,將梁山眾人對朝廷的怨恨轉嫁到他倆身上,進一步對梁山好漢進行洗腦。
結局也如同宋江所料,大家成功的將反對的聲音藏了起來,最後都開開心心地接受了招安!
促使招安成功的,不是財富和理想,是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