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那些救贖是否能掩蓋罪惡

2021-01-10 再見藍橋day

《烈日灼心》是由曹保平編劇並執導,鄧超、段奕宏、郭濤、王珞丹等主演的電影。

講述了沉底七年的水庫滅門兇案,三個懵懂青年因一念之差成為背負罪孽的亡命狂徒。為了贖罪,三人拼命工作,低調做人。

看完這部影片,突然有一種善惡無法用語言形容之感,壞人也會做好事,好人也未必不做壞事,那種無法定位好壞的錯覺在心中升騰起來。

在我們固有的認知中,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沒有什麼好人做壞事,壞人做好事的模糊界限感。

辛小豐與楊自道在多年前做了壞事後,一直隱姓埋名,可是這期間又做了很多好事,可無論他們怎麼做好事,都無法洗白當初所做的壞事,他們也在時刻擔心身份被暴露出來,過得如驚弓之鳥一般。

最後他們還是被執行了死刑,在惋惜之餘也讓人們感受到了法律的殘酷無情。

一、善惡之間的轉化

電影《烈日灼心》改編自小說《太陽黑子》,在電影中,三個曾犯過罪的人在贖罪過程中,表現得讓人同情,而在小說中,這三個人參與的「滅門慘案」,只讓人覺得殘忍。

電影為了讓贖罪的過程讓觀眾可以接受,從而安排了另外一個兇手,三人寧願死也不願意說出事實的真相,就是想給孩子一個純潔的童年,電影用一個善念讓三個罪犯的形象得到了升華。

因為有了這些情節的加入,就讓罪犯的惡減弱了很多。

辛小楓有機會殺掉隊長,從而讓自己犯罪的事實被掩蓋起來,但是他沒有這樣做;阿道在做計程車司機時,出於道義而見義勇為,本來可以擁有愛情,卻不願意耽誤別人;陳比覺也可以選擇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但是他為了給孩子一個純潔的童年,從而犧牲了自己。

這些人曾經都是罪大惡極之人,可是他們卻又有善良的一面,善惡在一念之間左右徘徊著。

在《烈日灼心》中,三個人的善良與正義被擴大了,那些惡反而被深深地隱藏起來。

人性是複雜的,也許在此時他還惡意滿滿,可是面對某些事情時,他又表現出極度的善良,都說人性具有兩面性,在這三個人身上,人性的兩面性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為何叫《烈日灼心》,除了三個人犯罪後無法在陽光下「行走」的描述,更有這三人贖罪時的心理掙扎,他們的心中如針扎般痛心,卻也無法改變他們曾經犯罪的事實。

二、法律與人情的糾纏

都說法律無情,可偏偏法律中也糾纏著人情,畢竟制定法律就是服務於人,與人牽扯上關係,又豈能事事無情呢?

在劇中伊隊長發現小豐利用職務之便貪汙公款去資助尾巴時,隊長也一時心軟沒有處罰於他,甚至還和他促膝長談,最後自掏腰包補了虧空,這種看似違背法律精神的事情卻是事出有因。

法律約束著人們的行為,無論這些行為出於什麼目的,觸犯了法律就要得到懲罰,所有的因就是以後的果。

在《烈日灼心》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喜歡法律,我認為法律是人類發明過的最好的東西。你知道什麼是人嗎?在我眼裡,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他有你想像不到的好,更有你想像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所以說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髒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

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麼樣。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這一段話出自伊隊長,這段話就是對法律最好的詮釋,法律是什麼?其實就是一個規範行為的標準,這個標準無法強制人們的道德,可是它能讓人們遵守底線。

三、罪與罰

《烈日灼心》的整個過程中,表現了父女之情、同性之誼,戰友之情,當然每一種感情看起來都是純粹的,可偏偏忽略了他們曾經做過的壞事。

他們誰是兇手,他們曾經做過什麼?給那個家庭帶來了什麼災難?到最後反而沒有著重描寫,把這些過程都集中在了三人的贖罪之路。

因為劇中三人表現得太過善良而正義,那些罪惡好像也變得淡了,可事實上放下屠刀,是否就能立地成佛呢?

犯罪了就要接受懲罰,這是犯罪必須承受的後果,可是電影偏偏安排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局,兇手另有其人。

小豐三人為何一直做著善良的事情,其實就是彌補當初的過錯,他們也曾提心弔膽,犯罪之後的代價就是恐懼,整天擔心會有「翻船」的那一天。

他們犯罪之後藏匿了七年,這七年足以改變很多東西,他們當初的衝動就是魔鬼,可時間把一切衝淡了,他們又想做回天使。

可是既然做過魔鬼,那就要為做魔鬼的時間買單,至於天使,是魔鬼贖罪時的心理安慰。

當然影片的改編讓三人的死多少有些可惜,畢竟那樁案子不是他們做的。如果以書中的描寫,那樁案子是他們親自操作的,那三人的死就是罪有應得。

導演想表現的東西應該是人性,所以他淡化了犯罪的過程,把善與惡都集中於三人身上,那些複雜的感情在生活的演繹中,糾纏出不同的故事來。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再見藍橋day

相關焦點

  • 《烈日灼心》:關於逃亡與救贖的極化想像
    可以說,在少數人可以決定大部分觀眾能在影院看到什麼的當下,《烈日灼心》就像一顆冰涼的子彈,射穿了柔膩躁動的暑期檔。電影改編自須一瓜創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導演是擅長現實主義題材的曹保平。筆者事先並未讀過原著,也稱不上是片中任何一名演員的粉兒,所以,在觀看過程中保持了相對客觀的態度。
  • 《烈日灼心》|至惡或至善
    由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烈日灼心》沉寂多年於2015年上映,影片聚焦於一場陳年追兇案,以特殊人物入手,在以「尋兇」為線索的情節設計中,以逃犯的視角進行了反向闡述。」位移成為了「警官的選擇」,也正是在多個「反面勢力」的接力下,《烈日灼心》達成了環環相扣的解秘效果。
  • 《烈日灼心》:一部電影,成就3個影帝,烈日到底灼疼了誰的心?
    這就是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人領銜主演的警匪片《烈日灼心》。陰鬱而潮溼的「烈日」片名取作《烈日灼心》,可能大家不禁產生疑問:為什麼是烈日?烈日又灼燒了誰的心呢?其實,整部影片氛圍都十分壓抑,也完全沒有烈日當頭的鏡頭,只有在結尾才出現「烈日」。為什麼稱為烈日灼心,我想是影片反其道行之,想要反映出的主題:陰暗與恐懼。
  • 一部電影成就三個影帝,真情還是法理,《烈日灼心》灼傷誰的心?
    中國的犯罪懸疑電影能在豆瓣上取得8.1分的成績實在不多見,更何況一部電影中的三個男主角同時拿下影帝的情況也是非常少見,但《烈日灼心》都做到了。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奇蹟,畢竟並不是所有充斥著黑暗、監獄和死亡的電影都可以得到上映的機會,我們能在影院觀看到它已經非常不易。
  • 電影《烈日灼心》,三個男人用生命救贖的故事
    這是一部關於救贖的電影,三個男人為了彌補一時的衝動,耗費了畢生的時間去完成救贖。故事緣起於一起滅門慘案,評書式的開局,黑白渲染下的血腥場面,三個男人的慌不擇路。畫面的切換,很快便讓觀眾了解了案情經過。七年過去了,楊自道、辛小豐、陳比覺始終沒有落網,反而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 《烈日灼心》法律如烈日 平等殘酷
    有時卻又顯得蒼白 讓人感到無力那今天 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同樣可以引起我們對法律的思考的影片《烈日灼心》《烈日灼心》01車上,伊古春若無其事地詢問小豐是否聽說過七年前的慘案小豐卻緊張地用手指捻碎了正在燃燒的菸頭。這是小豐多年以來,為了消滅自己的指紋而養成的習慣。
  • 《烈日灼心》終極海報 「烈性」強片領跑口碑
    由曹保平執導,鄧超、段奕宏、郭濤、王珞丹等主演的暑期檔唯一華語犯罪懸疑電影《烈日灼心》將於8月27日登陸全國院線。暑期華語犯罪懸疑熱片《烈日灼心》於近日齊發「紅黑」主題海報和「驚心」版預告片,一宗滅門慘案,七年灼心救贖,極致「罪與愛」的烈性故事從少年懵懂的夏天開始,一念之差鑄成的大錯,導致三個背負罪孽的亡命狂徒在絕境中左奔右突,並在電影後尾出現驚人反轉。
  • 《烈日灼心》:世上最難直視的,除了太陽,還有人心
    熒幕上那些是非曲直,滔天罪惡,全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可有時做出判決也並不容易。在《烈日灼心》的開頭,當直面淋漓鮮血的滅門慘案現場畫面時,影片中的三個兇手真是罪不容誅。我們堅信,正義可能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
  • 《烈日灼心》最值得看的國產片之一
    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烈日灼心》,是本小編認為國產電影最值得看之一,精彩、刺激、演技劇情雙在線,中間有一段把小編嚇得一把汗!!喜歡看電影的小夥伴絕對不可以錯過。《烈日灼心》是一部犯罪懸疑片,該片改編自女作家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於2015年8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由曹保平編劇並執導,鄧超、段奕宏、郭濤、王珞丹、等主演。
  • 《烈日灼心》:優雅並有質感的小成本商業片
    >>>點擊圖片查看:鄧超段奕宏郭濤三大影帝做客鳳凰公映禮    犯罪懸疑片《烈日灼心
  • 《烈日灼心》刷新尖叫指數 主創玩命「全來真的」
    重慶:必看烈日  搜狐娛樂訊 8月11日,《烈日灼心》在8月27日全國上映之前,過江重慶舉行看片會,引起驚聲尖叫和會心大笑無數。電影一開局就利索交待誰是罪犯,但逃離犯罪現場後是否有路可逃才真正成為更強烈的焚心動人之處,觀眾一路跟隨三個逃犯東躲西藏,左奔右突,罪惡與情愛的糾纏交織步步為營。電影中拔槍制暴、絕地追車、尖針縫傷、高樓追兇、死刑直播等場面讓人汗手驚心,更「可怕」的是,主演鄧超、段奕宏、郭濤在拍攝過程中全來真的。
  • 曹保平談《烈日灼心》:故事本身已經夠狠
    原標題:曹保平:故事本身已經夠狠,結尾溫暖一點會更好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斬獲三個影帝、一個最佳導演的《烈日灼心》正在上映,其殺人逃生、「同性」愛情、注射死刑這樣的「勁爆」劇情使得這部國產犯罪片受到輿論的關注——影片上周四上映至今,首周票房順利過億元。   首映式上,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導演曹保平卻流下眼淚。
  • 《烈日灼心》:華語懸疑電影妥妥top5,人性從來都是最複雜的
    《烈日灼心》是2015年評分最高的犯罪懸疑劇,豆瓣評分8.1幾乎完爆了所有同類型的國產電影。段奕宏的表現非常吸睛,尤其是在電影中對強勢的演技和行雲流水的對白,都足以證明段奕宏的優秀。》後曾一度抑鬱,甚至這也成為之後鄧超只演喜劇電影的原因。
  • 良心電影《烈日灼心》終於公映!不一樣,才夠烈!
    導演曹保平及三位影帝對評委和電影節的觀眾表達敬謝,並表示在上海電影節期間,既能插空去看 自己心儀的展映和入圍影片,又能看到電影節觀眾對《烈日灼心》的評論和關注,十分興奮: 這是屬於電影人的狂歡節。《烈日灼心》沉底七年的水庫滅門兇案,三個懵懂青年因一念之差成為背負罪孽的亡 命狂徒——故事從一開篇就緊抓觀眾,接續而來的拔槍制暴、絕地追車、尖針縫傷、高樓追兇、 死刑直播等場面更令人汗手驚心,而職業警察和不法之徒之間複雜的情誼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
    去年,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還意猶未盡,即便高開低走,軟硬傷皆有,但在華人圈中能有這麼一部所謂披著科幻外衣卻鞭辟入裡探討華人家庭教育的作品出現,聊勝於無。今年,早早地又橫空出世這樣一部現在可能還鮮為人知但目測厚積薄發的類型作品,實屬難得。
  • 電影《烈日灼心》六大未解之謎
    罪與錯非止關乎法律有時更在人心閉目窺罪無法抗拒的良心噬咬善惡一念漫長絕望的精神救贖電影《烈日灼心》引來各方熱議,原著小說《烈日灼心》(原名《太陽黑子》) 也重裝上陣。電影是原著作品的視像化,小說則承載更多的拷問與反思,小編總結出電影中未能充分表現的6大謎題或者是六大遺憾,希望你能在原著小說中找到答案和彌補。
  • 《白小姐》:人性的善與惡,就在救贖與放逐的一念之間
    這是一部關於拯救被虐兒童的電影,電影從一開始就充滿壓抑,女主的人生經歷以及小女孩的遭遇不僅揭露了所處社會的黑暗,也掀開了人性道德至惡的遮羞布,讓所有的謊言與邪惡暴露在陽光之下,令人不寒而慄。電影披露了當權者的不作為,批判了社會的冷漠,正如電影中的他們的藉口一樣:「能保護受虐兒童的社會機構,比小區的KTV還少...」
  • 電影《烈日灼心》(2):你認為,罪惡會隨著生命的消逝而消失嗎?
    電影《烈日灼心》改編於真實的案例,在電影中,人物的表演栩栩如生,三個大男子因為貪玩誤遇殺人現場,從而有參與,但沒有傷人性命,但一直活在愧疚之中,但是挽救了受害人的女兒,曾經轟動的逃犯,為了女兒迫於生計。
  • 【十點電影】《烈日灼心》 鄧超:很慶幸 能活著拍完這部電影
    在今年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烈日灼心》獨攬四座金爵獎盃,而且影片的三位男主角鄧超、段奕宏、郭濤同獲「影帝」,是開創國內電影節影帝「三黃蛋」的先例。雖然部分提前看了本片的觀眾吐槽它的邏輯不夠通順,但大多數人對演員們的表演都十分認可。
  • 《烈日灼心》:遲到的正義
    淺評2015年國產電影《烈日灼心》《烈日灼心》由曹保平編劇執導,鄧超、段奕宏、郭濤、王珞丹等主演的犯罪片。《烈日灼心》講述了三個青年之前犯下一樁驚天大案,七年後種種「巧合」之下,與警察伊谷春兄妹看似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