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交電商十分火熱,潛藏在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
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社交網絡與賦能研究報告》,73%的人每隔15分鐘就至少要看一次社交軟體。這種對社交軟體的深度依賴現象,與「社交電商」新興模式的產生與影響息息相關。
有人甚至提出:「無社交,不商業」。那麼,社交電商的魔力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 巨大的市場潛力支持
首先看電商的潛力,根據相關報告,我國電商交易規模從2012年來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專業機構預測,在未來我國電商市場規模仍將保持16%以上的增長率,到2021年,我國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40萬億。
而根據《中國移動社交電商發展專題研究》報告,在所有APP中,微信、手機QQ兩款社交軟體成為手機月活躍度用戶數最多的APP,其中微信的月活躍用戶達到6.4億!
而在APP平均每天啟動次數的榜單中,微信和QQ同樣佔據前兩名,分別為44.3億次和14.2億次,也就是說每個人每天平均會打開7次微信和3次QQ。社交軟體的高頻率使用不僅說明人們對其的深度依賴性,更體現了因巨大流量而可能產生的市場價值。
社交電商既具備電商市場的發展潛力,又結合了社交平臺的巨大流量優勢,兩者使社交電商擁有了強大的市場條件作為支撐。
2. 牢固的「強關係電商」模式
在社交電商出現以前,所謂的「生意」都是陌生人之間的買賣為主,買主和賣主之間關係非常弱,這也符合傳統商業邏輯。
但在社交電商中,買主和賣主的關係就變緊密了,直接從陌生人變成了熟人,依賴熟人之間的信任推薦、口碑相傳,促成交易,並不斷將「常關係圈孑」變成「強關係商業圈子」。
試想,如果你去購買一樣完全陌生東西,朋友的推薦和直接搜索,更願意相信哪個?想必很多人都是更願意相信朋友的推薦吧。
這就是社交電商的獨特優勢之二,牢固的「強關係電商」模式。擁有熟人關係,也就擁有了天然的信任基礎,購買的可能性就會極大地增加;而通過朋友關係的不斷延伸和傳播,社交電商的滲透率和影響力也將會無限擴大。
3. 極致的用戶體驗
由於移動網際網路實現了24小時在線,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大幅提高碎片化時間的利用,而社交平臺的介入,讓更多購物信息滲透到碎片化社交場景中,移動購物也就有了隨時隨地的可能。
翻翻朋友圈、聊聊微信群的功夫,我們就可以看到好友分享的購物信息,並直接下單;完成購買後,還可以將我們的商品分享在朋友圈或者購物圈,直接通過評論點讚的方式實現互動,購物又成為了社交的一種手段。
移動社交電商真正實現了「社交+購物」的無縫結合,使用戶需求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了解完社交電商的三大獨特優勢,你認為它會是下一個風口嗎?不論結果如何,社交電商都將會是未來電商不可撼動的一大趨勢。借力趨勢,人們才能更快成功。社交電商的大趨勢,值得不同層面的機構與個人去抓住!
丨作者簡介丨
龍 贊
中國直銷文化研究專家、中國親子教育專家、親情營銷研究專家。1985年湖南省高考狀元,1989年上海華東師大教育管理免試直升研究生,1996年起開始研究直銷企業文化,先後參與編寫企業報告文學20多部,並長期擔任直銷專業媒體負責人。現任海疇集團董事、海疇智庫副理事長兼北京海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海疇集團直銷4.0工程IP吸粉課題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