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的古裝片《荊軻刺秦王》

2021-02-21 電影主義

「秦王嬴政,你忘了秦國列祖列宗一統天下的大願了嗎?」

這是電影《荊軻刺秦王》(以下簡稱刺秦)中史官一直在向秦始皇重複的一句話,這句話伴隨這秦王的成熟,黑化,從光明磊落到不擇手段,從對權力的渴望到對權力的極度恐懼。

不一樣的主題

      正如本片的英文名《The First Emperor》,本作的主角並不是荊軻(由張豐毅扮演),而是秦王(由李雪健扮演),本作與以往與後來所有的古裝片都不一樣,其他的古裝片要麼在探討帝王權術(《比如《影》)或者權力鬥爭(如《滿城盡帶黃金甲》),亦或者是家國情懷民族自尊(比如《我的1919》)。而本作可以說是中國古裝劇或者史學界的一大突破,那就是:帝王對權力的恐懼與宗法禮教對人心智的摧殘。

                          摧殘嬴政的史官(中國封建禮教的化身)

    作為創作力正在巔峰期的陳凱歌導演來說,比張藝謀想的問題更深,更加有意義(這也是為什麼陳凱歌是唯一一個獲得金棕櫚的中國人)。在刺秦中陳凱歌將《霸王別姬》全部打碎,告訴你中國的傳統禮教害人不淺,這也是陳凱歌從小生活闊綽,一個真正知識分子會思考的問題。

陳凱歌最好的電影

    本人並不喜歡《霸王別姬》,個人感覺《霸王別姬》更像是給老外看的的中國京劇宣傳片(與張藝謀的大部分古裝片一樣膚淺),對於「文革」的刻畫只是當作奇觀,當作大場面來拍,而真正失去了對這些文化的深究和探討。

    而本作可以說是真正拍給中國人的電影,其中對傳統中國歷史人物的顛覆和解構都是前無古人的,這是老外完全無法get到的,因為他們只想看中國的武術和妖魔鬼怪。

    對於情緒和場面的控制上,本作同樣是陳凱歌最好的作品,本作充滿了恢弘和荒誕,如果荒誕過一點,那麼就是《無極》。場面的控制也是恰到好處,大戰的恢弘和室內政治驚悚片的氣氛都是拿捏的恰到好處,如果在過一點那就是《妖貓傳》只有室內戲才能看。

     綜上,本作可以說是一部氣質,畫面,表演,劇情高度統一的傑出作品,如果我是坎城評委,我想這部片子一定是金棕櫚!

對秦始皇的再次解構

    本作可以說是對秦始皇刻畫最好,最貼切的一部作品,其中功不可沒的當然是李雪健老師對於秦始皇入木三分的表演。

                                      笑中充滿了殺氣和無奈

    同樣,陳凱歌導演在作品中大篇幅對秦始皇的刻畫也是最大的原因之一。陳凱歌描繪了幾個重要事件:趙女之別,嫪毐之變,母親背叛,呂不韋之死,坑殺趙人,荊軻刺秦,攻打燕國。這幾組事件將秦王從一個懵懂,充滿豪情壯志的君主一步步推向惡魔與暴君。大臣的背叛,母親的唾棄,無法認父,趙人的唾棄,最終連自己最心愛的女人也要殺了自己,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他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陳凱歌對於秦始皇絕對是同情的,但是又是鄙夷的,陳凱歌在後續的採訪中透露拍這部片子的主題,那就是「卑劣的手段是永遠無法達到崇高的理想的」我想這也是導演對於秦始皇以燒殺的方式統一全國的鄙夷,同時也對荊軻使用刺殺這種卑劣手段來獲取目的的鄙視!

封建禮教下沒有一個人是幸福的

    本作除了描寫秦始皇對於權力的恐懼以外就是對於封建禮教的批判。當秦始皇抓住嫪毐後,嫪毐說了一句話:「只不過是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女人,這放在平常人家有什麼問題?只不過這是在帝王之家。」這句話就是導演通過嫪毐的嘴來控訴中國古代的封建禮教的"雙標"。

                                嫪毐的話讓秦王無言回答

    當秦始皇得知呂不韋是自己的父親後(本作中借鑑了部分史料,不一定是真正的歷史),剛想認父,但呂不韋說:如果你認我,你就不再是王。呂不韋的話控訴的便是封建禮教與王權對於父子關係的消磨。最後只能父子決裂,父親上吊。

                                 陰森的背景代表禮教的恐怖

   本作更加恐怖的存在便是那個一直在背後提醒秦王的史官。「王嬴政,你忘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大願了嗎?」,每當秦始皇一有個人情感時,史官會一遍遍的提醒他列祖列宗的遺願,這種宗法禮教對人無限的摧殘,加上史官臉上慘白的妝容可以說將恐怖的氣氛渲染的十分深入,這也是陳凱歌對於禮教恐怖的最好表現形式。

恐怖的史官

荒誕的風格映襯著歷史的必然

    正如導演所說:不擇手段非豪傑,本片用大量的喜劇荒誕來渲染歷史的荒誕感並表達了所謂的「英雄主義」其實是非正義的低劣手段

   趙本山飾演的高漸離,潘長江飾演的縣官,還有各種喜劇式的特寫與劇情恰到好處的告訴觀眾了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歷史的小丑而已。 

                     令人啼笑皆非的高漸離和縣官(莫大的諷刺)

                                                 猥瑣的大臣

                                       陰險狡詐的嫪毐

    總結一下,本作作為陳凱歌巔峰期最後一部佳作可以說將陳凱歌的前期與現在的風格都表現的恰到好處,可以說荒誕勝於《妖貓傳》,思想勝於《霸王別姬》,感情勝於《黃土地》,場面勝於《無極》。是一部未來一定會載入史冊的經典文學作品。

       感慨一下,近十幾年在對古代歷史的探討上,中國電影真的乏善可陳,就我觀影來說有兩部作品可以成為經典,一部就是探討「士紳階級對國家坑害」的《大明劫》,一部就是更深刻但又爭議頗大的對「歷史書寫權在手裡的」《王的盛宴》,希望中國創作者以後能創作更多的偉大的電影作品,畢竟我們有5000年歷史呢。

                                        《大明劫》海報

                                    《王的盛宴》海報

相關焦點

  • 荊軻刺秦王的歷史真相
  • 《荊軻刺秦王》:陳凱歌才不會揮刀自宮
    1998年10月8日,被日本投資方催促剪輯製作完成的《荊軻刺秦王》在人民大會堂首映,反響很不好,這個版本很快在日本上映,日本上映發行時名字就是《始皇帝暗殺》。說明一下,《始皇帝暗殺》這個名字是原小說的名字,《荊軻刺秦王》改編自日本作家荒俁宏的小說《始皇帝暗殺》,這就像《妖貓傳》日本上映時還是要取名《空海》,因為日本觀眾更熟悉原著小說名字《沙門空海》。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流傳千古,但也可能被誤讀了!太子丹和荊軻的終極目的並不是暗殺秦王,而且荊軻刺秦的基本目標已經達成,並未完全失敗。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很多都知道,荊軻刺殺未遂,而且結局很慘,以至於蘇軾還寫詩批判燕太子急於求成,不能忍耐,將國運輕託有勇無謀的狂生,認為:「荊軻不足說,田子老可驚。燕趙多奇士,惜哉亦虛名」。
  • 陳凱歌被嚴重低估的一部電影——《荊軻刺秦王》
    它就是《荊軻刺秦王》。《荊軻刺秦王》也稱為"刺秦",日本上映時稱為「始皇帝刺殺」。拍攝於1998年,1999年國內上映。當年也曾入選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金棕櫚獎,可惜未獲獎,只拿回來一個技術大獎。但這不妨礙此片成為一部非同一般的好片,也是一部顛覆性的古裝歷史片。
  • 荊軻刺秦王,為啥高漸離和荊軻那麼賣力
    秦始皇1、 荊軻刺秦王秦國滅了趙國,燕國太子丹害怕極了,於是想出行刺秦始皇這一招。希望能挽救燕國不被秦國所滅。於是太子丹派荊軻去行刺秦始皇,讓秦武陽做他的助手。於是荊軻帶上了樊於期的首級和燕國的地圖作為誘餌,臨走之前,荊軻感慨萬千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樣悲壯的遺言。2、秦武陽怯場當荊軻來到大殿向秦始皇向上樊於期的首級,本來打算讓秦舞陽線上地圖,在把藏在地圖裡的匕首拿出來,刺向秦始皇。
  • 《荊軻刺秦王》:多種因素造成荊軻刺秦王失敗!但失敗卻有意義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也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人們在身臨其境地欣賞波瀾起伏的歷史故事後,還要做一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判者,因為「讀史使人明智」。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是這樣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六國之前的6年。
  • 《荊軻刺秦王》和《秦王斬荊軻》
    雪一邊讀一邊撓頭,頗為困惑:「這字裡行間的,看不出來司馬遷愛荊軻啊!你看這些細節,怎麼看怎麼都像是高級黑呀!」我說:「我也這麼覺得。從司馬遷的記述看,太子丹顯然是個妄人,而荊軻很可能是個『泡子』,嘴貨。」雪問:那為什麼在文學藝術作品和老百姓的口碑裡,荊軻是個大英雄呢?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刺了一個寂寞
    而荊軻更是讓史書記載下來。荊軻刺秦王是失敗的行為,不僅結果失敗,而且,荊軻刺秦王到底有沒有歷史意義,相信史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個意義在於,第一,如果荊軻刺秦王成功了,那麼歷史將會改寫,當然,中國統一也是勢在必行,但是,就算荊軻刺秦王成功了,而秦國也群龍無首了,那麼完成統一大業的就一定是燕國,甚至是燕太子丹嗎?未必,你以為齊國是死的嗎?
  • 燕太子丹請荊軻刺秦王,註定失敗!
    大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荊軻刺秦。《大秦賦》劇情不知道是怎麼安排的,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資治通鑑關於此事的記載。荊軻刺秦前的準備工作!燕國太子姬丹聽說衛國人荊軻很了不起,便攜帶重禮,態度謙和,言辭卑微,上門求見荊軻。
  • 每日兵器:長劍與短劍的巔峰對決——荊軻刺秦王
    說起劍文化,不由會聯想到《史記》中捨身取義的刺客。而其中,尤以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人們會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慷慨赴死的荊軻感動,卻鮮有人去探尋故事背後的玄機。僅從荊軻與秦王二人的劍具上來分析,荊軻刺秦王的成功率幾乎為零。在密謀實施之前,燕太子丹就不惜重金,搜羅行刺秦王的利刃。最終,百金購得著名的趙人徐夫人匕首(徐夫人,戰國趙人,鑄劍名家,以藏鋒利匕首聞名。)。據《禮記》的記載,最初的劍僅長十餘釐米。
  • 曾令人惱怒的《荊軻刺秦王》如今豆瓣8.0
    沒想到一部2007年的《無極》,會在十多年後《演員請就位》的現場再次引起爭議,但其實陳凱歌引起口碑兩極分化的電影絕不只《無極》這一部,比較近的有《道士下山》,而更早的一部是《荊軻刺秦王》。01花兒綻放需適時《荊軻刺秦王》是陳凱歌一部很重要的作品,陣容都不能只用豪華來形容了
  • 荊軻刺秦王的太子丹到底與秦王政有多大仇?
    荊軻刺秦王是歷史書裡的名場面,荊軻因為刺殺秦王而名聲大噪,成功躋身頂級歷史人物圈子。共同患難,成兄弟:荊軻刺秦王是燕太子丹一手策劃的。最後通過他班主任鞠武認識一個叫田光的,再通過田光認識了荊軻,準備讓荊軻在線吊打秦始皇。荊軻上線之後,太子丹掐指一算,荊軻這一去很有可能回不來了,所以就對荊軻非常好。五星級酒店總統套房、豪車、美女、奇珍異寶,只要荊軻有需求,就讓荊軻儘可能地享受人間的幸福人生。荊軻也在太子丹的關照下,在燕國享受著榮華富貴,小日子過得甚是自在。
  • 還原荊軻刺秦王事件中真實的樊於期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荊軻的英雄氣概固然令人動容,而故事中的配角英雄樊於期,為了讓荊軻易於接近秦王,大義凜然,從容自刎,以頭顱作禮物的慷慨之舉更令人感慨。然而,真實的歷史中,樊於期卻是個二次背秦的叛徒。
  • 荊軻刺秦,燕國義士死幾何?
    田光在燕丹處駐足三個月,運籌刺秦大事,終於推薦了有膽有識、果敢勇烈、重情義輕生死的荊軻。田光豈是懼怕流血犧牲的懦夫,他思慮的是燕國大業。荊軻在荊軻館駐五年,既受到太子丹恩寵又思索完成刺秦、安全返回的萬全之策。刺秦與專諸刺王僚不同,與聶政刺俠累不同,前者偏重的是勇猛技藝。
  • 《荊軻刺秦王》:從電影人物形象到歷史人物的一次高逼格還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荊軻刺秦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秦王暴政,意圖統一六國,其它勢力明顯不如秦國的如燕國派出刺客,試圖刺殺秦始皇,以絕後患。沒想刺秦不成,反而加速了燕國的滅亡。該篇文章不想考證歷史,況且有史料清晰的記載。
  • 《荊軻刺秦王》: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史詩電影
    這是影片的第六分鐘。很快,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結束了,本應是最濃墨重彩的地方,被這麼輕描淡寫過去了。是糊弄嗎?不是的。因為不需要再說什麼了,該說的,前面都說了。「從人變成機器,那是嬴政到秦王;從機器變成人,那是刺客到荊軻。
  • 為什麼要說荊軻刺秦王是燕太子丹在瞎折騰
    他會不會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告訴荊軻,這是一種必死之事,不管你是接受不接受,成功還是不成功。荊軻見到太子丹的時候,開始也是不接受,當太子丹跪下來給他磕頭的時候,他才答應下來。燕太子這是一種降尊紆貴的做法,已經到了不理智的地步。當然,荊軻能夠去見太子丹,更多的是為了出名,他此前曾經被很多人呵斥過,為的就是做大事,不用說,刺秦王這件事情,無論成功與否,都足以讓他成就「大名」。
  • 小人物改變歷史:荊軻刺秦王,一名御醫救了嬴政,促進了華夏一統
    荊軻刺秦王壁畫荊軻刺秦王,秦王繞柱走;眾臣皆驚愕,秦王劍不拔;匕首抵王咽,無且急出手;藥囊砸軻面,秦王方脫險;秦王斬軻股,荊軻倚柱亡;無且救秦王,因恩獲重賞;小小秦御醫,華夏青史銘「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拍子高歌,場面極度悲壯。大家都知道,無論刺秦是否成功,荊軻都將一去不返。燕趙多義士,荊軻是其中最知名的代表。荊軻刺秦王,也是守舊奴隸主貴族對新興地主階級的一次瘋狂的報復。從個人英雄主義上來說,荊軻是偉大的,更是悲壯的。
  • 官宣:自費·舞臺劇《荊軻刺秦王》2019年巡演第一站開啟!
    由Drama社成員執導並巡演的舞臺劇《荊軻刺秦王》第一彈將在藝術節盛大開幕↓↓↓2個月的排練時間27位演員2天倒計時舞臺劇《荊軻刺秦王》中文版正式官宣實戰如下///也許你曾耳聞「風蕭蕭兮易水寒本劇的劇情不僅僅限於荊軻刺秦的篇幅,更從另一個角度詳細、更豐富地展現著這段歷史人物針鋒相對的殘酷博弈,愛與情,仇與殺。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嚴重失真,瞎編亂改,太子丹成失敗罪魁禍首
    大秦帝國系列一向被觀眾稱為歷史正劇,可到頭來的《大秦賦》卻出現了嚴重的劇情失真現象,還是出在了非常有名的荊軻刺秦王片段中,真是有些貽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