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聽讚美,但不是每一句讚美都來自內心。讚美就像是一種給我們甜蜜的糖果。但是,有些讚揚就像砒霜,荼毒無窮。
不切實際的讚美,無限的欣賞,滔滔不絕的讚美。它就像一把利劍,總是刺傷我們。《易經》:我們真正需要防範的不是壞人,而是一種「好人」,具體來說就是那些善於假意捧人的人。
虛假捧人,虛假的讚美使人春風得意無法自拔。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們突然被現實喚醒,被誇得越高,摔的越慘。人很容易迷失自我,變得虛榮自大。這種手段無異於殺人,讓人毀滅自己,完全依靠人性來毀滅人性。
其實最早的古籍裡就有記載: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這裡說的是一個人騎的馬特別壯,別人誇他騎的特別快。當他聽到春風蕩漾時,他只覺得腳輕了,他以自己的極限加速,然後不幸死去。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捧殺的後果。說話者是無意的,聽者是有意的。在這些讚美的話語中,被殺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選擇完全相信。《易經》: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告誡我們不要聽其他人的片面之詞,要在別人的讚美中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不僅要聽到讚美的聲音,還要聽到批評的聲音,這樣才能正確地掌握自己。
當這些吹捧的話成為他們身邊的謊言時,他們的力量不亞於一把劍。奉承你的人,看似對你很好,實則變相毀了你。如果僅僅是表面上敷衍了事,也就是說是我們的客套之話。但假如是有心之人故意去做,就很有可能掉進別人的陷阱。
《易經》:欲讓其亡,必讓其狂。這句話很簡單就明白了,就是你要一個人死,讓他自己發瘋很簡單,用我們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讓他的心膨脹。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永遠不要在別人的讚美面前膨脹自己。就像有人給了你一根繩子,讓你爬起來振作起來。突然發現自己無能,爬不起來。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所以不要活在別人的糖衣炮彈裡,永遠認清自己的真正價值。
但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抵擋得住名利的誘惑呢?《易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幫助我們的是那些批評我們的人。別人既然批評你,就一定要發現你的缺點,這樣我們才能改正。如果一味沉浸在讒言之中,妄自菲薄,那我們就是在傷害自己,根本無助於自己的提升。
在你的生活中,要提防那些自作多情,希望把你捧上天的人。這種人肯定是有些用心的,不然他憑什麼要想盡辦法誇你。這種人就像是唐代著名的相李林甫一樣,別人經常稱他嘴上像蜂蜜,但是心裡卻像劍一樣。他經常對外人表現出一副輕鬆的樣子,見到那些反對自己的人他也大加讚賞,背地裡卻是偷偷陷害栽贓。所以我們要預防謹慎那些「粉絲」一樣的人,及時從《易經》中吸取古人智慧,清醒認識自己。
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都要堅守好自己的本心。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價值,切不可驕傲自大。樹立一顆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同時選擇一些可以提高自己智慧,更加容易看透別人的書籍作為輔助。
我推薦大家讀《易經》,這是一本老人家口口相傳的書籍,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在大多數人眼裡,它是一本佔卜,算卦的書籍。可是如果你仔細觀察許多大學的校訓,名牌大學的校訓都是出自《易經》,世人對它的認識明顯具有局限性。
馮友蘭教授之所說:「《易經》是宇宙的代數學。」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易經》,因為其中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我們不妨多多研究一下。
為人處世從學《易經》開始,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易經》奉為第一經典。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64.8塊錢,就是一場電影的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