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影評!

2021-02-22 走過叢林的魚
馮小剛和姜文的電影多數都帶黑色幽默,《邪不壓正》也不例外;說起來『段子』也應該歸結為北京人民發明的,所以北京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多數都愛講段子,久而久之,這種段子被應用到電影裡也就不奇怪了。

《邪不壓正》其中有一段調侃蔣介石的:「您覺得能把一個國家交給一個寫日記的人手裡嗎?當然不能,誰閒的無事天天寫日記呀?就是,寫日記放著給別人看,都是裝的!」實事證明這些灰色的幽默最後都應驗了,國家真不能交給一個天天寫日記的人。

很多人看電影都是衝著主角去的,彭于晏最近幾年比較紅,只要是他出演的電影無論內容好看與否,都會有大批粉絲去買票;然後只要是彭于晏的電影都有露上身秀腹肌的戲,這不是導演強加的,而是為了迎合彭于晏女性粉絲而設計的鏡頭。女生總對有腹肌的男人更情有獨鍾,所以男星脫戲也成了一種朝流!

先不說電影故事的內容說場景吧!除了老北京人還依稀記得北京老城的樣子,80後基本上是沒再見過北京老城樣子了。鏡頭切換,北京宏偉的外城牆印入眼底,還有雪深數尺,滿樹銀裝素裹,在加上舊時的火車鐵路瞬間把人吸引進入到了那個年代。

通過北京的鐘樓俯視整個北京,無論是白天看,還是夜裡看,都仿佛進入了那個時代,低矮的房子人在房頂奔來走去飛簷走壁,給觀眾展現出了北京舊時城區四合院平房的另一面。對了,當時北京改名為「北平」降級了,不在是中國的首都。

現代人,特別我們80後,即便是我這種在北京生活過很久的人,對北京的印象也只極限於高樓大廈,還有故宮。那片低矮的四合院平房,很難再大面積的看到,且也正因為看不到,所以電影裡一出現宏偉的景觀,無不感嘆。原來100多年前的北京,就是那個樣子。

《邪不壓正》整個故事發生在「七七事變」前夕;革命軍北伐後,北洋政府倒臺由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了『民國』政府;關於這個民國政府,正如電影裡的臺詞所調侃:蔣介石的政府就是個聯合投資,股東參差不齊,又各懷鬼胎,跟日本人打仗是支撐不下去的。

而在當時,即便是如藍青峰那樣的混黑社會的人都不看好民國政府,在不能當漢奸,又不能報效國家的情況下,把希望寄托在『張將軍』身上;而影片中的張將軍,根據歷史還原,很可能是指抗戰中國民黨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張自忠』將軍。當年張自忠將軍就是通過租界和德國醫生的幫忙才離開北平。

電影的最後,「七七事變」打響,日軍在北平舉行了入城儀式,許多日本女人站在城樓上揮舞著日本國旗,然後日軍大搖大擺的進駐了北平。這一幕鏡頭和時間都不長,但是卻讓無數中國人看了難過,而作為北平交際花的唐鳳儀從城樓上跳下,砸死了一名日本軍官,麻木不仁的世界,突然有一個人捐軀,雖然沒有砸醒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但卻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氣。

回到電影的主線,李天然為了復仇,從美國回來後要殺師兄和日本人;可是師兄很早之前就把殺害師傅的罪名扣在了他頭上,在師傅死去的地方塑造了師傅高大偉岸的銅像,然後塑造了李天然跪在師傅面前懺悔贖罪的銅像,並且每年都帶著四九城的警察去祭拜,真諷刺,殺人犯成英雄,而死裡逃生的師弟卻成了殺人犯。

而關於唐鳳儀,有必要講講許晴,許晴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面一直就是《笑傲江湖》裡面的任盈盈吧!之前和李亞鵬一起合演的電視劇《笑傲江湖》任盈盈的形象入木三分,後來《蓋世太保槍口下的女人》也很經典;但是近年來接演的角色比如《老炮兒》裡面的老炮兒情人,還有《邪不壓正》裡面的唐鳳儀,演的都是低三下四的女人,有曖昧場景,但最後也正是這樣的人,她在日軍入駐北平城時跳城樓自殺了。

再說到姜文演的藍青峰,確實是個好人。雖說有黑社會性質存在,但在亂世人人祈求自保,沒有點兒謀生手段,怎麼活的下去啊!所以十五年前的一個偶然機會『撿』到了李天然,再為李天然找了個美國人當爹,然後送美國學習,訓練。說李天然『胸有大仇,必成大器』是個好苗子!最後藍青峰被倒吊著拔掉了整口牙,依然不屈服,表現了獨有的硬漢氣質,最終獲救未死!

周韻飾演的關巧紅,為了報殺父之仇,開了一家全北平城最有名的裁縫店經營多年,所有北平城有名的達官貴人都會來這兒做衣服。當她的仇人大軍閥『孫傳芳』來到裁縫店裡做衣服的時候,她看到了一個慈愛的老人滿頭白髮,拉著一個小女孩,她忘記了報仇,也放棄了報仇。

也正如電影裡所演,關巧紅並不只是個裁縫,暗地裡也屬於某個組織,關鍵時刻救了李天然二次;並且通過開導,讓李天然沒有了心裡阻礙,完成了報仇的願望,單挑了日本黑龍會在北京的特務頭子山本一郎,為師傅全家報了仇,後面又單挑了由廖凡飾演的朱潛龍北平公安局副局長。

不得不說開頭時山本一郎一刀砍死了李天然師姐的鏡頭,人頭瞬間飛落,脖子上的血直湧而出,血淋淋的場面震驚觀眾的眼球。另外,日本兵小隊長看到亨特勒手裡拿著的美國護照不敢開槍,只敢鬥嘴。而亨特勒告訴李天然:因為我們國家有更大的坦克,更先進的武器和軍隊,所以日本人不敢對我們怎麼。最諷刺的也是藍青峰把亨特勒推下了城樓,還冒充亨特勒的名寫了英文遺書,日本人不敢殺的美國人既然這樣就死了。

針對整部電影作如下評價:豆瓣是8.1分,比前周上映的《我不是藥神》有些低,但是作為姜文導演的影片,本身名導就有一些粉絲和支持者;影片的好與否,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吧!電影故事情節相對來說比較緊湊,環環相扣,情節也設計的合理,黑色的姜式幽默也演繹的到位,演員之間的一些對話『段子』也相當經典,特別是調侃蔣介石那段。

關於結局,李天然雖然會武功,但是面對大批日本兵入駐北平城也無能為力,再者既然電影講述的是那個時代,就得尊重時代的歷史;李天然報完了仇,關巧紅也隱退了,藍青峰也還活著,該死的也都死了,往恩怨情仇的主線來看結局還算完美吧,因為這不是抗日劇,所以無關國讎只有私恨!

相關焦點

  • 不僅僅是喜歡-《邪不壓正》影評
    《邪不壓正》的口碑高開低走,一部分影評人又起到了很壞的作用。我也許是姜文嘴裡最恨的影評人之一,看完《一步之遙》就寫了兩篇影評,大抵上就是對姜文的反擊,所以寫這部影評先寫了以上。在這部電影裡,姜文讓著名影評人史航老師演了回太監,但畢竟他扮演的角色是站著死的,被亂刀砍死,死的也算是鐵骨錚錚了。
  • 《邪不壓正》最佳影評
    這僅僅是一篇影評!
  • I影評 | 邪不壓正
    《邪不壓正》是一部非常難以評價的電影,許多看過的影評人也只能道一句:「這很「姜文」。」 這些年來,「姜文」從一個人名,演變成形容詞。那麼被評價成很「姜文」的《邪不壓正》,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儘管講得是北平城裡發生的故事,但「姜文」肯定要給你來點新東西。
  • 高水準or姜郎才盡《邪不壓正》首映影評
    那麼《邪不壓正》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姜文這次又想向觀眾表達了什麼? 下面1900就通過三個關鍵詞來做一個分析。 專題影評《邪不壓正》改編自作家張北海的小說《俠隱》,講述了在1936年的北平,青年俠士李天然,為尋找師門血案的元兇,血濺繁華古都的故事。
  • 論直男的癌變——《邪不壓正》影評
    論直男的癌變——《邪不壓正》影評
  • 《邪不壓正》到底值不值得看?看完這篇影評你就知道了
    四年磨一劍,姜文帶著《邪不壓正》來了,上映8天,票房4.6億,這個票房姜文導演應該是不滿意的。當然,同期有大熱的《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在這兩部影片的夾擊下,這個票房表現尚算可以。(數據來源於貓眼電影,截取時間為2018/7/20/13:30)《邪不壓正》豆瓣評分7.1,比起他的兩部神作《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是肯定比不過的。《鬼子來了》豆瓣評分9.2,處於豆瓣電影Top250的第28位。《讓子彈飛》豆瓣評分8.7,處於豆瓣電影Top250的第74位。
  • 【文末福利】《邪不壓正》沒有預算,也不太講究 | 影評
    雖說姜郎還遠未才盡,但《邪不壓正》真的讓人看的暈頭轉向,除了復仇這個簡單的脈絡之外,其他都是不知所云的高高在上。  至於為何平庸,娛小妹今天就班門弄斧的為《邪不壓正》號號脈。  《俠隱》講的是鄉愁,而《邪不壓正》只剩下愛恨,姜文是不會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繪書中煙火氣的市井和「窮講究」的北平。
  • KAI影評 | 《邪不壓正》:屋頂上的哈姆雷特
    上周剛剛上映的姜文導演的新片《邪不壓正》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如同姜文的上部電影《一步之遙》,坊間評論呈兩極化態勢:粉絲們主動忽略了破碎的故事、失真的人物,力捧其中肆意揮灑的男性荷爾蒙、無處不在的血氣方剛;另一方則在故事看得一頭懵逼之後,大罵姜文影之不影、自戀輕狂。
  • 誰能給我一份邪不壓正影評?
    《邪不壓正》是由一部獨具姜文風格,且充斥著無數強烈對比的電影。下面我就給大家列舉並解讀一下電影裡的對比——李天然和藍青峰整部電影裡最重要的對比就是李天然和藍青峰兩個角色,他們分別象徵著新生的革命精神和老派的革命力量,但是他們的目標卻並不相同。
  • 影評 | 《邪不壓正》裡姜文的「俠隱」,你看懂了多少?
    2018年7月13日,姜文闊別銀幕4年的新作《邪不壓正》上映。這部《邪不壓正》是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的第三部,距離上一部《一步之遙》已經過去四年。那麼《邪不壓正》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姜文這次又想向觀眾表達了什麼?作品改編自張北海的民國武俠小說《俠隱》,講述1936年的北平,青年俠士李天然,為尋找五年前師門血案的元兇,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
  • 《邪不壓正》觀感不佳,豆瓣評分持續走低,票房或不及預期
    《邪不壓正》的預告片確實剪得好。正式看《邪不壓正》之前,以為那個拍《讓子彈飛》的姜文又回來了。看完《邪不壓正》,感覺很失望。與《讓子彈飛》相比,《邪不壓正》在觀賞度以及深度上要差太多。既然已經看了這部電影,簡單的說一下觀感和看法吧。
  • 【深度影評】《邪不壓正》:屋頂上的詩意與屋簷下的荒誕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姜文至今只拍了六部電影,《邪不壓正》是第六部。如果說《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太陽照常升起》等讓姜文獲得藝術上的巨大成功,那麼「北洋三部曲」《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則是其向類型片靠近的一種嘗試。
  • 姜文新片《邪不壓正》好不好看?最新影評火熱出爐!
    《邪不壓正》故事主要發生在1937年的北平,但故事的緣起是十多年前的一場滅門慘案,恰好處於北洋年間。所以《邪不壓正》是名副其實的「北洋三部曲」收官之作。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邪不壓正》中的隱喻不再像《讓子彈飛》中那樣俯拾皆是,故事也不像《一步之遙》那樣鬆散,「復仇」、「愛情」、「陰謀」三條線索在《邪不壓正》中取得了一種平衡。在不做引申解讀的情況下,觀眾仍可以看懂《邪不壓正》的「表層」故事。
  • 電影《邪不壓正》最後結局真的是邪不壓正嗎?三個細節讓人沉思!
    楊角風影評2:姜文電影《邪不壓正》的最後結局恰恰給人留下三個正不壓邪懸念!
  • 看完這篇影評,再來罵《邪不壓正》
    粗一想他應該會在乎,畢竟虧了這麼多錢,自然在乎;但細一想,他應該不在乎,否則怎麼後來又拍了《一步之遙》和這部《邪不壓正》呢?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邪不壓正》,姜文二十多年只拍攝了六部長片,每部電影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但姜文都用自己的角度進行詮釋。
  • 《邪不壓正》:為什麼這回觀眾對姜文不買帳?
    「民國三部曲」的首部《讓子彈飛》創造了票房、口碑的雙重奇蹟,而自此之後的《一步之遙》直至現在的《邪不壓正》卻被觀眾都歸納成了一類電影:那種我們欣賞不了的電影。到底是觀眾欣賞不了還是電影的視聽語言的確存在紕漏?換句話說,為什麼觀眾這回不買姜文大作的帳了呢?
  • 《邪不壓正》:情到深處是孤獨
    在《邪不壓正》裡,李非和孫悅兩名跟組編劇,就是在拍攝過程中,不斷將臺詞打磨成為姜文特色的說話方式。除了對情節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邪不壓正》的對話依然是姜文將觀眾逗笑的法寶,北方語系的貧和講究深入骨髓,再結合黑色幽默的風格,讓觀眾難以一下子摸清這些登場角色,究竟誰的城府更深。黑色幽默無疑是姜文執導的6部電影中最為顯著的特徵。
  • 《邪不壓正》:姜文的野望
    但到了改編電影《邪不壓正》這裡,《俠隱》對舊時北京的情意結幾乎都不在了,轉而是姜文對北京、民國乃至人生和社會的理解。而本文,將會帶著你將這些表達逐字逐句拆解開來,讓你瞧明白這部《邪不壓正》。現實和影片情節交織的,還有關巧紅(周韻 飾)身邊的潘公公,在片中他被設定為溥儀的帝師莊士敦身邊的人,如今在京城第一裁縫關大娘身邊打雜,看起來也只會寫影評和修摩託車,完全處於渾渾噩噩的糊塗狀態,雖然在片中這個人物甚至連功能性角色都算不上
  •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政治不正確嗎?
    今天咱們的主人公,正是姜文的新片——《邪不壓正》。 《邪不壓正》實際上想看這種解讀的可以移步網上很多牛人的解析,不用專門看影評。 第一天上映,影評還不多,但是就已經看到了很多人完全聽不得不同意見,只要有人說《邪不壓正》不好,就是這些人「膚淺,沒內涵,看不懂姜文的深意」的時候,我就有點無奈了。
  • 《邪不壓正》:那個著名影評人是站著死的
    哈搭巴 | 文一天之內,我連刷了兩次《邪不壓正》,為的是搞明白一件事,那些位老師的影評是否在過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