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預測:歐容首奪金棕櫚 於佩爾三封機會渺茫

2021-01-18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28日即將落幕。在過去近兩周時間裡,全世界電影人和電影愛好者的目光都積聚在這座海濱小城。2017年,坎城電影節共展映影片1572部,其中競賽單元影片375部,主競賽入圍19部。雖然70周年是個特別的日子,不過相比前幾屆,今年的金棕櫚競逐者們雖然個個大有來頭,但最終表現卻難談盡如人意。1905電影網在前方第一時間觀看了所有主競賽單元作品,在懸念悉數揭曉之前,我們也先評審團一步,對獎項歸屬進行一番預測。


 《牡丹花下》海報


【評審團獎——《牡丹花下》】

最大對手:《敬畏》

 

索菲亞·科波拉重拍《牡丹花下》的消息當初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強勢的卡司陣容更是讓人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這部作品在完成度上毋庸置疑,劇情工整,畫面更是極具美感。但再一次的翻拍經典佳作,科波拉的這朵「牡丹花」卻並不比老東木版更風流。雖然收穫兩極評價,但《牡丹花下》的調性依然還是討喜的,妮可·基德曼、克爾斯滕·鄧斯特、艾麗·范寧等女演員在其中的群戲也很特別。獲得代表「人氣」的評審團獎還是小有希望的。

 

《敬畏》作為戈達爾傳記片刻畫手法大膽。而比故事更大膽的是導演在電影中使用的花樣迭出的「戈達爾風格」。不管輿論如何定義《敬畏》的好與壞,戈達爾對於坎城電影節來說總是特別的。

 

《牡丹花下》獨家點評:風流未滿止於規整

 

導演:索菲亞·科波拉

主演:妮可·基德曼、克爾斯滕·鄧斯特、艾麗·范寧、科林·法瑞爾

評分:☆☆/☆☆☆

 

《牡丹花下》的故事搭配上如此強大的主創陣容,換算成我們熟悉內地影市行話,那絕對是個強勢「大IP」。硬漢味道十足的老東木在上個世紀70年代版本的《牡丹花下》中豔福不淺,而科林·法瑞爾則似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妮可·基德曼、爾斯滕·鄧斯特、艾麗·范寧……遊走如此美豔的繁花之間,作為觀者都忍不住期待他會如何盡顯風流。

 

索菲亞·科波拉的畫面語言無可挑剔,從開篇到結尾,長鏡頭的沉浸感都非常到位,色彩、取景、動線都精準到可以打90分。演員們顏值加持,更是讓電影精緻得完全像是藝術品。但由於劇情力度上的不足,這些技術層面的優勢也只能讓《牡丹花下》成為一部足夠規整的作品,難承更高的評價。

 

很多人難掩對新《牡丹花下》的一絲失望。既然是翻拍,便難逃與原版的對比,在劇本層面上,索菲亞·科波拉幾乎是完敗給了唐·希格爾,同時也導致了科林扮演的人物不及老東木那般立體且遊刃有餘。對於一個男人與幾個女子之間的情感、不同年齡段女人對異性的探索以及女性彼此之間的團結與復仇這些元素,索菲亞·科波拉的刻畫更像是蜻蜓點水,不夠大膽。

 

雖然「牡丹花下無風流」,不過電影中幾位演員的表演還是有亮點。科林·法瑞爾撩妹技能爆表,顏值比前兩天的《聖鹿之死》也提升了N個Level;妮可·基德曼的角色依然有點神經質、鄧斯特則是個痴情種,而剛剛成年的小花艾麗·范寧在《牡丹花下》裡青澀、稚嫩,可謂不可方物。


《寂靜中的驚奇》海報 


【最佳導演獎——託德·海恩斯】

最大對手:洪尚秀

 

託德·海恩斯的新片《寂靜中的驚奇》根據同名小說/插畫書改編,藝術手法完全「分裂」的兩個故事在影片裡通過彩色與黑白默片的方式被還原,彼此還相當契合,作為導演的託德·海恩斯也算是別出心裁了。巧合的是,拍攝手法同樣令人驚喜的洪尚秀,他的新片《之後》也同樣運用了黑白的效果。

 

託德·海恩斯《寂靜中的驚奇》獨家點評:現實與虛幻交織還原溫暖童話

 

導演:託德·海恩斯

主演:米歇爾·威廉士、朱麗安·摩爾、科裡·麥可·史密斯

評分:☆☆☆

 

《寂靜中的驚奇》的故事改編自Brian Selznick的同名小說。原著的結構就相當的獨特且有趣:全篇由兩條故事線和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組成,一半是文字,一半是圖畫。於是當託德·海恩斯宣布要把這本書搬上大銀幕之後,大家便充滿了好奇:這位擅長藉助視覺化語言講故事的導演,這一次又將如何調度他的鏡頭。

 

《寂靜中的驚奇》最終呈現給觀眾的視覺質感可以說是無可挑剔,從黑白默片到定格動畫,海恩斯幾乎將最有B格藝術手法全部融入到了這部新片當中。1927年的復古,1977年的動感都通過各自不同但十分契合的影像進行了表達。隨著場景的輪迴轉換,相距50年的兩個平行世界距離漸進,黑白與彩色的影像,虛幻與現實的世界,海恩斯成功將圖書中文字與圖畫交相呼應的精髓在大銀幕上展現了出來。

 

然而相比視覺化語言運用上的爐火純青,《寂靜中的驚奇》還是沒能拯救原著作為兒童童話在劇情層次感上的單薄,無論是1977年,男孩只身前往紐約尋找父親這條線索,還是1927年小女孩與女演員母親之間的糾葛,都多少受限於太過淺顯的情節而無法承載更宏大、更值得思索的內核。但好在,童話就是童話,深刻只是錦上添花的要素,足夠溫暖便也夠了。


 《聖鹿之死》海報


【最佳劇本獎——《聖鹿之死》歐格斯·蘭斯莫斯】

最大對手:《邁耶羅維茨的故事》諾亞·鮑姆巴赫

 

很多影迷可能還沒完全消化《龍蝦》中的獵奇故事,歐格斯·蘭斯莫斯卻已經帶著又一部《聖鹿之死》重返坎城主競賽了。比起前作,《聖鹿之死》的劇本腦洞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據了解,歐格斯·蘭斯莫斯還借鑑了古希臘悲劇的經典手法,神力的加入更渲染了這部影片的詭譎氣氛,感受得出,這位本片導演兼編劇實在才華橫溢。

 

《聖鹿之死》獨家點評:詭譎現代版希臘神話


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

主演:柯林·法瑞爾、妮可·基德曼

評分:☆☆

 

此前曝光的劇情簡介中曾描述,《聖鹿之死》的故事將以古希臘歐裡庇得斯式悲劇,來描述外科醫生史蒂夫與擁有破碎家庭痛苦經歷的少年之間愈演愈烈的糾葛。歐裡庇得斯是古希臘著名悲劇寫作大師,在那時他的作品就實屬另類,大多故事圍繞現實生活展開,同時融入浪漫情調和鬧劇的氣氛,劇中還常常會藉以「神力」來解決或連結劇情層面上的bug。

 

復仇、鬧劇、神力……這些元素在《聖鹿之死》中的確得到了發揚,在現代社會背景中強行植入了一出帶有強烈古希臘質感的誇張悲劇。電影中,無論對白還是部分情節,都帶有一種與社會嚴重脫節的詭異與喜感,而少年向史蒂夫尋仇的殘酷手段,更在「神力」的加持下透出陰森可怖。

 

儘管劇情與角色關係其實十分清晰簡單,無非就是一個家庭破碎的少年與生活美滿的外科醫生一家的數次交集。但當「歐裡庇得斯」遇上「歐格斯·蘭斯莫斯」,這就是史詩級的希臘悲劇遇上了核爆級的超大腦洞,導致情節與畫面有種分崩離析之感,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遠遠超越了鏡頭語言能夠駕馭的極限。當然,很多有關神的隱喻安插的頗為巧妙,只是作品風格實在是詭譎,後半程的重口味程度,比起之前的《龍蝦》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剛剛在「神奇動物」中顏值回春的科林·法瑞爾,這次又變成了道貌岸然的古怪大叔,妮可·基德曼演繹的妻子頗有神經質的氣質,而三個小演員更是表現出色,他們每個人在電影裡都有不少怪咖潛質,飾演Martin的巴裡·基奧漢更是最重要的驚悚擔當。看上去有點「面癱」的臉孔,卻不時流露出讓人懼怕的陰森、冷漠;年紀最小的Sunny Suljic,一場「血淚戲」給人印象深刻。


羅伯特·帕丁森


【最佳男演員——羅伯特·帕丁森《好時光》】

最大對手: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羅伯特·帕丁森當年因為《暮光之城》紅透半邊天,之後他的事業陷入起伏期,雖然不斷尋求戲路上的轉型,但作品一直不溫不火。這一次與薩弗迪兄弟合作《好時光》,早已全無偶像包袱的帕丁森進一步挑戰自我,角色個性不羈且鮮明,他的表演也在誇張與隱忍間收放自如。傑昆·菲尼克斯的作品《你從未在此》在主競賽單元壓軸登場,大量壓抑的個人獨角戲也十分考驗這位老牌演員的功底。

 

《好時光》獨家點評:可以在影廳裡度過的好時光

 

導演:本·薩弗迪、約書亞·薩弗迪

主演:羅伯特·帕丁森、詹妮弗·傑森·李、巴克德·阿巴蒂

評分:☆☆☆☆

 

和《天知道》一樣,薩弗迪兄弟的新片《好時光》依然將鏡頭對準了社會邊緣人物的生活窘境,影片作為一部犯罪片完成度很高,至少,能保證觀眾在影廳裡度過一段不犯困的「好時光」。

 

《好時光》從一開場就非常「燃」,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劫匪和自閉症弟弟一起去搶銀行,他們搶銀行的方法是給櫃檯工作人員遞小紙條威脅……在逃跑中,弟弟不小心落入了警察手中,影片講得是羅伯特·帕丁森為了從監獄救出弟弟,在一夜之間發生的曲折故事,影片節奏緊湊,情節緊張,笑點頻出,在觀感上相當不錯,通篇的電子樂也令人難忘。

 

影片最大的亮點恐怕是羅伯特·帕丁森,他在片中的出色表現有目共睹,這位85後演員因《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男神走紅後,在中小成本電影中嘗試過不少其他角色,偶爾也在大片中打打醬油,但一直不瘟不火,很多觀眾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年前他和斯圖爾特那出分分合合的狗血劇。在《好時光》中,帕丁森將叛逆又重情義的劫匪演得相當出彩,甚至可以說是驚豔,被不少人認為是最佳男主的有力競爭者。


 瑪麗恩·瓦斯


【最佳女演員——瑪麗恩·瓦斯《雙面情人》】

最大對手:戴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花容月貌》之後,瑪麗恩·瓦斯與歐容再度攜手。雖然要在一個角色中精分出無數個個性碎片,但模特出身的瑪麗恩卻依然完成了對這個人物的塑造。與她形成競爭的是《憑空而來》中飾演母親的戴安·克魯格,這部影片幾乎是她的獨角戲,母親與妻子的悲傷、絕望、勇敢等情緒她都通過穩健的表演得到了展現。

 

雖然大家都期待於佩爾的「三封影后」,不過這次她在《快樂結局》當中的角色雖然演繹得無可挑剔,但也實在沒有挑戰。我們都愛於阿姨,期待不久的將來有更精彩的角色讓她再獲殊榮。

  

《快樂結局》海報


【評審團大獎——《快樂結局》】

最大對手:《寂靜中的驚奇》

 

如果把《快樂結局》縱向跟哈內克以往的作品對比,那它並不是最出色的,影迷期盼哈內克三摘金棕櫚的心願恐怕要落空了。

 

不過,評審團大獎可能是這部影片最好的歸宿。評審團大獎一般被認為是坎城的第二大獎項,會頒給最具有原創性和研究精神的影片,將直播搬上大銀幕並且玩兒得很嗨的《快樂結局》倒是很符合這個標準,而託德·海因斯《寂靜中的驚奇》半默片的形式也很有競爭力。

 

《快樂結局》:不快樂的家庭浮世繪


導演:麥可·哈內克

主演:讓·路易·特蘭蒂尼昂、伊莎貝爾·於佩爾、馬修·卡索維茨

評分:☆☆☆☆

 

大師麥可·哈內克的新作《快樂結局》是不少影迷今年的「最期待」之一,這位白髮、白鬍子的75歲導演與坎城的緣分可是相當不淺。早在2000年,他的《未知密碼》曾在坎城電影節斬獲最佳劇本獎,次年《鋼琴教師》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到了2005年,《隱藏攝像機》讓他贏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之後他的戰爭片《白絲帶》和《愛》更是兩度問鼎金棕櫚。

 

影片講得是一個法國北部中產階級大家庭瑣碎的日常,片中,老戲骨特蘭蒂尼昂飾演的父親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於佩爾阿姨飾演的女商人,一個是卡索維茨飾演的醫生,他們也分別有自己的小孩,不過這個生活富足的家庭每個人都有些「奇葩」,每個人都不開心地戴著假面,這幅家庭群像也是眾多第一世界社會的縮影,影片集結了不少哈內克之前作品的影子,也一如既往地平緩冷靜。

 

《快樂結局》的其中一張海報是iPhone鏡頭中蔚藍的大海,影片的結局就發生在這個場景中:坐著輪椅的特蘭蒂尼昂讓小孫女把她推到海邊,之後他打開輪椅的剎車,讓自己緩慢地進入大海,小孫女冷靜的看了一會兒打開手機開始錄視頻,於佩爾阿姨和卡索維茨慌忙地從手機視角中跑過……除了Snapchat和手機拍攝,哈內克的片中甚至還用到了Sia的《Chandelier》,也是令人意想不到。


  《雙面情人》海報


【金棕櫚——《雙面情人》】

最大對手:《無愛可訴》

 

今年坎城主競賽單元普遍較弱,從影片的可看性和觀影現場的反映來看,歐容的《雙面情人》最有勝算。作為一部心理懸疑片,《雙面情人》包含的類型豐富,除了給觀眾帶來極其強烈的視聽衝擊,片中刻畫心理的鏡頭語言也都極具美學意境。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歐容與今年的評審團主席阿莫多瓦有著相似的拍片路數,同樣都偏愛女性題材,同樣擅長狗血drama,歐容更被很多影迷稱為「法國版阿莫多瓦」,而評審團主席的話語權可想而知。

 

雖然歐容亟需一座獎盃的肯定,但安德烈·薩金塞夫的《無愛可訴》也是金棕櫚的有力競爭者,這部俄羅斯電影可是場刊評分的最高一部(3.2)。影片看似是對家庭倫理的探討,但仍有對社會環境的暗喻,整體風格沉靜凝練,意味深長,因此得到了世界媒體和影評人的青睞,如果最終捧走金棕櫚的獎盃也不令人意外。

 

《雙面情人》:極具視聽衝擊的心理懸疑片

 

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主演:瑪麗恩·瓦科特、傑瑞米·雷尼耶、傑奎琳·比塞特

評分:☆☆☆☆☆

 

本屆坎城電影節已經接近尾聲,競賽片裡終於有一部可以讓小編毫不猶豫給出五星的電影了,法國鬼才導演歐容的《雙面情人》果然沒讓大家失望,即便是在午夜場觀看依然毫無困意。

 

《雙面情人》匯聚了歐容偏愛的心理、情慾、懸疑等元素,也依然以女性角色的視角展開劇情,影片講述了女主角克洛伊「發現男友有一個孿生兄弟」這件事背後的隱秘真相,夢境與現實交錯營造了十足的懸疑氣氛,讓觀眾不自覺地陷入其中。除了懸疑,歐容也將情慾玩得撩人心弦,許多大尺度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比如電影中兩度出現的陰道畫面,給觀眾帶來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

 

兩位主演的表現也都非常精彩,傑瑞米·雷尼耶一人分飾兩兄弟,兩個角色造型相似性格截然不同,雷尼耶演起來毫不費力。法國新銳女演員瑪麗恩·瓦科特有著一張典型的超模臉,她早前在歐容的《花容月貌》裡飾演一位援交女大學生,長發紅唇,憂鬱中帶著挑逗,而在《雙面情人》的第一個鏡頭中,瑪麗恩就剪掉了長發,短髮的她輕妝淡抹,表演驚豔,這一次拿下坎城影后也不是沒有可能。

相關焦點

  • 歐容的八位「致命女人」
    這讓人不免想起了弗朗索瓦·歐容的八位「致命女人」。歐容想重拍喬治·庫克的《女人們》(The Women, 1939),大概有同性戀向同性戀致敬的意思。但是卻改變了主意,拍了這部當初希區柯克買下版權的《八美圖》。《八美圖》展示了八位「致命女人」。這部電影雖然戲謔,卻戲仿了兩性、階層、倫理道德、階級秩序等諸多議題。《八美圖》中致敬的成分比比皆是,以致於這成了一部戲仿的喜劇電影。
  • 男神導演歐容離金棕櫚還遠嗎?
    很難探討《瑞奇》與歐容的一貫風格之間存在何種聯繫,況且驅動的是遠離常理的元素,筆者也對瑞奇長翅膀的過程產生一定的不適感,對於特效的處理也有些拙劣。《瑞奇》不算是歐容最理想的作品,他的慣常風格在《瑞奇》中不是特別明晰,但是此片擁有傳統意義上的法國電影氣質:在平淡的現實中疊加了不平淡的層次,靠近現實描摹卻又不是純粹寫實。 歐容在此片中儘可能地做減法。
  • 男神導演弗朗索瓦·歐容53歲了,他離金棕櫚還有多遠?
    很難探討《瑞奇》與歐容的一貫風格之間存在何種聯繫,況且驅動的是遠離常理的元素,筆者也對瑞奇長翅膀的過程產生一定的不適感,對於特效的處理也有些拙劣。《瑞奇》不算是歐容最理想的作品,他的慣常風格在《瑞奇》中不是特別明晰,但是此片擁有傳統意義上的法國電影氣質:在平淡的現實中疊加了不平淡的層次,靠近現實描摹卻又不是純粹寫實。 歐容在此片中儘可能地做減法。
  • 67歲的於佩爾能有多性感?
    她從1971年開始做演員,近半個世紀,演出超過100部作品,2次拿下坎城金棕櫚,2次威尼斯封后,16次提名凱撒獎(法國電影最高榮譽,她成為這個獎項的提名紀錄保持者),還有1次奧斯卡提名。 曾經有一個影評人開玩笑說,於佩爾演過的角色,一半是裸體出演的,一半是精神有問題的。
  • 弗朗索瓦·歐容作品推薦——《Swimming Pool》(泳池情殺案)
    Pool》(泳池情殺案)基本信息:又名: 池畔謀殺案 / 遊泳池類型: 劇情 / 懸疑 / 情色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英國語言: 英語 / 法語上映日期: 2003-05-21片長: 102 分鐘導演: 弗朗索瓦·歐容
  • 歐容又出大尺度情慾片,這次還加上了懸疑驚悚
    今年坎城必須感謝一個人——弗朗索瓦·歐容,他帶來的《雙面情人》拯救了這一屆枯燥、乏味的金棕櫚獎70年。相信這位導演大家都很熟悉,歐容的電影,每片必露,且尺度很大先簡單介紹一下他之前的作品歐容的第一部長片,1998年《失魂家族》。
  • 於佩爾烙印 身為演員 她讓自己擁有了作者性
    因此,該影展也可_殳_以視為導演_烏_夏布洛爾_惠__項_與_能_演員於佩爾_喬_的共同回顧_欒_展。《亡情朱古_牧__都_力》夏布洛爾_惠__項_是於佩爾合_湯_作時間最久_雲_、次數最多的_池_導演。除了他,於佩爾那張_滑_看上去似乎_郭_永遠蒼白,沒有表情起伏_籍_的臉,還吸引過諸多名導_張_。
  • 女性引領歐容飛升
    ■片名:《花瓶》■導演:弗朗索瓦·歐容■主演:凱薩琳·德納芙■上映日期:2010年11月10日(法國)■讀家:木衛二■推薦指數:★★★★★☆■一句話點評:復調的復古喜劇,一部分浪漫抒情,一部分嬉笑怒罵。歐容處理起來並行不悖,完好如一。
  • 於佩爾&阿佳妮將出席首屆海南島電影節
    日前,國際功夫巨星成龍已正式受聘擔任本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形象大使;著名演員黃曉明也亮相電影節的首場新聞發布會,為電影節宣傳造勢;徐崢、郭濤、陳小春、景甜等眾多明星也紛紛為電影節加油助威,祝福電影節能夠為全球優秀電影和電影人提供合作、交流的全新空間和機會。
  • 哈內克新片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 於佩爾讓·路易再合作
    將近90秒的片段,是一場晚餐戲, 讓·路易·特蘭蒂尼昂、於佩爾和馬修·卡索維茨等在進行對話,近景鏡頭在人物對話中切換,視覺上較為壓抑,從人物的神情中可看出移民問題帶來的困擾。在早前發布的黑白倒置海報中,歐洲難民營地照片被倒置,「happy end」字樣出現在醒目位置。
  • 歐容,靠的可不止是「尺度」
    ▲mv方式打開歐容的片場歐容出生於中產家庭,父母為知識分子。歐容想要捕捉青少年身上的不確定性,他們流動而朦朧的性別意識。▲當然多次讓觀眾懷疑兩位男主間的純友誼,是歐容故意調皮了雖然是歐容之前沒接觸過的歷史題材。
  • 我見到了我的偶像 → 歐容
    PPTV偏愛一個當時在國內名不見經傳的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他的電影《登堂入室》經常霸佔首頁,我當時還並不知道他。但是當我看完這部在中國名氣極大的電影(豆瓣上有超過10萬人標記看過)之後,我被他的電影所呈現出的故事所吸引了。我最喜歡的,還是他的《花容月貌》。我14歲那年至少看了5遍這部電影,就連我現在的公眾號頭像,也是截取其劇照。從此,我在歐容的電影中淪陷。
  • 歐容《八五年盛夏》法國上映,呈現性與文學的覺醒
    17歲的歐容讀到這本小說時,被小說中青年人之間的親密純粹的愛所吸引。大多數再現八十年代的同志電影都陰冷絕望,不被世人所接受。而原著小說則把重點放在愛情故事上,並不把同志之愛當成禁忌。這也是為什麼歐容想去拍攝這段故事:兩人彼此相愛才是最重要的,他們的性別無關緊要。
  • 獨家預測:第71屆坎城,到底誰能登頂金棕櫚?
    但由於坎城電影節結果的不可預測性較高,只能從評委口味以及各種小道消息猜測一二。目前可以分成兩個梯隊:(大家如果之後要補片,這些也是首選!)野心極大的《江湖兒女》串起了導演之前的多部作品,三個年代自我致敬,還穿插著不少段子,觀賞性很強。當然,目前也有關於賈樟柯重複自我等類似的批評,但必須要說的是,這一次他改變了很多,減少了符號的運用,故事的節奏問題也不大。
  • 愛人在他的墳頭跳舞:這很歐容
    這也是片中具有典型歐容特徵之處,歐容電影的美,從來就是用來被打破的,然後再試圖在一地碎片中重建。 我第一次被歐容的電影驚豔到,是他的《八美圖》,自此有一種印象深植於我的腦海——甜餅乾和奶油裝飾的黑魔法之家。即便在看過他更多作品之後,這個形象仍然揮之不去。歐容電影的視聽語言呈現出學院風的考究,畫面色彩明快居多,而其中包裹的內容卻常常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匪夷所思。
  • 愛人在他的墳頭跳舞:這很歐容
    這也是片中具有典型歐容特徵之處,歐容電影的美,從來就是用來被打破的,然後再試圖在一地碎片中重建。我第一次被歐容的電影驚豔到,是他的《八美圖》,自此有一種印象深植於我的腦海——甜餅乾和奶油裝飾的黑魔法之家。即便在看過他更多作品之後,這個形象仍然揮之不去。歐容電影的視聽語言呈現出學院風的考究,畫面色彩明快居多,而其中包裹的內容卻常常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匪夷所思。
  • 歐容總是能讓我們欲罷不能
    《她》以恩寵之名By the Grace of God | Grâce à Dieu2018年丨137分鐘丨19:00 | 1號廳60元 | 淘票票在線選座或現場購票《以恩寵之名》是弗朗索瓦·歐容繼依據真實案件改編,以前後三個不同的人物視點回顧他們難以啟齒的往事,通過冷靜的敘述揭開來自社會的無形壓力和內心的掙扎,以及大量關於家庭、宗教與性的思考被放置其中。《以恩寵之名》拿下今年柏林銀熊獎評審團大獎,收穫了不少「不太歐容」的評價。相比《泳池情殺案》《登堂入室》,《以恩寵之名》確實偏向政治性,也更顯克制。但簡潔又豐富的表達方式依舊是歐容充滿魅力的地方。
  • 歐容鏡頭裡的男性肉體,真美!
    恥度很大,彩蛋不少,劇情卻像地攤貨歐容導演今年的新電影《85年盛夏》,入圍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片單。儘管影片的口碑褒貶不一,但歐容的導演功力依然不俗。他就是那種能夠把地攤文學拍出獨具歐容電影風格的導演。
  • 批評 新女友:歐容的元酷兒電影 【新片資源百分百】
    批評 | 新女友:歐容元酷兒電影評分 | 法國院線近期電影綜評影訊 | 法國藝術院線本周看看看!但局限於一種浪漫化的酷兒理論,且牽制於捍衛LGBT群體撫養權的政治訴求,影片最終落入一種情節劇式的俗套中。或許好看好笑,但卻經不住細品。柳鶯 ★★★ 3/5歐容對小品電影的掌控裡越發增強,饒有趣味地講述了一個性別流動的故事。美中不足是戲劇性太強,一不小心,從容就變成了狗血。另,羅曼·杜裡斯的腿真是讓人髮指。
  • 我有一個兄弟 ——評弗朗索瓦·歐容電影《弗蘭茲》​
    我有一個兄弟——評弗朗索瓦·歐容電影《弗蘭茲》 這是一部反戰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