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藤官九郎寫出來的青春劇,果然又是槽點滿滿,不斷地拿社會問題開涮。正播出的這部新劇《寬鬆世代又如何》,直面的是日本「寬鬆教育政策」下成長起來的一群年輕人。
三個主角都是生於1987 年的男生,分別由岡田將生、松坂桃李、柳樂優彌飾演。
他們一個是從總部營業科被下放到居酒屋的,
一個是從沒戀愛過的靦腆小學教師,
一個是考了11年東京大學還在複習迎考的小流氓。
他們是普通家庭裡成長的普通孩子,他們不太如意的生活也正反映著大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煩惱。
什麼是「寬鬆世代(ゆとり世代)」呢?
日本在2002 年修訂實施「學習指導要領」,力圖「摒棄以往的填鴨式教育,減少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動手及知識應用能力」。1987 年生的孩子由此被稱作為「寬鬆第一世代」,即將進入而立之年。
「寬鬆世代」質素如何?《SMAP×SMAP》裡有過對「寬鬆世代」新員工的誇張演繹。社會評價他們工作不求上進、生活沒有目標、經受不起打擊與挫折、不善於和人溝通……《寬鬆時代又如何》裡的岡田將生說出了一種斷層感:他這一代入社會時還有前輩來嚴格教導,下一代年輕人卻「倚小賣小」,「只學過學會如何不被罵,所以一旦被罵就終結了」。
上一世代認為他們「太輕鬆」,而下一世代又認為他們「太嚴厲」。
劇照
這群人理應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但卻被認為「廢柴」「不上進」。三個「寬鬆第一世代」的男生聚在一起,男主角言之鑿鑿地說:「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廢柴,所以請不要用『寬鬆世代』對我們一概而論。」
貼一個統一的標籤是容易的事,但我們應該看到新一代是和上一代不同的。這代人成長期有電子遊戲機的盛行、個人計算機的普及、手機等行動網路的發展,更有無可避免的經濟泡沫崩壞背景。上一代日本人相信艱苦奮鬥、努力付出就會成功。而「寬鬆世代」第一批年輕人,大學畢業正趕上世界性次貸危機,一腳邁入的便是就業冰河期。
所以,這其實是一部「反熱血」「反雞湯」的青春劇,雖然男女演員大都長得年輕漂亮,可劇情卻時常讓人默默地擦把汗。「寬鬆世代」是個偽概念,這個世代的人並沒有活出設想中的寬鬆來。
日本的「寬鬆世代」差不多對應於中國的「85 後、90 後」,中國叨叨的是「獨生子女問題」。其實放眼亞洲,不少國家提出過所謂「教育減壓」,可現實中孩子們的競爭壓力卻越來越大了。
年輕人們不會認可「寬鬆世代」這個標籤。事實上,誰的青春都不會太輕鬆,如果抽離了「拼搏」「奮鬥」等崇高的詞,前行的道路就更加無所適從、磕磕絆絆了。
不過,年輕人本就該活得與上一代有所不同,不要把個人的失意歸咎於社會,總該積極找到屬於這一世代的幸福方式。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為「行樂」原創,旨在分享和風摩登的多面日本。轉載請註明出處「行樂」(微信號:xingle_magazine),謝謝合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