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財還是貪色,慕名還是陰謀,曹操為什麼要用重金贖回蔡文姬?

2020-12-24 騰訊網

蔡文姬本名蔡琰,文姬是她的字,南朝梁人劉昭編的《幼童傳》中記錄了之前各代「神童」的故事,其中的一則是蔡文姬「六歲辨琴」。有一次,蔡文姬的父親蔡邕鼓琴,弦斷了,當時只有6歲的小文姬看都沒看就說斷的是第二根弦。確實是第二根,蔡邕很驚訝:「你是冒碰的吧?」蔡邕於是故意弄斷了另一根弦,問女兒是第幾根, 女兒說:「是第四根。」又答對了,這件事傳出後,蔡文姬被認為是神童。

史書說蔡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除音樂外,蔡文姬還擅長文學、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但其中絕大多數篇章已失傳,保存至今的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皆為文學史上的名篇。

蔡文姬是公認的一代才女,但「紅顏薄命」的她一生歷經坎坷,幼年顛沛,一生三嫁,遭遇亂離、孤苦無依,她承受著一般女性難以體會的痛楚,不是親歷很難明白其中之苦。

《後漢書·列女傳》對蔡文姬的悲慘遭遇有著簡要記載。在青春美好的年華,蔡文姬嫁給了衛仲道,衛家為河東大族,出身名門的蔡文姬與之結合,也是門當戶對,本應獲得幸福。如果衛仲道沒有英年早逝,或許蔡文姬也不會被擄,更不會轉入胡地。生命中有太多偶然,偶然中又似乎有著某種宿命的必然。

蔡文姬離開衛家回到陳留期間,正值漢末政局動蕩、天下大亂。東漢中平六年(189)至初平三年(192),董卓實行專權暴政,史稱「董卓之亂」。初平三年(192),董卓部下李傕等由長安東下,為孫堅的義兵所敗,李傕的部隊流竄到陳留郡,大加掠奪,蔡文姬也被擄入關。興平二年(195),李傕與南匈奴作戰失敗,蔡文姬又被轉到南匈奴軍中。

據歷史學家研究,蔡文姬後來又輾轉到南匈奴故地即西河美稷(今內蒙古河套一帶)。蔡文姬嫁給了南匈奴左賢王,生有二子,淹留胡地長達十二年之久。胡地生活雖然較為安定,但因為文化差異以及被擄的屈辱身份,蔡文姬一直思念中原故土,期盼能夠回歸。直至建安十二年(207)前後,曹操派使臣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迎接蔡文姬歸漢,並將她改嫁給董祀。

對於這樣一位多次改嫁的女子,董祀起初心存輕視,不與待見,二人感情也很難融合。幾經飄零,兩次改嫁的蔡文姬,董祀或許成為她生命中的最後寄託,然而婚後不久,董祀偏偏又犯了死罪。蔡文姬放手一搏,以幾乎崩潰的方式求見曹操,懇請放過董祀,

《後漢書·列女傳》載:「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看到舉止失態、言辭酸楚的蔡文姬,曹操心生憐憫,他知道,如果真的殺了董祀,蔡文姬也必然生無可戀,他最終收回文狀,赦免了董祀之罪。史書中未見有關蔡文姬日後晚境的記載,書中所載這三次生命的沉浮,已經足以讓我們記住這位堅韌勇敢而富有智慧的女性。

曹操為何要重金贖回蔡文姬?又為何為了蔡文姬而釋放了死囚董祀?

曹操一向有大局觀,他特意去派人贖回蔡文姬,顯然不是隨意之舉,也不是心血來潮,一個十分流行的解釋是:曹操與蔡文姬從小「青梅竹馬」,當曹操打聽到蔡文姬的下落時,出於「舊情」,所以不惜代價要把蔡文姬接回來,一些小說、戲曲、影視劇就是以此為主線演繹曹操與蔡文姬之間的故事。

曹操與蔡文姬的父親蔡邕都曾擔任過品秩六百石的議郎一職,任職時間大致相同,曹操早年與蔡文姬有接觸,這是可能的。但是,從年齡上看二人不可能「青梅竹馬」,曹操出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 (公元155年),蔡文姬生年不詳,根據她沒入胡中前的婚姻狀況以及主要經歷推測,多數學者認為她出生於漢靈帝熹平六年 (公元177年) 前後,也就是說二人相差了20多歲,曹操和蔡邕同為議郎是在漢靈帝光和年間,當時曹操已30歲左右,而蔡文姬只是一個幾歲的小女孩,二人不可能「青梅竹馬」。

因此,曹操贖回蔡文姬的主要原因是他與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好朋友。蔡邕當年在洛陽大名鼎鼎,儼然文壇領袖。曹操對其十分佩服,經常到蔡府拜訪,與蔡邕亦師亦友。因此可以說,曹操贖回蔡文姬自然有感念舊友的因素。

除了感情的因素,曹操把蔡文姬接回還有沒有其它原因呢?當然有。

東漢建立時, 漢光武帝劉秀即下詔修撰本朝國史,朝廷為此專門設立了修史館,該館因位於洛陽南宮貯藏檔案、典籍和從事校書的東觀內,所以命名為《東觀漢記》, 與《後書》、《後漢書》不同, 《東觀漢記》是一部「當朝史」,時間每向前發展一段就續寫一部分,所以在東漢一朝有許多著名學者都參與了這項工作。

漢靈帝時,蔡邕及楊彪、盧植、韓說等人參加了編撰《東觀漢記》的工作,其中蔡邕撰寫的篇目最多,包括《靈帝紀》及其他列傳42篇、志10篇,後來王允藉故要殺蔡邕,但這項工作還在進行,蔡邕向王允提出《東觀漢記》尚未修完,自己願像司馬遷那樣以刑贖罪,以便繼續撰寫《東觀漢記》,這句話反倒讓王允堅定了殺蔡邕的決心。

蔡邕死後, 《東觀漢記》的主要撰寫者是楊彪,也就是曹操身邊著名謀士楊修的父親,曹操與楊彪之間關係微妙,曹操曾將楊彪治罪,在曹操看來楊彪顯然不是撰寫當朝史書的合適人選,但要再找其他人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修史的條件極為艱苦,朝廷經過董卓之亂和西遷,所保存的檔案、圖書已散失殆盡,許多珍貴的史料只能靠個人典藏進行補充。

蔡邕就是當時最著名的藏書家,蔡文姬歸來後,曹操專門向蔡文姬打聽蔡邕所藏圖書的情況:「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否?」蔡文姬告訴曹操,父親留下了4000多卷書籍資料,但「流離塗炭, 罔有存者」,不過蔡文姬從小就有默記的過人天賦,能背下來的有400多篇,曹操一聽十分高興,馬上派10名書吏做助手,讓蔡文姬把她所默記的內容寫出來。

蔡文姬流落胡中前曾多年生活在父親身邊, 對蔡邕創作的東西很熟悉, 蔡邕那時全部精力都用在《東觀漢記》的撰寫上,蔡文姬所能默記的一定是最重要的內容,或者就與《東觀漢記》有關,所以曹操才如此重視。楊彪之後,曹操心目中續寫《東觀漢記》的最佳人選就是蔡文姬,這大概才是曹操竭力促成文姬歸漢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一代才女蔡文姬被掠成為左賢王夫人,又被曹操以重金贖回,真相是啥?(二)
    這一次變化的操縱者是大名鼎鼎的曹操先生,他閣下認為,他這樣做是在幫蔡文姬女士。曹操先生早年仰慕蔡邕先生的學識,經常出入蔡府,對蔡邕先生執以師禮。曹操統一北方後,打聽到老師的女兒蔡文姬女士流落匈奴受苦,於是大發惻隱之心,派使者到匈奴人的轄地,奉上黃金千兩,白壁一雙,把蔡文姬女士贖回漢朝,生生拆散一對鴛鴦。曹操為什麼要贖回蔡文姬女士?
  • 曹操花重金贖回蔡文姬,為何將她嫁給一不入流的小官?原因很簡單
    蔡文姬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才女,不過一生命運多舛,慘被匈奴俘虜。後來曹操花了大量的金錢才將蔡文姬贖回中原,不過曹操在將蔡文姬贖回後,竟然直接把蔡文姬給隨手嫁給了一個小官,這是為何?
  • 曹操把蔡文姬從匈奴贖回來,為什麼沒娶了她,原因很正常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蔡邕原來還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算起來,蔡文姬還是曹操的小師妹呢。因為出生在書香門第,所以蔡文姬從小就在文學、音樂方面表現不凡。年輕時,蔡文姬嫁給衛仲道為妻。衛仲道是位大才子,兩人情投意合、十分恩愛。可惜衛仲道因病早逝,丈夫死後蔡文姬就回到了自己的娘家。
  • 曹操為何不惜重金把蔡文姬從匈奴接回來?曹操和蔡文姬什麼關係?
    今天要說的女子就是三國時期的蔡文姬,相比上面這幾位以絕世美貌出名的女子,蔡文姬以不輸於男子的才學聞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代才女。好在中原還有人記著她,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已經在中國北方有了立足之地,很多人知道曹操是個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文學家,擅長詩歌、散文、書法等,他曾與蔡邕有文學、書法上的交流。
  • 曹操派使團千裡迢迢,花費黃金千兩贖回蔡文姬,她嫁給了農夫嗎?
    大家都知道曹操的最大愛好是奪人妻子。曹操花重金從匈奴左單于手裡贖回了才貌雙全的蔡文姬,沒有據為己有,反而把她嫁給了董祀。有人說董祀是農夫。那麼董祀是農夫嗎?曹操為何沒有和蔡文姬結成秦晉之好呢?重情重義:曹操贖回蔡文姬的目的。曹操贖回蔡文姬的目的不是據為己有,而是要傳播蔡邕的文化,繁榮漢朝的文化事業。蔡文姬的父親藏書千卷,可是都遺失了。蔡文姬回到漢朝後,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
  • 曹操為何非要接蔡文姬回來?
    曹操畫像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份裡,曹操卻忙裡偷閒,專門派人攜帶金璧去匈奴贖回了一個人,那就是東漢年間赫赫有名的才女——蔡文姬。對於文姬歸漢的原因,歷朝歷代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出於民族主義的驅使,有人說是為了繁榮大漢的文化事業,《後漢書》中說「曹操素與邕(蔡文姬之父)交好」,因此接他的女兒回家。
  • 曹操花重金贖回的蔡文姬,為何要將她嫁給種田老漢?
    曹操一生酷愛人妻,唯獨沒有染指過蔡文姬。不但沒有染指,曹操還把蔡文姬從匈奴人手中迎了回來,並把她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首先要說明,屯田都尉是漢末三國的官職,因此蔡文姬的丈夫董祀並不是文中所說的普通「種田老漢」,大小也是一個官兒,不是普通的莊稼老漢兒。曹操年輕的時候,也曾經仰慕過蔡文姬,可是後來不但沒有娶蔡文姬,反而還把她嫁給了手下的屯田都尉董祀。
  • 王者榮耀:蔡文姬的臺詞背後的故事你都了解嗎?
    曹操曾是蔡邕的學生,得知蔡文姬是被匈奴擄走後就命人用重金贖回來了。從經歷上來看她確實是 「穿越戰場的美少女」,從中原被匈奴人擄走,後又被曹操贖回。但這個經歷似乎並不是像王者臺詞語調中的說的那麼歡快,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親自去了解。
  • 蔡文姬與曹操什麼關係?看看蔡父朋友圈就明白了
    東漢末年的才女蔡文姬,被匈奴擄掠至北方十二年。後被統一了北方的曹操以重金贖回。關於蔡文姬與曹操的情誼,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其實,曹操之所以對蔡文姬如此厚愛,除了傾慕她的才華,多半因了他與蔡文姬之父蔡邕深厚的師生交情。
  • 焦尾倉皇失故琴,胡笳宛轉譜哀音,漢末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是漢末才女,她的父親是著名文學家蔡邕。根據《漢書》記載,她出生不久,蔡邕就得罪了宦官,險些遇害。蔡文姬的童年生活是隨著父親在流浪中度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磨滅她的才華,反而讓她增長了很多見聞。蔡文姬16歲的時候嫁給了衛仲道,這時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
  • 曹操將曹文姬從南匈奴贖回之後,為何不娶了她?原因有點尷尬
    曹操將曹文姬從南匈奴贖回之後,為何不娶了她?原因有點尷尬 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 聽到很多人說,曹操一生有兩大謎題未解,一是明明生前離九五之尊只有一步之遙,卻到死也沒能坐上去,然而臨死之前,還死活讓兒子曹丕去坐;二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來,卻始終沒有越雷池半步。
  • 曹操不娶才貌雙全的蔡文姬,卻對寡婦情有獨鍾,背後真相,讓人臉紅!
    曹操和蔡文姬,就有過一段故事。曹操能文能武,蔡文姬才貌雙全,加之,曹操跟蔡文姬之父亦師亦友,也多次給予蔡文姬幫助,兩人之間,難免有情愫。但曹操的做法令人費解!他娶了一個又一個寡婦,卻始終對文姬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呢?
  • 才女蔡文姬,一生三次出嫁,為了夫君,披頭散髮向曹操求情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女性地位不高,她們從小就要學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即使是窮人家的姑娘條件差一些,也要學學女紅,來體現她們身為女兒家的天資靈巧。她們還要讀《女誡》、《女訓》、《女論語》、《女範捷錄》,意在教導她們善良、和順、溫婉、謙卑。
  • 悽慘的蔡文姬,一生嫁給了三個男人,最後還是曹操對她好
    蔡文姬的父母很早就去逝,留下了蔡文姬一人,孤苦伶丁活在亂世中。雖然蔡文姬嫁給了衛仲道,但很遺憾這個衛仲道是個短命鬼,嫁給他不久就去世了,於是蔡文姬就被人說是克夫相。當時蔡文姬不知如何是好,相公家人又怪她是克夫相,娘家又沒有人了,只剩下她一人。
  • 王羲之的祖師奶蔡文姬,書法果然不凡!妙筆生花,天人合一!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書法是十分自然的。相傳蔡文姬6歲時就能辨別琴聲,據《後漢書·列女傳》載:「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由此可見蔡文姬不僅聰穎過人,還琴藝超群。蔡文姬在藝術方面的修養讓她在面對後來人生的每一次變故時都能更加從容、淡定。
  • 女神: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大約在公元207年左右,也就是東漢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建安年間,漢王朝派出了一支特別小分隊,他們冒著西北的漫天黃沙,日夜兼程在茫茫大漠當中,而且一直抵達了今天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這在當時的是南匈奴的活動的中心地帶。那這
  • 【好文分享】蔡文姬寄情「胡茄十八拍」
    蔡文姬生逢亂世,屢遭罹難,先是父親遭陷害死於獄中,母親也因悲傷過度而去世,接著便是新婚不久的丈夫,也病故了,真是厄運連連,災難深重。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史。並有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留名青史。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她初嫁於衛仲道,後因無子,丈夫死去而回到母家,又因匈奴入侵,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生育2個兒子。
  • 《王者榮耀》曹操罪大惡極操控蔡文姬,諸葛亮觸發隱藏臺詞
    曹操是屬於戰士型的吸血型英雄,防禦力較高,攻擊能力相對較弱。他可以在團隊裡充當戰士、肉盾和刺客的角色。同時,曹操對玩家的操作性要求很高。 但是你知道,在王者榮耀中關於曹操的劇情嗎?曹操到底做了多少壞事?曹操是王者榮耀中最強大的上單之一,他曾痛擊呂布,大敗趙雲,但事實上它卻是整個王者峽谷裡最惡毒的人。
  • 千古「文二代」才女,一生出嫁三次,亂世紅顏蔡文姬的傳奇人生
    雖然這句詩並不是形容她的,但我固執地認為用在她身上恰如其分。她,就是中華啟蒙學經典《三字經》裡提到的主角:蔡文姬,能辨琴。範曄在《後漢書·烈女傳·蔡琰傳》中稱她「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端操有蹤,幽閒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 她是天下第一才女,曹操暗戀了40年:才女多情,奈何歲月負美人
    後來,打聽到南匈奴左賢王的王妃是中原人,姓蔡,再次打聽,是蔡文姬。曹操就出重金派使者從匈奴那裡將蔡文姬贖回來了。可是這時候的蔡文姬已經三十五歲了,可想而知,通書史,諳音律的偏偏少年郎董祀是不太能看得上這位妻子的,畢竟婚姻是平實而具體的,是很現實的,再有才華也沒有用啊。但是在婚後的次年,董祀犯法當斬,被曹操判了死罪,蔡文姬去找曹操為丈夫求情。據說當時正是寒冬時節,曹操正在宴請公卿名士,賓客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