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酷愛人妻,唯獨沒有染指過蔡文姬。不但沒有染指,曹操還把蔡文姬從匈奴人手中迎了回來,並把她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
首先要說明,屯田都尉是漢末三國的官職,因此蔡文姬的丈夫董祀並不是文中所說的普通「種田老漢」,大小也是一個官兒,不是普通的莊稼老漢兒。
曹操年輕的時候,也曾經仰慕過蔡文姬,可是後來不但沒有娶蔡文姬,反而還把她嫁給了手下的屯田都尉董祀。
曹操把蔡文姬嫁給董祀,主要是為蔡文姬的後半生找一個依靠,因為蔡文姬的父親與曹操是老相識了。當時,由於戰亂頻繁、糧食稀缺,朝廷在地方推行屯田制度,任命一些官員為屯田都尉,掌管本地的屯田事務。按理來說,屯田都尉也是一官半職。
不過以蔡文姬的尊貴身份,嫁給屯田都尉董祀確實有點門不當、戶不對。蔡文姬的本名是蔡琰,她的父親就是東漢末年有名的大文豪蔡邕。
董卓亂政時期,廢殺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漢獻帝),血洗百官,唯獨對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尊重有加,不斷給他升官。
蔡邕在朝廷官至尚書,封爵為高陽鄉侯,幾乎顯赫一時。按理來說,蔡文姬是名門出身的大家閨秀,本來應該嫁給名門公子。
可是,她的父親蔡邕因為與董卓關係過於親密,後來被王允等人害死。蔡邕死了以後,蔡文姬失去了靠山,而她的原配丈夫也因病去世。
蔡文姬原本已經嫁給了衛氏家族的衛仲道,衛氏是河東望族,與蔡家可謂門當戶對。可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蔡文姬的丈夫、父親都先後去世,顛沛流離的她不幸落入匈奴人手中。匈奴人的首領覬覦她的美色,強行霸佔了蔡文姬。
可憐的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10多年,還給匈奴人生了兩個孩子,直到公元207年才回到家鄉。曹操在公元207年統一了河北,兵力強大,他聽說老朋友蔡邕的女兒落到了匈奴人手中,就花錢把蔡文姬買了回來。匈奴人懼怕曹操的兵力,不敢不把蔡文姬送回來。
其實曹操在年輕的時候,經常與蔡文姬的父親來往,非常仰慕蔡文姬的才華與美色,可是現在的蔡文姬已經給匈奴人生了兩個孩子、年老色衰,所以曹操在心裡也不免有所嫌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時的曹操已經是呼風喚雨的人物,而蔡文姬卻已經是匈奴人糟蹋過的殘花敗柳。這位一向愛好人妻的曹操,這次卻沒有對蔡文姬下手,恐怕第一是出於嫌棄的心理,第二是因為蔡文姬的名氣太大了,自己也不好下手,所以順水推舟地做了一件好事兒。
考慮到蔡文姬的父親蔡邕與自己是老相識了,所以曹操只好給蔡文姬找了一個新的丈夫,也就是自己手下的屯田都尉董祀。就這樣,曹操把蔡文姬從匈奴人手裡迎了回來,然後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