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花重金贖回的蔡文姬,為何要將她嫁給種田老漢?

2020-12-28 曉星辰的日常

曹操一生酷愛人妻,唯獨沒有染指過蔡文姬。不但沒有染指,曹操還把蔡文姬從匈奴人手中迎了回來,並把她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

首先要說明,屯田都尉是漢末三國的官職,因此蔡文姬的丈夫董祀並不是文中所說的普通「種田老漢」,大小也是一個官兒,不是普通的莊稼老漢兒。

曹操年輕的時候,也曾經仰慕過蔡文姬,可是後來不但沒有娶蔡文姬,反而還把她嫁給了手下的屯田都尉董祀。

曹操把蔡文姬嫁給董祀,主要是為蔡文姬的後半生找一個依靠,因為蔡文姬的父親與曹操是老相識了。當時,由於戰亂頻繁、糧食稀缺,朝廷在地方推行屯田制度,任命一些官員為屯田都尉,掌管本地的屯田事務。按理來說,屯田都尉也是一官半職。

不過以蔡文姬的尊貴身份,嫁給屯田都尉董祀確實有點門不當、戶不對。蔡文姬的本名是蔡琰,她的父親就是東漢末年有名的大文豪蔡邕。

董卓亂政時期,廢殺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漢獻帝),血洗百官,唯獨對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尊重有加,不斷給他升官。

蔡邕在朝廷官至尚書,封爵為高陽鄉侯,幾乎顯赫一時。按理來說,蔡文姬是名門出身的大家閨秀,本來應該嫁給名門公子。

可是,她的父親蔡邕因為與董卓關係過於親密,後來被王允等人害死。蔡邕死了以後,蔡文姬失去了靠山,而她的原配丈夫也因病去世。

蔡文姬原本已經嫁給了衛氏家族的衛仲道,衛氏是河東望族,與蔡家可謂門當戶對。可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蔡文姬的丈夫、父親都先後去世,顛沛流離的她不幸落入匈奴人手中。匈奴人的首領覬覦她的美色,強行霸佔了蔡文姬。

可憐的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10多年,還給匈奴人生了兩個孩子,直到公元207年才回到家鄉。曹操在公元207年統一了河北,兵力強大,他聽說老朋友蔡邕的女兒落到了匈奴人手中,就花錢把蔡文姬買了回來。匈奴人懼怕曹操的兵力,不敢不把蔡文姬送回來。

其實曹操在年輕的時候,經常與蔡文姬的父親來往,非常仰慕蔡文姬的才華與美色,可是現在的蔡文姬已經給匈奴人生了兩個孩子、年老色衰,所以曹操在心裡也不免有所嫌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時的曹操已經是呼風喚雨的人物,而蔡文姬卻已經是匈奴人糟蹋過的殘花敗柳。這位一向愛好人妻的曹操,這次卻沒有對蔡文姬下手,恐怕第一是出於嫌棄的心理,第二是因為蔡文姬的名氣太大了,自己也不好下手,所以順水推舟地做了一件好事兒。

考慮到蔡文姬的父親蔡邕與自己是老相識了,所以曹操只好給蔡文姬找了一個新的丈夫,也就是自己手下的屯田都尉董祀。就這樣,曹操把蔡文姬從匈奴人手裡迎了回來,然後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

相關焦點

  • 曹操花重金贖回蔡文姬,為何將她嫁給一不入流的小官?原因很簡單
    蔡文姬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才女,不過一生命運多舛,慘被匈奴俘虜。後來曹操花了大量的金錢才將蔡文姬贖回中原,不過曹操在將蔡文姬贖回後,竟然直接把蔡文姬給隨手嫁給了一個小官,這是為何?
  • 曹操派使團千裡迢迢,花費黃金千兩贖回蔡文姬,她嫁給了農夫嗎?
    曹操花重金從匈奴左單于手裡贖回了才貌雙全的蔡文姬,沒有據為己有,反而把她嫁給了董祀。有人說董祀是農夫。那麼董祀是農夫嗎?曹操為何沒有和蔡文姬結成秦晉之好呢?重情重義:曹操贖回蔡文姬的目的。曹操贖回蔡文姬的目的不是據為己有,而是要傳播蔡邕的文化,繁榮漢朝的文化事業。蔡文姬的父親藏書千卷,可是都遺失了。蔡文姬回到漢朝後,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傳,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 貪財還是貪色,慕名還是陰謀,曹操為什麼要用重金贖回蔡文姬?
    胡地生活雖然較為安定,但因為文化差異以及被擄的屈辱身份,蔡文姬一直思念中原故土,期盼能夠回歸。直至建安十二年(207)前後,曹操派使臣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迎接蔡文姬歸漢,並將她改嫁給董祀。 對於這樣一位多次改嫁的女子,董祀起初心存輕視,不與待見,二人感情也很難融合。幾經飄零,兩次改嫁的蔡文姬,董祀或許成為她生命中的最後寄託,然而婚後不久,董祀偏偏又犯了死罪。
  • 曹操為何不惜重金把蔡文姬從匈奴接回來?曹操和蔡文姬什麼關係?
    ,若沒有亂世,甄姬的命運就是相夫教子,一生平順無憂,可惜袁紹失勢後,甄姬被曹丕納為妾室,一開始還挺受寵的,但年老色衰後,甄姬也免不了失寵的命運,好在她的兒子曹叡即位後,將她追尊為文昭皇后。今天要說的女子就是三國時期的蔡文姬,相比上面這幾位以絕世美貌出名的女子,蔡文姬以不輸於男子的才學聞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代才女。
  • 曹操把蔡文姬從匈奴贖回來,為什麼沒娶了她,原因很正常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才女。她的父親蔡邕,也是當時有名的大文學家和書法家。算起來,蔡文姬還是曹操的小師妹呢。因為出生在書香門第,所以蔡文姬從小就在文學、音樂方面表現不凡。年輕時,蔡文姬嫁給衛仲道為妻。衛仲道是位大才子,兩人情投意合、十分恩愛。可惜衛仲道因病早逝,丈夫死後蔡文姬就回到了自己的娘家。
  • 一代才女蔡文姬被掠成為左賢王夫人,又被曹操以重金贖回,真相是啥?(二)
    左賢王已經有了好幾個貌美的妻妾,但是當他見到蔡文姬女士的時候,還是睜大了眼睛,他也不是沒有見過漢族的美女,她亦不是國色天香,但是他總覺得她的美與那些花瓶式的美女有什麼不同,不同在何處他又說不上來。左賢王的心動了,目光也開始變得溫柔起來,匈奴人,一旦他的目光變得溫柔,這就預示著他將愛上一個人。
  • 曹操將曹文姬從南匈奴贖回之後,為何不娶了她?原因有點尷尬
    曹操將曹文姬從南匈奴贖回之後,為何不娶了她?原因有點尷尬 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 聽到很多人說,曹操一生有兩大謎題未解,一是明明生前離九五之尊只有一步之遙,卻到死也沒能坐上去,然而臨死之前,還死活讓兒子曹丕去坐;二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來,卻始終沒有越雷池半步。
  • 曹操為何非要接蔡文姬回來?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我們將目光退回到兩千年前,從史實出發,去探討歷史上真實的曹操與蔡文姬。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昭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晉朝時為避司馬昭的諱而改名文姬。儘管她的作品僅有《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流傳至今,但其文學價值早已被世人公認。
  • 焦尾倉皇失故琴,胡笳宛轉譜哀音,漢末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是漢末才女,她的父親是著名文學家蔡邕。根據《漢書》記載,她出生不久,蔡邕就得罪了宦官,險些遇害。蔡文姬的童年生活是隨著父親在流浪中度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磨滅她的才華,反而讓她增長了很多見聞。蔡文姬16歲的時候嫁給了衛仲道,這時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
  • 王者榮耀:蔡文姬的臺詞背後的故事你都了解嗎?
    曹操曾是蔡邕的學生,得知蔡文姬是被匈奴擄走後就命人用重金贖回來了。從經歷上來看她確實是 「穿越戰場的美少女」,從中原被匈奴人擄走,後又被曹操贖回。但這個經歷似乎並不是像王者臺詞語調中的說的那麼歡快,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親自去了解。
  • 王羲之的祖師奶蔡文姬,書法果然不凡!妙筆生花,天人合一!
    在燦若星河的中國古代書法界,不乏出眾的女書法家,蔡文姬就是其中一位,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她的風採!蔡文姬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學家、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范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蔡邕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
  • 蔡文姬:姐不是奶媽,姐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
    這個典故說是在蔡文姬六歲的時候,有一天她老爹於夜間彈琴,突然一根弦斷了,文姬對父親說是第二根弦斷了,父親說你這不過是偶然說中罷了,於是又故意弄斷一根琴問她,文姬回答是第四根斷了,果不其然。絕對音感也不過如此,她老爹更是抓住了這個優勢極力培養,蔡文姬的琴技也是一日千裡。
  • 【好文分享】蔡文姬寄情「胡茄十八拍」
    在《蔡琰別傳》裡載有這樣一則故事:「文姬少聰慧秀異,年六歲,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一弦』;邕故斷弦問之,琰曰:『第四弦』」。文姬從小耳濡目染,故對音樂的接受能力是很強的。在蔡邕的精心培育下,她成為當時優秀的女琴家。
  • 女神: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大約在公元207年左右,也就是東漢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建安年間,漢王朝派出了一支特別小分隊,他們冒著西北的漫天黃沙,日夜兼程在茫茫大漠當中,而且一直抵達了今天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這在當時的是南匈奴的活動的中心地帶。那這
  • 曹操不娶才貌雙全的蔡文姬,卻對寡婦情有獨鍾,背後真相,讓人臉紅!
    蔡文姬依父命,嫁給年紀相仿的衛仲道,但很不幸,她嫁過去沒多久,丈夫就去世了。夫妻倆沒生孩子,蔡文姬又回到自己家,一待就是七年。時間繼續往前走,到了興平二年,董卓作亂,南匈奴趁著混亂,到中原劫掠,蔡文姬也被匈奴擄走了。守寡七年的蔡文姬,被迫到移居胡地,背井離鄉。因為蔡文姬的年輕貌美,匈奴左賢王看上了她,文姬成了匈奴的王妃,給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阿迪拐和阿眉拐。時間太久了,久到她覺得要在胡地了此一生。
  • 千古「文二代」才女,一生出嫁三次,亂世紅顏蔡文姬的傳奇人生
    自古才女輩出,提起她,我總會莫名地想起杜甫的詩句: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雖然這句詩並不是形容她的,但我固執地認為用在她身上恰如其分。她,就是中華啟蒙學經典《三字經》裡提到的主角:蔡文姬,能辨琴。四、曹操慨當以慷金璧贖才女,親點鴛鴦譜建安十一年(207年),一統北方的曹操念及與自己有「管鮑之交」的蔡邕,偶然得知其唯一的女兒蔡文姬還身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金璧將文姬贖回。不僅重金贖回,曹操還好人做到底,又將她嫁給屯田都尉董祀。
  • 才女蔡文姬,一生三次出嫁,為了夫君,披頭散髮向曹操求情
    她們生來就是要嫁給一個好人家光耀門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映射出她們在嫁人這件終身大事上也沒有什麼話語權,只能任憑別人安排。幸運的女子嫁給了忠厚、善良的男人與他舉案齊眉白頭到老,可大多數不幸的女子,在婚姻中不僅為了生計辛苦勞作。
  • 文姬歸漢背後:母親拋棄親子的艱難抉擇,蔡文姬一生的悲劇故事
    文姬歸漢圖蔡邕是東漢有名的文學家,精通音律,博學多才,在父親的耳濡目染、細心教導下,蔡文姬14歲時詩書禮樂無一不精,是遠近聞名的才女。16歲時由母親做主,嫁給了衛仲道為妻。」除了要忍受胡地和中原迥異的風俗之外,還要忍受思鄉之情,有遠客來都會很高興,一問卻發現不是自己家鄉的人。在反覆的希望和失望之中煎熬,一過就是十二年,十二年間蔡文姬還生下了兩個孩子。
  • 悽慘的蔡文姬,一生嫁給了三個男人,最後還是曹操對她好
    蔡文姬的父母很早就去逝,留下了蔡文姬一人,孤苦伶丁活在亂世中。雖然蔡文姬嫁給了衛仲道,但很遺憾這個衛仲道是個短命鬼,嫁給他不久就去世了,於是蔡文姬就被人說是克夫相。當時蔡文姬不知如何是好,相公家人又怪她是克夫相,娘家又沒有人了,只剩下她一人。
  • SP蔡文姬無限拖平隊
    東漢末中原大亂諸侯割據,原本歸降漢朝的南匈奴趁機叛亂,蔡文姬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傳,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的故事,廣為流傳。這就是歷史上的蔡文姬。在率土之濱中也有蔡文姬,分為普通和SP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