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上映的電影《八佰》, 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黃曉明:2分鐘的表演,將特派員的冷酷、無奈,刻畫得入木三分。
上次看到黃曉明這樣精彩的表演,還是在2009年上映的電影《風聲》中。他飾演的武田,瘋狂、狡猾、狠辣,讓人不寒而慄。
11 年後,黃曉明與《風聲》原著作者麥家再合體,忍不住憶當年:「《風聲》是我第一次接受在電影中徹底地演一個大反派,也是我電影生涯的轉折點。」
《風聲》這部電影,明星雲集:周迅、李冰冰、張涵予、王志文、黃曉明、蘇有朋等,都在其中奉獻了精彩的表演,也掀起了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狂潮。
電影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風聲》,講述了日偽時期西湖邊的裘莊裡,有5名偽政府的軍官被囚在此地,他們中有G黨的臥底;在身份即將暴露的絕境中,臥底還要設法將情報送出去……
這本小說想像奇特,人性複雜,步步驚心。它曾獲《人民文學》雜誌優秀長篇小說獎,麥家也因此獲得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年度小說家獎。
麥家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之後,首.位入選英國企鵝經典文庫的當代作家,代表作有《解密》《暗算》《風聲》《人生海海》等長篇小說。
新版《風聲》上市,繼續講述身處大孤獨、大絕望之中的人,如何用大堅韌和大智慧成功突圍,給人力量,引人深思。
1941年春末夏初的深夜。風景如畫的西湖邊,神秘的裘莊迎來了五個人,三男兩女,都是軍官。他們分別是:
吳志國:軍事參謀部部長,主管全區作戰、軍訓工作。
金生火:掌管全軍核心機密的軍事機要處處長。
李寧玉:軍機處譯電科科長,女。
白小年:張司令的秘書,官級不高,權限挺大。
顧小夢:是李寧玉的科員,年輕美麗的富家女。
五個人在睡夢中被人叫醒,來到這裡。做什麼?無人知曉。
帶他們來的是特務處處長王田香,他只是說大家將有一項特別的任務。
第二天,張司令和日本特使肥原的到來,解開了他們的困惑。
原來,他們前一天下午截獲一份密電,內容是說一個代號為老K的G黨頭子已從西安出發來杭州,將代表周在本月29日深夜,也就是4天後的晚上,在鳳凰山文軒閣客棧,與在浙排日頭目開會,布置聯合抗日任務。
密電是顧小夢收到的,她破譯不出,就向李寧玉請教。經驗豐富的李寧玉很快譯出密電,報給金處長,後者又報給張司令。
密電就經過了這幾個人的手。可是,內容卻洩露了!
偽總隊的清潔工人「老鱉」,將這份情況送到了接頭人「老漢」手裡。「老漢」被跟蹤的特務抓住了。
所以,肥原他們懷疑,經手密電的人中有臥底。
李寧玉說曾經跟吳部長透露過密電消息——因他當時湊巧看見了,追問不休;自己考慮到他是抓剿匪工作的,密電內容遲早要知道,就說了。
吳志國跳起來,對李寧玉破口大罵,矢口否認此事。可他們都沒有目擊證人,無法自清。
誰是臥底?一團迷霧。
肥原從小在上海日租界長大,長期從事特務工作,心細如髮,手段狠辣。
他安排補了「老漢」的漏,只說她是之前住在裘莊的錢司令一家案子的兇手,被抓入獄——以此讓老鱉他們放鬆警惕。
肥原又把五人的家屬請到飯店吃了一頓;甚至把他們拉到裘莊,讓他們遠遠地看一眼自己的親人,說五人在執行公務。
因顧小夢家只來了個管家婆,肥原首先排除了她的懷疑。
王田香早就在五人居住的臥室裡,裝了J聽器。
肥原讓白秘書(被秘密懷疑,因為他也看過密電)跟四人談話、威逼利誘。他在竊聽室裡偷聽,可是一無所獲。
因顧小夢要哨兵幫忙給男朋友簡先生打電話,肥原對她起了懷疑,在給簡先生的東西中裝了假情報。可是簡先生並沒有去情報中約定的地方。
肥原又給五人安排了「鴻門宴」,希望有人能酒後吐真相。
李寧玉說自己酒精過敏,不肯喝酒。
吳志國在酒宴上對李寧玉明嘲暗諷,起了爭執。李寧玉憤怒地潑了他個「酒流滿面」。
宴會不歡而散。肥原卻興奮不已,認為可以放過顧小夢,盯著李寧玉。
後來,經過字跡分析,矛頭又轉向了吳志國。因為 從「老漢」手上截獲的紙條上,活脫脫就是他的筆跡。
吳志國被嚴刑逼供,奄奄一息,可就是不認。
肥原靈機一動,故意放還不知自己已暴露的老鱉進入餐廳,好讓臥底與他接觸,露出馬腳。
老鱉兩次露面,得知吳志國不來餐廳吃飯後,就再沒冒頭。肥原因此確信吳志國就是臥底,親自提審。
可是吳志國說不認識什麼老鱉,還說筆跡是可以冒充的。他一口咬定就是李寧玉——因為自己沒問過密電的事,李寧在撒謊。
肥原又生一計,把拒不招供的「老漢」,帶到吳志國這裡。不料,吳志國毫不猶豫地對「老漢」連開三Q。
於是,肥原對李寧玉的懷疑又加深了。他偽造了吳志國的死訊和血書,來考驗李寧玉。
可是李寧玉說:如果吳志國有證據,肯定會設法活著與自己對質;因為他就是臥底,料定活不了,索性以死來誣陷自己。
肥原又傻眼了……
疑心重重的肥原,又經過幾番試探,逼得李寧玉服藥身亡,終於打消了對她的懷疑。
不過,他氣定神閒——因為雖然沒找出臥底,但是因為「老漢」沒有送出情報,老K將會如期舉行聚會,到時候他就可以甕中捉鱉了。
29日深夜,他守在密電上提到的地方,卻人影都沒見到一個。
他始終想不通:五個人都沒離開裘莊,「風聲」是怎麼走漏的呢?
其實,我看到這裡,也沒明白,到底誰是臥底?
這就是麥家的高明之處,讓你如入迷宮,總以為找到了出口,卻陷入新的迷局。
而更高明的是他的一事三說。上面敘述的內容,只是小說中的「東風」部分,後面還有「西風」「靜風」,三風交織,真相撲朔迷離,讓人深陷其中,欲罷不能。
作者說,「事實上這個世界沉默的事遠遠比公開的多。」他還說,「一個好故事值得我們反覆寫。」
像《羅生門》那樣,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卻一樣精彩。
誰是臥底,我就不劇透了。你自己去書中探尋,得到的啟發,會大好幾倍。
這次《風聲》再版,新增171處修訂、麥家萬字創作談。小說獨樹一幟,引人入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的連結下單。
讀罷此書,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先輩們在前有狼後有虎的絕境中,將生死置之度外,千方百計地送出情報——這種百折不撓、心繫國家和民族的精神,令人敬重又感動。
以電影《風聲》中的一句經典臺詞結尾吧: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Q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向英雄致敬,感恩,珍惜,奮發——今天我輩之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