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榜單 |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2021-02-14 藝術競爭力

奧地利最負盛名的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近期宣布將帶來一場非比尋常的展覽《The Spitzmaus Mummy in a Coffin and Other Treasures》。而策劃這場展覽並取了這個連展名都有些怪的人並不是一位專業策展人,而是電影導演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和他的伴侶,著名作家也是服裝設計師的黎巴嫩才女朱曼·馬盧夫(Juman Malouf)。

這兩位策展人將從超過四百萬件的館藏作品中挑選出他們最喜歡的作品進行展出,從古埃及的木乃伊、古希臘羅馬的武器盔甲和古董樂器,再到歐洲大師的油畫,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獨特風格將在美術館裡再現。電影人以策展人身份進入美術館的並不多見,那以藝術家身份的呢?YT這就帶你看看電影造夢人是如何進入美術館的。

1

出了車禍的「天才影人」做起了「周日畫家」

是演員、編劇也是導演的「天才型影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物,除了這些美譽外,北野武現在也自嘲自己為「周日畫家」(業餘畫家)。

北野武和他的作品

1994 年,北野武遭遇車禍,在家休養了7個月。閒來無事,他突發奇想想學畫畫,結果就真的開始畫了。變成了花朵的腦袋,明亮的色彩,北野武說自己進行的是「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創作。

《北野武:畫家的孩子(Beat Takeshi Kitano, Gosse de Peintre)》展覽海報

2010年,北野武還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巴黎的場館裡舉辦過了個人展覽《北野武:畫家的孩子(Beat Takeshi Kitano, Gosse de Peintre)》。而這也是他首次以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

北野武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巴黎展覽「畫家的孩子」現場

在2010年為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專門創作的展覽當中,他所有的裝置、電影、畫作、都圍繞著孩子般的童趣,日本文化的老生常談,以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北野武式的黑色幽默中展開。走進這個奇妙的樂園,觀者們會看見各種各樣異想天開的裝置,奇思妙想的繪畫、電影等等作品。

北野武說:「我希望你們在展覽上,玩得像孩子一樣開心!事實上,這是一件,我從未做過的事。至於藝術,我不確定它是什麼。你也不能說,我以藝術為生。我對藝術的專業態度就是真誠,不過度誇張。在法國和歐洲,人們嚴肅看待這種事,如果撒謊會馬上露餡。我只想誠實說出:這就是我,這是我的水平。」

 8年後,他的作品又來到了上海,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北野武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系列融合了動物和花卉形象的花瓶。他將動物和花朵結合,巧妙地挪用和顛覆了插花這門藝術。還有描繪了虛構的彩色怪物繪畫,以及旨在嘲諷西方人關於日本的陳詞濫調的影片《書法》。

電影《花火》片段  1997年,在遭遇車禍後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導自演的《花火》問世了,而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這次展出的作品中,這些畫作早在他1997年的電影《花火》裡就已經出現了。




2

除了電影創作,他的生活就是畫畫,畫畫和畫畫

《橡皮頭》、《象人》、《藍絲絨》、《穆赫蘭道》一提到這幾部電影就會說到這些作品的導演,大衛·林奇。那一直以導演身份面對公眾的他現在又在忙些什麼呢?

大衛·林奇

回答是:「畫畫」。2016年,關於大衛·林奇的紀錄片,《大衛·林奇:藝術人生》(David Lynch: The Art Life)面世了,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工作室時,除了有時候寫寫有關電影創作的內容外,絕大多數時間他都是在畫畫,在一篇採訪這部片子的導演Jon Nguyen的文章中Jon說道:「從他早上醒來到晚上上床睡覺,除了電影方面的工作,大衛什麼都不做,就只畫畫。」

《大衛·林奇:藝術人生》(David Lynch: The Art Life)紀錄片片段

同樣是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展覽上,大衛·林奇的二十幅石版畫也來到了這裡展出,而這些作品同樣也帶著大衛·林奇電影裡暗黑詭異的風格。

3

他本來就是位藝術家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

阿彼察邦這個名字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有些陌生。但就是這個備受爭議的泰國電影導演,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先後憑藉《祝福》,《熱帶疾病》以及《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分別拿到了坎城一種關注大獎(2002),主競賽評審團大獎(2007)和金棕櫚大獎(2010),成為舉世矚目的亞洲導演。

2016年阿彼察邦在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的展覽「狂中之靜」 The Serenity of Madness, installation view, MCAD, 2017, courtesy of MCAD.

2016年阿彼察邦在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的展覽「狂中之靜」 The Serenity of Madness, installation view, MCAD, 2017, courtesy of MCAD.

導演和藝術家的身份好像在他身上一直是並存的。實際上,阿彼察邦的影像生涯就是從實驗影像、視頻裝置藝術開始的。1994年阿彼察邦開始創作電影和錄像短片,在2000年完成第一部長片作品。從1998年開始在多個國家舉辦展覽和布置裝置作品,現在的他更像是一位國際視覺藝術家。

2017年在上海香格納畫廊舉辦的個展《紀念碑》上的作品之一,《async-第一束光》。這是阿彼察邦與坂本龍一合作的單路視頻。而陷在豆豆沙發裡的觀眾們也許會隨著視頻裡的人們漸漸睡去,一起走進阿彼察邦所編制的「夢境」。




4

他拍了部電影八項提名三個獲獎,畫了四十多年畫卻有二十多年無人問津

朱利安·施納貝爾,1951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他的第一部電影是藝術家巴斯奎亞的傳記電影《無聲的吶喊》。第二部作品是描述古巴詩人雷納多·阿里納斯生平故事的《在夜幕降臨前》。而他的第三部電影《潛水鐘與蝴蝶》,讓他獲得了第60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獎,金球獎、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朱利安·施納貝爾,《無題》(Untitled,2017)。圖片:©Julian Schnabel Studio,photo by Tom Powel Imaging,courtesy Fine Arts Museumsof San Francisco

而今年,施納貝爾在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藝術博物館裡也辦了一場展覽。這位電影界的明星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家知道,除了電影創作外,他其實也一直在畫畫。

朱利安·施納貝爾,《無題》(Untitled,2017)。圖片:©Julian Schnabel Studio,photo by Tom Powel Imaging,courtesy Fine Arts Museumsof San Francisco

而這也並不是施納貝爾的首展,早在1979年他就已經舉辦了個展。但就像藝術評論人Raphael Rubinstein 2011年在《美國藝術》雜誌上發表的那篇《大型繪畫:重思朱利安·施納貝爾》(The Big Picture:Reconsidering JulianSchanbel)上所說的:「或許電影的成就蓋過了他在繪畫方面的光芒。」這種從1987年開始持續了20多年的,在美國沒有一家博物館為施納貝爾的作品進行過一次個展的情況到了2013年才得以打破。而施納貝爾運用不同的材料和他多樣化的繪畫模式也成為了新表現主義在美國的重要體現。

近些年來,施納貝爾也享受著這重拾而來的關注。

「朱利安·施納貝爾:真實生活的象徵(Julian Schnabel:Symbols of Actual Life)"在Legion of Honor展覽現場。圖片:by Moanalani Jeffrey,courtesy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5

電影領域的「一代宗師」,他的影片本身就是一件藝術作品

你覺得功夫領域的「一代宗師」是誰呢?葉問還是黃飛鴻?那說到電影領域的「一代宗師」你又會想到誰呢?

劉家良年輕時的照片

今年是對港產功夫電影業有著巨大貢獻的劉家良導演逝世的第五年,他出生於功夫世家,是南派功夫洪家拳的嫡系傳人,後來,他劉家良隨父親投身電影界,先是當臨時演員、場記、龍虎武師、替身,後來終於有機會成為重要的武術指導、主演、導演。2010年,劉家良獲得了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瘋猴 (Mad Monkey Kung Fu),1979 劉家良自導自演之作,演員方面更是集合了當年最受歡迎的武打明星,羅烈、小侯及其愛徒惠英紅等人

為了紀念他,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特意為其舉辦了個人回顧展《The Grandmaster: Lau Kar-leung》。此次展覽從劉家良導演拍攝的 10 部經典作品出發,把這位在功夫電影影壇中有著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導演全方位的展現給觀眾。

陸阿採與黃飛鴻 (Challenge of the Masters),1976 電影講述了少年黃飛鴻仍未成名的青春歲月,光是以這個角度來詮釋這位一代宗師便已屬當時的先河。


MoMA 電影展覽館長 La Frances Hui說:「劉家良執導的功夫電影跟一般的不同,他所著重的細節鋪排並不只在為觀眾帶來娛樂,當中更多的部分更是為了教育普羅大眾有關功夫的真諦。」

- E N D -



 大藝術家 GREAT ARTIST  | 張曉剛 | 喻紅 | 王廣義 | 楊福東 | 隋建國 | 葉洲 | 丁乙 | 向京 | 陳文令 | 劉建華 | 葉永青 | 趙剛 | 保羅·麥卡錫 | 理察·迪肯 | 荒木經惟 | 宮島達男 | 隈研吾 | 蜷川實花 | 村松亮太郎 | 徐震 | 朱金石 | Wolfgang Tillmans | 徐龍森 | 趙半狄 | 波爾坦斯基


 ART Power  | 喬志兵 | 王津元 | 王薇 | 薛梅 | 唐昕 | 曹丹 | 魏蔚 | 吳清友 | 程昕東 | 徐寧

 藝術先鋒  | 陳冠希 | KAWS | 謝南星 | 何翔宇 | 仝天慶 | 曹雨 | 蒲英瑋 | 林科 | 致穎 | 譚天 | 梁遠葦 | 張楚 | 鍾漢良 | 阿馬利婭·烏爾曼 | 馬伯騫 


 創想家  | 陳少琪 | 肖恩·沃爾特 | 陳瑞華 | 範勇 | 張延 | 黎蓉 | 陳碧舸 | Larry’s List | 巴比肯藝術中心·Nicholas Kenyon

 大師與傑作  MASTER  愛德華·蒙克 | 德加 | 善惡難辨的蛇 | 我們的愛 | 金酒 | 維納斯 | 與骷髏共舞的少女 | 色情宙斯 | 龐貝古城壁畫的性愛教學 | 莫娣·劉易斯


  全球藝術現場  | 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 ART021 |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 明天雕塑獎 | 東八時區雙城記

 藝術沙龍  | 田霏宇×劉小東 | 張曉剛×曾焱 | 汪建偉×朱文 | 蔡國強×讓·努維爾 | 耿樂×高鵬 | 米原康正×陸揚

點擊閱讀原文探索更多故事

相關焦點

  • 《堡壘》:美術館場域中的電影丨AMNUA看展覽
    同時也展出了與影片相關的5件巨型雕塑、50餘件雕版與電鍍紅銅版作品,以及藝術家參與創作的展覽作品圖錄。北京的冬天有一種肅殺的冷峻感,當我看《堡壘》的時候,長達四個月的展期已經過半,配合展覽海報上森林中的積雪,在觀感上從內到外透心涼。
  • YT日報 | 靜謐森林中奈良美智美術館即將迎客
    自2003年起,日本藝術家黑川良一就已經創作了一系列將藝術美感與科學技術完美結合的數碼藝術作品,以帶給人極大感官享受的音樂會、多屏視聽裝置,以及全息沉浸式作品等形式呈現給觀眾。受天體物理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的啟發,黑川新近創作了一件感官沉浸式裝置作品《反向摺疊》,以求將星辰及星系的形成、演化相關的諸多現象轉譯成聲音、圖像及振頻。
  • YT | 扭曲的愛,黃暴汙的動畫,瑞士巴塞爾美術館最新的展覽「黃金雨」
    由黃炳擔任美術設計,No One Remains Virgin MV"Under the Lion Crotch"(獅子胯下)的截屏如今巴塞爾美術館以5個展間,16件作品集中展示了黃炳從2013年到現在作品的展覽「Golden Shower」(沒有確切的中文翻譯,直譯為「黃金雨」,是一種特殊的性癖好,藝術家自言Golden Shower 就是想要撒熱騰騰的尿到大家頭上的意思
  • 竟展覽自己出軌視頻的美術館館長——韓影《上流社會》
    韓國最近又新出了一部電影《上流社會》,主演是秀愛和樸海日,另外還有羅美蘭、李陣鬱和金康宇等助陣。其實光聽這名字,就能大概猜出影片的內容來吧,畢竟韓國拍起這種針砭時事政治、諷刺社會上層明爭暗鬥的戲碼尤其得心應手。
  • 視頻 一起去美術館 「郊遊」 躺著看蔡明亮的電影
    作為展覽的主辦方,廣東時代美術館館長趙趄對「鳳凰藝術」說到:「蔡導演這次來廣州時代美術館辦展,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館一直以來很關注電影行業的發展以及電影的藝術性;另一方面是我們留意到之前他在臺北做《郊遊》個展,經過評估,認為這個展覽是符合我們館的展覽方向以及學術要求的,所以我們就一再邀請他過來。通過多次溝通,發現大家的想法其實還是蠻一致的。」
  • 奢侈品品牌熱衷在美術館、博物館辦展覽,誰是真正的贏家?
    「那些觀眾帶著一臉朝聖的表情靜靜看完品牌宣傳視頻,而在普通影像展覽中,難以看到這樣的景象。」一位業內人士感慨。如今,在美術館舉辦藝術展覽的奢侈品牌越來越多,且展覽人氣不低。
  • TANC 在全球7個展覽中看電影人的藝術探索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深刻地影響了基亞羅斯塔米的創作。通過簡單的場面調度和聲音處理,5個在海邊拍攝的長鏡頭把自然中內在的戲劇性和微妙的幽默感呈現在觀眾面前。7月到9月,弗利爾美術館和賽克勒美術館會進行一系列有關伊朗當代電影的藝術項目。
  • 坪山美術館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開展
    日前,由坪山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坪山美術館承辦的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拉開序幕。  本次展覽系策展人沈瑞筠的「中國園林」系列展的最新成果,展覽結合坪山美術館空間特質呈現劉建華、何岸及王思順三位藝術家的13組作品,包含新增一件在地創作作品,為巡展賦予更豐富的意義。
  • 西岸美術館一周年:與蓬皮杜合作,打造「無圍牆的美術館」
    在過去的一年裡,西岸美術館的大門被推開了超過42萬次——觀眾在現當代藝術史中捕捉「時間的形態」;在特展「觀察」中審奪新媒體的價值和角色;在「保持冷靜」中激起洪水般的想像;在展覽「靜默長假」中思考現狀,發現當代藝術的在地性和公共性;在沉浸式裝置展中「穿越」童年時光;在「跨媒介藝術之夜」上盡情沉浸於聲光電的平行空間;在星空下觀看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影戲的當代演繹。
  • 一周展覽「全紀實」、金鷹美術館首發聲、「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
    新晉私立美術館金鷹美術館發布開館計劃、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發布人事架構調整以及藝術基金會時間表、華藝國際進軍北京後迅速啟動了「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巡展……或許是因為上半年太過於清閒,以至於不太適應當下一周十餘個展覽開幕的節奏。時間從未停止,藝術界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除了將推動藝術界發展的形態和格局的變化,還有很多人在持續做著關於藝術的那些事。
  • 防控疫情阻擊戰全國美術作品展在中天美術館開幕|「雲巖區美術展覽...
    6月10日,防控疫情阻擊戰全國美術作品展開幕式暨「雲巖區美術展覽中心」授牌儀式在中天美術館舉行。來自省內有關部門領導、抗疫英雄、藝術家和書畫愛好者約100人出席。雲巖區文化和旅遊局與中天美術館達成共建協議,將中天美術館同時命名為「雲巖區美術展覽中心」,並在開幕式現場舉行了「雲巖區美術展覽中心」授牌儀式。開幕式上,貴州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領隊、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整復外科主任劉輝分享了抗疫體會。
  • 獨立展評 2014最後一波展覽來襲
    他們不僅在浦西開了第二家「龍」美術館,還用2.8億港幣拍下「成化鬥彩雞缸杯」,刷新當時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雞缸杯成為了上海龍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之後他用巨額資金拍下的功甫帖的真偽受到了巨大爭議,劉益謙還專門為「功甫帖」在龍美術館辦了一個展覽,證明自己的眼力。7月19日,天價雞缸杯由香港抵滬,併入庫上海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成為該倉庫試運營以來入庫以來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品。
  • 餐廳外開始排起長隊,美術館、畫廊也熱起來了!
    餐廳外開始排起長隊,美術館、畫廊也熱起來了!小長假後,人們基本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生活節奏和習慣,逛街、會友、下館子……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街上時常可以看到不戴口罩的大爺大媽。餐廳裡,人們也不需要再隔桌而坐,那些位於購物中心的餐廳外,甚至開始排起長隊。與能給人帶來即時滿足的美食相比,藝術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吸引力。
  • 【9月】帝都周末活動大盤點 | 免費展覽、音樂節、電影
    本次展覽通過「鄉關何處」、「去塞求通」、「畛域無限」、「湖山勝覽」、「閒情偶寄」5個部分,展出其中國畫作品100餘件。時間:即日起至9月2日地址: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中國美術館13—17號廳票價:免費時間:即日起至9月2日地址: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中國美術館3、5、7號廳票價:免費
  • 展覽預告丨法國電影導演雅克·德米作品及創作文獻展--雅克•德米生平介紹
    12月:《羅亞爾河谷的木鞋匠》在圖爾國際短片電影節參展,在那裡他遇到了未來的新浪潮電影人(裡維特,戈達爾,特呂弗……)。 19575月25日至6月3日:拍攝了其第一部彩色短片《一個冷漠的美男子》,該片改編自讓·科克託的同名作品。
  • 韓國旅行攻略 | 去膩了明洞東大門?這五個美術館更時髦
    難怪有人說探店已經out了,時髦的人都探展我這回去的是西班牙年輕藝術家CocoCapitán的攝影展「is it tomorrow yet」,詼諧的風格讓人過目不忘每一層展覽作品的主題各有不同,但隨手一拍效果都超好
  • 年終盤點|合美術館2019展覽回顧
    ,是因為他身處武漢這樣一個陌生的城市,對所看到的事物表面理解有限,正如一件藝術作品,它的概念、想法都隱藏在作品的背後,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發現,這便是藝術最吸引人的地方。,這一行為本身表明,他對自己作品的表達,有著思想和觀念上的高度自覺,這正是徐文濤的特點。
  •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東京的美術館這麼多,新海誠電影《你的名字》只挑了這一個(多圖)
    圖1 東京系列之一:國立新美術館 2016年年末,日本新語十大流行語出爐,其中之一是「聖地巡禮(せいち じゅんれい)」,指漫畫或動畫愛好者根據喜歡的作品尋訪動漫真實場景,「聖地」指入鏡場所,「巡禮」指巡遊、觀光。
  • 除了看展覽 我們在美術館還能怎麼玩?
    而在城市的另一邊,順河路的鄭州升達藝術館,每周末的藝術會客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圈內人和圈外人。遠在「美麗鄉村」櫻桃溝的櫻桃美術館,間或有市區的藝術愛好者驅車前來,周邊村落的學校中小學生成群出現,展廳內黃土原料製作的裝置作品、畫框中的河灘地仿佛是他們熟悉的而又全然不同,好奇、觀看、臨摹,園區內駐場藝術家為孩子們做著簡短的現場解說。
  • 獻禮「七一」,中國美術館將「雲展覽」229件經典藝術作品
    昨天是中國共產黨99歲華誕,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美術作品展」以線上展覽的形式舉辦。新華社資料圖展覽主要以時間為敘事線索,分為人民解放(1921-1949)、國家建設(1949-1978)、改革開放(1978-2012)、民族復興(2012-2020)四個篇章。229件展覽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水粉、宣傳畫、年畫等美術種類,以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