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序卦傳全文

2021-02-19 恩百思洗衣寶666

《易經·序卦傳·上》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易經·序卦傳·下》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晉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所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

相關焦點

  • 《易經·序卦傳》
    《易經·序卦傳》原文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
  • 易經易傳全文(十翼全文):繫辭上傳
    《易傳》共7種10篇,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易經買了不少本,就是沒有搞通過一本。一方面是基本功不夠,還有一方面就是寫書的人沒有照顧我這種理工科學生。易經很難,主要是文辭古怪,有些道理難以理解。記得大學時選修易經,得了97分的高分,也不知道老師為何這麼給我面子。
  • 《易經》,是僅僅用來算命的嗎?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真的有很多水平不高或者乾脆就不懂得《易經》的人在通過算卦,看相之類的活動,以至於讓不了解情況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就是《易經》全部內涵和用途。 常言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是通過什麼途徑知道八卦是迷信這件事情的,道聽途說的?還是自己有親自學習了解過《易經》的哲學思想和文章內涵?
  • 《易經》包括什麼和介紹什麼
    《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本易書。其中《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現在的《易經》一般即《周易》。道家易經不只是指周易,三易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介紹了什麼內容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 《易傳》之「序卦傳」原文與譯文
    序卦傳——白話翻譯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
  • 「顏回為子貢佔卦」實踐,談《易經》的斷卦技巧
    兩岸易經分享61:「顏回為子貢佔卦」實踐,談《易經》的斷卦技巧《易經》有四大功能:象、數、理、佔。佔就是預測。作為卜筮的依據,《易經》開始流行於春秋時代。所以,《易經》裡有很多「吉」、「兇」的字,用作佔卜。
  • 讀《易經》第十九卦,地澤臨卦——臨事而懼
    《序卦傳》:「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序卦傳》說:「蠱,就是事情。做事之後就會能力有所提升,實力增強,因此應該學習臨卦。臨卦,就是學會如果擴大自己的實力。」臨卦《卦辭》曰: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
  • 破解《周易》:如何讀懂《周易》—《易經》和《易傳》
    《周易》分為《經》和《傳》兩大部分。《經》乃卜筮之書,大約成文於殷商之際,是上古丞史文化的遺存;《經》乃戰國中後期作品,為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反應新興封建階級的世界觀。一般來講《傳》是對《經》的註解。一、《易經》1、卦象:卦象是周易的基本符號,《周易》六十四卦對應六十四個不同的卦象,每個卦象均由「六爻」組成,從下往上數。
  • 《易經》取名全集:20個誠實可信的男孩名字,你想擁有嗎?
    《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除了《周易》,其餘兩部易經失傳。古人常說「天人合一」,而這一理論,便是從《易經》中來的,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誠實可信的男孩名字俗話說,「千金易得,好名難求」,借用《易經》起名,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有古風韻味。因此,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易經中的好名字。 1.
  • 從《易經》六十四卦看愛情
    《易經》是一部天書,囊括了天下萬物,時間和空間,當然也少了講述愛情。《易經》六十四卦,其中上經三十卦講的是天道,下經三十四卦,講的就是人道。而人道自然也就是從愛情開始,因為有了愛情才會有人道的延續,愛情就是人道的基礎。
  • 易經:真正懂得「謙」的人,會有實實在在的好運勢
    其實,謙,似乎源於《易經》中的謙卦。真懂「謙」者,才會有實實在在的運勢。順應規律變化,就需要謙虛。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順應著規律的變化,春夏秋冬,暑往寒來,盛衰不均,人也從之。《易·序卦傳》說:「有大不能盈,有小不能盈。大者謙謙必豫,所以以豫為受.」
  • 易經: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易經》的損卦和益卦,對應有解析: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其實早有定數,就看你能不能做到這4點第一句:損剛益柔,做人要戒驕戒躁,不衝動,不失控。《序卦傳》說:「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月有陰晴圓缺,天道有損益,人道有得失。體現在為人處世,損則是失去、損失、虧本。損,是無法避免的規律。人要怎麼做,才能減少損失呢?
  • 《易經》成功破解生命密碼:生命究竟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在千古奇書《易經》中,生命的誕生和生命誕生的密碼主要體現在三個源頭:生命誕生於太極陰陽相感相應;生命誕生於五行元素相生相剋;生命誕生於物質運動轉換交合。《周易序卦傳》說:「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又說「緩必有失,故受之以損」,三卦都有停止不再進行之意。
  • 慧緣伯推薦:圖解易經和周易大全(白話圖解版)
    《易經》的哲理可以涵蓋萬物,不管社會如何進步,科學技術如何發展,《易經》總會有一個發展「框架」在等著,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經》是人類思想的巔峰,迄今沒有任何一種思想超過《易經》的高度。然而,《易經》蘊藏的道理都是在生活中能見到的,說出來會讓人覺得豁然開朗。
  • 【雲說家風·《易經》篇】大有卦(第14卦):為什麼要培養孩子有陽剛之氣,應該如何培養?(第54篇·總第2582篇)
    【雲說家風·《易經》篇】第54天。童年時期學的第一首歌大致是《上學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 。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序卦傳》說:與人同者,物必歸之,故受之以大有。一個人有了仁才會有朋友,有愛情,有婚姻,有子女,有事業。您說不對,有的人坑蒙拐騙、十惡不赦也有老婆孩子、親朋好友?是的,這些關係中誰不與之為恥、避之不及呢?與仁同行就叫同仁。行為本身就是一股成就美好、走入幸福的力量,這就是:與人同者,物必歸之。
  • 從望洋興嘆到初識命理,我是如何與《易經》結緣的
    對「易經」預測,這個用古老的符號代表的意義及它和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特別是所揭示的命運規律充滿了好奇。因了這好奇,當年曾經去五臺山、上冷泉寺、進陌生小巷,找那些道士或是自稱頂「神」的長鬍子老先生或是抽菸喝茶後頓然不是平常狀態的女子,在他們鐵口直斷說些人生的過往和未來,只要有隻言片語和你的生世或心情暗合,便心下稱奇:這從未謀面素不相識,怎麼知曉的?後來,和某位師傅吐露心思,說:也想學這個。
  • 揭秘《易經》第59卦渙卦:生命,在不斷變化中更加流光溢彩!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解密《易經》第63卦水火既濟卦:大成若缺,更好地把握成功!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易經》中孚卦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誠信之道
    說到誠信之道,便不能不提《易經》中的那個風澤中孚卦,因為在其智慧之中,闡述的就是心懷誠信的誠信之道,如果能夠深入學習其智慧的話,或許我們對誠信之道的認知又會上一個新的臺階。網圖風澤中孚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一卦,卦象為下兌上巽的異卦相疊而成,兌為澤為悅,巽為風為入,為風吹動澤水之象,澤上有風,風起雲湧,風之應時,春夏秋冬而不愆其候,乃是風之信,澤之受水,朝潮夕泛而不爽其期,為澤水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