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經典】張乾琦:逃離北朝鮮(內有福利)

2021-02-08 快拍快拍網


「攝影是一種本能,但我現在卻更守『紀律』。我儘量讓每一個畫面都有足夠的分量,就像在太極中每一次吐納都有其作用一樣。」

——張乾琦

(時下風頭正強的電影《刺殺金正恩》

下載連結 magnet:?xt=urn:btih:D0F3EF3F4D5AB204A76E5A74EEFA25ABE43CA66A 直接複製到你的迅雷下載裡就好)


現在讓你的下載器跑著,把這篇微信讀完,電影就下好了。


《逃離北朝鮮》

中國邊境城市延吉

中、俄、朝三國接壤的邊境線

邊境線上的朝鮮士兵受命隨時擊斃任何非法跨越朝鮮國境的人

朝鮮集體農場的工人們聚集在一起

試圖趁夜偷過圖們河的偷渡者,代號Black

自稱「李姐」的偷渡者不願露臉,若被朝鮮政府認出就會將她在國內的家人判刑

北京火車站的警察經常會搜尋朝鮮偷渡者

缺少有效證件的Black在火車上裝醉來逃避中國警察的盤問

從朝鮮逃往中國的難民中80%是女性

寮國,精疲力盡的人們甚至無力慶祝自己的逃生

黑暗為湄公河上從寮國偷渡去泰國的朝鮮人提供了掩護

代號White和Red的2人偷渡去泰國

在基督教會中等待移民美國的朝鮮偷渡者一起過感恩節

滿載非法勞工的車輛開入拘留所

Black在哈納文安置所度過了8周

對Black來說首爾的一所小公寓已經仿佛宮殿一般

已經在韓國成為建築工人的Black正在攢錢準備接他的家人離開朝鮮

來到韓國已經5年的金小姐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現代女性

成功抵達韓國的White在接受甲狀腺檢查

不肯透露姓名和長相的朝鮮醫生在韓國重新準備醫學考試


關於藝術家


張乾琦(Chien-Chi Chang)是馬格南圖片社中唯一一名華裔攝影師。1961年,張乾琦在臺灣出生,後來在臺北東吳大學學習英國文學並獲學士學位,後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育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攝影師張乾琦(Chien-Chi Chang)

張乾琦出生於臺中縣烏日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裡,當地的7戶人家都是他的親戚。10歲那年他的父親決定舉家搬往臺中市。10歲前在農村生活的記憶卻終身都印刻在他的腦海中。

在張乾琦的回憶錄《消失的地方》中,他寫到:「我離開了小村和童年的記憶,但它們永遠都在我的腦海裡。我總是想起自己的叔叔、阿姨、侄子和夥伴們。我從未停止想念自己的出生地,但卻離它越來越遠。我去了臺北上大學,後來是印第安納,現在則住在紐約。」

童年離開家鄉和親人及後來的移民經歷,使得張乾琦一生都在思索人與人之間聯繫與分離的關係,這也成為他絕大多數作品的主題。

張乾琦的這一思想在其攝影集《鎖鏈》(The Chain)中被表達得淋漓盡致。《鎖鏈》是一部700名精神病人的肖像集。這些病人每2人一組被鐵鏈鎖在一起,這就是他們的治療方法。在拍攝中,所有人都統一站在深色背景前面對相機。照片中大部分人都試圖逃離鎖鏈另一端的人,但卻無法擺脫鎖鏈的束縛。

鎖鏈

《鎖鏈》曾以真人大小的尺寸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2001)和聖保羅雙年展(2002),一經展出立即獲得了轟動。這個作品集中所表達的人的關係,其實也與張乾琦對婚姻的看法不謀而合。他在2部攝影集——描述貌合神離的新郎與新娘的《我願意》(I do I do I do)和記錄越南買賣新娘現狀的《雙喜》(Double Happiness)——中再次闡述了這一觀點。

非法移民的生活是張乾琦關注的另一個主題,同時這也是對家庭和文化紐帶及身體上的分離的關注的延伸。自1992年開始,他將鏡頭對準了紐約唐人街裡的非法移民。他們離開福建農村老家的親人,在美國獨自艱苦生活。1999年,張乾琦以該項目獲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我對人們之間的分離生活有著特殊的情懷,」他寫到。他表示在1991年來美國之前,就已經聽過無數關於這些非法移民的故事。「我發現了不同的真相,很多中國人在這裡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過著受到奴役、充滿恐懼的生活。」

唐人街

2008年,《唐人街》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為張乾琦舉辦的半生職業回顧展「Doubleness」上展出。

2010年,以朝鮮偷渡者為主人公的紀實攝影集《逃離朝鮮》獲2010 Anthropographia Award多媒體大獎。該作品講述了那些背井離鄉,在中國經歷3000公裡危險之旅前往新世界,挑戰新生活的朝鮮人的生活。

張乾琦於1995年加入馬格南,2001年成為正式成員。



(來源:成都影像藝術中心)

相關焦點

  • 張乾琦:時差
    2008年,《唐人街》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為張乾琦舉辦的半生職業回顧展「Doubleness」上展出。2010年,以朝鮮偷渡者為主人公的紀實攝影集《逃離朝鮮》獲Anthropographia Award多媒體大獎。
  • 你需要知道的臺灣攝影師之:張乾琦
    人們常常認為馬格南是在於敘述有關世界的故事,並傳達有意義的議題,但馬格南真正的傳統是拍攝動人的照片。張乾琦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入選為馬格南圖片社的華人攝影師,他把臺灣本土紀實攝影真正的從本土拓展了出去,一幅幅動人的作品隨後對國際性議題的影響深遠。
  • 見證攝影師的職業精神:馬格南首位華人攝影師張乾琦
    拍攝時,兩位病人之間,病人與管理人員之間,病人、管理人員、與我和我的相機之間都有互動。拍攝就在這種始終存在的同時互動中完成。按下快門的時候我很清醒,知道自己拍到的是什麼,現在回頭看看,病人們也很清醒,也知道是在做什麼。他們想走開的時候就走開,所以有些片子你可以看到,有的病人走出了取景框,而另一個病人則拉著鏈子試圖把他拉回來。病人的身上有來自水泥地的反光。
  • 《北朝鮮女子圖鑑》
    另外,女交警們的的 「福利」 豐厚,她們所用化妝品都是政府埋單。所以,在朝鮮女性所能從事的各種職業中,女交警的待遇算是比較好的。提到平壤美女,當然不能不聊聊空姐。作為一個 「先軍主義」 的國家,單從軍隊人數而言,北朝鮮軍隊是全球第四大武裝力量。某種程度上,北朝鮮有點像蜀漢,與其說它是一個擁有軍隊的國家,不如說是一個擁有國家的軍隊。
  • 文在寅祖籍北朝鮮,為何當了韓國總統?
    關鍵時刻是聯合國軍的阿爾蒙德將軍伸出了人道主義的援助之手,文勇炯夫婦得以乘船從鹹鏡南道的興南港逃離北朝鮮逃離戰爭。2014年韓國導演尹濟均有部票房率極高的電影叫《國際市場》,影片再現了1950年12底的那個寒冷的月份,驚恐的北朝鮮民眾擠滿了朝鮮半島幾個海港口岸,他們忍痛拋棄故鄉的一切,義無反顧地投奔韓國。
  • 千辛萬苦亡命韓國,北朝鮮「脫北」母女為何在韓國活活餓死?
    有人在首爾有300套房,可是有人卻蝸居在半地下的出租屋裡;有人忙著減肥,而也有人為了一日三餐奔波。韓星玉是「脫北者」,也就是因為種種原因從北朝鮮偷渡逃離的難民。由於中朝雙方都加強了對邊境的管控,不少北朝鮮人要冒著被槍擊的危險偷越國境,有的是通過已經「脫北」的親友重金行賄朝鮮邊防軍才能踏上偷渡到對岸的不歸路。前些年他們採用「闖館」的方式進入西方國家的大使館尋求庇護,而現在通常是通過陸路偷渡到如泰國,柬埔寨,越南,然後向當地的韓國大使館尋求庇護。
  • 從龍發堂到唐人街——第一位華裔馬格南攝影師張乾琦
    我儘量讓每一個畫面都有足夠的分量,就像在太極中每一次吐納都有其作用一樣。」——張乾琦張乾琦,1961年出生於臺灣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90年獲得印第安納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1995年加入馬格南圖片社,並於2001年正式成為正式成員。作為馬格南唯一一位華人攝影師,張乾琦絕大多數作品的主題都在思索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聯繫,這與他早年的移民經歷有關。
  • 再說說北朝鮮的那些事
    我的家鄉就在離北朝鮮的邊境40分鐘車程的地方。有家人,朋友去過北朝鮮,同學中有人和北朝鮮做過生意,我去過北朝鮮女生當服務員的餐廳,聽到也感受到很多民間版的真實情況。於是在今年月27日, 我有感而發,發表過一篇《我所知道的北朝鮮那些事》。沒有任何企圖,非常簡單的想講一講我所知道的那些事,都是身邊的人經歷的真實事情。
  • 從紀錄片看北朝鮮經濟
    ——鴨綠江800行紀》主要從鴨綠江三個對朝出口口岸的拍攝,中國這邊的出口視角了解一些北朝鮮的經濟狀況,這部《中國支配下的北朝鮮經濟》大量引用韓國方面拍攝到的北朝鮮內部視頻內容介紹當代北朝鮮內部的經濟狀況,以及中國對北朝鮮維持經濟命脈的重要影響。
  • NHK紀錄片《金正恩——北朝鮮政權內幕》
    紀錄片《金正恩——北朝鮮政權內幕》是日本NHK電視臺2012年5月播出的,這部作品應該是此前NHK《北朝鮮紀實》紀錄片系列的繼續觀察,此前的三部分別是:《走向個人崇拜》、《被虛掩的「世襲」》、《核開發的顫慄》我之前有介紹過,基本山可以了解北朝鮮政權的來龍去脈,裡面涉及到大量的歷史鮮為人知的證人事件,也看出來日本紀錄片製作的優良。這
  • 韓國經濟有沒有可能趕超北朝鮮?
    1973年1月31日,第三任韓國總統樸正熙在聽取了經濟官員吳源哲的報告後發表重要指示:「韓國要將重化工業的發展並進,趕超北朝鮮。」    80後出身的大多數朋友都經歷過"哈韓"。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韓國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是高富帥,是發達國家,韓劇是被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文化作品。
  • 韓戰前,解放軍究竟有多少朝鮮族官兵返回北朝鮮?超過4萬人
    在解放軍尤其是第四野戰軍之中,有超過6萬名朝鮮族民眾加入了解放軍隊伍,他們跟著解放軍從白山黑水的東北地區,一路打到了海南島,為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抗戰時期擔任東北抗聯退往蘇聯的第八十八國際旅營長的金日成被蘇聯選中,因此一飛沖天,成為蘇聯扶持的北朝鮮政權的領導人。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如此一來,美國在聯合國中一家獨大,將韓戰定義為北朝鮮的侵略戰爭,操控著一群小弟通過了武力幹涉朝鮮內政的決議。於是聯合國軍司令員麥克阿瑟趾高氣昂地走馬上任,在他看來,北朝鮮軍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強大的美軍面前不堪一擊。然而事實真會如他所願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北南的成名純愛小說:《碎玉投珠》經典可重讀數遍,甜虐搞笑皆有
    今天帶來的是北南的成名純愛小說:《碎玉投珠》經典可重讀數遍,甜虐搞笑皆有。如果大家有想看的類型可以留言評論小編哦。《碎玉投珠》 作者:北南師哥,玫瑰到了花期,我很想你。很喜歡兩個人的情感過程,是有跡可循的,不是莫名其妙突然就愛上了,而是有一個明顯的過程。超級心疼紀珍珠,他的身世不用多提,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慎語,尤其是到了這人生地不熟的北方,以徒弟的身份見過各位家人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怯生生的少年就在眼前,寄人籬下的滋味他當然懂。
  • JTBC再揭露,北朝鮮海外餐廳員工集體脫北事件,竟又是一場政治黑幕!
    期間儘管質疑聲不斷,但因脫北的13名北朝鮮員工至今都未曾露面,媒體及人權辯護律師均未能得見一面,故無從說起。但時至今日,韓國政權更迭,文在寅當選總統,不久前又成功進行了板門店南北首腦「文金會」,也許是在這種大環境局勢下,在經過多渠道多次的交涉後,韓國JBTC電視臺【이규연의 스포트라이트】欄目終於獨家採訪到了脫北的朝鮮餐廳男經理,並拿到了其手中至關重要的USB線索。
  • 張乾琦(Chien-Chi Chang)攝影集推薦
    紀實影社書社微信客服wsk382238759 或 dcy9966張乾琦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英語中,韓國的英文名叫做south Korea(南朝鮮),朝鮮的英文名叫做north Korea(北朝鮮)。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為啥中文翻譯過來就是韓國和朝鮮呢?(世界地圖)朝鮮最早的政權是由燕國遺民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建立,稱為衛滿朝鮮。後西漢武帝時期,漢軍徵服衛滿朝鮮,設立郡縣,此時的朝鮮是歸屬漢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 來自北朝鮮的間諜
    朝鮮美女間諜袁正華朝鮮間諜結構有遠東小克格勃之稱,實力遠勝韓國朝鮮的情報系統堪稱遠東地區最優秀的小KGB,非常專業。據美媒披露,朝鮮一貫重視情報工作,許多重要領導人都是情報部門出身。由於沒有間諜衛星,該國特別重視人力情報搜集。就人力情報搜集能力而言,朝鮮不弱於美國和日本,並將韓國遠遠拋在後面。雖然朝鮮未普及計算機,但通過網絡實施情報搜集及開展虛擬戰爭的能力,卻屬世界一流。朝鮮有一支專業「黑客」部隊——「110號實驗室」,專門培養計算機情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