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團聯手復旦推動科技創新

2020-12-23 中國經營報

文/譚倫

「他是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零外磁場的條件下在磁性摻雜的拓撲絕緣體中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磁性拓撲絕緣體中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非常有挑戰性的。自1988年霍爾丹預言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起,在實驗上實現花費了25年時間。零磁場下精確的量子化霍爾電導,使得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成為繼量子霍爾效應和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後凝聚態物理領域最卓越的成果之一。」

12月13日,當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上念出這段頒獎詞時,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也首次出現在現場,並接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0餘位頂尖科學家和青年創新人才的掌聲。

與薛其坤一同獲獎的還有兩位全球著名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Sir Michael V.Berry)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Charles L. Kane)。根據「復旦—中植科學獎」官方給出的頒獎理由,前者提出的貝裡相位是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促進了對拓撲物態的研究,而後者則提出了拓撲絕緣體的關鍵理論,促使拓撲絕緣體研究領域的誕生,並推動了該領域的蓬勃發展。

在感言中,三位獲獎人都對得獎表達了謝意與榮幸。據了解,「復旦—中植科學獎」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用以表彰在物理、數學和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全球科學家。今年的「復旦—中植科學獎」已到第五屆,三位物理學領域的獲獎者將共享由中植企業集團捐贈的稅前獎金300萬元人民幣。

而在該獎項基礎上,中植企業集團也同時贊助了頒獎禮同期舉辦的「復旦科技創新論壇」,該論壇從2015年開始由復旦大學主辦,復旦大學高等學術研究院承辦,旨在通過搭建全球視野下的交流與分享平臺、聚焦全球科技前沿領域和創新趨勢,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做出貢獻。

鼓勵科技創新 中植立獎襄助

「在過去的五年中,這些基礎性、原創性的獲獎成果,在全世界範圍內所激發出了更多的相關研究活動,並展現出了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價值。」在本次頒獎典禮上,中植企業集團首席合規官劉輔華代表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解直錕的致辭,道出了中植集團設立該獎多年來所產生的意義。

作為一家創建於1995年的產業投資企業,中植企業集團在二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將推動科技創新、助力實體產業發展、促進科學成果轉化、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作為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始終堅持引領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潮流的投資理念。

據劉輔華介紹,2015年4月,中植集團與復旦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襄助復旦大學探索創新型教育方式方法,服務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並共同設立了「復旦—中植科學獎」。

根據規則,「復旦-中植科學獎」每三年在數學、物理學和生物醫學三個學科領域中輪流評獎。獎項的評選堅持「優中選優、寧缺毋濫」原則,獎項候選人須為在世的相關領域科學家,不限國籍,其原創性、基礎性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應能顯著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素質及精神文明,並能代表當今全球科技創新的最前沿水平。

「今年授予的獎項領域是物理學,這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是其他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劉輔華表示,沒有今日的基礎科學突破,就沒有明天的科技創新,今天舉辦「復旦科技創新論壇」、頒發「復旦—中植科學獎」,正是鼓勵基礎研究、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表現。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也在開幕現場肯定了「復旦—中植科學獎」的價值。他指出,人類發展歷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在多元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的今天,全球科技合作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素。為解決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匯聚全球智慧,是復旦大學設立「復旦—中植科學獎」的初衷之一。

「希望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和『復旦—中植科學獎』進一步為促進全球科技創新最新成果的交流,助力國家戰略發展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同時對帶動全球科學技術研究做出積極貢獻。」許寧生表示。

助力科教興國 展現社會責任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通向科技大國的必經道路,那人才教育與培養顯然是鋪就這條道路的礫石。因此,深諳此點的中植企業集團近年來除了冠名並支持「復旦—中植科學獎」外,也積極響應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培育英才。

值得一提的是,正值哈工大100周年華誕之際,中植企業集團董事局決定,向哈爾濱工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用於學校發展建設,助力百年哈工大在新的起點上不斷乘勢聚力、固本求新,創世界一流大學。

今年8月,中植企業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美吉姆向華中師範大學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用於支持學校早期教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教融合、師資培訓體系認證、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並設立專項獎學金。此外還特別為即將到來的華中師大120周年校慶捐贈了校慶專用服裝。

據統計,2014年以來,中植企業集團累計出資超10億元,贊助了北京大學等8所知名院校,先後成立了北京大學國家金融中心、北京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研究院、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南開大學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並積極支持國家在涉外法律、網絡空間安全、大數據、新材料、現代農業、藝術史等前沿學科的創新人才培養,助力國家向創新型社會轉型。

對此,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郝芳華也盛讚中植集團致力於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情懷和決心、以及以家國情懷助力教育扶貧的責任與擔當。郝芳華表示,學校未來將與中植集團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各方面開展合作,建設產教研深度融合戰略合作新模式,打造「校企」深度合作新典範,共同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與此同時,中植企業集團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精準扶貧事業和少數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以幫助當地實現從「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的轉變,真正將精準扶貧工作長效化。2019年,中植企業集團投入10億元,捐助少數民族貧困地區開展「學前學會普通話」活動,一年捐助一個億,十年捐助十個億,消弭語言鴻溝,推動文化脫貧,實現扶貧先扶智,展現了中植的家國情懷。

憑藉著對於社會責任的擔當,在今年9月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上,中植企業集團高票榮獲了「2020CSR競爭力——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選」年度社會責任貢獻獎。

而在踐行社會責任外,中植企業集團也深知,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是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在此背景下,秉承「產融結合」的原則,發揮金融服務優勢,服務實體經濟,成為中植企業集團近年來的業務重心。

目前,中植企業集團業務聚焦在半導體、大數據、幼兒早教、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外包、戰略資源開發等領域,並在新基建、大健康、大消費、現代農業、環保技術等多個創新領域進行了產業布局,繼續深入推動與產業的融合,提高投資的廣度和深度,打造行業標杆,助力中國產業升級發展,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相關焦點

  • 視頻|中植集團聯手復旦推動科技創新
    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因其在零外磁場的條件下在磁性摻雜的拓撲絕緣體中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成為了獲獎人之一。
  • 「復旦—中植科學獎」頒出 英美中三國科學家分享獎項
    物理學研究中的拓撲領域,常被稱為「描繪美麗新世界」的科學。昨天,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在拓撲領域建樹卓著的三位中外科學家分享該獎項。查爾斯·凱恩提出拓撲絕緣體的關鍵理論,促使拓撲絕緣體研究領域的誕生,並推動該領域的蓬勃發展。薛其坤及其領銜團隊首次在實驗中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晶體和電子學器件的發展,甚至可能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的進程。
  • 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三位拓撲領域科學家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復旦-中植科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宣讀獲獎名單,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其中, 麥可·貝裡提出的貝裡相位,是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促進了對拓撲物態的研究。
  • 中植國際踐行智慧環保,用科技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植國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植企業集團旗下以投資投行與資產管理業務為主的金融企業,長期關注環保科技、醫療健康、大消費、文化教育等領域,在關係國家未來產業升級及科技進步的相關新型產業投資已達數百億元,形成了多行業高質實業資產
  • 戴超與中植集團執行總裁成毅剛等洽談交流合作事宜
    12月17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戴超與中植集團執行總裁、天佳科豪董事長成毅剛及北大新世紀集團運營總裁王佳一行進行座談,洽談交流合作事宜。他說,中植集團作為涵蓋投資、併購、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等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能與教育行業領先的北大新世紀集團「強強聯手」,探索推進民辦教育高端化、精品化、國際化,這種理念、情懷、方向、措施都是對路的,也契合我市引進大型民營企業、吸附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服務教育基本現代化的想法。
  • 用物理描繪美麗新世界,薛其坤等三位中外科學家分享「復旦-中植...
    物理學研究中的拓撲領域,常被稱為「描繪美麗新世界」的科學。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Sir Michael V. Berry),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Charles L.
  • 大同市科技局:匯聚磅礴之力,厚植科技創新沃土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中植王允貴:新基建需要各種資本聯合推動
    不僅內涵不同,王允貴認為,傳統基建主要由政府推動建設,但新基建的推手主要靠市場。「其實新基建政府是很難做的,基本要靠民營企業、靠市場化,真正把這個建設還原給市場,看不見的手去建設。」王允貴談到,「我們是希望通過創新能夠把新基建還原給市場,然後,通過企業家的精神把創新真正落地,這裡面,我是非常期待的。」
  • 運鴻集團著重加強科技創新能力 高質量推動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
    運鴻集團著重加強科技創新能力 高質量推動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隨著大健康產業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強有力支撐,快速縱觀世界各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路徑,領略習得他國先進之理念、技術、產品,將有助於我們在發展大健康事業上的品質與效率
  • 這家落戶閔行的德國科技巨頭「牽手」復旦大學,將在未來大展拳腳
    12月16日,德國科技巨頭賀利氏與中國頂尖學府復旦大學正式宣布,雙方在第三代半導體關鍵技術領域開展項目合作。雙方攜手緊密合作將進一步建立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僅有利於企業、高校的協同發展,而且將對中國半導體封裝產業的升級發展帶來推動作用,將來為大眾帶來更多優質、高效、更為輕便的電子產品,持續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 華泰證券執行長周易:深植科技創新基因 為發展注入文化動力
    「華泰證券近30年的發展歷程充分彰顯了文化的力量,我們深植科技賦能、創新進取的文化基因,將文化優勢充分轉化為競爭優勢。」華泰證券執行長周易表示。  深植科技賦能的文化基因  10多年來,華泰證券始終不渝打造數位化的核心能力,信息技術從後臺支持轉向業務驅動乃至整體賦能。
  • 合生活科技集團:科技匠心力服務,智慧創新塑品牌
    在此次研究中,合生活科技集團憑藉出色的業績表現、高品質服務、以及強大的科技智能創新實力榮膺「2020 中國物業服務平臺優秀品牌TOP1」、「2020 中國物業服務專業化運營領先品牌企業」,彰顯企業品牌實力。
  • 復旦大學和長寧區共建復旦中學
    本報訊  復旦大學與長寧區委區政府本著「機制創新、區校聯動、共建共贏、攜手共進」的原則,基於「復旦」發展歷史及復旦大學與復旦中學合作現狀,建立並發展區校教育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確定了「共同努力,把復旦中學建設成為一所一流的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和享譽國內外的現代名校」的奮鬥目標。
  • 重慶植恩領導蒞臨晟田集團考察,雙方進行友好交流
    來源標題:重慶植恩領導蒞臨晟田集團考察,雙方進行友好交流 8月28日下午,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領導一行蒞臨晟田集團考察交流,集團領導葉中華董事長、楊亞慧副總經理、曾瑋副總經理和財務部黃劍輝總監陪同並參加了座談會交流。
  • 食蘊品牌孵化器與汎歌集團, 聯手打造科技美容新零售店
    近日,食蘊品牌孵化器 宣布與汎歌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打造科技美容新零售店——澄雪美肌,這是一次利用區塊鏈金融技術拓寬美業新零售場景的大膽嘗試,或將成為美容行業發展的新突破點。
  • 明月海藻集團:科技賦能盛開青島「海洋之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潘超 董宇翔 青島報導從基礎的海藻酸鹽傳統產業,到轉型延伸出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新興產業,在52年的創新發展中,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明月海藻集團在海藻活性物質的深度開發和應用上做文章,將海藻開發得淋漓盡致,並著力構築基於海洋生物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 恆天集團董事長去哪兒?深諳資本運作、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上圖為恆天集團董事長張杰,圖片來源:恆天集團官網張杰曾對媒體透露,他曾深入研究過華爾街金融市場,並將這些研究體會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必須同時開動運用資本運作和科技創新兩個輪子,才能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 剛剛,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教育集團成立!10所成員校全名單來了
    由集團師生共同設計完成的集團LOGO首次亮相。三個F源自(復旦)(附中)(分校)拼音的首字母,在教育集團LOGO中蘊含新內涵:第一個F意在「賦值」,集團為各成員校發展增值;第二個F意在「賦能」,集團所有學校合作為彼此成長增效;第三個F意在「賦彩」,集團協力為浦東教育添彩。三個緊密相連的F,既像人字的結構互相支撐,又像牽著的手彼此提攜。
  • 以科技創新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光躍赴衡山科學城調研
    他強調,科學城定位好、發展好,工業文化氛圍濃厚,要繼續發揚工業強市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培育孵化行業領軍企業,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光躍先後深入衡陽工業博物館、北航衡陽產學研中心和相關科技型企業,了解衡陽工業文化、工業基礎情況,考察園區創新發展、產業升級、企業生產發展情況以及與高校產學研合作情況。
  • 大連市中山區科技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發展
    大連市中山區科技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發展 2020-12-18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