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王允貴:新基建需要各種資本聯合推動

2020-12-22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馬秀嵐 張靖超 北京報導

就新基建風口,中植企業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允貴提出,疫情給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造成很多影響,但卻推動了數據經濟的發展,使人們更感受到,用「新基建」去解決老問題,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今年,一些領域實實在在地受惠於新基建。

王允貴談到,新基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圍繞數據展開,包括5G基站建設、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四塊,另一類圍繞傳統基建去使用數據進行改造升級。不僅內涵不同,王允貴認為,傳統基建主要由政府推動建設,但新基建的推手主要靠市場。

「其實新基建政府是很難做的,基本要靠民營企業、靠市場化,真正把這個建設還原給市場,看不見的手去建設。」王允貴談到,「我們是希望通過創新能夠把新基建還原給市場,然後,通過企業家的精神把創新真正落地,這裡面,我是非常期待的。」

面對新基建風口,市場化資本又如何考量投資機會?

王允貴表示,其實中植和很多國內企業家大型投資集團一樣,在高度關注新基建風口,「幾年前就開始布局,今年終於迎來了風口。」2016年,中植收購了為5G基站配套核心晶片的一家全球著名的荷蘭半導體公司,正在和相關團隊將技術落地在中國。

王允貴對充電樁項目格外重視。他認為:「如果想解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普及率問題,必須把充電樁做好。」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層面的規劃。「在10月20日中央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講到了2035年美好的前景。到2035年我們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要遠遠超過傳統的汽車。」王允貴表示,國家的規劃是一輛車能夠配置一個充電樁,目前的實際情況是3∶1,三輛新能源汽車配置一個充電樁,而且布局「非常不合理」。

三年前,中植集團提出「萬城萬充」,希望在更多城市布局充電樁。目前,這個計劃已經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大規模布局。去年,中植在使用的充電樁,約用電1.5億度。王允貴表示,該項目的運營效率在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二。王允貴希望,未來充電樁效率可以提升到電池充滿,只需要汽車司機等15分鐘左右。

王允貴表示,中植作為資管集團,不僅要親自上手去做業務,而且要在這個領域進行併購。「我認為充電樁或者新基建對於中植來說有很多投資風口,對於民營企業家來說有很多投資風口,不管你做投資和運營都是很好的機會,好的企業家一定配合國家戰略。」他補充說道。

成立於1995年的中植企業集團,是多元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旗下主要業務涵蓋投資、併購、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中植企業集團業務在包括現代農業,環保能、金融服務、大消費、大健康等領域皆有布局,並正在將業務拓展至更多領域。

相關焦點

  • 中植企業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允貴:不凡中見非凡,困局中做大局
    中植企業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中植財富控股董事長王允貴先生蒞臨現場,以《不凡中見非凡,困局中做大局》為主題,做本次榮耀年會的開場演講。他從大疫橫行下的不凡之年大事件出發,回顧中植企業集團破局與布局之年,為投資者系統闡述當前宏觀經濟的特徵和趨勢的同時,帶領大家展望2021年宏觀經濟新形勢及中植企業集團2021年新發展規劃。
  • 中植系旗下中植資本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跨界融合金融機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經濟隨之遇到不小的發展阻力,國際局勢也更加複雜多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盛大開幕,聚集10大品牌活動,連續5天,全景展現2020經濟發展樣貌,並深入分析2021年中國經濟將迎來的機遇與挑戰。
  • 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新基建」打造下一代數位化的基礎設施
    6月30日消息,由創業黑馬與懷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 「2020新基建產城交易大會」今日在線舉行, 「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榜單亦同日發布。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受邀作為嘉賓參與本次活動並對榜單進行了獨家解讀。
  • 中植集團聯手復旦推動科技創新
    作為一家創建於1995年的產業投資企業,中植企業集團在二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將推動科技創新、助力實體產業發展、促進科學成果轉化、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作為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始終堅持引領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潮流的投資理念。
  • 電信副總經理王國權 推動雲網融合新基建賦能千行百業新生態
    電信副總經理王國權 推動雲網融合新基建賦能千行百業新生態 2020-09-11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資本大鱷「中植系」,盤旋在地產圈的魅影
    地產圈「中植系」魅影 相比安邦被接管,海航萬億帝國「缺血」,「明天系」出售資產還貸,「中植系」一直在隱秘擴張,並於近年逐漸活躍在臺前,先後成為數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透過「中植系」在資本市場上的一系列戰役,不難發現其在巧妙地利用著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
  • 中植國際踐行智慧環保,用科技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探討並實踐責任投資,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納入投資考量已經成為各方共識。將創新思維融入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責實踐中,通過創新打造更多優質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推動跨界合作和利益相關者共贏,一批企業正在進行新的探索。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基建是什麼?誰來建?能帶來什麼?有何趨勢?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部署,《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有關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推出《新基建,來了!》專題報導,共十篇,此為第一篇。而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展開的創新,可以通過推動人力資本增長、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等途徑,促進經濟增長,推動我國邁入「大創新時代」。新設施新特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有力地支持了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站在歷史發展的節點上,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同樣被寄予厚望。
  • 百度智能雲:雲智一體,推動智能計算融入新基建
    雲智原生,推動傳統行業從0到12021年將是中國新經濟周期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多次提到「人工智慧」與「產業升級」,這意味著產業智能化升級已成趨勢。而當這些智慧行業的融合,就自然形成了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又代表了新基建和數字經濟的成果。不難發現,AI-Native實際上作為最小的驅動因素,驅動了整個新基建的提速。據IDC的數據顯示:得益於安防、城市大腦等AI應用場景的帶動,AI在行業滲透,推動了政府、交通、公共事業、健康等行業的智能化提速,就是一個典型的證明。
  • 百度聯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智能經濟白皮書 BATH領銜科技新基建
    (原標題:百度聯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智能經濟白皮書 BATH領銜科技新基建)
  • 天眼查聯合網易科技發布新基建報告:「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
    大會上,商業查詢領軍品牌天眼查聯合網易科技發布了主題為《天眼查大數據:新基建激活經濟市場主體》的報告,並特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做了解讀。盤和林表示,新基建是經濟數位化的一個必然趨勢,國家早在2018年就開始布局。他認為,因為5G的低時延、增強帶寬,直播帶貨在未來會越來越強。
  • 新周期 新基建 新格局
    會議定調明年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強調「新發展格局」、「需求側管理」、「產業鏈自主可控」、「反壟斷」、「防止資本無需擴張」、「新基建」、「租賃住房」、「資本市場改革」等,傳遞重大信號。
  • 代表委員聚焦新基建 頂層規劃配套政策呼之欲出
    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基建已成為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話題中的一個高頻熱詞。下一步如何推進新基建?對此,出席全國兩會的多位代表委員從不同角度踴躍建言獻策。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應當從技術創新、人才、產業鏈以及推進社會改革和完善法治環境等方面集中力量、統籌布局,推動新基建引領我國產業升級,激發經濟新活力。
  • 呂建中:油氣行業如何在 「新基建」中有所作為
    本文轉自【中國石油新聞中心】;2020年,「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政策的新熱點。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在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出口與消費「兩駕馬車」都受到了嚴重抑制,在這種情況下,「新基建」可以成為一駕有力的「投資馬車」,拉動經濟恢復和增長。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2020 年,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相比傳統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於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到地方積極響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  這三大領域不僅在於新興產業的「新」,更指挖掘新增長點。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是擴大有效投資、賦能新經濟發展、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發展理念,它是擴大投資的倍增器。作為數據、計算、網絡的基石,數據中心被認為是基建中的基建。「據測算,它對產業支撐的溢出帶動效益明顯,單位機架間接產出是直接產出的近20倍。」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科技企業正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百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簡稱CCF)日前聯合成立「CCF-百度松果基金」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研究,推動發展中國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重倉新基建的除了百度,還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
  • 一文說清關於「新基建」的7大疑問
    基礎設施具有強外部性、公共產品屬性、受益範圍廣、規模經濟等特點,其基礎地位決定相關建設必須適度超前,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前面,否則將制約經濟社會發展。02新基建是什麼?與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徵和科技導向,以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科技為支撐,旨在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推動實現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從更廣義的角度上來講,新基建還包括目前存量規模相對大部分傳統基建行業較小,但未來增量空間較大的領域。與過去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的意義在於補短板、穩增長、穩就業、惠民生、調結構和促創新,全面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打造長期競爭力。
  • 90年代美國新基建讓美國崛起,今天,中國新基建將帶領中華強盛
    面對2020年的全球變局,中國再次殺出基建狂魔的大招,這一回是全球的新基建概念,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可以看出,科技是這一輪國家基建的重頭戲。
  • 天眼查大數據:「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
    近日,天眼查發布企業大數據系列報告之《「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試圖通過觀察「新基建」相關行業的發展變化,來說明疫情期間,「新基建」為普通人帶來的信息消費升級、生活體驗升級和民生保障升級。此外,「新基建」也讓多個行業迎來風口,為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挖掘新潛能,增添新動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全面戰略轉型的新支點、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