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寶
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網際網路趨勢觀察家、資深媒體人、知名評論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本文內容摘自袁國寶《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
近年來圍繞國家「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在信息通信及兩化融合領域重大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和測試認證等方面發揮了有力支撐作用。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重大戰略部署。
為響應國家「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號召,袁國寶以新基建為主線,匯總了在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增強現實(VR/AR)、智能硬體、網絡與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內容,撰寫了《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一書,深度剖析了中國未來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內在邏輯與實現路徑,並前瞻性提出政策紅利下資本、企業與個人所面臨的巨大機遇,可以有效地幫助讀者把握中國經濟趨勢、讀懂前沿科技、抓住投資風口,有效提升商業決策的質量與效率。
01
什麼是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基礎性、大眾性服務的工程和設施,是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國際上對基礎設施的定義共分為三層:狹義指交通運輸(鐵路、公路、港口、機場)、能源、通信、水利四大經濟基礎設施,更寬鬆的定義包括了社會性基礎設施(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油氣和礦產,最廣定義延伸至房地產。基礎設施具有強外部性、公共產品屬性、受益範圍廣、規模經濟等特點,其基礎地位決定相關建設必須適度超前,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前面,否則將制約經濟社會發展。
02
新基建是什麼?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從狹義範圍來看,新基建指的就是5G、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項目建設,其關鍵在於可以推動傳統產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基於這一特點,新基建不僅可以對相關行業發展產生直接促進作用,還能帶動上下遊產業發展,使電子信息設備製造業、信息傳輸服務業、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受益。另外,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建設不斷推進,工業企業內部也將實現網絡化、信息化改造,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也將實現大幅提升。
與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徵和科技導向,以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科技為支撐,旨在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推動實現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從更廣義的角度上來講,新基建還包括目前存量規模相對大部分傳統基建行業較小,但未來增量空間較大的領域。與過去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的意義在於補短板、穩增長、穩就業、惠民生、調結構和促創新,全面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打造長期競爭力。
03
新基建「新」在哪?
初級工業化的經濟體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本積累,發達經濟體的發展源於生產率的提高。目前中國經濟動能正在向後一階段轉換, 新基建能夠適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要求,能更好支持創新、綠色環保和消費升級, 「新基建」補短板,不僅可以帶動軌道交通、醫療養老、舊改、文體等行業發展,還能通過產業鏈傳導,給建築業、工程機械、水泥建材等上遊行業帶來發展機會。在補短板的同時為新引擎助力,這是新時代對新基建的本質要求,這是新基建與老基建最大的不同。具體來看,新基建實施將更偏重於「穩」,新基建乘數效應更大,在推動投資和生產的同時促進消費和內需,參與主體更加多元化。
04
「新基建」錢從哪裡來?
過去,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渠道來源主要包括非自籌資金和自籌資金兩部分。其中非自籌資金又包括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和利用外資,自籌資金 包括政府性基金、城投債、地方政府專項債、PPP以及非標融資等。因此在拓展融資渠道方面,為了構建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政府需要與行業攜手規範、完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融資模式,增加PPP項目的數量,提高PPP項目供給質量和效率。同時,政府與行業還需探索其他融資模式,吸引更多資本進入,創建全新的基建投資機制,真正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模式。在中央財政支持方面,目前,我國政府整體負債水平不高,中央政府槓桿率較低,為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可以適度提升中央政府的槓桿率,擴大基建投資規模。
05
新基建的本質是什麼?
從本質上看新基建是以5G、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科技型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導向,以數位化、智能化為支撐,對能源、交通、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成為數字時代新的結構性力量,是數字強國戰略實現的重要基礎。數字經濟是資訊時代新的經濟社會形態,目前全球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新時代。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力量,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佔GDP比重達到34.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
相較於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來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涵蓋的範圍更廣,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極具數位化特徵,對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轉型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2020年,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支持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必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06
新基建有什麼價值?
為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數量與質量,我國開始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形勢下,傳統產業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向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願望愈發迫切。對於處在轉型期的傳統產業來說,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以數位化為核心的「新基建」為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例如,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可以助推傳統製造業向數字製造、智能製造轉型;車聯網、能源網際網路、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助推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城市物聯網建設可以助推水、電、氣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向數位化、智能化方向轉型;農業物聯網則可以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等。
07
新基建的重點什麼?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未來幾年,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要堅持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原則,一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二要做好城鄉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要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現階段,我國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已趨於成熟,為充分發揮投資效能,要正確處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關係,做好兩者之間的融合與改造。
比如,5 G建設可以利用4 G網絡鐵塔、光纖電纜、電力等基礎設施;利用5 G技術改造現有高速公路網絡,使之成為「超級高速公路」;利用數位技術改造現有能源骨幹網絡,促進能源系統智能化升級;利用數位技術改造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在保持自身功能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共享;依託數字平臺,實現各種資源與功能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