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好久不見,算一算已經有3個月沒有認真的在這裡用文字和大家交流了。
前幾天和一個出版社的姐姐聊天,她說想做一個關於秋日閱讀的專題,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想來,我好像真的沒有為四季做過閱讀分區,但是在每一個季節,都會有那麼一篇或是一本特別的存在,比如秋日,我一定要讀一遍老舍的《住的夢》和 林海音的《北平漫筆之秋的氣味》,當然也少不了鬱達夫的《故都的秋》。
所以,在書籍、電影分享開始之前,想問一下大家:①你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 ②用一句話形容你的秋天。
這次給大家推薦的這些書中,可以簡單的分為:①書店有關的書 ②治癒類溫情書籍 ③遊記 ④繪本 ⑤偵探、懸疑 ⑥生活常識
①書店有關的書:《在森崎書店的日子》《下雨的書店》《世界最美的書店》《書店時光》《東西書店》《小小巴黎書店》《尋找昨日書店》《塞納河邊的舊書店》
②治癒成長類溫情書籍:《胰臟物語》《陰翳禮讚》《舞姬》《所謂世間,那就是你》《智惠子抄》《人間處方》《山月記》《無聲告白》《女生徒》《啊2.0》《浮生六記》《倫敦人:大城市的日與夜》《山茶文具店》《比海更深》《昨日世界》《這世界如露水般短暫》《山居四季》《人間便利店》《夫婦善哉》《三萬年前的星空》
③遊記:《北海道,一個人幸福的旅程》《一個人私奔》
④繪本:《和寶寶一起玩:0~3歲感官互動繪本》《卡倫卡茨經典成長系列:0--3歲行為養成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當我安靜下來》
⑤偵探、懸疑:《秘密》《紫金陳刑偵推理三部曲:無證之罪、壞小孩、長夜難明》《金色夢鄉》
⑥生活常識:《500種野菜野外識別速查圖鑑》
⑦歷史類(並不是真正的歷史書):《誰把古城築成了浮生》《巴黎只有一條街》
當然,做這樣的區分也是想讓你們根據標籤直接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今天在這裡我重點推薦7本書,它們8月帶給我很強的閱讀記憶,並從書中的文字獲取到了一定的能量值。
在浪漫的巴黎擁有一家舊書店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跟隨作者的文字以旁觀者的視角去看他人的生活與婚姻,仿佛在閱讀的時刻裡,我們就在河邊的綠蔭上,在愛的人懷裡,閱讀著手捧書,享受午後悠然時光。這本書是我人生的「自救書」,適合每一個迷茫、自卑、內心有創傷、多愁善感的女孩,以喃喃傾訴的口吻,以女性獨白體呈現在讀者面前,閱讀時好像她們每一個都是我們自己,又好像每一個人都像老朋友一樣陪著我們,告訴我們:沒有誰可以取代我們的獨一無二,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美好。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世界,非洲的閹割禮讓我無數次哽咽,又在文字中讀到了不一樣的摩洛哥,好像那些我曾去過的地方在作者筆下又有些不一樣,這本書我前前後後送了將近10個朋友,每一個人閱讀之後都忍不住再次翻看,好像這本遊記有魔力一般,帶我們觸碰這個敏感又多事的世界。
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不能訴說的秘密,但東野圭吾這本《秘密》,卻是向我們訴說著不一樣的真實與無奈,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也是因為在這本《秘密》中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與真實。就像不久前熱播的摩天大樓,故事的最後,所有好人在法律的判定下都有罪,反而是那個十惡不赦的人被無罪釋放,這就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世界中的最真實部分。在我前幾天在看日影《植物圖鑑》,我一直很想給大家推薦這個電影,怎麼說呢,影片中的愛情雖然有些脫離了現實,但是女主的生活狀態確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獨居日記,一個人糊弄著吃飯 ,受了委屈也要和家裡報喜不報憂,除去房租與生活消費餘額所剩無幾,這樣的日子仿佛我們要重複度過很多年。畢竟我們不是影片中的女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到自己的王子去拯救。
《植物圖鑑》這個電影不僅僅是一個小清新愛情片,它除了有日劇固有的「治癒力」,還多了一些普及,比如一些適合獨居人士的獨居餐,還有對能吃的植物的鑑別力,也是在這部電影的啟示下,我買了這本書,並且嘗試的做了一些,發現真的簡單又好吃,所以我想連同《植物圖鑑》這個電影,一同推薦給你們,你們可以先看劇再買書!
那日在車上,我和爸爸說:爸爸,你知道現如今最遺憾的是什麼嗎?是世間再無林徽因。很多人不喜歡她是因為她的愛情與私生活,可是她給了梁思成一輩子去讀她是真,給了徐志摩想要的藝術點是真,給了金嶽霖最真誠的朋友般陪伴是真,最真的是她的才情。
世間也許有,但卻沒有一個女子如她一般在那樣一個時代把才氣發揮的淋漓盡致,文學上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文風,建築上她像個上帝的寵兒般有著自己的設計點,我看《文心雕龍》中提到的建築美學時,腦海裡浮現的是她的身影,這本收錄了林先生20篇短文的書堪稱古建築之書,把文學和建築相結合,為我們呈現了專屬於那個年代的美與存在。
這本書是我之前在申請臺灣交換時一個學長推薦給我的,一開始我以為講的是愛情故事,等到真正讀起來,才發現這是一本「史書」,但又不是像資治通鑑這樣的傳統意義上的史書,它更多的是對一個城市古往今來的普及與記錄,像是一個城市的紀錄片,讓每一個閱讀的都能親身感知這個城市的經歷與發生。
大家看過書店這部電影嗎?
這部影片是根據佩內洛普·菲茨傑拉德同名小說改編的,講述了一個女人在失去丈夫以後,並沒有讓自己在悲痛中墮落,而是前往偏遠的海濱小鎮哈堡,傾盡所有積蓄開了一家小書店,為當地的小鎮居民打開了文學世界的大門。
這部影片打開了我對「與讀書和閱讀有關」的電影的新認知,這段時間又陸陸續續看了下面幾部電影:
①彼布利亞古書堂事件簿:
由'凪的新生活'女主黑木華主演的一部和「舊書店」有關的電影,這部影片講述的是舊書店陳列的舊書和其背後的一些歷史故事,還有舊書丟失事件,溫情中帶著懸疑,喜歡日本近代文學的朋友一定要看,影片中的每一幀就像行走的薦書單。
②一頁臺北:
本片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由郭採潔主演,講的是書店與愛情的故事。(誠品書店)
③戀戀書中人:
由Paul Dano主演,影片中他飾演一名天才小說家,憑藉處女作躋身一線作家,但在第二部作品創作時卻遭遇了瓶頸,生活也在這時頻發變故,愛情和經濟陷入了兩難境地。但寫作這件事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種救贖,最後在文字的陪伴下,Paul Dano飾演的角色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燦爛人生。
④朗讀者:
由凱特·溫斯萊特主演的一部與「閱讀」有關的愛情故事。如果世間註定只有一件事 可以讓我們靈魂完整,那就是愛。也是因為這部影片,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愛你不說 I Love You,而是要說 You complete me(你完整了我整個人生)。
⑤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
這部影片將觀眾帶到了知識寶庫之一的幕後,這個圖書館每年接待近1800萬讀者,線上訪客約3200萬人,在曼哈頓等城市散布著92個圖書館分部,為人們提供最有效的閱讀資源。
⑥何時是讀書天:在這部與「讀書」有關的愛情電影裡,我看到了自己一直以來最喜歡的臥房——滿牆是書,雖然我父母家和我自己的家已經趨近於這樣理想化的臥室環境,但看到這個電影時,還是心生了羨慕之情。
⑦與瑪格麗特的午後:
這部電影是我的法語老師推薦給我的,他說這部影片治癒力超強,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會得到治癒。影片中瑪格麗特是一名退休的農藝學家,是典型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知識女性,她在公園裡一邊養鴿子一邊大聲朗讀小說章節,用了幾乎一生的時間來週遊世界和閱讀。
⑧偷書賊:
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一直錯記電影名字為「偷心賊」,影片講述的是關於書籍激勵人生的故事,像是把每一本「雞湯」書拍成了劇情呈現在熒幕前 ,背景是1939年的德國戰爭時期,所以觀看這部影片還可以同時學到一些歷史。
⑨書店裡的影像詩:
這部影片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書店遊記」,導演侯季然用自己獨有的鏡頭語言記錄了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樣貌,為我們呈現了不一樣的書店故事。
⑩華氏451度: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人們禁止讀書,消防員的工作是焚書的特殊年代,觀看的過程中帶入我們學過的歷史知識,會產生痛感以及觸碰到時代的悲哀。
①生活:要學會「記錄心情」。
②消費:每月做「消費清單」。
③學習:要勤總結、多刷題。
④工作:面對質疑用數據說話。
⑤養生:早睡這件事必須嚴格貫徹。
⑥護膚:補水是早、晚都要做的事。還有去黑頭!
詩陽讀者專屬Q——100元
3期免息,順豐包郵
方式一(複製):
₲0K5qcWbXpVc₲
方式二:
https://mo.m.tmall.com/page/3262589?shop_id=54064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