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馬遠 踏歌圖
戊戌歲立冬節氣檯曆
戊戌歲立冬節氣配樂
戊戌歲立冬節氣播報
黃帝紀年 四千七百一十五年
幹支:戊戌歲癸亥月癸卯日
星象測天氣
北鬥鬥柄指向十二次析木
拂曉時分星宿在南中天
黃昏時刻牛宿在南中天
太陽在氐宿
月亮在亢宿
木星在房宿
火星在危宿
土星在箕宿
金星在角宿
水星在心宿
律管候地氣:應鐘
物候:水始冰
二十四節氣:立冬
五運六氣:
主氣:陽明燥金
客氣:少陰君火
在泉:太陰溼土
中運:火運太過
主運:太商(立冬後四日為少羽)
客運:少羽(立冬後四日為太角)
陰曆
九月三十 晦月
月出時間卯時 月落時間 酉時
立冬節氣物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曰:立冬,十月節。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也。
二候,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坼。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野雞。鄭康成、《淮南子》、高誘俱注蜃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類乎?《禮記》之注曰:蛟屬;《埤雅》又以蚌蜃。各釋似非蛤類,然按《本草》車螯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氣為樓臺。又嘗聞海旁蜃氣成樓垣。章龜經曰:蜃,大者為車輪島嶼,月閒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則知此為蛤明矣。況《爾雅翼》引周禮諸家,辯蜃為蛤甚明。《禮記》之注以謂,雉由於蛇化之說,故以雉子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盡逆鱗,知之悉矣。然復疑之一曰:狀似螭龍,有耳有角,則亦聞而識之。不若《本草》《章龜經》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晉語曰:雉入於淮為蜃。
古代風俗(月令)
《呂氏春秋》曰: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應鐘。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虹藏不見。
天子居玄堂左個,乘玄輅,駕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宏以弇。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
是月也,命太卜禱祠龜策,佔兆審卦吉兇。於是察阿上亂法者則罪之,無有揜蔽。
【釋文】孟冬之月,太陽的位置在尾宿。初昏時刻,危宿出現在南方中天。拂曉時刻,星宿出現在南方中天。孟冬於天幹屬壬癸,它的主宰之帝是顓頊,佐帝之神是玄冥,應時的動物是龜鱉之類的甲族,相配的聲音是羽音,音律與應鐘相應。這個月的數字是六,味道是鹹味,氣味是朽氣,要舉行的祭祀是行祭,祭祀時祭品以腎臟為尊。
這個月水開始結冰,地開始封凍,雉鑽進淮水變成了蛤蜊,彩虹消失不再出現。
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左側室,乘坐黑色的車,車前駕著黑色的馬,車上插著黑色的繪有龍紋的旗幟,天子穿著黑色的衣服,佩帶著黑色的飾玉。吃的食物是黍米和豬肉,使用的器物宏大而斂口。
這個月有立冬的節氣,立冬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稟告說:「某天立冬,大德在於水。」於是天子齋戒,準備迎冬。立冬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去迎接冬的降臨。迎冬回來,賞賜為國捐軀的大臣的子孫,撫恤救擠這些大臣遺留的孤兒寡婦。
這個月,命令掌管卜筮的太卜,祈禱於龜策,看兆象,算卦數,來考察吉兇。這時候,要察訪那些曲意逢迎上司而擾亂法制的人,判他們的罪,不得有所隱藏。
現代民俗
霜降後十五天,鬥柄指十二次析木為立冬。冬,就是終,立冬的時候,萬物終結,故而得名。立冬為八節之一,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我國古代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醃白菜」是北方地區在低溫中儲存冬菜的一種方法,把大白菜用熱水燙過碼放在缸罐中,發酵成酸菜,供一冬天食用。醃過白菜,窖藏好蘿蔔、水果等備冬物品,秋收、秋種也都結束了,「立冬不使牛」的冬閒生活也就開始了。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還有一些農活需要忙碌,值「立冬種麥正當時」時期。
飲食習慣上,民間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習俗。各地「補嘴空」所用也有不同。京津地區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南方一些地區則以補食雞鴨魚肉為主。與立夏日的消夏習俗相應,立冬補食重在增加熱量以御嚴寒。
【煎香草】
香草為芳草中的一種,用衣袖在草上揮動,便會芳香襲人,可縫製成香囊佩戴。焚燒香草可闢瘟疫、祛風瘴以及驅除房屋中的穢氣;佩戴香囊則可解鬱悶;熬湯沐浴可以祛風寒;搽在發間可以闢穢汙;以水酒煎制塗於面部,能夠祛黑斑,滋養容顏。蘭蕙一類的植物也屬於香草,都是味辛之物,具發散上達之氣,足以闢除穢惡,潤肌肉,散滯結。
《楚辭》中辛夷、蘭蕙、杜衡、揭車、薜荔、江離、胡繩、芳芷等,都指香草,不但可縫製佩戴或煎湯沐浴,也可用以供奉神靈並熬製藥膏。用金銀花煮湯沐浴,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去除一切風溼、惡瘡。菊花則能祛風解熱,去溼痺,清頭目。
【採桑葉】
桑葉性苦,甘寒,能祛風清熱,涼血明目,以老而經霜的為佳,取其氣足力厚的特點。此時已入寒冬,得秋季肅殺之氣,桑葉更能洩降肝膽鬱熱。《廣濟方》稱立冬日採桑葉一百二十片,如遇閏年,則多採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葉煎湯洗眼,能治療各種眼病。其他如《普濟方》《集簡方》都記載有用桑葉治療青盲眼、風眼流淚以及眼紅澀痛的方法。
【吃羊肉】
羊肉性甘,大熱,屬火,能補元助陽,治療體虛瘦弱,可禦寒益氣,安心止驚,有很強的營養作用。秋冬後的羊肉味道尤為鮮美。我國除了塞外邊陲,如內蒙古、西藏等地,一般都在深秋開始吃羊肉,到立春為止。如浙江的長興等地,農曆八月就已經設店,宰羊出售。有民諺道「八月初一羊開刀。」一直到過了除夕才停止售賣。沿太湖流域,盛產綿羊。冬令時節,羊肉也是時令之物。
羊肉氣味都屬溫性,善於補虛。《本草綱目》曾經把羊肉與人參並列而稱,張仲景用當歸羊肉湯治療虛勞之症。天氣越冷,食用羊肉便越為佳妙。一般有醬羊肉、白羊肉、羊腱子、羊餃頭、羊肚湯、煨羊蹄等各種做法。如果到了春天,天氣已暖,羊容易啃食毒草,就不宜食用了。
【修農具】
隆冬時節,農事已畢,農家對所有農具都應該趁閒暇時加以檢查,進行整修。如果發現有損壞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來春貽誤農時。
【制肥料】
各種植物,除了生長於沼澤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養料,以維持生命。在終年無人的山野,樹木特別繁茂旺盛,正是依賴草木自生的枯枝落葉,日積月累,形成肥料。入冬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區或者家中有園圃的,枯枝敗葉,到處都是,正是農家製造堆肥的最佳時候。
四時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曰: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釋文】草木凋,蟄蟲去,地戶閉塞,陽氣伏藏。陽氣下沉,水冰地坼,故宜周密,不欲煩勞。擾,謂煩也,勞也。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避於寒也。三若皆謂不欲妄出於外,觸冒寒氣也。故下文雲,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去寒就溫,言居深室也。靈樞經曰: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無洩皮膚,謂勿汗也。汗則陽氣發洩,陽氣發洩,則數為寒氣所迫奪之。亟,數也。
立冬之節,初五日水始冰,次五日地始凍,後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次小雪氣初五日,虹藏不見,次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後五日閉塞而成冬。次仲冬大雪之節,初五日冰益壯,地始坼,鶡鳥不鳴,次五日虎始交,後五日芸始生,荔挺出。次冬至氣初五日蚯蚓結,次五日麋角解,後五日水泉動。次季冬小寒之節,初五日雁北鄉,次五日鵲始巢,後五日野雞始雊。次大寒氣,初五日雞始乳,次五日鷙鳥厲疾,後五日水澤腹堅。凡此六氣一十八候,皆冬氣正養藏之令,故養生者,必謹奉天時也。逆謂反行夏令也。腎象水,王於冬,故行夏令,則腎氣傷,春木王而水廢,故病於春也。逆冬傷腎,故少氣以奉於春生之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