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痛苦皆因執念,放下便能釋然

2020-12-24 國學書舍

菜根譚:痛苦皆因執念,放下便能解脫

使一個人感到痛苦的永遠不是外在的挫折和磨難,而是內心的執念。

一個人如果對於自己外在的痛苦不願意放下,那麼他會永遠地沉溺於痛苦的深淵之中。

就好像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人罵了你一句,你難過一天,他就罵了你一天;你難過一年,他就罵了一年;但是遺憾的是,有的人卻難過了一輩子。

一個人太過於執念世俗,他會活得非常非常的痛苦,而反之,一個人能了卻身外之事,外物不入於心,一切淡然,一切看淡,那麼他會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無事道人。若騎驢又復覓驢,終為不了禪師。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剛登上木筏便想上岸之後捨棄木筏,才是個不為萬物束縛的得道高人。如果騎著驢又去找驢,終究也是一個不能了卻煩心,而難以參透禪機的和尚。

外界的一切都是這個世間在我們面前演化出來的虛妄,太過於在意這一場虛妄,如同一個人執著於夢境之中。

外界事情只是人生的片面,太過於在意,反而會成為人生的負擔,不管是名利還是人生的那一些繁瑣、矛盾、糾葛和痛苦等,你執念什麼,你的人生就會因為什麼而痛苦。

就好像愛情一樣,當你愛著一個人的時候,你所愛的人才能左右你的心情,他的一眸一笑都會撩起你的心弦。

也正是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看到一個小船,在太在乎一個小船的作用,不捨得放棄,那麼即便過了河,你也給自己增加了一個包袱。

人生中的包袱還少嗎?很多人把人生的這一個過程,活成了拿著背簍撿石頭的過程,就像自己背著背簍在路上行走,不斷地往背簍裡面填石頭,填得越多,背簍越重,自己越痛苦,但是仍然不願意放下。

不如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把這些石頭倒出來,有何不可呢?

佛家中說:求心內佛,卻心外法。

佛家參禪都是這樣的道理,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裏面要放得開,沒有執念,一切釋然,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莊子做了一個夢,夢裡莊子變成了一隻蝴蝶,那隻蝴蝶輕盈暢快的翩翩起舞,莊子飛翔的時候,自己的那一份舒心和得意,讓自己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莊子。

忽然之間夢醒了,忽然想到自己又變成了莊子,他心裡又驚奇又疑惑,不知道是莊子在夢中幻化成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幻化為莊子的這一生呢。

但是這一刻,莊子卻釋然了,他不會在意這一切究竟是真還是幻,因為無論是真還是幻,都只是一種物化形式,都只是人生的虛妄。

世間萬象,都只是由道而生出來的一種形式,當你以夢幻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間的時候,便會不執念於這一切,就會有一種真正的通透與灑脫。

人生也正是如此,我們所執念和計較的,其實並不值得。

因為你所在意的事情都讓你感覺到了痛苦,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放下,才會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相關焦點

  • 《菜根譚》:不執念於外物,瀟灑於天地間,便是悠然自得
    但是在大多數時候,並不是所有的期望都符合客觀規律,當自己的期望過高,不符合自身環境的時候,便會產生失望,在這一刻產生的就是痛苦和沮喪。而對於一個人來說,「持守平淡」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而人生最怕的,也是擁有希望之後的失望。因為失望過後,留給內心的是極大的一個落差。人活一生,永遠不要追尋那些過度的繁華,更不要追求那些外在的名利富貴。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菜根譚》斷斷續續看過很多遍,對於當中不少名句甚是喜歡。2020年初,和大家一樣,立下了大大小小的許多計劃,關於工作、關於生活、關於學習,很明顯我沒有做到。閒話休說,回到文章要聊的《菜根譚》。《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
  • 世間煩惱,皆在一念之間,執念,則生怨恨;放下,方能解脫
    放下,不是非要逼自己忘記,而是告訴自己輕輕地鬆手,去算了,去釋懷,去解脫自己,慢慢地淡化執念,把一切得不到的,一切被傷害的,看淡一點,再看淡一點,看輕一些,再看輕一些,不要讓自己那麼恨,不要讓心裡那麼怨,恨太滿,人生太痛苦;怨太深,心裡太難過。
  • 「美文」人到中年,放下執念
    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就說明你的執念很深。正因為你放不下這種執念,才讓你不得不承受因為太過在意而帶來的痛苦。其實,像這樣的問題處理起來很簡單,我們只要明白一點:您姐夫情商高低,都和您姐過日子,你祝福他們就好了。
  • 釋然,一個人的心靈之旅
    畢竟,需要釋然的事情往往來說對自己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讓自己陷入一種困境下的因果。因此來說,每一件需要釋然的事情,必然經歷了自己內心中的各種糾結,就是那種「放下捨不得,不放下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繼續?」的狀態,也只有這種狀態才會讓自己在一種被動的過程中深深自責。
  • 《人生海海》:人如果被執念束縛,痛苦會成為烙印在身上的詛咒
    他用看似波瀾不驚的語句,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一大弱點,那就是——執念。在書裡,執念就像魔咒,讓人無論如何都不肯放過自己,然後慢慢在心頭擰成一個結,把自己束縛在裡面。而最終,當你放下執念,你內心所有的喜樂悲苦,就都融化在了浩瀚的人生海洋中。
  • 放下執念,走出心魔
    電視劇《花千骨》中有這樣一句臺詞:「這世間最難放下的是執念,有人執著於正邪,有人執著於對錯 ,有人執著於愛恨,有人執著於生死 」。什麼是執念呢 ?比如說,你端著一瓢水,只想倒進正方形的玻璃杯子裡 。於是你端著水走了一天,儘管路過圓形的玻璃杯 ,圓形的瓷杯,方形的慈悲,大盤子、小碗兒等 ,但因為沒找到方形的玻璃杯子,你竟然端了一整天 ……這就是執念太深的人常辦的事兒 ,你可以端上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 。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執念,這些執念其實是你自己不放過自己 ,有時候換個角度想一想你執著的這些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 。
  • 執念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05執念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縱觀三代人的不幸,除了戰亂和文革等等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外,韓子奇對玉的執念是幾乎所有人痛苦命運的根源06天下為私化解執念道理是明白的,但對「寶貝」的執念卻難以放下。08放大心量能拋棄執念我們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要做到天下為私的確太難了。
  • 有人白首有人恨,一切皆因執念太深
    一切的因果,皆因他們的執念太深。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當然,若玉的所遭所遇,並不是其本心,受制於人,我們也能對他情有可原。一個人,做什麼樣的選擇,我們不能去強求,畢竟割的不是自己的肉,那份疼也只有當事人能懂得。
  • 放下,是對生命的厚養
    許多時候,放下,才是對生命的厚養。01放下即回頭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只有放下了,才能重新開始。《菜根譚》中說:「晴空朗月,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投夜燭; 清泉綠果,何物不可飲啄, 而鴟鴞偏嗜腐鼠。 噫!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 遠離爛事,放下便是——《狗眼看人心》觀影隨感
    狗眼看人心》這部電影2019年上映,演員陣容不錯:黃磊、閆妮、韓童生、崔新琴、馮嘉怡、沙溢、丁嘉麗、胡可、湯唯,雖然豆瓣評分不高,5.8分,但貼近生活,而且演員都是大家很喜歡的演員,撇開中年中產鬥權貴的話題,其實我更贊成片中亮亮老父母的觀點,放下也是一種人生修煉
  • 餘生,請放下執念,善待自己
    便覺得這就是上天的不公,神明的過錯,於是乎,便堅持的認為,生活當中所有的不幸,都是出自於這樣的一份原因。久而久之,這似乎變成了一種執念,固執地認為是上天的有失公平。可是在埋怨的過程當中,在固執地找尋客觀原因的過程當中,卻忽略了存在於自身上面的主觀原因。
  • 《美人皮》:人性善惡不過是一種執念,都會在真情中暖化釋然
    不論是執念於「善」還是執念於「惡」,不會一成不變的,都會在真情中暖化釋然。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善與惡在川流中是混雜的,但是,每個人都在他的生活過程中改造自己的血液。、等待、尋找生活中的真情,可以釋然對「善惡」的執念。
  •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試著放下吧!
    人生,一念舍,一念得,放下,便是自在。放下那些自私的欲望和心頭的惡念,放下那些無謂的執著和頑固的偏執,生命中,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學會放下。感情的世界裡,面對一段變質的愛情,放手,轉身離開才是你擺脫痛苦的唯一途徑。
  • 欲求太多,自尋煩惱;放下執念,收穫自在。
    我不信佛,所以我認為,口中常念「繁華過眼雲煙、何必起執念」比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對有用的多。最起碼,這能潛移默化,讓自己看淡很多事。做人其實很簡單,做人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概括起來也就簡簡單單16個字:欲求太多,自尋煩惱;放下執念,收穫自在。昨天滄海明日桑田,此時繁華彼時落寞。天道輪迴,世事滄桑;境由心造,境隨心轉。煩擾天天有,不撿自然無。塵世種種如雲煙,隨風而來隨風逝。當雲煙散去,天空留不下任何的痕跡,仿佛一切都不曾出現過。
  • 分手後,如何放下對他的執念?這4點帶你走出困境
    和自己喜歡的人分手,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分手後難免會有這樣的感受:「為什麼我又會想起他?」「為什麼我總是觸景生情?」。於是就開始埋怨自己沒骨氣,責怪自己為什麼放不下他。繼而更加想要逼迫自己去放下、去忘記,但結果卻往往不如意。
  • 學會放下,才能過好這一生
    越是在累的時候,痛苦的時候,越要學會適當的放下,學會對自己的人生做減法,才有更多精力去前行。 若是一個人一直在執著,什麼都捨不得,可能到頭來什麼都得不到。太過執著,會錯過很多東西,適當的轉彎放下,可能會迎來不一樣的人生。 所以說,一個人學會了放下,才是真正的贏了,放下才能擁抱美好。
  • 放下執念, 方得自在——觀《怨靈纏身》有感
    「竇疤子」在弟弟(守茶人)的勸說下幡然醒悟,放下執念,瘋子一行人成功脫險的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大惡之人,也尚有良知,這大概是影片最大的一個亮點。所有的恩怨,你若執著於報復,便會滋生出無數的惡,自己也將陷入萬劫不復的痛苦之中。對痛苦的執念,你若放下,便得自由。梅佑坪的山上,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惡鬼,只要你內心坦蕩蕩,走在夜路中,月亮也會一直守護著你,猶如白晝。
  • 那些看淡一切釋然放下的說說句子,睿智通透,大徹大悟
    不要總是活在悔恨的回憶裡,那些錯過的人和事就不要再試圖去挽回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就算回來也不再是當初的模樣,你可以懷念,但是也要學會放下!希望我們能夠放下那些難過的事情,也放過我們自己,與其在回憶中傷感難受,還不如清空自己的心,活的釋然灑脫一點。
  • 佛說:你之所以活得痛苦,是因為執念太深!
    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不在於身體,而是內心。身體傷了,可以醫治,而一個人內心的傷,可能要通過一輩子來治癒。我不知道你們經歷了什麼,但我希望你們能放下。「放下」是一種大智慧、大修行。提起容易,但是「放下」卻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這一生,總是有意無意地攀比,為別人而活,活在別人的嘴裡眼裡,累嗎?是真累。但是不願意放下,寧願不斷去折磨自己、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