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第一大IP,星球大戰系列,為什麼在中國火不了

2020-08-27 夏日晚風影視

1977年,22歲的卡車司機詹姆斯卡梅隆在影院觀看了一部科幻電影,他激動卻又懊惱。這樣的作品應該是我拍出來的才對,這部電影的超前意識和神奇構思,讓卡梅隆毅然辭去卡車司機的工作,踏上了一代科幻大師的道路。他想要打敗這部劃時代的電影,打敗喬治盧卡斯。

這部作品叫作《星球大戰》,說起影史上最賣座,影響最大的系列科幻ip,現在看來無疑你會說是漫威系列。但是放眼全世界,這個答案恐怕很多老外會告訴你是《星球大戰》,星戰ip歷經40多年,按通貨膨脹算法,1977年的第一部星戰曾經在全球科幻片票房榜霸榜30年。直到2010年的《阿凡達》才正式打破紀錄,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終於實現了當初的願望。

縱覽星戰全系列可謂風靡全球,但是唯獨在一個地方玩不轉,那就是中國。《星戰》在國內影響力一直都很一般。從票房表現上更是顯而易見的一部比一部低迷。但是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第一,咱們回到第一部《星球大戰》誕生的年代,那可是1977年,彼時的中國老百姓正在為經濟的復甦而努力奮鬥著。新電影工業還處於萌芽階段,根本沒有機會引入這部電影。1977年到1983年,《星球大戰》推出正傳三部曲,在全球引起巨大轟動,星戰ip就此走紅,而中國觀眾卻錯失了了解這個系列的第一個機會。

第二,90年代後,中國觀眾的科幻片選擇。1996年的《獨立日》,1997年的《黑衣人》,再到1999,具有中國元素,八爺袁和平擔任動作指導的《黑客帝國》,中國觀眾們在為尼奧慢動作躲子彈的慢動作鏡頭而驚嘆。1999年11月,《星戰》前傳第一部《幽靈的威脅》登陸國內院線,這也是七八十年代錯過中國後,第二次進軍中國的機會。可惜的是,在此之前,中國觀眾已經經過90年代新一代科幻電影大潮的洗禮。《星球大戰》此時在中國的境遇依然尷尬,全球影迷仍舊為《星戰》系列痴迷,而在中國只有小部分觀眾開始關注這個背景設定複雜的超級ip。同樣是系列ip電影,相對漫威宏大的宇宙設定,星球大戰系列的觀影門檻則可以說是更高,全神貫注抓住每個細節,看完系列每一部作品才能get到其中的情懷、設定和上下聯繫,否則你或許連最核心的原理是什麼都不知道。

1999年至2005年《星球大戰》推出前傳三部曲。至此星戰ip已經有了6部電影,但此時的中國觀眾已經見多識廣,不願再從1977年那版過時特效的星戰從頭開始了解這個系列。星戰ip在中國推廣了第二次機會又沒把握住。

第三,《漫威》的崛起,《星戰》的落幕。2009年,迪士尼收購剷除《鋼鐵俠》的漫威,2012年迪士尼收購剷除《星球大戰》的盧卡斯影業。至此,迪士尼同時手握史上最賣座,影響力最大的兩大系列科幻ip。2015年末,迪士尼發行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上映,全球票房狂攬20.68億美元,一度衝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三位,僅次於《阿凡達》和《鐵達尼號》,這個影響力不用多說了,但在2016年的中國內地票房榜上,全球大爆的《星戰7》竟然只能排到第13位。跟第四位的《美國隊長三》差了4億多,而8.25億人民幣竟然已經是星戰ip在中國賣得最好的一部。

對於電影工業發展較遲的中國來說,迎合商業大片時代而崛起的漫威顯然更符合年輕一代觀眾的口味。想打開中國市場的迪士尼在次年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邀請了甄子丹、姜文強勢加盟。誰知炒房更慘,在內地僅僅拿到了4.76億,甚至還不如《熊出沒》賣的好。

迪士尼的兩張王牌,《漫威》與《星戰》就像兩個時代的交接,漫威十年布局正在起飛,而《星戰》這個走過了40年,在全球影響極廣的超級大ip,直到「天行者傳奇」的最終章《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也沒能在中國這片土地火起來,實在可惜。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為什麼在中國不火?
    要問《星球大戰》在中國為什麼不火?這是一個相對問題,只要搞清楚《星球大戰》為什麼在西方火就明白了。並不是 每到《星球大戰》在國內公映的時候,就會出現大量文章來普及《星球大戰》的知識,包括其世界觀設定,還有在西方的影響力等等,卻很少挖掘《星球大戰》系列的根源,也很少直視這個系列電影在內地不溫不火的局面。 1、西方怎麼樣?
  • 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是如何煉成的?
    好萊塢拍過不少經典科幻電影,如果要我選最好看的科幻電影我選不出,但如果要我選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我會選擇《星球大戰》系列。對於《星球大戰》系列,大部分人的印象會停留在其中龐大的故事框架、令人著迷的星際旅行、經典的主題曲Star Wars Theme和它所獲得的榮譽成就,但除去這些,你知道這部偉大的科幻電影系列是如何煉成的嗎?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好萊塢電影一向是科幻電影的天堂,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在科幻領域電影這一塊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喜歡好萊塢大片的人一定都知道星戰系列電影在70-90年代都有很深的影響力。星戰的故事結構實際取材於西方神話,並混搭了西部片和日本武士道等文化元素。
  • 《星球大戰》系列如何開啟科幻電影服裝美學新紀元?
    《Star Wars》「尤達寶寶」周邊商品IMAGE:Disney/Amazonadidas x《Star Wars》全新角色連乘系列IMAGE:adidas Originals1977 年 5 月 25 日,《星球大戰4:新希望》(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這部問題纏身、預算吃緊的獨立科幻電影當時僅在
  • 《星球大戰9》未上映先被看衰,《星戰》系列在中國為何不火?
    「別定了,中國星球大戰粉絲很少」、「我是電影迷,唯獨星球大戰沒怎麼看過,一想到他們的雷射劍和武器,沒興趣看了」、「看到睡著了」、「都不如《第九區》讓人期待」……統計了一下,80多條評論當中居然有50多條評論表示不看好該片、不想去看該片的,星戰粉絲們是不是覺得很不解?翻開《星球大戰》的票房數據,你會發現非常有意思。
  • 科幻電影第一IP《星球大戰》,風靡了43年,這4個原因很重要
    對於全世界的科幻迷來說,1977年是科幻史上的重要節點,影史最經典的科幻片IP——《星球大戰》正是在這一年誕生,自此掀開了科幻電影的「稱霸時代」。43年來,「星戰」共推出了9部系列電影,2部外傳,1部衍生美劇,數字層面之外,是高達百億美元的票房和數以億計的粉絲擁躉。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原來這麼有趣!(附觀影順序)
    不過,就是這樣一部「扯淡」的電影,通過口口相傳火了起來。它獲得了1978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音響獎、最佳電影剪輯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配樂獎和特別成就獎六項大獎。自此《星球大戰》打開了科幻電影的新篇章,甚至很多人,看完電影把自己的信仰都改了。其中英國就有39萬人在自己的個人宗教欄裡填寫為「絕地教」。
  • 《星球大戰》系列徵服全世界,卻搞不定中國人?
    另據《綜藝》周刊消息,本片獲史上12月上映影片首周末票房第三,而前兩部則是同系列影片《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和《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然而,就這樣一部超級系列電影,似乎卻偏偏搞不定中國觀眾——上映首日僅四千多萬元票房,甚至不及同期上映影片《葉問4:完結篇》票房的一半。徵服全世界的「星戰」系列,徵服不了中國人?情懷牌?
  • 《星球大戰》:驚豔的大場面科幻巨製
    科幻電影在現代電影的類型片中佔據著很重的分例,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學理論上採用幻想式的假設為基礎,並融入眾多元素後展開故事敘述的電影作品。科幻電影既可以滿足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又可以滿足人們對未來的想像。
  • 《星球大戰系列》不可逾越的科幻經典,讓你一分鐘看懂.
    畢竟星球大戰拍於1977年,沒有趕上國內電影大屏幕的發展機遇,而中國觀眾近幾年在大銀幕上接觸到的星球大戰,已經是故事發展到末端。【星球大戰是什麼】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是由盧卡斯電影公司出品推出的科幻電影。分為3部正傳,3部前傳,正傳第一部誕生於1977年。前六部星球大戰是兩個「三部曲」,它們的順序應該是:1.
  • 《星球大戰8》中那些彩蛋,帶你回顧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芬恩承受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為此他不得不勇闖敵營,面臨自己的曩昔。波·達默龍則要適應從兵士向首領的人物變換,這一過程中他也將承受一些血的經驗。星球大戰8有彩蛋嗎《星球大戰8:終究的絕地武士》現已在國內正式上映了,本片從頭讓人感到了星戰國際那種龐大、悲劇感、信仰,格式開闊,敘事有條有理,人物刻畫很用心,不是那種靠熱烈和花哨吸引人的派頭。
  •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每當提及《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總能想起一句經典臺詞。願原力與你同在。從1977年第一部星戰電影誕生以來,這部臺詞幾乎系列每一部都會出現。43年過去了,這部電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已然家喻戶曉,影響深遠。甚至於在星戰迷看來,好萊塢完全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
  • 《星球大戰》系列來了!
    《星球大戰》(英文:Star Wars),中文可簡稱星戰,是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所製作拍攝的一系列科幻電影。1980年代初的《星球大戰》三部曲,首部星球大戰的人物及故事是參照越南戰爭還有日本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所創作而成。1990年代末開始他拍攝了最初的三部曲前傳的故事。同時他把最初的三部曲改為六部系列 。2015年的《星球大戰7》開始,迪士尼每年的12月都將上映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除了《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這其中,新系列的《星戰》每隔一年上映一部。
  • 《星球大戰8》就要上映了,一部電影為何能一直火40年?
    2017年12月15日,《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也將在美國上映(在中國上映的時間是2018年1月5日),這對於影迷來說可謂是一大期待。經過不懈爭取,終於有電影院願意以「捆綁式放映」上映《星球大戰》,即觀眾買票看一部電影,免費享受附加影片《星球大戰》。 結果,《星球大戰》上映後全球票房高達8億美元!1977年也被稱為「星球大戰年」。從1977年推出了第一部《星球大戰》至今,已經整整40年了,可以說它也一直火了40年。
  • 今日排行前四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8》墊底《復仇者聯盟》第二
    今日排行前四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8》墊底《復仇者聯盟》第二下方有排行圖。四、《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是《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是由美國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萊恩·詹森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亞當·德賴弗、馬克·哈米爾、凱麗·費雪領銜主演。《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故事緊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結尾,講述了遙遠的銀河系中恐怖政權「第一秩序」襲擊新共和國首都霍斯尼亞主星之後所發生的故事。
  • 深度解析《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為什麼它在中國特別的冷門
    《星球大戰》(英文翻譯:Star Wars 簡稱:星戰) 乃是美國大名鼎鼎的導演喬治·盧卡斯所監製拍攝的系列科幻電影。1977年開始上映的《星球大戰》三部曲中,影片中的人物及故事據稱是參照當時的越南戰爭還有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創作而成的。
  • 深度解析《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為什麼它在中國特別的冷門
    《星球大戰》(英文翻譯:Star Wars 簡稱:星戰) 乃是美國大名鼎鼎的導演喬治·盧卡斯所監製拍攝的系列科幻電影。1977年開始上映的《星球大戰》三部曲中,影片中的人物及故事據稱是參照當時的越南戰爭還有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創作而成的。
  • 《星球大戰7》即將上映,比尋龍訣更火的電影要來了!
    當地時間12月18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正式公映,首日就輕鬆突破了一億美元大關!這部電影可謂比《尋龍訣》更火!;- 打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9100萬的周五首映日票房紀錄;盧卡斯影業《星球大戰》系列最新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星球大戰系列的第七部。
  • 《星球大戰》系列的前世今生
    正如1977年這一系列首部曲公映時的盛況一樣,偉大的原力又將全球的星戰粉們召聚到一起。然而許多新生代觀眾並未生長在喬治·盧卡斯的六部曲時代,《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他們第一次與星戰中那些富有魅力的角色們相接觸。那麼,《星球大戰》對於世界影壇有怎樣的地位?星戰粉為什麼會對盧卡斯40年前構建的這一獨特宇宙情有獨鍾?它何以能高出電影升華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今天我們就為您帶來獨家盤點:星球大戰的前世今生。
  • 四部星戰系列電影,《星球大戰》排第二,第一裡程碑事件!
    4、《星際之門》是米高梅電影公司以1994年的賣座電影"STARGATE"為藍本延伸製作的電視影集;由因"MacGyver"《百戰天龍》而揚名海外的Richard Dean Anderson領銜主演,其餘演員包括Michael Shanks,Amanda Tapping,Christo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