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提及《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總能想起一句經典臺詞。
願原力與你同在。
從1977年第一部星戰電影誕生以來,這部臺詞幾乎系列每一部都會出現。
43年過去了,這部電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已然家喻戶曉,影響深遠。
甚至於在星戰迷看來,好萊塢完全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
一個是《星球大戰》出現之前,一個是《星球大戰》出現之後。
當盧卡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插上電影特效的翅膀,就開始扶搖直上九萬裡。
想當年橫空出世,從不被看好到驚豔全球,其甚至改變了好萊塢的電影格局。
伴隨工業光魔的崛起,好萊塢真正進入了特效大片時代。
如果沒有盧卡斯的豪賭,沒有《星球大戰》,電影工業能否走到今天都難說。
你可以面對大熒幕,看到宇宙戰艦在天空深處,進行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也可以隨著天行者們,乘坐飛船來到一個又一個神奇的星球。
不同的生命形態,不同的風土人情,在這裡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由此,一個宏大的世界觀迎面撲來,真實而又豐滿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驚嘆頂級視覺特效的同時,我們也會被劇情深深吸引。
借用星球大戰之父盧卡斯的話來說,這是一部太空家庭倫理劇。
星戰系列,關於聚焦天行者家族的電影,目前已經拍了九部作品。
分別是前傳三部曲、正傳三部曲以及去年剛剛完結的後傳三部曲。
所以《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又被稱為天行者系列的終章。
關於人物主心骨的天行者家族,我們可以簡單列出一條人物脈絡來。
在前傳三部曲中,原本是天選之人的阿納金·天行者逐漸墮落。
離開光明原力後,積極擁抱了原力的黑暗面,並成為反派角色達斯·維達。
還好他的妻子誕生下一對雙胞胎,即盧克和萊婭。
盧克即日後鼎鼎大名的盧克·天行者,而萊婭則成為了反抗軍的領袖人物。
正是這對後人,擊敗了達斯·維達,也就是黑化之前的阿納金。
臨死之前,觀眾方才得知盧克的真正身世,他對付的居然是自己的父親。
盧克,我是你爸爸。這句極具戲劇性的臺詞也成就了星戰電影的經典橋段。
類似這樣的橋段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後來的電影和美劇之中。
據《美國國家研究院院刊》統計,至少有297電影引用過星戰的諸多橋段。
由此可見,星戰情結不止是粉絲的狂歡,也是幾代電影人念念不忘的經典。
什麼是經典?值得觀眾反覆去看,同時值得電影人反覆模仿和致敬。
至於後傳三部曲,聚焦人物落點在凱洛·倫和絕地武士雷伊之間。
凱洛·倫其實是萊婭的兒子,盧克·天行者的外甥,以及阿納金的外孫。
可能是因為隔代遺傳,他又走了外公的老路,投靠了西斯,擁抱了黑暗原力。
雷伊則代表了光明原力,《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核心矛盾也是這兩人之間。
其實在星戰的世界觀設定中,原力是最核心也是最引人入勝的所在。
擁有原力的人感知自然的力量超凡脫俗,並能使用光劍進行戰鬥。
原力本無善惡,但人性難測有好有壞,原力的兩大屬性其實象徵人性的明暗兩面。
絕地武士是和平的捍衛者,西斯的武士則是和平的破壞者。
就像電影當中反抗軍和帝國軍之間的較量,也是光明和黑暗的角逐。
原力本身是很神奇的存在,其精神內核倒是富有東方哲學的色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盧卡斯深受黑澤明影響,對影片《戰國英豪》如痴如醉。
乾脆就將武士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科幻大作,從而誕生了絕地武士團。
而莎翁式的悲劇色彩也可以在正傳和前傳等系列中看到。
聚焦天行者家族,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命運總在不斷的輪迴。
當雷伊和凱洛·倫在驚濤駭浪之中刀光劍影,畫面總是帶有宿命般的悲壯。
而凱洛·倫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似乎也在完成阿納金當年的救贖。
大戰過後,第一秩序最後的軍團土崩瓦解,雷伊帶著兩柄光劍回到塔圖因星球。
兩個太陽在天際邊冉冉升起,一位天行者終於強勢崛起。
這一刻,既是對星戰系列第一部致敬,也是《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結束。
所謂情緒的高潮,也在這一刻達到巔峰。
遙想43年前,誰也不曾想過《星球大戰》系列可以一飛沖天。
時至今日,已然成為了流行文化的聖經。
最後還是那句話,願原力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