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2020-07-05 獨狼映畫

每當提及《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總能想起一句經典臺詞。

願原力與你同在。

從1977年第一部星戰電影誕生以來,這部臺詞幾乎系列每一部都會出現。

43年過去了,這部電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已然家喻戶曉,影響深遠。

甚至於在星戰迷看來,好萊塢完全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

一個是《星球大戰》出現之前,一個是《星球大戰》出現之後。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當盧卡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插上電影特效的翅膀,就開始扶搖直上九萬裡。

想當年橫空出世,從不被看好到驚豔全球,其甚至改變了好萊塢的電影格局。

伴隨工業光魔的崛起,好萊塢真正進入了特效大片時代。

如果沒有盧卡斯的豪賭,沒有《星球大戰》,電影工業能否走到今天都難說。

你可以面對大熒幕,看到宇宙戰艦在天空深處,進行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也可以隨著天行者們,乘坐飛船來到一個又一個神奇的星球。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不同的生命形態,不同的風土人情,在這裡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由此,一個宏大的世界觀迎面撲來,真實而又豐滿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驚嘆頂級視覺特效的同時,我們也會被劇情深深吸引。

借用星球大戰之父盧卡斯的話來說,這是一部太空家庭倫理劇。

星戰系列,關於聚焦天行者家族的電影,目前已經拍了九部作品。

分別是前傳三部曲、正傳三部曲以及去年剛剛完結的後傳三部曲。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所以《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又被稱為天行者系列的終章。

關於人物主心骨的天行者家族,我們可以簡單列出一條人物脈絡來。

在前傳三部曲中,原本是天選之人的阿納金·天行者逐漸墮落。

離開光明原力後,積極擁抱了原力的黑暗面,並成為反派角色達斯·維達。

還好他的妻子誕生下一對雙胞胎,即盧克和萊婭

盧克即日後鼎鼎大名的盧克·天行者,而萊婭則成為了反抗軍的領袖人物。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正是這對後人,擊敗了達斯·維達,也就是黑化之前的阿納金。

臨死之前,觀眾方才得知盧克的真正身世,他對付的居然是自己的父親。

盧克,我是你爸爸。這句極具戲劇性的臺詞也成就了星戰電影的經典橋段。

類似這樣的橋段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後來的電影和美劇之中。

據《美國國家研究院院刊》統計,至少有297電影引用過星戰的諸多橋段。

由此可見,星戰情結不止是粉絲的狂歡,也是幾代電影人念念不忘的經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什麼是經典?值得觀眾反覆去看,同時值得電影人反覆模仿和致敬。

至於後傳三部曲,聚焦人物落點在凱洛·倫和絕地武士雷伊之間。

凱洛·倫其實是萊婭的兒子,盧克·天行者的外甥,以及阿納金的外孫。

可能是因為隔代遺傳,他又走了外公的老路,投靠了西斯,擁抱了黑暗原力。

雷伊則代表了光明原力,《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核心矛盾也是這兩人之間。

其實在星戰的世界觀設定中,原力是最核心也是最引人入勝的所在。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擁有原力的人感知自然的力量超凡脫俗,並能使用光劍進行戰鬥。

原力本無善惡,但人性難測有好有壞,原力的兩大屬性其實象徵人性的明暗兩面。

絕地武士是和平的捍衛者,西斯的武士則是和平的破壞者。

就像電影當中反抗軍和帝國軍之間的較量,也是光明和黑暗的角逐。

原力本身是很神奇的存在,其精神內核倒是富有東方哲學的色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盧卡斯深受黑澤明影響,對影片《戰國英豪》如痴如醉。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乾脆就將武士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科幻大作,從而誕生了絕地武士團。

而莎翁式的悲劇色彩也可以在正傳和前傳等系列中看到。

聚焦天行者家族,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命運總在不斷的輪迴。

雷伊凱洛·倫在驚濤駭浪之中刀光劍影,畫面總是帶有宿命般的悲壯。

凱洛·倫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似乎也在完成阿納金當年的救贖。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大戰過後,第一秩序最後的軍團土崩瓦解,雷伊帶著兩柄光劍回到塔圖因星球。

兩個太陽在天際邊冉冉升起,一位天行者終於強勢崛起。

這一刻,既是對星戰系列第一部致敬,也是《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結束。

所謂情緒的高潮,也在這一刻達到巔峰。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遙想43年前,誰也不曾想過《星球大戰》系列可以一飛沖天。

時至今日,已然成為了流行文化的聖經。

最後還是那句話,願原力與你同在。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飛船賞析 星戰迷的入門教程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現在已經是全球著名的科幻電影系列,近日,《星球大戰》系列最新的一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也即將上映。如果加上正篇,該片將會是系列電影裡的第8部。從第一步《星球大戰-新希望》開始出現的經典戰鬥機。「鈦」(TIE)的意思就是「雙離子發動機」(Twin Ion Engine)。鈦戰機的設計表現了帝國的軍事哲學——以量勝質。它的設計以造費低廉、輕量化、易於大量製造和低廉的維護成本為目標,結果造就了此型靈活、高速而脆弱的小型戰鬥機。9.鈦攔截機
  • 全球最強IP《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跨越40年,喚醒你的原力!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之一,《星球大戰》系列至今有九部電影正史、兩部外傳、一部動畫片、三套動畫劇集,以及無數的遊戲、漫畫、小說。幾十年間,《星球大戰》系列在全球累積了數不勝數的影迷,不僅至今保持全球影史系列電影票房總冠軍的紀錄,更是一共獲得10項奧斯卡獎,外加40座有 「科幻界奧斯卡」 之稱的土星獎獎盃。
  • 【暢銷圖書】星球大戰(盧克·天行者傳奇)
    《星球大戰》作者:(美)劉宇昆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定價 : 35.00元編輯推薦
  • 《星球大戰》系列如何開啟科幻電影服裝美學新紀元?
    《星球大戰 9:天行者的崛起》劇照IMAGE:Walt Disney Pictures/Lucasfilm相對於《星球大戰》系列作品的衍生品和聯名產品的售賣成績來說,票房所創下的利益僅僅只佔了很小一部分,影視作品仿佛只是一部部重量級的宣傳廣告而已。
  • 《星球大戰》:驚豔的大場面科幻巨製
    是科學和幻想的結合,那麼人們在製作科幻電影時就可能會把場面拍得很大,尤其是好萊塢科幻片,例如《星球大戰》系列、《獨立日》、《黑客帝國》等,這些都是有大場面且很好看科幻大片,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這部《星球大戰》系列吧。
  • 科幻電影第一大IP,星球大戰系列,為什麼在中國火不了
    影響最大的系列科幻ip,現在看來無疑你會說是漫威系列。1977年到1983年,《星球大戰》推出正傳三部曲,在全球引起巨大轟動,星戰ip就此走紅,而中國觀眾卻錯失了了解這個系列的第一個機會。第二,90年代後,中國觀眾的科幻片選擇。
  • 《星球大戰》系列徵服全世界,卻搞不定中國人?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有一個叫《星球大戰》的故事——保守估算,這個銀河系裡得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聽過這四個字...《星球大戰》系列,始自一九七七,正式銀幕面世9+2次,太空科幻類型影片鼻祖,美國當代電影發展之鏡像,曾改寫全球流行文化,真·電影宇宙,無可辯駁的世界第一電影IP。
  • 全球最強IP《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跨越40年,喚醒你的原力!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之一,《星球大戰》系列至今有九部電影正史、兩部外傳、一部動畫片、三套動畫劇集,以及無數的遊戲、漫畫、小說。幾十年間,《星球大戰》系列在全球累積了數不勝數的影迷,不僅至今保持全球影史系列電影票房總冠軍的紀錄,更是一共獲得10項奧斯卡獎,外加40座有 「科幻界奧斯卡」 之稱的土星獎獎盃。
  • 《星球大戰》系列來了!
    今天,海看君為大家盤點一下《星球大戰》系列影片,帶你重溫令人著迷的宇宙之夢。1980年代初的《星球大戰》三部曲,首部星球大戰的人物及故事是參照越南戰爭還有日本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所創作而成。1990年代末開始他拍攝了最初的三部曲前傳的故事。同時他把最初的三部曲改為六部系列 。2015年的《星球大戰7》開始,迪士尼每年的12月都將上映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除了《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這其中,新系列的《星戰》每隔一年上映一部。
  • 從《道德經》看《星球大戰》的哲學本源
    自1977上映以來 ,《星球大戰》毫無疑問成為了科幻電影的領頭羊,43年來星戰更被廣大影迷讚譽為「太空歌劇」。其實這部左右世界電影史的鴻篇巨製,並非我們想像那樣直觀和普世。宏大世界觀的背後,所隱藏的「哲學」辯思,更讓《星球大戰》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 一口氣看完《星球大戰》全系列10部深度回顧解析,為你無縫連接《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2019年是電影的大年,我此前已經說過很多次了,而且在系列作品中,很多系列也走到了一個大的階段性終結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從這個角度來說,對這些文化並不熟悉的中國觀眾對這個系列不感冒,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其實,不喜歡《星戰》沒有任何問題,這和不喜歡《哈利·波特》或《指環王》是一個性質。如果你喜歡看好萊塢大片,那你最好還是了解一下《星球大戰》對好萊塢電影究竟產生了多大影響。
  • 《星球大戰9》:原力已死
    兩年後,《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在內地慘遭滑鐵盧,區區2.65億元的票房,不僅無緣內地年度票房前50位,在《星戰8》的全球票房裡也只是零頭。那一年,《星戰8》以12.65億美元成為北美和全球票房雙料冠軍。從曾經的尷尬,到如今的幾無存在感,這部世界電影史上最著名的科幻IP在內地的原力日漸消失。
  • 《星球大戰系列》不可逾越的科幻經典,讓你一分鐘看懂.
    畢竟星球大戰拍於1977年,沒有趕上國內電影大屏幕的發展機遇,而中國觀眾近幾年在大銀幕上接觸到的星球大戰,已經是故事發展到末端。【星球大戰是什麼】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是由盧卡斯電影公司出品推出的科幻電影。分為3部正傳,3部前傳,正傳第一部誕生於1977年。前六部星球大戰是兩個「三部曲」,它們的順序應該是:1.
  • 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是如何煉成的?
    好萊塢拍過不少經典科幻電影,如果要我選最好看的科幻電影我選不出,但如果要我選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我會選擇《星球大戰》系列。對於《星球大戰》系列,大部分人的印象會停留在其中龐大的故事框架、令人著迷的星際旅行、經典的主題曲Star Wars Theme和它所獲得的榮譽成就,但除去這些,你知道這部偉大的科幻電影系列是如何煉成的嗎?
  • 套著科幻外殼做「龍傲天」、女性向動畫,靠譜嗎?
    借「科幻」這個外殼,完成其他敘事內核的表達12月10日,《星骸騎士》的觀影會在北京舉行。於現場播出的第一集,向觀眾們展現了這部科幻動畫世界觀架構的初步輪廓。考慮到它將以周更形式播出,在後續的播出中能夠以劇情衝突去豐滿人設,同時輔以有效的推廣營銷,將會是這部動畫能夠吸引觀眾的重點。
  • 《星球大戰》終章,43年好萊塢經典,《迷失》導演能否成功接棒?
    光是《星戰》系列主題遊戲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兩三百億人民幣!我得趕去看《星球大戰》了!」盧卡斯經典的多元文化之作《星球大戰》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就是導演喬治·盧卡斯把人性思考和哲學問題的內核裝進了科幻類型片的外殼,他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加上當時在好萊塢「石破天驚」般的工業光魔公司超前的特效製作,在1977年的時候,為全世界的電影觀眾創造出了一個宏大、傳奇、架空的宇宙世界
  • 漫威宇宙和星球大戰系列誰的影響力更大?
    漫威宇宙和星球大戰系列誰的影響力更大?今天湯湯在某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思考了許久,還是想來盤一下,「星球大戰系列」的影響,下列文字無引戰意圖,只是想從客觀的角度來簡單分析一下,如陳述有誤,還望各位海涵。
  • 《星球大戰》系列的前世今生
    正如1977年這一系列首部曲公映時的盛況一樣,偉大的原力又將全球的星戰粉們召聚到一起。然而許多新生代觀眾並未生長在喬治·盧卡斯的六部曲時代,《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他們第一次與星戰中那些富有魅力的角色們相接觸。那麼,《星球大戰》對於世界影壇有怎樣的地位?星戰粉為什麼會對盧卡斯40年前構建的這一獨特宇宙情有獨鍾?它何以能高出電影升華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今天我們就為您帶來獨家盤點:星球大戰的前世今生。
  • 星球大戰:超級經典是怎麼誕生的?
    我們只需要看一下《星球大戰》電影最初的草稿,就知道盧卡斯究竟付出了什麼。初稿故事和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的《星球大戰》差異極大,甚至連「親粉絲」也無法辨認。這個意想不到的成功為盧卡斯換來創作的自由,也為他拍攝《星球大戰》這類太空科幻大片奠定了資金基礎。「星戰」最初的構思不到兩頁紙,講述了兩個名叫梅斯·溫迪(Mace Windy)和楚耶二索普(Chuiee Two Thorpe)的角色,被訓練為絕地聖堂武士(Jedi-Templar)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