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終章,43年好萊塢經典,《迷失》導演能否成功接棒?

2020-08-19 雲帆聊電影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由J·J·艾布拉姆斯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12月在中美同步上映。

近日,也就是2020年6月26日起在西瓜視頻全網首播,今日頭條、抖音西瓜小程序聯合播出。

在《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的故事結束後,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終於迎來了高潮。也就是第三部作品——《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這也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

在盧克·天行者化為絕地英靈的一年後,殘存的抵抗勢力將再次面對第一秩序。同時,絕地和西斯之間的大戰將天行者的傳奇帶到最後。

人氣第一的好萊塢傳奇IP

2019年,《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在北美票務網站上僅用了一小時的預售時間,就打破了《復仇者聯盟4》的預售紀錄。以超過其45%的成績,創下影史新高。之後這部星球大戰「最終章」的首映場獲得了4000萬美元票房,提前場的成績則躋身了北美影史前五位。

《星球大戰》這個IP,在美國有著「前無古人」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如果比較的話,可能也只有《魔戒》能夠與之稍微抗衡,而《星球大戰》粉絲和《魔戒》粉絲的日常互懟也已經成為了好萊塢各種影視片的常用梗。

《星球大戰》有著九部電影、兩部外傳、三套動畫劇集以及無數的遊戲、漫畫、小說以及周邊衍生產品,產生了超過500億美元的價值!光是《星戰》系列主題遊戲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兩三百億人民幣!

星球大戰的全球粉絲,更是數以億計。據說有一次在2015年,白宮一年一度的年終記者會上,歐巴馬一開場就和所有人打招呼,自己待會要去看《星戰7》,所以會長話短說。而在回答了1小時的提問之後,歐巴馬就匆匆宣布結束記者會,說:「OK!我得趕去看《星球大戰》了!」

歐巴馬與星球大戰中的暴風兵

還有個挺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星戰的粉絲們還因此促成了一個節日——每年的5月4日,星球大戰日,作為星戰迷的狂歡節日。

國際金融報-人民網:最早要追溯到1979年,「柴契爾夫人剛剛當選英國第一任女首相,為了祝賀她當選,執政黨在《倫敦晚報》上刊登了半個版面的廣告來寫May the Fourth Be With You,Maggie. Congratulations!

此後,在5月4日這一天,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忠實的星戰粉絲喊出「願原力與你同在」這句話,久而久之,這一天便被官方定為「星球大戰日」(StarWarsDay),每年的5月4日也形成了重溫星戰文化的傳統。穿上盔甲、製作星戰美食或者火腿索羅三明治,亦或是去迪士尼體驗刺激的星球之旅。」

5月4日玩的梗其實就是經典臺詞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的諧音梗,May the fourth(5月4日),是不是和咱們玩的「520」的諧音梗很像,哈哈。

總而言之,這些都說明了《星球大戰》這個IP在歐美的影響力之巨大。

盧卡斯經典的多元文化之作

《星球大戰》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就是導演喬治·盧卡斯把人性思考和哲學問題的內核裝進了科幻類型片的外殼,他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加上當時在好萊塢「石破天驚」般的工業光魔公司超前的特效製作,在1977年的時候,為全世界的電影觀眾創造出了一個宏大、傳奇、架空的宇宙世界。而這個宇宙世界,如今也已經43年了

同時,《星球大戰》還融合了多元文化,包含了古希臘的傳說元素以及東方的文化概念,絕地武士、原力這些元素都是喬治·盧卡斯從其偶像黑澤明的電影中得到的啟發。所以《星球大戰》是一個包含並且融合了美國、歐洲、亞洲等多區域文化的電影IP

《星球大戰》背景恢宏龐大,劇情錯綜複雜。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兩個組織之間的鬥爭——

絕地武士可以使用神秘的「原力」,是維護銀河系和平和自由的組織。西斯則是以強權統治銀河係為目標,是被「黑暗原力」所引誘的特別組織。

《星球大戰》本質上其實是一出背景宏大的太空舞臺劇,類似太空版的莎士比亞戲劇或者影視化的《銀河英雄傳》。

《星球大戰》的前傳三部曲和正傳三部曲都是IP創始人喬治·盧卡斯親自操刀拍攝的。前傳三部曲講的是阿納金·天行者從天選之子到繼承為絕地武士,但後來造化弄人,最終墮落成為了西斯。

而正傳三部曲是最早拍攝的,講的是阿納金的兒子盧克·天行者成為絕地武士,對抗西斯大帝,並且最終救贖了自己父親的故事。

後傳三部曲,是從2015年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到2019年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在原來六部作品的故事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和延續——西斯殘存勢力復甦,跟絕地武士的後人繼續著正與邪的較量。

後傳三部曲的主角是一名叫做蕾伊的女孩。她的出場人設是一個拾荒者出身的底層人士(然而這個設定最後被打了臉)。不知為何,蕾伊具有很強的原力,並且拜了盧克·天行者為師。

在盧克·天行者犧牲後,蕾伊繼承他的遺志,帶領著抵抗組織,抗擊第一秩序組織。不過第一秩序的首領凱洛·倫嘛,也是天行者的後人,他是盧克·天行者的外甥。在電影中是一個毀滅了新一代絕地武士的超級大反派。

凱洛·倫

這兩個背負著天行者名號的主角,將在《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中,迎來最終的對決和碰撞…….

著名科幻類型片導演接棒

後傳三部曲中,《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和《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都是由好萊塢著名導演J·J·艾布拉姆斯執導的。

其中《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憑藉著《星戰》續作的名頭,在全球狂攬了20.68億美元的票房,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四,僅次於《復仇者聯盟4》《阿凡達》和《鐵達尼號》。

J·J·艾布拉姆斯最廣為人知的,要數電影碟中諜3》、《科洛弗檔案》、美劇《雙面女間諜》《迷失》等等

(史蒂文·史匹柏、Mtime時光網綜合評)J·J·艾布拉姆斯的名字是一個品牌,意味著高效、新奇和有趣。就像他的前輩喬治·盧卡斯和史蒂芬·史匹柏,他開創了一種屬於他自己的極樂,更有目的性,更有力量,更原創。而且,他掌握了電影這門藝術令人沉醉的特質,他知道如何塑造角色,而且還喜歡新科技,好像有無窮無盡的好主意和精力來揮霍。同時,他的強大在於,如果是他原創的故事,無論大主題大背景是怎樣的,他都會想扯上些秘密、迷題、科幻或是驚悚、動作這些元素,讓影片成為許多非日常化巧合的拼接。

J·J·艾布拉姆斯來拍攝《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和《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其實也是一種緣分。因為早在1977年,喬治·盧卡斯執導的第一部《星球大戰》上映的時候,艾布拉姆斯也是觀眾之一,這也激起了當時11歲的少年對於科幻電影的熱情和興趣。

1978年,12歲時,他說服了祖父給他買了一臺&34;攝影機。從那時起,他就在自己的家裡、鄰居家、街上,拍攝各種所謂的「驚悚、恐怖小說裡的場景」。

1998年長大成人之後,他擔任了科幻災難電影《絕世天劫》的編劇;隨後,他還成立了壞機器人電影公司,該公司參加製作的影片有:《星艦迷航11》《科洛弗檔案》《碟中諜系列》《超級8》《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等。

2001年,艾布拉姆斯自編自導了個人首部電視劇《雙面女間諜第一季》,並親自譜寫了主題曲,他憑藉該劇入圍第54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劇情類劇集最佳編劇獎。

2004年,他自編自導的科幻懸疑劇《迷失》播出,該劇深入探討了人類信念與科學技術之爭,把科幻懸疑類美劇上升到了探究科技與人性、思考社會與哲學的高度。《迷失》在前幾季播出的時候以其熱度堪稱是當時的美劇之最。艾布拉姆斯憑藉該劇入圍第57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劇情類劇集最佳編劇獎,獲得第57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劇情類劇集最佳導演獎。

《迷失》

2006年他執導個人的首部電影《碟中諜3》,並且憑藉該片入圍第33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2008年,擔任編劇的科幻懸疑劇《危機邊緣第一季》首播;同年,擔任科幻災難電影《科洛弗檔案》的製作人,該片由馬特·裡夫斯執導,這部影片非常特別,因為它全程是使用可攜式攝影機拍攝的,最後上映時的全部鏡頭也是如此呈現,反正雲帆看完之後是有些頭暈眼花的,但是這樣反而為電影增添了一種特殊的真實感,而這個特別的製作方式就是艾布拉姆斯提出來的。

由此看來,艾布拉姆斯是一個喜歡創新性、喜歡玩些和別人不一樣的「花活」的導演。(包括《迷失》拍到後期都從荒島餘生的主題轉換成了平行宇宙,也真是腦洞大開。)

2009年,艾布拉姆斯接棒《星際迷航》系列影片,執導拍攝了《星際迷航11》,憑藉該片入圍第36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2010年,擔任動作諜戰電影《碟中諜4》的製片人。

2013年,他執導了由哈裡森·福特、馬克·哈米爾等聯合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算是比較成功地接過了喬治·盧卡斯的這一棒,IMDB評分7.9,算是經典影片的成績了,而且票房也最終取得了全球影史第四的排名,可謂是叫好又叫座。

不過可惜的是,接下來的續作《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給了執導過美劇《絕命毒師》、《馬男波傑克》的萊恩·詹森來導演,成績確實下滑地很厲害,不知道是觀眾們對第一部續作就傷了心還是萊恩·詹森確實水土不服。《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全球累計票房7.45億美元,堪堪到了前作的三分之一,IMDB評分也一路下滑至7.0分。

另外一邊,2013年,艾布拉姆斯執導的電影《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上映,他憑藉該片入圍第40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2016年,他擔任製片人的電影《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上映;10月,擔任製作的西部科幻劇《西部世界第一季》首播。2019年,由其執導的電影《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上映。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才華橫溢的J·J·艾布拉姆斯,不僅擔任過導演、製作人、編劇等多種角色,甚至還為自己的作品譜曲。不過,雖然艾布拉姆斯在製作上可謂多才多藝,涉獵廣泛,但是他的作品卻基本限於諜戰和科幻這兩類題材,其作品也因此而呈現為一種緊張刺激、險象叢生和懸疑迭起的敘事風格,並在這種風格中執著地探索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生命救贖之路。而且,他作品所呈現的個體身份的困惑與危機,客觀上是後現代社會多元文化所激發的體驗,以及由這種體驗所烙印在一定社會文化的互動行為,並最終投射出人類對自身命運何去何從的擔憂和反思(《當代電影》評)。

起碼是好的科幻類型片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的導演為何換回了J·J·艾布拉姆斯,我們不知道,但至少有一點毋庸置疑:他是一個星戰迷,他熟悉過去的作品,他懂得致敬。

所以在卡瑞辛救下蕾伊等人時,再次說出了那句經典的「我有種不祥的預感。」有多少星戰粉絲們,聽到了 「bad feeling」這個詞,就會心一笑呢?

也許,這一切都始自於——2012年10月,迪士尼以40.5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全資收購了擁有《星球大戰》的盧卡斯影業,迪士尼同時獲得了其公司名下的真人電影製作(包括《星球大戰》《奪寶奇兵》等)、消費品、視頻遊戲、動畫、視覺特效和音效後期。

星戰粉絲們還是出現了信仰崩塌,有很多人認為,盧卡斯堅持的「星戰宇宙」從《星戰7》開始,就充滿了好萊塢的爆米花香味。

迪士尼的資本注入以及票房要求,使得原本是一種文化現象的「太空舞臺劇」墮落成為了好萊塢的純正博票房的商業類型大片,不得不說是一種嚴重倒退。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從本來是被提名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等獎項到近年來和商業大片一樣,只能靠技術類獎項強行挽尊,曾經讓人們憧憬仰望的天行者宇宙,傳來了降維的悲歌。

不過,至少作為一部優秀的商業類型片,J·J·艾布拉姆斯導演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的終章,原力永在,但一個家族的故事已終結
    這句話在阿納金·天行者和盧克·天行者的口中都被說過,當輪到凱洛·倫再說這句話時,一個家族就此結束了,結束在這部《星球大戰 9:天行者崛起》中。2012年10月30日,迪士尼宣布以40.5億美元收購盧卡斯影業,並將打造全新的續作三部曲。後來我們看到的從2015年到2019年期間,產生了三部後傳及兩部外傳。
  • 價值幾百億的好萊塢第一IP,42年之後迎來最終章,能否再創輝煌?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依然由好萊塢迪士尼公司出品,J·J·艾布拉姆斯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主演,2019年12月在中美同步上映。2020年6月26日起在西瓜視頻全網首播,今日頭條、抖音西瓜小程序聯合播出。
  • 價值幾百億的好萊塢第一IP,42年之後迎來最終章,能否再創輝煌?
    《星球大戰》三部曲始自於1970年代,首部星球大戰的人物及故事是喬治·盧卡斯參照越南戰爭還有日本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所創作而成。第一美劇《迷失》導演的接棒2012年10月,好萊塢著名導演J·J·艾布拉姆斯執導後三部曲的第一部——《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 星球大戰系列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每當提及《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總能想起一句經典臺詞。願原力與你同在。從1977年第一部星戰電影誕生以來,這部臺詞幾乎系列每一部都會出現。43年過去了,這部電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已然家喻戶曉,影響深遠。甚至於在星戰迷看來,好萊塢完全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
  • 張震出演好萊塢大片《沙丘》 能否成第二個《星球大戰》?
    原標題:張震出演的好萊塢大片《沙丘》 能否成為第二個《星球大戰》? 4月16日,由美國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攜手打造,根據弗蘭克·赫伯特同名經典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沙丘》(DUNE)首發官方片名LOGO,若干精美電影劇照也同時曝光。
  •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作為影響全球流行文化長達42年的《星球大戰》系列,吸引著全球數以千萬計影迷的目光。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由中影發行,盧卡斯影業製作的年度史詩巨製《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於12月20日(星期五)同步登陸全球影院,狂攬3.75億美金,領跑全球票房。
  • 【奧電影APP購票19.9元起】《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點燃終章!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不僅將見證影史經典「天行者傳奇」的史詩終章,更將是原力光明面和黑暗面的終極一役。自2015年的《星球大戰: 原力覺醒》以來,蕾伊和抵抗軍經歷了搗毀弒星者基地、尋找天行者、星際逃亡等等的考驗,雖然經歷不少挫敗,但越戰越勇;另一邊,凱洛·倫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中成為第一軍團的全新領袖,整頓空前強大的隊伍,目標統一整個星系。      作為《星球大戰》全新三部曲的大結局,逃出生天的抵抗戰士再次集結,在全新領袖的帶領下,對抗千軍萬馬的第一軍團。
  • 科幻電影第一IP《星球大戰》,風靡了43年,這4個原因很重要
    對於全世界的科幻迷來說,1977年是科幻史上的重要節點,影史最經典的科幻片IP——《星球大戰》正是在這一年誕生,自此掀開了科幻電影的「稱霸時代」。43年來,「星戰」共推出了9部系列電影,2部外傳,1部衍生美劇,數字層面之外,是高達百億美元的票房和數以億計的粉絲擁躉。
  • 喜多匯影城 | 經典科幻系列巨作《星球大戰9》定檔2019年12月20日!
    《俠盜一號:星戰外傳》劇照然而就是這個北美口碑爆棚的系列電影,國內觀眾卻幾乎無感,就拿2018年的《星球大戰8》來說,歐美國家上映之後大受歡迎,票房屢創佳績,相較之下國內票房幾乎可以用慘澹來形容,有一些極端影迷甚至氣憤表示好萊塢電影不需要中國
  • 《星球大戰》:經典傳奇(星球大戰影評)
    之外還有好玩的活動還有光劍比拼、「奴隸萊亞」肚皮舞教程、暴風部隊奧運會、R2-D2機器人賽跑等。 兩萬張票已經提前預售完畢。活動舉辦商期待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周末再賣出一萬張票。 洛杉磯市長安東尼奧・威爾瑞喬克更宣布周五為「星球大戰日」。 不過,導演喬治・盧卡斯因為要忙於《奪寶奇兵4》的拍攝準備工作,而不會出席此次活動。
  • 一個時代的結束,星球大戰真正終章要來了嗎?
    新一部《星球大戰》電影取名為《天行者崛起》,預告片已經發布。
  •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定奪銀河命運,終章書寫傳奇!
    :天行者崛起》全國預售中12月18日19點起大規模點映12月20日全國公映光劍亮起,原力覺醒,「星球大戰」傳奇迎來終極一役!太空史詩巨製《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現已開啟全國預售,系好安全帶,前往波瀾壯闊的浩瀚銀河!當擁有超強原力的蕾伊遇上冷血無情的凱洛·倫,互相的羈絆將讓他們走向何方?她,會引導他回歸正義的光明面嗎?他,會誘惑她墮入萬劫不復的黑暗面嗎?
  • 為什麼你應該去看《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同時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文化現象:1979年5月4日,柴契爾夫人當選英國第一任女首相,英國執政黨在《倫敦晚報》上刊登了半版廣告「願5月4日與你同在」(May the Fourth be with you),這則廣告巧妙借用了《星球大戰》影片中的經典臺詞「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的讀音,而5月4日從此成為所有影迷的節日。
  • 《重裝機甲》上映,「荒島求生」導演轉型機器人大戰題材能否成功?
    近日,由苗金光和苗金倉兄弟執導的網絡大電影《重裝機甲》在視頻平臺上映,該影片可以說開網大領域機器人大戰題材先河,象徵著以往小打小鬧的網絡大電影開始往好萊塢機器人大戰的方向轉變。
  • 《星球大戰》憑啥讓美國人痴迷43年?
    :天行者的崛起》上線12015年,我在美國讀書時,恰逢《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上映,當時,雖然我已經對《星戰》系列早有耳聞,但從來沒看過,只打算去電影院湊湊熱鬧。《星球大戰》劇照說白了,故事抓馬狗血,特效狂拽酷炫,具有一切好萊塢爆米花大片的特點
  • 《星球大戰》完結篇:最後一戰決定銀河命運!
    ▲點擊上方圖片,獲取報名連結《星球大戰》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之一,無論是橫跨宇宙的善惡對決,還是超越時代的浪漫想像,都成為幾代影迷心中的經典回憶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如果你喜歡看好萊塢大片,那你最好還是了解一下《星球大戰》對好萊塢電影究竟產生了多大影響。可以說現在理解的好萊塢,都與星戰有關星戰系列的誕生背景要從1960那個年代說起,那個時代好萊塢可是一塌糊塗,簡直到了要崩潰邊緣,大製片廠壟斷制瓦解,新興的電視娛樂躥火,這導致好萊塢老闆們把製片權下放給了那些剛從電影學院不久的新導演。
  • 盧卡斯放棄導演片酬,卻意外締造《星球大戰》150億美元商業神話
    >對於製片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而言,《星球大戰》無疑是救命稻草,而對於該片導演喬治·盧卡斯來說,這部電影是他打造盧卡斯商業帝國的開端。《星球大戰》第一部的成功與轟動,為喬治·盧卡斯成功搭建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盧卡斯主導的《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總共拍攝了六部,收穫了超過35億美元的票房總收入,而其在相關商業開發上所攝取的收益更是超過了150億美元。
  • 《星球大戰》貢獻影史第一大梗「我是你爸爸」,影響好萊塢40年
    《好萊塢報導》曾召集1600多名好萊塢導演、演員、製片人選出100句最經典的電影臺詞。作為史上最強大的商業片IP,《星球大戰》有4句臺詞入選,實至名歸。「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 【預售】《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點燃終章
    《星戰》系列第九部作品《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故事發生在《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一年之後,「星球大戰」系列的第三個三部曲即將迎來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