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21:23:17 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作者:辣筆小強
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金在線微信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資金,「槓桿客」的一舉一動始終牽動著市場的敏感神經。截至12月24日收盤,兩融餘額再創階段新高,年內淨增加5901億元,為歷史第二高,僅次於2014年的6791億元。
年內兩融淨增加5901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收盤,兩融餘額為16093.84億元,創2015年7月7日以來近5年半新高。
和2019年末10192.85億元相比,今年以來兩融餘額淨增加5900.99億元。這僅次於2014年的6791.29億元,為兩融史上年度淨增加第二高的年份。
具體而言,7月份兩融淨增加最多,單月達到2611億元,佔全年淨增加額的44.2%。經歷9月份淨減少後,兩融餘額又是連續3個月淨增加,12月以來淨增加347.07億元。 融資買入醫藥生物最多
從申萬一級28行業來看,今年以來,槓桿客融資淨買入最多的行業是醫藥生物,足有614億元。其次是電子行業,年內融資淨買入達548億元。此外,非銀金融和電氣設備也被融資淨買入超300億,具體分別為371億元和330億元。
當然了,由於各個行業的兩融標的股數量不同,若是看平均淨買入的話,非銀金融則是最高的,平均每隻標的被淨買入5.22億元。其次是農林牧漁,平均每股淨買入5.06億元。 融資淨買入TOP20個券
從個券角度看,年內融資淨買入最多的是易方達黃金ETF,淨買入金額為155億元。其次是華安黃金易ETF,年內淨買入110億元。
個股方面,牧原股份是融資淨買入最多的個股,年內融資淨買入額達102億元。其次是比亞迪,年內融資淨買入額為68億元。
結合個券漲跌看,雖說被大額融資淨買入的個券多數都是上漲的,但也有部分個券不漲反跌,像牧原股份年內就下跌了16.29%,還有恆逸石化和萬科A年內也是下跌的。此外,H股ETF和恒生ETF兩隻基金年內也是下跌的。 融資淨賣出TOP20個券
至於融資淨賣出,年內上證50ETF被淨賣出最多,達46億元。其次是中國平安,年內被融資淨賣出37億元。此外,滬深300ETF、恒生電子和納指ETF也被融資淨賣出超過10億,具體分別為20億元、12億元和10億元。
同樣,這些被大額融資淨賣出的個券並不全是下跌的,比如航天電器年內大漲120.36%,榮盛石化也是翻倍。納指ETF、滬深300ETF、恒生電子等則漲超20%。而*ST安信、國新健康、方大炭素、碩貝德等年內跌幅超過20%。 本月最愛隆基、狂賣仁東控股
對於投資者來說,槓桿客的最新動態或許更有參考性。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月內融資淨買入最多的是隆基股份,淨買入金額為18.22億元。得益於光伏概念的爆發,作為龍頭股,隆基近來可謂風光無限,光本月股價就大漲36.03%,市值突破3500億。此外,中航西飛、中國平安、沃森生物、通威股份和保利地產本月也被融資淨買入超10億。
相反,仁東控股是本月融資淨賣出最多的個股,淨賣出金額為15.91億元。可以說近來仁東控股是「最殘忍」的個股,自11月25日跌停開始,其是連續14個跌停(後13天是連續一字板跌停),累計跌幅高達79.52%,股民人均虧損超220萬。另一個被融資淨賣出超10億的是博時黃金ETF,淨賣出金額為14.46億元。而興業證券、貴州茅臺和長安汽車等個股也被融資淨賣出較多。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兩融資金屬於槓桿資金,代表了投資者對後市的一種信心。融資餘額的增加意味著市場情緒度的上漲,也意味著投資者對後市信心有所增強,往往被當成後市看漲的先行指標之一。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兩融餘額新高,就預示著股市目前已經接近頂點了。但需要指出的是,雖說年內兩融餘額有所增長,但兩融資金在總的流通市值中的佔比其實並沒有明顯的上升,甚至遠不及2015年。
而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近期各大券商紛紛表示看好後市。海通證券提出,2021年「股」舞人心。首先,股權時代背景特徵。產業結構升級和融資結構轉變大背景下中國股權投融資時代已經徐徐展開,借鑑1980年代前後美股經驗,A股未來有望迎來長牛。其次,本輪牛市漸入高潮。我國正類似當年的美國,也處在產業結構轉型期,未來A股也有望迎來長期股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