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評:碳中和得勢不饒人,敢於與時代紅利共呼吸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吳國平財經

消息綜述:

1、近日,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會議強調,明年要著重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規範發展,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明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2、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就是把新能源電力消納好。這裡面要做的工作很多,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因為到2030年風能、太陽能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預計2020年底能夠達到4.6億千瓦,以後每年的增量還是很大。

3、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要加大煤炭的清潔化開發利用,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兜底保障。要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推動低碳能源來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邏輯梳理:

>>>市場起行情必備的要素有三點,增量、大象起舞,喜聞樂見的主線; 溫和增量進場,特別是北上資金的態度異常堅決,大象起舞更是捷報連連前有恆瑞醫療、五糧液,後有碳中和三兄弟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比亞迪迷人亂墜;至於喜聞樂見的主線,非造車新勢力莫屬,作為最尖的矛細分聚光燈來到鋰電上;整體來看結構性的賺錢效應非常火爆,造車新勢力為矛的春季行情基調已成,站好隊伍積極做多。特別是有了白酒前面的瘋狗浪的示範後,碳中和作為時代紅利,得勢絕不饒人。

相關焦點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背景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什麼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高瓴158億入股疊加碳中和政策紅利 隆基股份漲停後勁兒有多大
    12月9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宣布近60億定增大單的配售結果,高瓴資本旗下的中國價值基金認購了約5億元;而在更早的7月17日,高瓴資本現身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的197億元的定增名單中,認購其100億元,鎖定期為6個月。鎖定大單家中有糧,心中不慌。
  • 人民網熱評熱泵應用,熱立方鼎力助推「碳中和」
    日前,人民網發表了《熱泵技術助力2060「碳中和」》的文章,明確指出熱泵之於促進碳中和、碳中和之於清潔能源應用的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江億教授認為,建築用能的電氣化,比如用電動熱泵來替代燃氣鍋爐製取熱水能夠有效減少碳排放。
  •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來源 | 人民網原標題:《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新華社記者高敬「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深圳就在達峰的路上 更可爭做新時代碳中和先鋒城市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李曉江曾參與了深圳多個項目的設計,他建議深圳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將碳中和作為發展目標,爭做新時代碳中和的先鋒城市。「而且這種角色不僅僅是深圳自己的發展,而是要帶動周邊的城市群,帶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國家,來更快地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
  •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在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氣候雄心峰會及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要實現、以及怎樣實現呢?
  • 「碳中和」產業鏈全方位梳理,股民看清楚!
    老陶發現,這些動作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碳中和」!1、在剛剛結束的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明年重點任務。這裡要強調一點,碳中和不僅僅只是能源的事,它與產業鏈等方方面面都有關係: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當下整個產業鏈都將進行重構、重組,以符合新的標準!可想而知,對於相關企業來說,將是巨大的歷史機遇!2、那麼,哪些產業鏈將受益呢?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在近期的中央經濟會議上,「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被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碳中和目標是中國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付出的行動,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碳中和」意味著經濟社會活動引起的碳排放,和商業碳匯等活動抵消的二氧化碳,以及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 什麼是碳中和?明白這個你就不會奇怪斷電斷火了!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解決方式。截至目前,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均已提出碳中和目標,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在講話中提出美國要重回《巴黎協定》,其基本要求就是美國要提出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也就是說,在未來一年內,全球主要經濟體均會參與到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中來。為什麼要重視碳中和?
  • 解答丨「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一起來了解下
    解答丨「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一起來看↓↓↓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全球「碳中和」之戰勝負,關鍵在城市
    作者:時代財經 王文 編輯:梁勵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0年12月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如上呼籲。他敦促各國採取更有效的措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亦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儘管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上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中國依然向世界展現了堅定不移的減排決心和大國擔當。與此同時,全球目前已有110多個國家相繼提出了21世紀中葉的「碳中和」目標承諾,國際「碳中和」之戰的正式打響。
  • 碳中和是地方發展天花板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碳中和是地方發展天花板嗎?導讀:低碳發展不是站在經濟增長的對立面,低碳發展可以讓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同時促進新經濟形態的發展。「碳達峰」、「碳中和」正在成為新近的流行詞。不久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這是中國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全年的重要任務。
  • 「碳達峰」「碳中和」未來已來,江蘇準備好了嗎?_新華報業網
    達到峰值後,要把排放從高位降下來,就需要通過植樹造林、二氧化碳捕集等方式,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相抵消,這就是「碳中和」。  「碳達峰、碳中和對全球來說都是一場能源革命。」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許傳龍告訴記者,我國是後發的工業化國家,要從碳排放「近零」直接到「淨零」,從原來的參與者到跟跑者,現在要轉向領跑者,這與我國到2050年要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是相匹配的,是緊跟時代潮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中國舉措。要通過碳達峰、碳中和的技術目標,實現從高碳轉向低碳,甚至一步到位轉向零碳。
  •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綜合
  • 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原標題: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近日,三井化學社長橋本修明確提出,
  • 「碳達峰」和「碳中和」劍指光伏市場 隆基股份獲高瓴資本青睞
    「八箭連發」國務院定調光伏「碳達峰」和「碳中和」激活光伏市場上周,國務院七部門可謂「八箭連發」,定調了我國光伏行業。這意味著在挪去產能置換這個「緊箍咒」後,光伏壓延玻璃的產能將會迅速擴大,而光伏玻璃供應掣肘光伏迎接平價時代的陰霾也將一揮而散。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副司長表示「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將脫離補貼進入平價時代,但國家能源局則將繼續出臺扶持光伏產業的政策。這些政策包括新能源基地示範工程行動計劃。
  • 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
    其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是其中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深耕太陽能的隆基股份在很多市場人士眼中就是「碳中和第一股」。其實,除了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三大產業利好之外,此次會議還利好種業、5G、晶片和物流等8大產業。那麼,誰將在未來的行情中跑出來?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看好分布式有源網對傳統配網的成本優勢,相比傳統能源,新能源規模偏小,但是也使 得其可以更靠近用戶端發展分布式能源,並節省配電網傳輸費用。而之後中國將通過電力領域提升非化 石能源比例完成電力碳中和,非電領域先推動天然氣替代再推動氫能替代完成能源碳中 和,並在需求端通過碳排放權總量控制+交易的形式推動新技術在工業和交通等領域的應 用、加速碳中和進程,從高碳向低碳最後向零碳三步走,完成 2060 年對能源,工業和農 業領域的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