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每集僅有10分鐘的微紀錄片,為你揭秘中國的水下世界

2021-03-03 海洋網


由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創作團隊耗時3年製作完成的我國首部系統探秘並記錄中國水下故事的微紀錄片——《水下·你未見的中國》,於9月30日在東方衛視播出。

該記錄片共分為六集,分別為《向海而生》、《時間膠囊》、《水下長城》、《高原秘境》、《又見白鶴梁》和《珊瑚海》六個主題,每集時長十分鐘左右。

這不算長的時長,是因為製作團隊希望打造的是一款滿足絕大多數人收視習慣的文化產品,拒絕「尿點」,拒絕「水分」。

紀錄片從西沙群島的海底秘境到滇蜀交界的高原湖泊,從新中國第一座水庫到浩大的三峽工程;奔襲數萬裡,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超過200小時潛水拍攝,錄製16000GB的4K素材,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了沉寂在中國水下鮮為人知的故事。

和以往單純地從第三人稱視角進行記錄不同,這一次,攝製組更多地和人物進行互動,甚至把自己化身為影片的一部分,推動故事的前進。

在第一集,《向海而生》中,影片就以一位漁民為主線,通過跟拍其的捕魚生活,記錄了人類為生存,潛水捕魚,與大海搏鬥的故事。

同時,也向觀眾展示了我國南海海域富饒的水下生態。

海面下常年保持著超過20米的能見度,陽光穿透水面,海中的浮遊植物因此獲得更多光合作用的機會。更多的溶解氧產生,更多的活力被激發。

根據2017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南海浮遊植物477種,主要類群為硅藻和甲藻;浮遊動物471種,主要類群為橈足類和水母類;大型底棲生物1196種,主要類群為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脊索動物;海草6種;紅樹植物10種;造礁珊瑚83種。

據考證,自西漢開始,就有中國人在此捕魚,兩千年之後今天,我們依舊向海洋索取財富,也在利用海洋創造財富。

南海海域存在著富饒與希望的同時,也存在著危機。

在最後一集《珊瑚海》中,製作團隊用影像,記錄了珊瑚礁在南海海域的生存狀態。

50年來,珊瑚礁平均覆蓋率從接近80%,下降至不足20%。

水面之下,色彩暗淡。

但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生態的倒退,終於被人類察覺並重視。

近年來,政府對粗放作業方式嚴令禁止,限制性捕撈也從被動執行到深入人心。漁民和科學家,民間和官方,都在攜手努力,讓水下重新煥發生機。

在《珊瑚海》中,劇組還記錄了中科院南海所的張浴陽博士及其團隊,為保護珊瑚拯救珊瑚,潛入南海,組裝人工珊瑚支架——「珊瑚樹」的事跡。

張浴陽博士及其團隊所植入的每棵「珊瑚樹」高達7米,可以懸掛50株珊瑚。 

短短一年,小珊瑚長勢不錯,個體平均增長了4-5倍。

最讓人欣喜的是,成群的魚兒圍繞著它們,生命已經開始繁榮。

茫茫大海中,這些小珊瑚,究竟能給南海的水下生態帶來怎樣的改變?還需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水面之上,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

水面之下,是無法丈量的未知

黑暗,不是生命的終點

綠洲,不是陸地的獨享

千百萬年來,人類享受著它的饋贈

留下生活的痕跡,生存的故事

然而,我們卻沒真正的了解過它

沒有真正的了解過

人類留下的「痕跡」是否會帶來傷害

沒有真正的了解過

它以及它正孕育的生命的處境是否危險

江河湖海,皆為家園

水孕萬物,生生不息


這部紀錄片顛覆以往

形成一次全新的對中國水下世界的科普

這部紀錄片不僅僅是冰冷的影像

它們蘊含著隱忍、堅強、守護、純真、善良

它們銘刻著一代代中國人,精神的力量

那麼,就讓我們

先從這片國土的海域開始

了解中國的水下世界

了解海洋

《水下·你未見的中國》預告片↓↓↓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視頻

來源:海洋網綜合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微紀錄片:小視角呈現多彩中國
    這正是微紀錄片與大多數短視頻的不同之處。20世紀90年代已有「微型紀錄片」的說法,其特點被概括為「製作周期短、耗資小、傳播速度快,一般情況下,長度為5~10分鐘」。2012年前後,微紀錄片有了新的表述:「新媒體正在逐步改變紀錄片的生產、傳播、營銷過程,而微紀錄片在生產方式上,具有製作周期短、個人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手機拍攝、實時傳輸、實時話題等特點。」
  • 微紀錄片:小視角呈現多彩中國
    短短三分多鐘的微紀錄片不是簡單的硬廣告,更不是譁眾取寵的低級段子,而是用接地氣、生活化、沒有距離感的微觀視角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美感。這正是微紀錄片與大多數短視頻的不同之處。20世紀90年代已有「微型紀錄片」的說法,其特點被概括為「製作周期短、耗資小、傳播速度快,一般情況下,長度為5~10分鐘」。
  • 百集系列微紀錄片《冰雪故事匯》開播
    為響應「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新年伊始系列微紀錄片《冰雪故事匯》在人民網等平臺播出。該紀錄片計劃第一季製作播出100集,每集三分鐘,講述有溫度的冰雪故事,涵蓋冰雪運動愛好者、冰雪運動教練、冰雪運動進校園、冰雪運動進社區、冰雪運動背後故事、冰雪運動推廣人、冰雪運動媒體人、不退役的冰雪人、冰雪運動中國製造、不分國界的冰雪人等十大主題,講述普通人的冰雪小故事,講好中國冰雪大故事。日前,該系列短片製作方召開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舉行。
  • 這部青春勵志微紀錄片,獻給2020…
    這部青春勵志微紀錄片,獻給2020… 2020-12-27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義大利國家電視臺播映 百集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義大利播出落地發布會18日在羅馬舉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與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就《從長安到羅馬》
  • 見慣了BBC拍大海,你知道中國的水下世界什麼樣嗎?
    見慣了BBC拍大海,你知道中國的水下世界什麼樣嗎?有神奇的水下古城;還有白鶴梁、長城這樣延續千百年的歷史印記。這些美麗的畫面,不來自於BBC或是Discovery,而是國產紀錄片《水下·你未見的中國》。它是一次顛覆,形成了全新的對中國水下世界的科普。兩個字:好看。
  • 推薦 | 水下有你未見的中國
    《水下·你未見的中國》一共分六集,從西沙群島的海底秘境到滇蜀交界的高原湖泊,從鮮為人知的水下長城到浩大的三峽工程,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了沉寂在中國水下,卻又鮮為人知的故事。《向海而生》展示了中國南海水下的富饒生態,也記錄了人類為生存,潛水捕魚,與大海搏鬥的故事。比起耳提面命,生活終會教會每個人什麼是「粒粒皆辛苦」。
  • 系列微紀錄片第一集《第一書記 · 跨越》
    系列微紀錄片第一集《第一書記 · 跨越》 2020-10-26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水下中國
    直到2012年,在寫《戰狼》劇本期間,我計劃去四王島船宿,吳京說:「不行啊大哥,咱們電影就要開拍了,你不能走!」「好吧,那你欠我一次潛水。」吳京覺得他不能欠我,於是給我安排了一次潛水:在三亞。我們想要拍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旅遊或者潛水節目,而是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揭秘一個不為人知的中國水下世界,對中國水下生物、自然生態、人文故事和歷史文化,進行全面發掘和展示。
  • 每集10分鐘,共8集的網劇為什麼不直接製作為電影?
    在男男方面的題材在中國是不被提倡的,然而在泰國卻非常盛行,最近也有非常多的觀眾在追泰劇《緣來誓你》,另一部就不提了,怕被攻擊。男男在曾經是非常……的事情,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件事情在全球五大洲逐漸得到合法化。
  • 中國女孩叫板BBC,冒死拍出中國的水下世界,震撼程度爆表
    3年前,她帶著其他5位小夥伴,開始籌備《水下中國》紀錄片的拍攝。《水下中國》最終也只完成了6集,每集30分鐘的成片。導演周芳說:「很多人質疑我們效率低,其實用近3年拍攝中國的水下,時間真的太短了。」 每一集是一個主題:水下洞穴、古城、沉船、珊瑚、海底生態、漁業……每個主題都代表了中國水下一種罕見的自然景觀。
  • 探索中國青年的精神圖譜 微紀錄片《理想答案 僅供參考》開播
    從2020年9月3日起,每天19:5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將推出一部呈現當代中國青年人生態度的系列微紀錄片6集,每集5分鐘。但在他的眼裡,世界上沒有無用的東西,只是還沒到它發揮作用的時候。也沒有無用的人,只是還沒到他發光的時候。
  • 短視頻、漫畫、微紀錄片 黨史新中國史的新表達
    提到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你會想到什麼?厚重的文獻彙編,權威的理論文章,還是大部頭的經典著作?如果我告訴你,他們還製作了微紀錄片、短視頻、漫畫,其中不乏爆款,贏得年輕人喜愛,你會不會吃驚?
  • 百集微紀錄片《百鍊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開拍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孫少龍)百集微紀錄片《百鍊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創作座談會暨拍攝啟動儀式10日在京舉行,該微紀錄片預計於2021年4月播出。  據介紹,該微紀錄片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共江蘇省委聯合出品,採取短小精悍的短視頻形式,擷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復興歷程中的100個重要事件,用100個歷史故事反映出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
  • 湖南女孩叫板BBC,冒死拍出中國的水下世界,震撼程度爆表
    通過另一個水下平行世界,我們得以了解那些被遺忘的中國文化。《水下中國》最終也只完成了6集,每集30分鐘的成片。周芳說:「每個人都有超過10年的水下拍攝經驗,憑著一股熱情就在一起了。」《藍色星球》是BBC拍的關於水下主題紀錄片的標杆,它讓全世界的人開始對水下世界感興趣。即便到了今天,很多人依然會把《水下中國》和《藍色星球》作比較。評價這部紀錄片哪些地方不如《藍色星球》,哪裡不如BBC。周芳說:「《藍色星球》是世界的,但《水下中國》是中國唯一的。
  •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1月28日在央視與西安廣播電視臺...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於2020年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及原點新聞APP等同步播出,1月3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為廣大觀眾獻上一部別開生面,唱響「絲路精神」、講述文明互鑑的視聽盛宴。
  •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開播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昨天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總監製唐世鼎介紹,全片拍攝製作歷時兩年多,由中意兩國導演聯手打造,採用專家學者體驗式拍攝,穿越古今絲路實地探尋,跨越時空展現東西文明交融,將絲路歷史與現實濃縮在一個個鏡頭表達與每集5分鐘的短片中。每十集構成一個系列,春節期間首播的第一季50集共五個系列,包括文明密碼、社會生活、千年藝苑、絲路商貿、軍事探尋,每天5集、10天連播。
  • 湖南女孩叫板BBC,冒死拍出世界第一部水下中國紀錄片,震撼程度爆表
    每一集是一個主題:水下洞穴、古城、沉船、珊瑚、海底生態、漁業……每個主題都代表了中國水下一種罕見的自然景觀。導演周芳說:「我們並非是以物見物,而是以物見人,以物見中國。」周芳說:「每個人都有超過10年的水下拍攝經驗,憑著一股熱情就在一起了。」《藍色星球》是BBC拍的關於水下主題紀錄片的標杆,它讓全世界的人開始對水下世界感興趣。即便到了今天,很多人依然會把《水下中國》和《藍色星球》作比較。評價這部紀錄片哪些地方不如《藍色星球》,哪裡不如BBC。周芳說:「《藍色星球》是世界的,但《水下中國》是中國唯一的。」
  • 周芳:向世界展現水下中國之美
    沉船穿越百代,只為尋找它的前世今生;千萬年的交集,人類享受著它的饋贈,留下生活的痕跡、生存的故事。今天,讓我們衝破邊界,像魚兒一樣自由呼吸,去感受它——一個從未見過的水下中國。」  這是紀錄片《水下中國》的片頭語,也是導演周芳向世人展示水下中國的6個維度總結:黑暗洞穴、水下古城、古今沉船、秘密花園、生命綠洲和海底糧倉。
  • 第三季100集《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即將再次登陸非洲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12月21日開始,第三季100集《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將登陸四達時代非洲數位電視及網際網路視頻平臺,覆蓋肯亞、烏幹達、南非、奈及利亞、尚比亞、坦尚尼亞、盧安達、莫三比克、象牙海岸、加納等32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面向近1300多萬非洲家庭數位電視用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