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談 如何入行成為編劇?

2021-03-03 導演幫


來源/功夫查理

最近頻頻有朋友問我:「電影編劇平時在做什麼?想成為一名編劇需要什麼條件?」,我總是儘量耐心解答,原因很簡單:一年前的此時此刻,我在人生岔路口,不知何去何從。幸運的是,有一位編劇朋友不僅為我掃盲,還給指了條明路,領我順利入行,蒙此恩惠,我一直無以為報。


冬去春來,我已經在圈內一線的電影編劇團隊裡當了9個月學徒,茁壯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前136線編劇。期間有不少困惑和啟發,在此總結,算是交出手中的接力棒,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先劇透一下,接下來我們將討論4個問題:

1.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編劇?
2. 電影劇本的前期開發流程
3. 我是如何從白痴編劇進化為菜鳥編劇的
4. 學習/訓練/求職的渠道和方法


從考慮入行的第一天起,最困擾的問題就是「我到底適不適合當編劇?」,包括「我不是科班出身怎麼辦?我天賦夠嗎?」等子問題。

坦白說,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只有做了才知道。也就是說「不存在合不合適,只存在想不想做、去不去做!」


如果你的創作夢/電影夢深埋已久,一直讓你心癢難耐,夙興夜寐;如果你看好片時會洶湧澎湃擊節讚嘆,看爛片時會義憤填膺恨不得自己上……那就啥都別說了,直接開幹吧!


如果你至今連基本的看片、閱讀、寫作的習慣都沒有,那說明你對電影/文字創作不是真愛,也就無所謂合不合適了。

至於是否科班出身,並不重要。我所在的團隊裡,有不少人是半路入行,有當公務員的,學建築的……但他們已經躋身一線,甚至公司老闆(某業界大佬)也並非科班出身。


非科班出身,最大的問題是積累不足(看片量/寫作經驗)和知識體系缺失(編劇、導演、拍攝、剪輯、製片的常識),但這並不致命,只是時間問題,來日方長,願意主動學習即可。


但非科班出身也有其優勢,例如對其他行業有深入了解(《紙牌屋》的編劇之一曾是白宮顧問)、有深入的社會經驗(《蝸居》編劇六六曾做外貿多年)、沒有條條框框(《萬萬沒想到》主創叫獸易小星),只要補足了劇作技巧和創作經驗,在其他行業的經歷就會助你寫出不一樣的劇本。

說到天賦,近半年來,我受用最大的一句話是「現在人們努力程度之低,還遠未到拼天賦的程度」。我雖深知自己天賦有限,但放眼爛片扎堆的華語市場,平均水平不過爾爾。時無英雄,豎子也有機會成名,何況你我。


此外,文藝圈散漫成性,隨便從金融圈拉一個投資顧問、從IT界裡抓一個產品經理,打個對摺,其拼命程度也完爆大多數文藝工作者。以實擊虛,後發制人,並不困難。

再以我自己為例,從網際網路轉入影視圈9個月,雖頗有成長,但仍處於打基本功階段,還有太多乾貨要學、片子要看。較之「天賦」,「紀律」更能影響我的工作表現,在我完成基礎訓練之前(目測要個兩三年),沒有人(包括我自己)有資格評估我的潛力和未來成就。與其成天糾結天賦,不如趕緊看兩部電影。

概括來說,大致分三個階段:發想點子、發展大綱、完整劇本。

1. 發想點子


也就是提交創意。在此階段,創意/點子可以五花八門,渠道也可以多種多樣。
例如很多情況下,是某導演/製片自己想拍某題材,找編劇聊天,從無到有發展一個故事(王家衛想拍「民國武林」,寧浩想拍「人的動物性」);


又比如,某投資人/監製想改編某暢銷書、網絡熱帖,找職業編劇著手改編(《鬼吹燈》《失戀33天》);

以上情況,都和新人關係不大。新人更常見的情況是,自己從一個點子開始,創作全新劇本。這個階段比較私人,都是新人自己瞎想瞎寫,沒人管你。因為沒有故事,光有點子,沒人會理你——點子多少錢一斤啊?百度一搜一萬個。

2. 發展大綱


大綱,即故事梗概,用幾千字概述你的故事。寄給影視公司、交給上司、發給朋友看的故事,一般都是大綱,因為點子太短,劇本又太長。


這個階段極為重要,因為大綱是故事面世的第一步,也是所有人討論、分析你的故事的基礎。很多時候,大綱的好壞決定了項目的生死。


看劇本的人,都在討論些什麼呢?概括來說,就是兩件事:

a. 技術是否達標;


主題:是否清晰、新穎、深刻,是主流還是小眾,是否有話題性;
情節:是否完整、窠臼、矛盾的解決沒有說服力
人物:是否有魅力、性格鮮明、有代入感
節奏:是否流暢、是否拖沓
……
還有類型、語言、情感、手法、風格、格局、體量、題材、調性、完成度……等幾十項指標。

b. 是否值得投資拍攝


這個故事最大的價值在哪裡?它值得讓幾百人費錢費力地工作好幾個月,將之搬上大熒幕嗎?投資是否划算?市場潛力如何?該類型是否適合本公司?能否過審?……

編劇在大綱階段,需要面對的是反反覆覆的修改,甚至推倒重來,畢竟故事大綱是奠定一整部電影的基石,而修改大綱的成本最低(相較於拍攝期、後期修改的成本而言)。一般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編劇呆得最久的階段(至少我是如此),因為這是挑戰絕大多數的劇作問題的戰場。戰鬥耗時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對編劇的悟性和心理素質有相當大的挑戰。

3. 完整劇本


不少新人直接會用完整的劇本投稿、參賽。但我尚未寫過完整電影劇本,就不多說了。

簡言之,就是不斷寫,不斷試錯,並扛住壓力。

第一階段:調整時差,適應編劇生活


記得剛進公司的前兩個月,我就像一個小學英語水平的人移民美國,六神無主,舉步維艱。我連一個完整的劇本都沒有讀過,討論會上大家隨口舉出的片子我沒看過(我看片量不過六七百,其他人卻是兩三千),隨口蹦出來的專業詞彙——調性啊、格局啊、體量啊,我也不明所以……就像新移民聽不懂英語,但被逼硬著頭皮聽,頭都大了。好在久而久之,漸漸有了語感,學會了坐車、點菜等日常對話,勉強生活了下來。


這裡的「語感」,大致是了解了劇本長啥樣(格式/文風/詳略比例),熟悉了編劇的工作狀態(寫稿/討論/改稿/看片),習慣了那些行話(計算節奏/詳略失當/調性衝突)……


這個階段不能心急,不要妄自菲薄,企圖和有經驗的同事攀比。人家科班出身,花了好幾年學這個,你才來幾天,急什麼急?

第二階段:搞明白何謂故事,何謂電影故事;

到了第三個月,我開始向公司提交我的故事點子/創意,沒想到將眾人雷得外焦裡嫩。到底有多雷呢?拿網上廣為流傳的分鏡圖打個比方:

如果本圖是同事提交的點子,代表行業內的基本要求。

那本圖就是我的業餘點子——毋庸置疑的坑爹!

說穿了,就是我根本就沒搞明白,怎麼去講一個「故事」,連基本的起承轉合都沒有。這是考驗前輩耐心的時候了,即便讓我「負分滾粗」也無可厚非。幸運的是,胸襟廣闊的前輩們強忍著噁心,審讀了我多篇不堪入目的稿件,並耐心地指出致命傷的前後排序(因為通篇都是致命傷),我開始逐一解決,在一來二去、三番四次、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我漸漸摸到了門道。

期間,我加入了劇本評估小組。在師傅的帶領下,將某大公司寄來的劇本,進行全面細緻的拆解、分析。當我從作者視角切換到審讀人視角,反覆研讀一個成熟劇本,甚至對作者指指點點的時候,我開始下意識地反觀了自己的舊作,又收穫不少。當我再次下筆時,雖然還很爛,但至少勉強算一個故事。

熬過這個階段,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你會被一次次地否定,但你始終要記得,前輩們跟你無冤無仇,罵你是看得起你,是為了你好。哪天他們都不罵你了,那才真的有問題。


在這個階段,建議像分期付款一樣,各個擊破技術問題:先搞明白何謂故事大綱,再明白一個電影故事需要有多少情節量,再明白如何讓觀眾對人物產生認同感……

第三階段,將心得應用於創作


在對劇本的技術問題有了全盤了解之後,就到了應用階段。「懂了」是一碼事,「寫了」是一碼事,「寫好了」又是另一碼事。我剛到該階段,還在苦苦摸索,就不多說了。

如果你打算日後成為編劇,你現在需要怎麼做呢?


首先是積累,瘋狂看片。這是基本中的基本,也是我深受其苦的短板所在。正所謂「熟看電影千八百,不會拍片也會編」。至於看什麼片,從高分經典看起,絕對是沒錯的。

讀書方面,若你喜歡讀小說,再好不過。至於劇作教材,有兩本對我幫助很大:《電影劇本寫作基礎》(悉德•菲爾德著),以及《故事策略:電影劇本必備的23個故事段落》。二者都是將好萊塢經典類型片的套路進行拆解,甚至給出了創作模板,讓你在短時間內對電影故事的起承轉合、體量、節奏、結構有一個宏觀認識。也許很多老編劇會看不上這些入門教材,認為創作無一定之法,但就算是莎士比亞,在創作前也得學會ABC。

至於訓練方法,筆耕不輟是永遠的上上之策,儘量堅持寫博客、寫小說。不過新人切忌悶著頭自己寫,一定要捨得拿出來給人看,避免陷入死胡同。即便沒有懂編劇的朋友可以聊,至少也發到網上,讓人民群眾給個反應。

說了這麼多,無非三個字:花工夫。不管是文筆的鍛鍊,對故事的理解,對節奏的把握……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於新人而言,水平的增長絕對和投入的時間成正比。不要相信什麼「把愛好當職業是最痛苦的」之類的鬼話。全職投入和業餘把玩,完全是兩個概念。


如果你真有強烈的編劇夢,評估自己是否適合的唯一方法,就是趕緊開工寫故事。而獲得快速成長的最好辦法,就是加入一個全職的編劇團隊。

關於求職,最後說兩點個人經驗。


一是儘量請圈內朋友推薦:不是說走後門,而是分享招聘信息,告訴你哪裡有空缺職位,並幫你參考值不值得去。


二是自己一定要有作品(至少是故事大綱),這是最最基本的敲門磚,否則人家憑什麼待見你?

本文純屬個人見解,無法代表行業內的基本生態,看看就好,不必較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遇到這麼專業、耐心的團隊;但我也不像某些人那樣,從小就有如何講好故事的敏銳直覺,或者老早就買得起DV單反MAC做片子……你我殊途,也許同歸於前路,也許分道而揚鑣,誰都說不準。

相關焦點

  • 如何入行成為編劇
    最近頻頻有朋友問我:「電影編劇平時在做什麼?想成為一名編劇需要什麼條件?」
  • 如何入行成為菜鳥編劇
    最近頻頻有朋友問我:「電影編劇平時在做什麼?想成為一名編劇需要什麼條件?」
  • 新人編劇如何快速入行?
    有一句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到底要不要入行,可能比怎樣快速入行更要去考慮。有人想怎麼去判斷到底適不適合做編劇。其實有兩點,首先最明確的就是喜不喜歡這一行,另一點就是擅不擅長,喜不喜歡相對比較容易判斷。
  • 編劇是怎麼入行的?
    有些職業門檻比較低,比如送快遞的,也要跟上兩三天才能正式工作。有些職業門檻非常高,比如金融操盤手,建築設計師,政府官員,足球教練等等,這些有可能需要十年以上… 顯示全部 任何職業都有門檻,都不存在我今天決定入行某個職位,明天就可以靠這個職業賺錢養家了。有些職業門檻比較低,比如送快遞的,也要跟上兩三天才能正式工作。
  • 編劇入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些郵件的地址欄中收件人是一長串的郵箱名,為了成為一名編劇,他們把微博上能找到留了郵箱地址的圈內人都填了進去,然後便開始等待伯樂降臨。只是,這樣漫天撒網的方式少有成效。作為過來人,我想聊一聊,成為一名職業編劇的正確打開方式。如果你問我,成為職業編劇最難的步驟,我會告訴你,是入行,是入行!圈內與圈外,就仿佛結界的兩端。
  • 編劇乾貨||零基礎,怎樣入行做編劇?如何快速成長為編劇達人?
    想告訴你,國外不清楚,國內一天專業課都沒上過的編劇佔了從業人數的六成以上。至於說到入行,我不清楚你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跟著職業編劇混,當不署名的槍手算是種入行;成為唯一署名編劇,一作成名,也是種入行。
  • 分享 | 零基礎,怎樣入行做編劇?
    想告訴你,國外不清楚,國內一天專業課都沒上過的編劇佔了從業人數的六成以上。至於說到入行,我不清楚你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跟著職業編劇混,當不署名的槍手算是種入行;成為唯一署名編劇,一作成名,也是種入行。
  • 編劇是如何養成的?編劇的入行攻略!
    會搭積木你就會編故事一套你聞所未聞的故事創作方法論直指故事創作本質,揭開故事底層邏輯簡潔,實效,顛覆,震撼想透徹了解故事創作的奧秘想成為真正的編故事高手咱們下面談正題:菜鳥編劇的養成。一般來說菜鳥編劇不可能一上來就寫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怎麼知道你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員?就是成員要有獨特的能力。這個獨特能力只要是對創作有幫助的某一種能力就行。比如我們公司有專職做筆記的人,打字300字/分,記筆記可以一字不落地記下,這也算是一種獨特能力。我們公司專門設過一個搜索總監,搜集資料很強,會出點子,會講各種段子,這些都可能在創作和策劃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編劇是如何養成的?菜鳥編劇的入行攻略!
    來源 | 編劇金牌榜圖片 | 加勒比海盜很多求合作的菜鳥編劇在初期都會說,給我一個提綱或者出一個題目,
  • 新人編劇如何入行,大神帶你駕馭自己的劇本!
    劉和平是非常知名的電視劇編劇,他的作品包括《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無戰事》等,都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贏。在一次訪談中,劉和平從自己的角度談了,如何成為一名好的編劇。作品需要滿足觀眾的精神需要和審美需求,「一定要記住,編劇要給予觀眾期待值!」哪怕是這個世界沒有發生過、甚至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是觀眾希望它發生,去寫它,就不會錯。《北平無戰事》劇照 第三,成為一個好編劇意味著不斷地否定並且修改自己的劇本。
  • 新人編劇如何入行,大神帶你駕馭自己的劇本
    在一次訪談中,劉和平從自己的角度談了,如何成為一名好的編劇。 《北平無戰事》劇照 第三,成為一個好編劇意味著不斷地否定並且修改自己的劇本比如,可以在家拿著劇本對著自己認為好的片子看,去揣摩,如何從文字轉化為畫面。
  • 新人編劇生存法則:我是如何從小白編劇成為年入六位數的軍事編劇
    偶然之下,我進入《法醫秦明》劇組跑龍套,飾演了林濤(李現飾演)身邊的一個警察的小角色,第一次了解了一部劇是如何誕生的,加上一直以來對寫作的熱忱,我隨即決定要成為能夠在源頭上決定一部影視作品的人——編劇。
  • 入行編劇前你必須了解的事(下)
    小靈子的最後一篇編劇系列乾貨分享,趕上了正在進行中的中國大學生靈河劇作孵化季。「近幾年,我們編劇的新生力量補充,總有問題。」這是白大大在最近一次採訪說的話。很多年輕人帶著一腔熱血投入劇本創作行列,但初入行很難自發創作,於是在心理落差中失去耐心選擇離開。
  • 新人編劇,想入行直說
    目前,關於電視劇新人的塑造與培養,他們的創作途徑與生存空間等問題,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尤其是新人編劇,他們時常會問,「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成為編劇?」「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被製片公司聘用的靠譜編劇?」 而這也正是編劇張巍經常面臨的「問題」,總有新人編劇或學生問她類似的問題,可能懷著這樣困惑的新人編劇們,或多或少會在11月20日於北京舉辦的《電視劇論壇——新人編劇入行的門與徑》主題講座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 零基礎想入行做編劇,只要做到這16點就夠了
    如何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成為一名電影編劇,需要何種的特質或者能力?新入行,有什麼好建議?多少能給你一些幫助。基於「沒有系統學習過編劇技術和理論,也沒有影視項目經驗」的零基礎假設,我這麼總結回答你吧,想到什麼再來補充。
  • 獨家 | 新手如何成為一名編劇?如何接到第一份編劇工作?
    這點是玲瓏強烈要求我給大家加上的,她說群裡挺多小夥伴都對編劇感興趣,希望我能給想入行的新人一些方向,這一大點主要針對新人,大神或者行業內人士可以跳過這一大點。 一、怎樣從作者入行成為編劇?如何接到第一份編劇工作?
  • 如何成為一名好編劇——劉和平的編劇心法
    在一次訪談中,劉和平從自己的角度談了,如何成為一名好的編劇。《北平無戰事》劇照 第三,成為一個好編劇意味著不斷地否定並且修改自己的劇本比如,可以在家拿著劇本對著自己認為好的片子看,去揣摩,如何從文字轉化為畫面。
  • 《美人魚》編劇——「大神」李思臻是如何煉成的?
    時間: 2016年12月26日 晚上20:30主題:2016年年度票房總冠軍《美人魚》編劇李思臻的創作經驗分享特邀嘉賓:李思臻主持人:鷹鷹參與活動:全體誠品喜劇人鷹鷹:首先,請思臻談一談你是如何走上喜劇創作之路的?大家都挺好奇的。李思臻:小弟只是迷途小編劇一枚,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吧。
  • 1000寫劇本,2000入行,署名權被奪,編劇鏈中不被看見的大多數
    自認屬於有內容經驗,有理論支撐的頭部編劇。做好自己獨特的原創作品,不愁沒有主流公司關注。 我不認為編劇入行門檻低。很大一部分所謂的編劇並不是真正的編劇,有的甚至連電影、電視劇的本質區別都搞不清楚,就憑著一腔熱血和愛好而來,他們都是自己以為的編劇。
  • 香港實戰派編劇 37年經驗談:商業編劇的進階課丨New Talk分享會
    這周我們邀請到 香港37年經驗 實戰派編劇@劉定堅,分享【商業編劇進階課】本期的編劇課分享不同於往期,不講晦澀難懂的編劇理論,從實用的角度出發的,為你帶來嘉賓在電影行業的編劇經驗。他是一位有著37年電影創作經驗的香港王牌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