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許冠傑:從窮小子到巨星,他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2020-11-17 山鬼影娛

香港歌壇有一段百花齊放、諸神交戰的歲月。

許冠傑,就是那時一顆耀眼的明星。

他的專輯曾經「賣到要搶」,他也是第一個獲得「歌神」稱號的音樂人。

創造了香港歌曲口語演繹法,開創了粵語流行歌曲時代的許冠傑,堪稱香港歌壇的「宗師級」人物。

01

許冠傑並非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是在幼年時隨著家人自廣州遷居香港。

那是1950年,當時他兩歲。

許家共有四男一女5個孩子,父母按照「文武英傑」的排序給四個兒子命名後,給最小的女兒起名許珠迪。

這其中,想必含有「明珠」的美好寓意。

在媒體的資料中,許冠傑的父親許世昌是一名國樂師,母親李倩雲則是歌劇演員。但也有人考據,稱許世昌只是一名愛好傳統音樂,擅長二胡和小提琴的普通教師。李倩雲雖然確實登過臺,但本職工作是電臺播音員。

但不管許冠傑的父母到底是什麼身份、職業,從四兄弟成年後都選擇了演藝圈發展來看,家庭環境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必然影響深刻。

02

1983年,許冠傑發行了專輯《新的開始》,其中收錄了一首名為《父親的鋼琴》的歌曲。

這首歌曲旋律溫情、柔美,歌詞更是宛若自語,帶有很強的回憶色彩。聽這首歌時,就像聽著許冠傑在講述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暖心往事。

或許是代入感太強,很多人都覺得這首歌曲描述的就是許冠傑的童年時光——九歲那年,父親送了他一架鋼琴,鼓勵他做音樂、當歌星,用好歌為人們帶去快樂。

但有人根據許冠傑的童年經歷,對這個說法表示了異議。

剛搬到香港時,許家的經濟狀況並不好,一家人住在九龍區的鑽石山一帶。

雖然「鑽石山」聽起來很閃亮、富貴,但其中的「鑽石」並非是指寶石。那裡沒有鑽石礦,也沒有富人居。結合附近曾有過的石礦場,坊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鑽石」指的是「鑽開巖石」。

據許冠傑的三哥許冠英回憶,那時一家人擠在一間木屋裡。因為家裡人多,屋子太小,孩子們只能睡在門口。

直到1960年,許家才申請到了深水埗區的住所。

那時許冠傑已經12歲,按照這點來推斷,他9歲獲得鋼琴做禮物,顯然是不可能的。

03

家裡年紀小的孩子,總是會跟著年齡大的孩子學。

許冠傑對於音樂的愛好,除了來自父母的基因遺傳,就是受大哥許冠文的帶動。

他曾經跟朋友們組過一支叫「Harmonicks」的樂隊,自己擔任貝斯手和主唱。未幾樂隊解散,許冠傑又加入了「Bar six」樂隊,為雙主音之一。

1966年,「Bar six」樂隊改名為「Lotus」,即「蓮花樂隊」。

經由泰迪.羅賓推薦,「蓮花樂隊」與鑽石唱片公司籤約,出版了兩張「細碟」,也就是只有5到8首歌曲的迷你專輯。

之後,樂隊又和無線的《Star Show》節目籤約,每周錄製5期節目,每期在節目最後唱兩首歌。

這兩件事,都發生在1967年。

04

在許冠傑的歌曲中,《鐵塔凌雲》不得不提。

這是他作曲的第一首粵語歌曲,也是讓他為大眾熟知的一首歌曲。

1971年,無線開了一檔新節目《雙星報喜》。

《雙星報喜》以許冠文為中心,曾是香港中文大學辯論隊隊長的他嘴皮子極溜,是節目的搞笑擔當。

而許冠傑,就負責節目的唱歌部分。

由兄弟倆合作完成的《鐵塔凌雲》首次與聽眾「見面」,就是通過這檔節目。

《鐵塔凌雲》原本是許冠文寫的一首英文詩,原名叫《就此模樣》,經翻譯、作曲、錄製播出後,迅即受到大眾歡迎。

1974年,許冠傑出版專輯《鬼馬雙星》,將《就此模樣》收錄其中,並改名為《鐵塔凌雲》,後來成為與羅文的《獅子山下》並列的香港地域文化標誌性作品。

05

自《鬼馬雙星》開始,許冠傑的「巨星」之路就此開啟。

這張熱賣專輯中,除了《鬼馬雙星》、《鐵塔凌雲》兩首經典歌曲外,還有兩首讓許家老三許冠英一展音樂才華的作品——《無情夜冷風》和《夜雨聲》。

融合了許氏三兄弟心血的《鬼馬雙星》唱紅了許冠傑,也讓粵語歌開始盛行。

同時,許冠文執導,三兄弟共同出演的同名喜劇電影一樣大賣,625萬港幣的票房紀錄,不僅將只賣了216萬的第二名《天網》遠遠甩在身後,還創下了當時的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第二年,許氏兄弟製作的《天才與白痴》再次佔據票房榜首,以455萬票房的成績大勝254萬的《廉政風暴》;專輯《天才白痴夢》銷量超過20萬張。

第三年,許家二哥許冠武也加入主創團隊,「文武英傑」四兄弟合力完成的《半斤八兩》,以炙熱不可擋之勢斬獲853萬票房。

間隔一年後,許氏兄弟的《賣身契》力壓《醉拳》,以782萬的票房登頂。

時隔3年後的1981年,他們的《摩登保鏢》再創記錄,以1776萬的成績刷新了《師弟出馬》的1102萬。

06

到這時,「許氏兄弟」已經成了香港演藝圈的「風向標」、「印鈔機」。

兄弟四人中,最紅的還是許冠傑。

他們合力製作的電影一次次刷新票房記錄的同時,許冠傑的唱片銷量也持續攀升。《鬼馬雙星》當時在東南亞地區大概售出15萬張,4年後的《賣身契》則超過了55萬張。

《摩登保鏢》後,對家公司「新藝城」向許冠傑伸出橄欖枝,邀請他「跳槽」。

身價早已今非昔比的許冠傑也沒客氣,直接開出了200萬片酬,外加日本市場分紅的條件。

與今天相比,200萬不算什麼。

但在那時,節省點用,200萬足夠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就連《摩登保鏢》的總成本,也不過才500來萬。

但「新藝城」權衡判斷後,接受了許冠傑的「獅子大張口」。

之後的事實證明,他們的決斷沒有錯。

許冠傑加入「新藝城」後,與光頭麥嘉主演了《最佳拍檔》,上映後賣出了2604萬。

按照當時四六開的票房分成比例,製片商可以收回1040餘萬。刨除給許冠傑的片酬與拍攝成本,純利潤也非常可觀。

《最佳拍檔》的大熱促生了「最佳拍檔系列」,之後的第二部、第三部分別賣出2327萬和2929萬,年年佔據冠軍位置。

1986年的第四部《最佳拍檔4:千裡救差婆》,雖然只是當年票房第三名,但也賣出了2701萬港幣。

07

除「最佳拍檔系列」中的King Kong外,許冠傑為人熟知的銀幕經典形象還有兩個。

一個是《笑傲江湖》中的「令狐衝」,一個是《花田喜事》中的「周通」。

出演「令狐衝」時,許冠傑已經40出頭,與原著中人物的年齡相差懸殊。但是這個版本在觀眾群眾的認可度並不低,皆因許冠傑演出了「令狐衝」的豪邁灑脫、放縱不羈。

因此,許冠傑的「令狐衝」被稱為「最豪情版」。

金庸曾不無調侃地說「他的年齡太大了,可以算是『老師兄』了,風流倜儻、放浪形骸狂放是夠了,外形就欠缺了一點,還好他會唱《滄海一聲笑》」。

而「周通」則是許冠傑首次嘗試出演反派。

不過,一部嬉笑逗趣,以無釐頭搞笑為基調的喜劇片,即便是反派,又能「反」到哪裡去呢?

事實也證明,除了最開始展示出的一點強勢蠻橫外,到「周通」碰上毛舜筠飾演的「母夜叉」,就成了被「霸凌」的那一個,多了幾分可憐兮兮的味道。

08

能唱,能演,是許冠傑留給大眾的印象。

但作為音樂人,他的創作能力同樣少有人及。

許冠傑發行過的專輯中的歌曲,由他作詞、作曲的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其中《天才白痴夢》、《鐵塔凌雲》、《半斤八兩》、《浪子心聲》……等等,皆都是傳唱不衰的經典。

因此,不論從哪個角度切入,他的那些音樂大獎都拿得理所應當、理直氣壯。

1992年,44歲的許冠傑在香港紅磡體育場舉辦了41場「告別樂壇演唱會」,宣布就此退出歌壇。

而使得他產生這個念頭的,則是因為父親的離世,讓他想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說到家庭,許冠傑與妻子琳寶.弗萊明之間數十年的相伴,同樣讓人豔羨。

1966年,18歲的許冠傑在格闌酒店演出時,認識了漂亮的美國姑娘琳寶,並自此墜入愛河。兩個人相戀5年後,於1971年12月步入了婚姻。

幾年後,長子許懷欣和次子徐懷谷先後降生,兄弟倆相差兩歲。

受父親影響,許懷欣也對音樂情有獨鍾。11歲時,他就登上紅磡舞臺與父親一起演出。讀書時期,還與友人組過樂隊。出道後,先後出過4張專輯。

只不過,相較於父親許冠傑的巨星光輝,許懷欣就只是個不起眼的小歌手罷了。

到如今,70歲的許冠傑早已經升級為祖父——許懷欣同樣娶了一位外國女孩,生下了一對可愛的混血雙胞胎。

同時,他與妻子琳寶.弗萊明,也已經相戀相伴了54年。

09

2004年,56歲的許冠傑重出歌壇,6月份發行了復出後的首張專輯《歌神與您繼續微笑》。

與某些消失一段時間即被遺忘的明星不同,復出的「歌神」依舊是歌神。

雖說這時,港臺樂壇已經有了新一代「歌神」張學友。但在很多樂迷心裡,許冠傑的地位仍舊無可取代。

年近60的許冠傑,事業依舊如火如荼。

開演唱會,發新專輯,拿獎,氣勢如虹,一路通暢。

今年4月份,70歲的許冠傑開了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線上演唱會」,一天之內觀看人數達到225萬。

一個小時的時間內,他彈著吉他演唱了20首歌曲,由《獅子山下》開始,用《滄海一聲笑》收尾, 網友盛讚「首首經典」!

曾經的「歌神」再次用實力證明何謂寶刀未老!

10

香港歌壇有「雙沾」,一是黃霑,一是盧國沾。

後者創作的《萬裡長城永不倒》和《小李飛刀》,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

盧國沾曾在雜誌上說「如果將來有人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記得把許冠傑寫在英雄榜的榜首」。

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許冠傑在香港歌壇的地位不止是「前輩」、「巨星」所能概括的,他甚至是一個年代符號,是傳奇般的存在。

他的歌曲,不止是簡單的愛恨情仇、傷春悲秋,而是與時代、社會、民生的結合,唱出了底層大眾的心聲。

比如那首《半斤八兩》。

許冠傑用粵語俚語,寫盡、唱透了打工族的辛酸和艱難——忙碌辛苦一個月,受盡了老闆的斥責和臉色,掙的錢卻完全不夠花。把自己當千斤頂一樣去拼搏,卻又像溼了水的炮竹一樣,等不到發達的那天。

也正是因為呼應了大眾心聲,許冠傑的歌曲才生命力旺盛,才能跨越時間的長河流傳不衰。

相關焦點

  • 「歌神」許冠傑:從窮小子到巨星,他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許冠傑,就是那時一顆耀眼的明星。他的專輯曾經「賣到要搶」,他也是第一個獲得「歌神」稱號的音樂人。聽這首歌時,就像聽著許冠傑在講述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暖心往事。或許是代入感太強,很多人都覺得這首歌曲描述的就是許冠傑的童年時光——九歲那年,父親送了他一架鋼琴,鼓勵他做音樂、當歌星,用好歌為人們帶去快樂。
  • 一代歌神許冠傑:譚詠麟是他的粉絲,張學友說在他面前沒人是巨星
    原來是很久沒有露面的歌神許冠傑,可能說到歌神很多人會想到張學友,其實張學友是第二代歌神,而許冠傑正是第一代歌神。而許冠傑這個時候已經72歲了,但是他依然堅持在場上連續唱了一個多小時,為的就是給疫情下的人們精神支持,其敬業程度和愛民之心真的是讓人佩服。
  • 許冠傑:歌神張學友說過在他面前沒有誰是巨星
    歌神張學友曾經說過在許冠傑面前沒有誰是巨星。可見許冠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1976年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則標誌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 沒有他 就沒有現在形式的粵語歌 不要老是看外國人 麥可傑克遜其實對中國的流行樂並沒有多大影響 麥可的時代 大陸對國外的歌什麼的 接觸非常少 許冠傑就不一樣了 他對中國流行樂是有巨大貢獻的。
  • 一代歌神許冠傑
    一代歌神再次復出,無數人紅了眼眶。無炫技的深情演唱,勾起大批聽眾的時代記憶。 只因他是許冠傑,一個獨屬於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真正傳奇。 也許這個名字你會覺得陌生,但說到他在林正英的殭屍片中所飾演的弟子文才,估計很多人都會有印象。 相比自己的大哥和弟弟,許冠英有些其貌不揚,多是出演一些搞笑窩囊的角色。
  • 事業與愛情都讓人豔羨,「歌神」許冠傑的人生堪稱傳奇
    許冠傑,就是那時一顆耀眼的明星。他的專輯曾經「賣到要搶」,他也是第一個獲得「歌神」稱號的音樂人。創造了香港歌曲口語演繹法,開創了粵語流行歌曲時代的許冠傑,堪稱香港歌壇的「宗師級」人物。06到這時,「許氏兄弟」已經成了香港演藝圈的「風向標」、「印鈔機」。兄弟四人中,最紅的還是許冠傑。
  • 經典音樂人:歌神張學友說過在他面前沒有誰是巨星——許冠傑
    歌神張學友曾經說過在許冠傑面前沒有誰是巨星。可見許冠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1967年擔任蓮花樂隊的主音歌手,同年發行首張專輯《Just A Little》。
  • 經典音樂人:歌神張學友說過在他面前沒有誰是巨星——許冠傑
    歌神張學友曾經說過在許冠傑面前沒有誰是巨星。可見許冠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1976年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則標誌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 沒有他 就沒有現在形式的粵語歌 不要老是看外國人 麥可傑克遜其實對中國的流行樂並沒有多大影響 麥可的時代 大陸對國外的歌什麼的 接觸非常少 許冠傑就不一樣了 他對中國流行樂是有巨大貢獻的。
  • 樂壇封神—歌神許冠傑
    他就是全香港樂壇公認的歌神,許冠傑。但是,十年之後,也就是2014年,上海演唱會的情況和十年前不一樣了。那時的入座率僅有六七成,在臺上歌神衣著潮流,魅力四射。但是可以看出,粵語歌的黃金時代已經不在。曾經他引領過的時代,讓人感到唏噓和懷念。而許冠傑,除了在歌壇上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香港影壇都可以經常見到他的風採。
  • 粵語歌曲的開山鼻祖,張學友之前的初代「歌神」——許冠傑
    說起「歌神」,大家都會條件反射般說出張學友的名字,但是你知道嗎,在很多人心中,許冠傑才是初代歌神。許冠傑的出現,讓當時都在唱英文歌的香港樂壇轉變為唱自己語言,才開啟了粵語歌曲的輝煌。七十年代初,素有民族自豪感的日本人摒棄英文歌,自己開始創作,用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作品。當時許冠傑便想,既然日本人能用自己的歌,我們香港人又何嘗不可呢?然而苦於一直沒機遇。現在他迫不及待地手彈吉他,嘴哼音符譜曲,終於,香港樂壇第一首現代粵語流行曲誕生了。聽膩了外語歌和國語歌的香港人乍聽到這首自己語言的歌曲,倍感新鮮、親切。
  • 許冠傑|開啟香港粵語歌時代的傳奇
    許冠傑用他那不加修飾的歌聲,撥動了世人的心弦,勾起了聽眾們的時代記憶,令無數人紅了眼眶。許冠傑他是許冠傑,是一代歌神,是一個獨屬於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真正傳奇。譚詠麟一直保留著1967年許冠傑演唱會的票根,他尊稱許冠傑為「歌神」,甚至對許冠傑說:「(我)簡直想變成女人追隨你。」多年來,無論走到哪裡,譚詠麟都會宣稱:「阿Sam(許冠傑)一直都是我唯一的偶像。」
  • 香港歌神斷代史:許冠傑張學友,下一站EASON?
    娛樂圈是個迷信並追逐名號的地方,尤其是歌壇,各種唱將、巨星、天王天后,數不勝數,搞到但凡一個敢出頭露臉的人都能腆著臉自稱「XX小天王」、「新小天后」,再尊貴的名號也都成了街頭小餐館的一次性筷子,一掰就折。  但也有例外,譬如「歌神」這個稱號。
  • 他是一代歌神,開啟粵語歌時代,封喉兩年的張國榮為他再開金口,他是譚詠麟唯一的偶像,是張學友心中的巨星
    許冠傑他是許冠傑,是一代歌神,是一個獨屬於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真正傳奇。,誰知一大早看報紙,才發現他已經作了一首歌《風再起時》送給自己。譚詠麟談許冠傑被稱為巨星的張學友也曾說:「我覺得在阿Sam(許冠傑)面前沒有誰是巨星,真是可以到歌神級別的話,我覺得許冠傑可以是
  • 71歲許冠傑開線上演唱會,255萬人觀看:香港樂壇開山鼻祖,到底有多傳奇?
    來源:1號嘮嗑員ID:laokeyuan01熱賣程度則被唱片行業稱做是「半斤八兩,賣到要搶」來形容。當之無愧地成為當年銷量冠軍,並一舉獲得77年第一屆金唱片的「百周年紀念獎」。而他主演「許式電影」,霸佔了整個香港電影市場,那時候「雙周一成」的局面還沒形成。
  • 他是香港流行樂鼻祖,張學友見了都得叫歌神
    說到中國娛樂圈的發展,首先興起於香港,其次是臺灣,最後才是中國大陸地區。而中國娛樂圈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影視和音樂的發展史。香港娛樂圈最早發展於樂壇,所以我們的娛樂圈編年史,將從香港樂壇開始說起。說到香港樂壇,那麼就不得不提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他就是許冠傑。許冠傑被稱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更是被封為香港第一代歌神。
  • 香港樂壇八仙:許冠傑第一次被稱為「歌神」
    這份名單可以看做對香港70年代到80 年代歌壇巨星的一次盤點,可後來只有「歌神」的名號流傳較廣,其他很少有人提起了,到了90 年代,這批巨星大多退出或淡出歌壇。1.歌神:許冠傑眾所周知,許冠傑是當代粵語流行樂鼻祖,
  • 許冠傑是誰?72歲的他是譚詠麟唯一偶像,也是張學友心中的歌神
    ,真是可以到歌神級別的話,我覺得許冠傑可以是。」從《鐵塔凌雲》得到大眾認可後,許冠傑開始身體力行,大量創作粵語歌曲,既針砭時弊又通俗親切,此後粵語歌風靡華人圈,許冠傑也開始大紅大紫,開啟成神之路。而大哥許冠文也可謂生逢其時,他的喜劇天賦被大導演李翰祥看到。
  • 粵語卡帶歌神許冠傑上海首開個唱 攜寶貝兒子同亮相
    東方網3月2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被稱為粵語歌祖師爺、香港歌壇一代傳奇人物的許冠傑昨日現身上海。此前從未在上海開過演唱會的他即將在5月登臺獻藝,這一次,許冠傑還帶著自己的兩個寶貝兒子登臺。昨天,父子三人一同亮相。
  • 許冠傑72歲了,憑什麼成為譚詠麟的偶像?張學友只是第二代歌神
    (年輕時的許冠傑)不過,在樂隊期間的許冠傑名氣並沒有多大。而令他開始真正走紅的是他於1970年獨立發展以後。許冠傑的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從他出道一直到1992年的光榮引退。無數的經典金曲,都成為無數人心中永遠的記憶,這種記憶就是從他的歌聲中慢慢回憶的。
  • 72歲老人演唱225萬人圍觀,張學友:在許冠傑面前沒人是巨星
    他們並非本地人,1950年許家從廣州移居到香港,當時許冠傑才2歲,他睜大好奇的雙眼打量著這座美麗的城市,從此這便是他的家鄉。,不過他們住的地方又窮又破,許冠傑東張西望地搜尋了一會,用稚嫩的聲音問媽媽:「鑽石在哪裡呀?」
  • 「兩棲巨星」許冠傑:星光不褪色,真正一生笑傲江湖
    許冠傑從長相方面來說,許冠傑無疑是許家兄弟中最帥的一個,從唱歌方面來說,在歌神張學友出名之前,他就已經是真正的「香港歌神」;從演戲方面來說,撇開兄弟幾人合創的「許氏影業」不提,單說他和麥嘉一起合演的「最佳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