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以「海濱鄒魯」著稱,有著舉世無雙的海濱風光,地處珠江三角洲地區,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魚米之鄉,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城市,經濟十分發達,再加上歷史悠久,這裡的人文景觀十分引人注目,客家文化最為盛行,而廣東梅州市的客家文化十分活躍,客家古鎮眾多,遊客眾多,其中有一座鬆口古鎮,被譽為最具客家文化氣息的小鎮,卻鮮為人知。
鬆口古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這裡商業繁榮,自古就十分繁榮,因水路發達,這裡的火船碼頭也是當年貨物運輸的集散地,商人們大多雲集於此,而且這裡還是客家人下南洋的起點,這裡留下許多碑文,記載著當年出海的情景,而在這裡,有一座多元風格的建築,叫做松江旅社,這是粵北地區最豪華的旅館,據說當年許多名流都曾來到鬆口古鎮,就是住在這裡,所以很受遊客歡迎。
在鬆口古鎮內的老街小巷中,騎樓街最為引人注目,它也是古鎮中最繁華的中心地帶,雖然它是一條商業街,但是它大部分都是用古木板鋪成的,店鋪鱗次櫛比,留下了不少老字號,古街上的建築也是南洋風格,所以這裡也叫「騎樓洋房」,與我們日常見到的傳統建築風格大不相同,非常值得一觀。
鬆口古鎮有一句俗語,叫「古鬆口不認州」,是嶺南四大古鎮之一,更是客家先民南遷的居住地,也是客家遠渡重洋的發源地,因此客家文化氛圍濃厚,在此居住的村民多為南洋華僑,極大地促進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在辛亥革命時,孫中山曾到古鎮考察,並在此留下一幅對聯真跡。
因為鬆口古鎮內水資源豐富,古鎮周圍的山水相映成趣,如果站在梅河邊向遠處張望,便會發現其山水形似巨獅與大象鎮守一方,且此獅、象分別位於南北向,故直接以獅山、象山命名,強拔山兮氣蓋世勢,此景亦名「獅象將水口」,更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鬆口古鎮內還有一座著名的石塔,名曰元魁塔,建於明朝,由翰林學士籌款興建,是鬆口古鎮的標誌性建築,約四十多米高,是古鎮的制高點,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石塔,它的存在意義非同尋常,不僅見證了古鎮的發展歲月,更是遊子們必去的地方,許多華僑都把鄉愁寄托在這座古塔上。
鬆口古鎮的存在,表達了無數客家人的鄉愁,後來還專門建起了紀念廣場,以示人們對這裡的懷念,漫步其中,仿佛真的穿越回到了過去,所有的建築都透露著古老的氣息,而且在碼頭周圍還建起了很多雕像,人們稱之為「活著的城市,活著的碼頭」,不僅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更具有紀念意義,所以,您對鬆口古鎮有沒有興趣?有空來這兒玩嗎?歡迎留言評論,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