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天天領現金活動,大家有見識過嗎?就算你自己沒玩過,也一定在微信上收到過朋友發來的連結。
去年我是對此不屑一顧的,被我媽騷擾得不行了,才會勉強幫她點一下。但是今年不一樣了,自從我很輕鬆地拿到了兩次一百塊錢的提現後,現在是我騷擾我媽了。
我媽很鄙視我,「我都不玩拼多多了,你還玩,浪費時間!」
確實浪費時間,因為我再也沒領到過錢。但每隔一段時間,我還是會打開拼多多,點開天天領現金,給幾位相熟的朋友和親人發不靠譜的連結。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拼多多太會洞察人性了,太會花小錢辦大事兒,讓人免費給它打廣告了。
1.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
因為我曾經領到過錢,所以我潛意識裡會相信,只要我運氣好,去邀請幾個好友,就能領到錢。
2.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此規律也適用於金融和商業領域。存活下來的企業往往被視為「傳奇」,它們的做法被爭相效仿。而其實有些也許只是因為偶然原因倖存下來了而已。
因為我身邊有好幾位朋友領到過錢,一位狠人總共薅了五百塊。這就給我一種錯覺,努努力還是能領到錢的。
其實並不是,我忽視了我邀請的很多人都沒有成功領到錢,只是他們沒有到處說。只有那些領到錢的人,才會去發聲。
另外我和那位狠人有本質區別,她能拉下臉來找陌生人掃碼,而我連把連結發到大學室友群的勇氣都沒有。
別人能成功,並不意味著你一定也會成功。
但拼多多的宣傳,會給人「你也能輕易成功」的錯覺。
3.提供即時滿足
人天生喜歡即時滿足,厭惡延遲滿足。
延時滿足,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為長遠利益而自動延緩目前需要的滿足。教育便是提供延遲滿足,接受教育的過程可能是痛苦的、無聊的,但是能給人未來帶來很多益處。
而像玩遊戲、看電視劇,便屬於即時滿足。它讓你玩遊戲的那一刻感到放鬆、開心。
拼多多的天天領現金,通過遊戲化的方式讓你著迷。仿佛你只要動動手指頭、把邀請連結隨便一發,100塊錢就是你的啦!多輕鬆啊,比工作容易多了。
上周工作日,我在廁所摸魚。偶然發現幫朋友點完連結後,拼多多沒有卸載。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我鬼使神差地點開了領現金頁面。喲呵,一點開,就是99.6!
我當時覺得自己就是運氣好,稍微邀請點好友就能領一百塊錢!工作?工作個屁,先等著!工作能十分鐘賺100塊錢嗎?
正當我為了一百塊錢忘乎所以地拉人頭時,我掃了一下活動頁面——「累積到102元提現」。一切都是套路。
得,白忙活。又替拼多多免費打了廣告。
現在,對於拼多多的這個活動,我冷靜很多。幫別人點可以,但自己絕不參與。我就問自己,你微信上真有那麼多人願意幫你點嗎?麻煩別人的時間不是時間嗎?你自己的時間不是時間嗎?
這一百塊錢真的重要嗎?你只值一百錢嗎?別讓時間貶值。
有這時間,不如多看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