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丨5姐弟自訂家規:大人不在了 要自己管自己

2021-02-20 半島晨報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有一個幸福的家呀!有什麼事一起做,有什麼吃的一起吃,有什麼用的一起用。雖然沒有大人在世了,但我們還是要團結地撐起這個家呀!我們一定要努力加油,記住了。」

這是一份家規的前言。這份家規共24條,出自開縣南雅鎮書香村一個特殊家庭:六年前,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兩年前,相依為命的爺爺患病去世,家裡只剩下5姐弟。2013年,大姐定下一份家規,5姐弟一起商量隨時調整,使其越來越完善,為這個家庭指引方向。

17歲的大姐張俊霞當了兩年「家長」,如今她即將去縣城讀書,「家長」重任就要落到15歲的二姐張全身上。

[閒暇時,四妹表演舞蹈]

家規1

說話有禮貌,見人打招呼


家裡來客人,就應該趕快端板凳給客人坐,說話有禮貌;在別人家做客也要有禮貌,見人要打招呼。吃飯時,少說話。———家規摘錄

家規2

大姐不在時,二姐當家長


如果我們沒有在家,老三在家時(是)最大的,就應該負責家裡所有的大小事,如果做錯了,老四老五可以提意見,而不是吵架。老三做飯時,老四老五要幫忙,如果不需幫忙,老四老五就可以玩或看書,同時老四應該看著老三做飯,學習如何做。如果沒有照做寢室中間跪一小時。

———家規摘錄

「老五,去幫你四姐拖地。」二姐張全在小陽臺水池旁淘米洗菜,看到11歲的四妹張俊莉正滿頭大汗拖地,而老五坐在床上東張西望,忍不住提醒。

「四姐,哪裡還沒有拖到,我來幫你。」8歲的老五拖起地來有模有樣。「我都要拖完了,快得很。」老四說。正在洗衣服的大姐,聽到姐弟對話,笑了笑,「你們三姐去藝術班跳舞了,去喊她回來吃飯嘛。」13歲的老三張俊汕喜歡跳舞。

這時,不善言談的二姐遞來一個「放心,家裡有我」的微笑,「家規有一條:大姐不在家,我就要負責家裡大小事務,以後我要是也出去念書,老三就要頂上來。現在開始,也要教教老三怎麼做飯了!

[孩子們用貼紙將屋頂裝點一新]


家規3

做任何事情,一家人商量


姐姐或家裡任何人做錯了或說錯了,都應該提出意見,而不是反駁頂嘴,你們說是不是,如果不照做的人自己打自己10下。———家規摘錄

「家裡大人不在了,管不到我們,所以我們要自己管自己,不能走歪了。我們5個商量了幾天,決定定下家規。我先寫,寫完後大家商量,哪些要得,哪些還要改。」張俊霞摸著親手寫下的家規,「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家人都應該商量,不可以一個人去幹,我也把它寫到了家規裡。」

家規4

不懂就要問,一定要搞懂

如果你沒有什麼事情,就應該去做自己的事,認真做作業,如果不做,就懲罰掃地……做作業時,不可多說話,不可以玩,不可以大家(打架),如果有不懂就問,但是一定要聽懂,家人不懂,就去問老師。如果不照做,就罰抄寫原文5遍。———家規摘錄

「我們都是學生,首要任務肯定是學習,耽誤了就要受罰。」張俊霞告訴弟弟妹妹。

如果說大姐是「嚴父」,二姐就是「慈母」。張全說:「姐姐為了家耽誤不少學習,所以對我們很嚴格。最早還有打屁股的懲罰,我擔心弟弟妹妹小,就和姐姐商量,改成寫作業、抄課文,對學習也有幫助。」

宿舍裡,獎狀掛了滿滿一牆壁:大姐在才藝比賽得的獎,學習成績優異的老五的獎狀,老四跳舞比賽的榮譽獎狀……二姐笑著告訴記者:「老三也跳得好,還組建了鄉村樂隊,想去給村民辦紅白喜事。」

家規5

用錢要記帳,攢錢要用心

姐姐和二姐以後去外面讀書,每周會在家裡留5到10元,這筆錢不是留多少,你們用多少,而是要知道攢錢、存錢;姐姐放錢的地方有個帳本,哪個用了錢要在本子上寫下,不照做的就認定是撒謊。———家規摘錄

    

5姐弟年齡最大的不超過17歲,對於錢的支配難免出問題。這些疑慮,他們詳細寫在了家規中:要知道攢錢、存錢,用了錢要在帳本上記下。

  

記者離開時,張全拿出家庭帳本,細細算著這一天的開銷,稚氣未脫的臉上卻透著一份成熟,一份堅強,一份樂觀。

  

家庭的筋骨

一個家,5姐弟,生於貧困,長於磨難,雖然尚未開花結果,但對自我的清醒認識,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從內心生發的對自我的約束力,讓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正因如此,我們看到了老大的擔當、老二的賢惠、老三的闖勁、老四的樂觀、老五的開朗。當所有這些積極元素集合一體時,巨大的能量便會推動他們走向幸福。

從5個娃娃身上,成年人也許可以學到一二:你家庭的家規是什麼?是否只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好,而忽視了培養品德?是否只一心為孩子提供良好生活環境,使得他們對生活技能一竅不通?是否都是家長做主,忘記了傾聽孩子想法?

家規是家庭的筋骨,筋骨正,家庭興。 (重慶晚報)

相關焦點

  • 9歲女孩立下19條家規,徹底制服了爸爸
    最近她幹了一件「大事」,不但把爸爸和弟弟管得服服帖帖,還把媽媽感動得一塌糊塗,直呼女兒是上天派來的小救星。  原來,於可欣做了小冊子,上面都是《家規》,一共19條規矩,一家四口需要改掉的壞毛病和要遵守的規矩都在裡面。
  • 雲深不知處4000條家規,管不住這5位乖徒弟,最後一位還是女家主
    雲深不知處4000條家規,管不住這5位乖徒弟,最後一位還是女家主姑蘇藍氏是魔道祖師裡面最神聖的地方,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所人人都嚮往的名校。在魔道祖師裡面也是有著許多家族,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都會不惜一切代價把最有潛質的孩子送往藍氏學習。
  • 封面夜讀丨管好自己 不渡他人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管好自己 不渡他人》最近在公眾號上看到一句話:管好自己,不渡他人。深以為然,想要知道出自何處,居然是一檔辯論節目的辯手傅首爾說的:「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 一個家要興旺,一定要從家規嚴整做起
    「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就不尊重自己,人家怎麼可能尊重我們?所以常常開玩笑的人,人家會搞糊塗,他到底哪句話才是真的? 所以「法肅辭嚴」是必要的,一個家要興旺起來,一定從家規嚴整做起。家規不嚴整,那孩子都造次亂來。尤其父嚴母慈,女人比較柔順,男人比較陽剛。
  • 應採兒七大家規:教兒子一定要打
    據悉,應採兒對待兒子一向嚴格管教,毫不留情,並且設立了七大家規:家規一: 要有自理能力Jasper很小的時候,應採兒已經有意識地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了。當年他還不到3歲,就能背著小書包自己去上學。到了5歲,他已經是個萬能的家務小幫手,不但能自己洗內褲、收拾玩具,還能幫媽媽切菜、拖地,真厲害!
  • 讓優秀傳統家規綻放鮮活的生命力
    現在很多地方重視這個問題,既體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也體現了對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現實問題的積極回應。」  家規嚴則家風正,家風正則社會風氣、政治風氣正。中央黨校教授王傑說:「現在各地普遍重視家規家訓,就是抓住了扭轉社會風氣的關鍵,有利於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 老兩口就要過好自己的二人世界,不要管孩子的事,除非他們來求你
    媽媽說,我們把你們三個帶大了,已經盡完了我們的義務,你們將來的孩子你們要自己帶,這不是我和你爸爸的義務了。後來哥哥先有了孩子,嫂子休假三個月後上班時,騎著子母車,風風雨雨都是自己帶著孩子放單位託兒所,兩歲進了附近的託兒所,三歲正式進幼兒園。當然,我父母是很疼孫子輩的。
  • iOS14最實用的5個技巧:教你小工具自訂iPhone界面
    背面輕點設定能自訂兩下或點三下iPhone 背面來實現功能,選擇「點三下」進入後選擇「截圖」。那為什麼不選點兩下就好?因為點兩下只要隨便震動,就容易導致誤觸,所以iPhone 截圖還是建議設定點三下。就可以透過手指輕敲iPhone背面三下立即截圖了!
  • 搞不懂股市也要先搞懂經濟新聞
    新聞的喧囂紛雜已經滲入自我當中,但我們很少意識到新聞強大的影響力:新聞不僅能左右我們對現實的觀感,還能塑造我們的心靈狀態。但是,他們絕不會去琢磨在這家企業做銷售代表、車間主任是何等景況,思考公司管理的基調,猜想公司食堂的樣子,想像其設在中國石家莊的製造廠狀況,推測原材料的來源,或是從宏觀的角度思考商業在人類社會中的意義。投資者好比高高航行在夜空的飛行員。
  • 杭州姐弟被狗傷 姐姐未打狂犬疫苗腦死亡 父親:沒精力管流言,即使...
    (原標題:杭州姐弟被狗傷 姐姐未打狂犬疫苗腦死亡 父親:沒精力管流言,即使賣房也要繼續治療)
  • 「班長大人」李凱馨,中文差不敢選中戲丨演員新勢力
    見到李凱馨本人,覺得她完全就是《班長大人》裡面的「葉木棲」,李凱馨也說這部戲幾乎就是她的本色出演,拍戲時也不是按照劇本臺詞,每個片段都是演員們自己的獨立發揮,所以裡面說話的習慣、語氣,就是她本人遇到情況會做出的反應。這個最初因為拍攝廣告進入娛樂行業的女孩,當下已經成了北京電影學院大一的新生,她希望通過專業的學習提升自己,至於以後紅不紅,她並沒有想太多。
  • 我家原則:我做好家務,你管好自己
    然後,一種互相糾纏的狀況就會出現:大人高度介入孩子本該自己負責、自己做主的那些事,比如興趣班選擇,孩子高度介入家庭生活中本來不該由他做主、受他影響的那些事,比如父母要不要生二胎,一家人在所有事務上都不分你我,互相糾纏,沒有界限,也沒有自我。
  • 管櫟丨遇見新的自己
    每一段旅途總有終點,從偶像男團畢業後,管櫟發行了自己的全新專輯《CENTER》正式以SOLO歌手的身份全新起航。
  • 這就是他們說的豪門姐弟吧?丨賞色
    在一系列的東南亞之類的時尚雜誌封面試水之後,範冰冰把和愛豆弟弟範丞丞的首次姐弟合體獻給了《風尚志》雜誌12月刊,行家一出手,就還是那個大殺四方的範爺。弟弟範丞丞的耽改劇《左肩有你》目前話題度也居高不下,不知道屆時品質如何,也許是他演藝生涯決定性的一部作品。還是一起看姐弟的平面大片吧。現在似乎很流行「豪門xx」的說法,我想這就是他們說的「豪門姐弟」感吧。攝影張家誠。
  • 我家家規的初嘗試
    這些家規裡面,很多方面就是體現了愛神(叫名字,要答應;得命令,立即行—聽神的命令,順服父母);愛人(後面的幾條,都是基於如何對待周遭的人,以尊重、服務的心去對待別人)。對小孩子來說,抽象的概念需要透過具體的行為來體現,內在的精神要透過外在的行為來鞏固。
  • 人性實驗丨沒大人管,十個女孩住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會比「男孩社會」更文明嗎?
    作者:安瀟(ID:sukiandsula)來源:安瀟上周,我們解說了一部紀錄片:沒大人管,十個男孩住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引起了熱議。先回顧一下劇情:十個11-12歲的英國男孩在一棟房子裡住了五天,無政府沒人管,情況如何呢?
  • 新聞丨好萊塢要翻拍羅生門劇集
    ▼#電影消息#▷ 華納將重啟1991年經典喜劇片[新嶽父大人]馬特·洛佩茲([魔法師的學徒])擔任編劇。91版的[新嶽父大人]講述了父親最終接受了女婿,決定放手讓女兒獲得幸福的故事。改版則也是翻拍自1950年由斯賓塞·屈塞和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嶽父大人]。這次重啟的有趣之處在於,除了會將劇情向更具包容性的方向發展之外,該項目是在華納公司設立的。而根據2018年《好萊塢報導者》的一篇報導表明,[新嶽父大人]重啟會成為Disney+推出的重磅影片之一。
  • 清風誦讀丨第十五季第67期
    清風誦讀丨第十五季第67期 2020-12-16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忍無可忍,董家自己的事,陳家還管不著,
    董盛興此刻已經非常的不高興了,當著外人和那麼多下人的面,這陳夫人未免管的也太寬了吧。看來,三房都已經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麼了。  二太夫人警告過周媽媽,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從榮福堂過來路上,來福也警告過周媽媽。  可是因為董如意一直都在哭鬧,誰也不曾正正經經的警告過她。
  • 注意丨不鬆懈!面對疫情,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
    注意丨不鬆懈!面對疫情,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下面這幾個關鍵問題正確答案一定要諳熟於心哦������01普通公眾應如何選戴口罩?1. 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