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右手大拇指能動的溫州女孩包珍妮 堅持寫作近7年

2020-12-21 浙報融媒體

包珍妮近照。記者 林如珏 攝

「從春到夏,從秋到冬,不曾被命運擊倒……即使無法和你相擁,也望著同一片天空。」今年5月,央視《開學第一課》發布一首名為《草》的抗疫歌曲,感動了無數觀眾。

這溫暖、有力量的歌詞,就是剛剛獲評浙江省第二屆「最美浙江人·最美殘疾人」、身患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的19歲溫州作家包珍妮,用她唯一能動的右手大拇指,一字一字打出來的。

更讓人佩服的是,包珍妮已堅持寫作近7年——近百篇獨立創作的詩歌背後,是一個「海綿寶貝」的堅強與執著。

寫個簡單的「包」字

手指劃遍大半個屏幕

藍白相間的單人病床倚窗而放,24小時工作的呼吸機「哼哼」作響。近日,記者來到包珍妮一家位於溫州市龍灣區海城街道的住處,這裡給人感覺像醫院的病房。

包珍妮側躺在床上,身下墊著厚棉被。爸爸包宗鋒解釋,這是為了更好地固定女兒的身體。她的四肢太脆弱,動彈不慎,關節就可能骨折。和所有被稱為「海綿寶貝」的SMA患者一樣,包珍妮的活動能力很有限。她現在唯一行動自如的,是不停在手機屏幕上滑動的右手大拇指。

包珍妮告訴記者,她給手機安裝了滑鼠程序,配合之前愛心人士捐贈的眼動儀,她可以在筆記本電腦上實現幾乎所有常規操作。

說起來雲淡風輕,其中艱難只有她自己知道。記者注意到,光是用拼音輸入一個簡單的「包」字,包珍妮就得用手指通過虛擬鍵盤劃遍大半個屏幕。「寫作能給我安全感,情緒可以釋放。這樣我就知道,我是真真切切存在著的。」包珍妮不怕難。

「對她來說,躺著都可能痛,更不要說花心思寫東西。」包宗鋒心疼女兒但又拗不過她,有時夜裡兩三點起來給包珍妮翻身,看到她還在「奮筆疾書」,只能勸她早點睡覺。

「她這麼喜歡,這麼堅持,我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她的身體。」包宗鋒在家中的書架、餐桌等不少地方都放了2018年包珍妮出版的詩歌集《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他說,自己沒有文化,但永遠為女兒驕傲。

我終於長大了

責任又重了一點

2002年,包珍妮過完一周歲生日,便被診斷患有SMA。醫生判斷她最多活到4歲。幸運的是,在包宗鋒夫妻倆的精心護理下,這個判斷沒有成真。

去年,包珍妮所在的一個「SMA患者群」特地為她準備了一場成年禮。為了讓女兒過一個難忘的生日,包宗鋒夫妻倆帶上發電機、制氧機、呼吸機,把包珍妮背出了門。那也是最近幾年,包珍妮屈指可數的出門經歷之一。

「我終於長大了。」包珍妮期待著成年,「生命又多了一天,責任又重了一點,我還能做很多事。」

成年後的女孩面臨了更多考驗。今年2月29日,包珍妮接到央視導演的電話,希望她能把之前為SMA群體寫的歌曲《草》以抗疫為主題再改寫歌詞。

包珍妮開始一遍遍修改。沒想到3月6日,她因氣切套管損壞,不得不被送到醫院做氣管切口擴大手術。

對一個「海綿寶貝」而言,做一次手術就是走一次「鬼門關」。臨進手術室,包珍妮撥通導演的電話:「如果我今天沒能出來,你就趕緊把任務交給其他人吧。」

還好,大家都等到了包珍妮。當晚10時左右,包珍妮終於清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問爸爸拿回了手機,繼續修改歌詞。

幾個月後,一首動人的《草》以全新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包珍妮說,自己有「完成使命」的成就感。

多聽多看多寫多學

創作源泉才不會枯竭

在音樂網站上搜索「包珍妮」可以發現,她作詞的歌曲,有流行音樂、民謠,甚至還有搖滾。包珍妮說,她得用專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給別人寫歌詞不能局限,要找到他們特有的風格。」

包珍妮為歌手毛不易寫的《故鄉遊》聽哭了一眾網友。歌裡充滿「童年味」的「燕子築鳥巢」「街角小籠包」「爺爺的草帽」等意象更是引人入勝。

病情不像現在這麼嚴重的時候,包珍妮曾在溫州茶山鎮第二小學上過6年學,直到2014年,她因病情不得不留在家中,靠呼吸機生活。

「我好像和世界脫軌了。」包珍妮每天躺在房間裡,瞪大眼睛望著天花板。比起害怕,她心裡更多的是遺憾。她想念那些曾經在學校幫助自己推輪椅的小夥伴,還有趁課間跑來課桌旁找自己解答作業的同學。

為了重回正軌,她在網上報名參加公開課,自學英語、法語、德語等。她電腦的網頁收藏夾裡,有各類電影和紀錄片。最近,她在看一部關於文化創意時尚工業領域的藝術紀錄片。

「我沒辦法走出去,就通過屏幕來觀察這個世界。」包珍妮告訴記者,在家的這些年裡,自己早就成了「資深網上衝浪選手」,遇到有趣的話題,也會和朋友們在網上聊個熱火朝天。她說,多聽、多看、多寫、多學,自己的創作源泉才不會枯竭。

雖然包珍妮大多數時間只能窩在小小的單人病床上,但她的心裡,有一整個樂園。

相關焦點

  • 僅一根手指能動 寫下多首熱門歌詞,包珍妮:把不幸活成了不凡
    在過去的18年裡,包珍妮利用自己有限的精力、憑藉唯一能動的右手大拇指,學習日語、法語、英語,創作詩文和歌詞。《予生》《故鄉遊》《草》等熱門歌曲都是她作的詞,日前,她還獲得了浙江省表彰第二屆「最美浙江人·最美殘疾人」殊榮。沒有健康的身體,卻有向陽而生的勇氣,包珍妮把不幸活成了不凡,她用行動告訴每個人:活著就有機會創造奇蹟。
  • 溫州女孩戴著呼吸機用大拇指寫歌詞 在疫情時期用歌聲傳遞力量
    溫州網訊 「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相視著彼此微笑……你看陰霾正在被趕跑,陽光穿透雲層來照耀,無數的人勇敢微笑,堅信明天會更好……」18歲溫州女孩包珍妮為「復學第一課」戰疫主題曲創作歌詞。6天前,這個抗疫主題MV在「學習強國」平臺上播出。
  • 「海綿寶貝」包珍妮創作歌詞助抗疫:望歌聲傳遞力量
    包珍妮的詩集《予生》。文成宣傳部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海綿寶貝」包珍妮創作歌詞助抗疫:望歌聲傳遞力量中新網溫州5月8日電(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周蓓蓓)「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相視著彼此微笑。」近日,18歲的浙江溫州女孩包珍妮為「復學第一課」戰疫主題曲創作了歌詞。
  • 文成女孩全身只剩一根手指能動 創作的歌明星爭著唱
    溫州網訊 溫州文成16歲女孩包珍妮,從小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症,目前僅一根手指可以活動。但她積極面對人生,創作的歌曲由著名歌手沙寶亮指導譜曲,許多明星爭著唱她的歌。昨天,她面對記者時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註定會死去,但我現在還要活著。」
  • "浙江驕傲"年度人物揭曉,文成這位勵志女孩上榜!
    來源: 文成發布1月21日晚,2020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人物評選揭曉,我縣殘疾人作家包珍妮榮獲浙江驕傲年度十大人物。2021年1月21日「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揭曉儀式雲上舉行,包珍妮獲選包珍妮是一名SMA(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今年20歲,是溫州市文成縣的一名殘疾人作家,出版了詩歌集《予生》。
  • SMA患者包珍妮的心聲:如果你的一生已經註定,你還會努力生活嗎
    她就是:包珍妮。包珍妮可以說是當代人學習的典範,重病在她身上不停徘徊,而她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重病不能將她擊垮。醫生早年斷言她可能活不到4歲,這樣的消息是對全家人的一個打擊,父母經歷的絕望難以想像,不過包珍妮到現在奇蹟般地面對陽光生活著。命運仿佛在一開始就給她設置了關卡,體重僅僅30公斤左右,24小時不斷運作的呼吸機,能自由活動的僅僅是一根右手大拇指!
  • 挺身擋刀的小夥重回聲樂課堂 右手只有小拇指能動
    五指肌腱斷裂後,劉一寧已經不太可能完成明年的藝考,目前右手只有小拇指能輕微活動。2021年藝考進入倒計時,眼看就要與藝考失之交臂,18歲的他,不想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進入心儀的高校,圓自己的大學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秦國玲  能不能握筆還是未知數  只能彈單手伴奏,卻彈不了雙手和弦……12月27日,右手拆下石膏的劉一寧,撫摸著心愛的鋼琴,熟悉又陌生、親切而又著急。劉一寧的主項是聲樂,副項是鋼琴,醫生說,五指肌腱斷裂後,已經不太可能完成明年的藝考。現在他右手只有小拇指能輕微的活動,其他手指都還是麻木的,筆都拿不了。
  • 「漸凍女孩」包珍妮歌曲眾籌_CCTV慈善之夜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
    包珍妮的歌詞——故鄉遊鄉間的歌謠仍是兒時哼的調街角賣過的小籠包如今再也買不到想要吃水餃想要吃元宵奶奶做的菜有種懷念的味道太陽早上好路邊野花對我笑在田園裡來回奔跑無拘無束多逍遙累了就躺好閉眼睡一覺重拾童年的那份美好又是傍晚到農民伯伯回家了家裡的飯菜早就燒好屋頂炊煙飄啊飄黃金糯米糕清蒸叉燒包誘人的香氣饞得青蛙呱呱叫包珍妮的歌詞
  • 第十六課 右手大拇指琶音演奏和弦及《生日快樂》
    尤克裡裡右手大拇指琶音演奏和弦及《生日快樂》
  • 「警界高圓圓」溫州女孩金品軒 央視「希望之星」展風採
    App資訊平臺http:// www.kzjwz.com"警界高圓圓"溫州女孩金品軒,流利英語驚呆央視"希望之星"評委。
  • 【瀟瀟只談吉他】第八期—右手撥弦不穩怎麼辦?手型如何調節?
    有些大把抓比如sunflower高潮的點弦裡有一個5到7品的大把抓,我的手屬於又粗又短的那種,不管怎麼調節手掌上端的肉總是要碰到一弦,導致泛音拍不響。想問下這個有解決方法麼謝謝瀟大A: 這裡建議你,用食指的小橫按摁上面的5弦,或者食指摁6弦5品,小指把3弦給護住。
  • 在溫州的這一年,你過得開心嗎?
    由於路途遙遠,輾轉回鄉單程就需要40多個小時,因此在溫州的7年裡,呂寧言只回了三次老家新疆,此次是第四次回去。當記者詢問「覺得溫州怎麼樣?」時,呂爸爸搶著回答:「當然好,我們早就是溫州人了!」與新疆不同,溫州別具風格的海陸風光讓呂寧言格外喜歡。面對「在溫州過得開心嗎?」這一問題時,小姑娘眨巴著大眼睛仔細想了想,隨後使勁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