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刀鋒》喚醒集體記憶

2020-11-17 騰訊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在世界戰爭史上,長津湖之戰是鋼鐵意志的著名戰例。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背景下,紀錄片《刀鋒》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部深度講述長津湖戰役的紀錄片,近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熱播。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一場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成為韓戰的拐點,為停戰談判奠定了基礎。紀錄片《刀鋒》以歷史進程為經、以具體史實為緯,通過中美雙方的視角勾勒戰場的動態變化,剪輯營造出沉浸式的穿越感。每集都有30多位志願軍老戰士的親身講述,他們曾經是戰士、翻譯、軍醫、秘書、通信員,還有排長、指導員、參謀、作戰科長、團長、政委、師長等各層級的指揮員,同時引用中外參戰人士的回憶錄、當時的電報公文等歷史證據。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打造出更好的視聽燃點,引發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喚醒人們的集體記憶。

紀錄片《刀鋒》共6集,每集50分鐘,通過一個個細節、一個個故事的刻畫和塑造,深刻闡述了刀鋒如何鍛造,展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群像。

在片中,時任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1營排長的王學東說:「長津湖的夜晚是屬於我們志願軍的,天一黑,我們就開始反擊了。」在拉鋸戰中,志願軍秉持巨大的戰略耐心,不怕犧牲,完成了對敵作戰力量的割裂,為迅速徹底殲敵創造了條件。

紀錄片《刀鋒》向每一個保家衛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致敬,它讓歷史照進現實,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歷史、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以及責任感。(文化副刊部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最寒冷的冬天,最沸騰的血,紀錄片《刀鋒》權威講述立國之戰中的...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背景下,紀錄片《刀鋒》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部深度講述長津湖戰役的權威紀錄片,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熱播,引起人們的熱切關注。這部從10月26日起推出的紀錄片,通過波瀾壯闊、細膩動人的講述,邏輯清晰地描繪出長津湖戰役的全貌。它有著正確的史觀,採訪詳盡,敘事條理,視角全面,引發了觀眾的震撼、感動以及深刻思考。
  • 紀錄片《刀鋒》
    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9臺),每晚八點播放,抗美援朝紀錄片,《刀鋒》。可惜,我年輕的時候,不關注家國歷史、家族記憶。等我關心的時候,外公已經不在了,已經無法給我講述他的故事,無法告訴我他的感受了。外公是四川省樂山市的兵。好希望看到他的檔案!)
  • 聯播快訊:紀錄片《刀鋒》今晚起播出
    聯播快訊:紀錄片《刀鋒》今晚起播出 2020-10-26 19:37
  • 《國家記憶》如何塑造集體記憶
    歷史題材類紀錄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資源,承載著人文精神和國家意志,涉及價值導向、民族情感、意識形態等較複雜的範疇,因此對其進行傳播需要一定的媒體專業精神和責任意識。作為國內首檔國史類節目,《國家記憶》如何圍繞時代熱點和歷史焦點,為觀眾呈現出有溫度感的歷史和正確的世界歷史觀,是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話題。
  • 喚醒集體意識和公共責任感|紀錄片語境下看建設性敘事的力量
    02 紀錄片與建設性敘事 「 「一部好的紀錄片是能夠通過清楚、直觀的影像去呈現不可迴避的現實,帶領觀者直擊問題的現場。觀賞者可以知道問題的根源還有真實的複雜性。這樣的藝術表達傳達出來的現實,它的力量其實是非常強大的」。
  • 央視劇評 |《刀鋒》:一部震撼人心的高像素戰爭畫卷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為緬懷這個難忘的日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六集紀錄片《刀鋒》,這是一部歷經十年精心打磨之作,以詳實的史料和豐富的視角,近距離地帶領觀眾穿越回70年前的那場衛國之戰,再現血與火的記憶,沉重而悲壯的生與死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央視《國家記憶—大國儀仗》如何開拓軍事題材紀錄片的創新邊界?
    以小見大,歷史與未來 家國往事引發動人集體記憶 從過去到現在,《國家記憶——大國儀仗》結合史實資料和實際調研,真實地展示出中國儀仗隊發展與變遷的軌跡,而這背後所真正反映的其實是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的客觀事實。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熱播 那些青春記憶就這樣被喚醒
    近日,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熱播,讓不少球迷見識了「籃球之神」在上世紀90年代的風採。 有關喬丹的傳奇故事,一直是球迷們津津樂道的談資,即使傳奇退役多年,即使很多球迷早已過了熱血男兒的年紀,但隨著這部紀錄片的上線,那些熟悉的畫面和人物重新浮現,很多球迷感嘆說,「與其說這部紀錄片讓我們感慨萬千,不如說它喚醒了一些曾經的青春記憶。」
  • 從《八佰》中思考中國的集體記憶
    最近《八佰》佔據全國各大影院,也成為影院重開後第一個形成集體話題和熱度的電影。特別是在今天,面對中國這樣一個與西方社會從文化到政體和意識形態都有著區別的國家和民族崛起之時,西方社會試圖再次聚眾而攻的時候,只會再次喚醒潛伏在民眾精神意識下的集體記憶。這種集體記憶與今日環球日報刊登的以色列學者所寫「應重視中國的「絕不再重演」心態」中所說的中國人的「絕不重演」心態異曲同工。
  • 《斷刀》姊妹篇《刀鋒》:深度講述長津湖上那個令美軍最寒冷的冬天
    《斷刀》姊妹篇《刀鋒》:深度講述長津湖上最寒冷的冬天「打長津湖的時候沒犧牲,但一發炮彈把這兩個耳朵震聾了……在家裡面就跟無聲世界一樣……你們現在就開始談嗎?」抗美援朝老戰士王智民的這段話拉開了紀錄片《刀鋒》的帷幕。
  • 【期待】記憶的歌謠喚起集體回憶 五集紀錄片《城門幾丈高》9月2日央視紀錄片頻道首映
    轉載:重慶文藝網首映儀式主創、嘉賓集體照重慶文藝網8月27日19時訊(記者 姜連貴 戴文彬)「
  • 喚醒70年前熱血記憶,四部抗美援朝系列電影即將上映
    喚醒70年前熱血記憶,四部抗美援朝系列電影即將上映羊城晚報  作者:李麗  2020-10-23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 刀鋒戰士 1-3
    · · · · · ·  刀鋒戰士布萊德的母親懷孕時被吸血鬼咬傷了,生下他後就去世了,由此布萊德(韋斯利•斯奈普斯 Wesley Snipes 飾)帶上了一半吸血鬼的血。刀鋒戰士2的劇情簡介 · · · · · ·  自從阿伯拉罕(Kris Kristofferson 飾)被吸血鬼帶走,日行者刀鋒(韋斯利•斯奈普斯 Wesley Snipes 飾)就沒有停止尋找這位父親一樣的老搭檔,並終於在東歐將其救出。阿伯拉罕缺席的日子裡,刀鋒依靠新夥伴斯加德擔任後勤支持。
  • 《刀鋒戰士》現代都市中的無敵勇士
    《刀鋒戰士》新世紀負責拯救人類重任的刀鋒戰士終於出現。 佛特斯先是邀請刀鋒戰士加入邪惡勢力的一方,只要他們兩方連手,相信沒有人可以逃過他們的力量。然而在遭到刀鋒戰士拒絕之後,佛特斯把刀鋒戰士作為獻祭品以請出血神,增強自己的力量。在正邪雙方的互鬥之下,究竟誰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 軒宇喚醒父母記憶?
    耐心的原因,我們讀起來也比較能適應;娜娜幫助舞麟最開始補充十分有營養的食材,教導他聯繫魂技的掌握以及鬼影迷蹤步法等等,並且還幫助自己的兒子成功找到了一個很強的「兒媳婦」;通過最新的第三冊我們可以知道,娜娜輔助軒宇成功晉級大魂師,突破兩環境界,並初步了解水火元素的奧義和簡單的掌控技巧;目前來看,軒宇掌握的都是銀紋藍銀草的使用之法之多,而在此期間,慢慢的相比也能喚醒一些娜娜對以往的記憶
  • 王永利 | 大型紀錄片《刀鋒》:極寒環境下熱血熔鑄的勝利豐碑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大型紀錄片《刀鋒》,於26日起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該片分為《衛國刀鳴》《跨海過江》《鋒芒所向》《冰天刀寒》《搏刃長津》《雪白血花》6集,每集50分鐘,聚焦再現了二次戰役在東部戰線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和美軍第10軍之間發生的一場大戰,史稱「長津湖之戰」。
  • 央視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讓偉大精神代代相傳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推出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高度還原並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戰爭歷程,真實再現了一大批志願軍英模、戰鬥集體的英雄事跡,深刻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識天宜聽風,臨流須觀瀾。該片以時間線講述,注重營造連續性、故事性和懸念感。
  • 田馥甄獻唱《後來的我們》插曲 MV喚醒愛的記憶
    田馥甄獻唱《後來的我們》插曲 MV喚醒愛的記憶 該MV一經發布就引發了聽眾的回憶狂潮,歌裡的情緒感染了每一個愛過的人,喚醒了大家愛的回憶,不禁想起自己心底那位「愛了很久的朋友」。在《愛了很久的朋友》的MV發布之前,奶茶劉若英曾經在微博上公布了一張錄音室的照片,配文裡寫道:「一部電影我實在貪心的想更多很棒的創作者一起參與。」
  • 刀鋒上行走
    原本我們是原木,我們是璞玉,我們是頑石,任憑我們怎麼掙扎與抗拒,刀鋒之下,受傷的也總是我們。雖然,逃不過,但是,我們也深深懂得,這一點一點的雕琢和洗禮,都是歲月賜予我們生命最好的禮物。    歲月是一把看不見的刀,刀鋒隱形卻傷人,不經意間就會給人留下傷痕,留下滄桑,留下無盡的痛苦和無邊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