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香港影視作品金牌配角「大傻」成奎安因鼻咽癌去世,享年54歲;
2016年12月31日,前中國男籃隊醫牛鋼因患鼻咽癌醫治無效去世,終年39歲;
2017年5月,韓國人氣演員金宇彬被爆確診鼻咽癌,演員事業受阻,暫時退出娛樂圈;
2018年9月,馬來西亞國寶級羽壇名將李宗偉罹患鼻癌,恐將退役……
或許鼻咽癌不如腫瘤家族的其他「兄弟姐妹」知名,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受鼻咽癌所害,讓我們不敢再忽視隱藏在身邊的患癌危險。
(「大傻」成奎安)
鼻咽癌發病有三大特點
中國南方是鼻咽癌的高發地區,發病率為耳鼻喉惡性腫瘤之首,呈年輕化趨勢。據臨床數據統計,鼻咽癌發病率與以下因素有關:
地域性
鼻咽癌又稱「廣東癌」,能以地名命名,說明其發病地域性特點顯著。有數據表明,每年世界範圍內增加的鼻咽癌新發病例,有四成在中國,而廣東佔據了其中的60%。
除了廣東,鼻咽癌也高發於廣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肖水芳主任解釋,這可能跟南方氣候、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南方人氣候溼潤,喜食鹹菜、鹹肉、鹹魚等,這些食物含有的亞硝酸鹽,與細胞中的仲胺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提高了癌症發病機率。
遺傳性
雖說肺癌、直腸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都有遺傳因素,但鼻咽癌的遺傳傾向尤其明顯。肖水芳主任提醒,若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那麼這類人群日常更要注意鼻咽部的情況。
病毒性
目前醫學界發現,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密切相關。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感染了EB病毒一定就會得鼻咽癌。
EB病毒以接觸傳染性為主,唾液是主要傳播源。想要避免病毒感染,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尤其要注意成人與幼兒之間的交叉傳播,家長要避免嚼食後餵給孩子,或者與孩子嘴對嘴親密互動。
通過上述鼻咽癌的發病特性,我們可以發現EB病毒攜帶人群、有家族史患癌史人群、長期不良飲食人群,都屬於鼻咽癌的高危人群。
這類人群一定要定期進行纖維鼻咽鏡檢測(通過鼻內窺鏡,受檢者入鏡觀察是否存在異常腫物)、EB病毒抗體的血清學檢測(目前提倡多項EB病毒抗體聯合進行檢測,比較常見的組合是:Rta-IgG、VCA-IgA和EA-IgA)、頸部活檢(對頸部的癌腫細胞進行病理活檢),從而提高鼻咽癌早期發現率。
鼻咽癌找上門,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
鼻咽癌雖然可怕,但早期鼻咽癌治癒率極高,將近90%以上,演員金宇彬和健將李宗偉抗癌成功的例子或許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
鼻咽癌一般發病於鼻腔深處,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但也並非無跡可尋。若發現有以下情況時,應該積極前往醫院進行排查:
清晨回縮性血涕
鼻咽腫瘤體積達到一定程度後,會與軟顎摩擦導致表面出血,導致患者口腔痰液混有血絲。常見於患者清晨起床後,咳痰伴有血絲。
長時間鼻塞
腫瘤較大,堵塞後鼻孔時,會引起鼻塞。該症狀與鼻炎相似,很多人會誤以為是鼻炎引起的。
不明原因的頸部包塊
尤其要注意耳垂下方,上頸部兩側,突然凸起包塊,摸起來不痛不癢,但超過三個星期以上都沒有消腫。
耳部堵塞感、聽力下降
腫瘤堵塞咽鼓管口時,早期患者會出現耳悶、耳鳴現象,後續發展為聽力下降,但容易誤診為中耳炎。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目前鼻咽癌的診斷金標準是:活檢組織切片進行病理檢查。鼻咽的解剖部位深,且緊鄰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和顱底,所以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方法,但對病期較晚及放療後復發的病例,化療及靶向治療亦不可缺少。
鼻咽癌雖然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但其他地區的人群也要注意防範,不可馬虎。要想防止鼻咽癌找上門,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攝入過多的醃製、罐頭製品,尤其處於高發地區,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儘早篩查,定期檢查是發現任何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
參考資料:
[1]《又一位名人被鼻咽癌打敗,它才是鼻咽癌的罪魁禍首!》.中國家庭報.2018-10-12
[2]《這三點你都佔了?當心鼻咽癌》.健康時報網.2018-11-30
[3]《鼻咽癌早治五年生存率可達到百分之八十》.羊城晚報.2013-04-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