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大力支持網際網路診療發展 努力實現「病有良醫」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上海將大力支持網際網路診療發展 努力實現「病有良醫」

2020-06-24 15:15: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梁靜 責任編輯:梁靜

    上海將加快社會辦醫,構建多元化醫療服務體系,滿足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的醫療需求。 徐明睿 攝

  中新網上海6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4日獲悉,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際網路醫療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已累計開展診療服務3萬人次,目前,上海有26家網際網路醫院開展了網際網路診療服務。

  據悉,上海在4個區試點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提供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護理服務,已累計開展上門護理服務近萬人次,滿足了民眾多層次、個性化的醫療衛生需求。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當日表示,上海加快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制訂出臺《上海市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和「網際網路+護理」試點方案,支持網際網路診療發展。

  當下,上海市衛健委在醫院內部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做好電子就診卡、院內導航系統、住院患者一站式管理,臨床檢驗信息共享等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減輕群眾負擔。醫療機構加強分時段預約,優化付費流程,讓患者少跑路、少等待,改善就醫體驗。

  鄔驚雷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要構建更高水平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以更優的供給滿足人民需求,既要補短板,又要提高品質,著眼滿足群眾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需要,努力實現「病有良醫」。

  上海將重點打造一批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特色鮮明的醫療中心,提高危重疑難病症診療水平;同時,將做優做強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成為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急危重症搶救、疑難病轉診、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培訓和指導等的主要載體。據悉,目前,第一批22家區域性醫療中心已通過認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緩解了部分郊區民眾「看病難」的問題。

  上海著力推動建設面向社區居民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平臺,提升全科醫生能力水平,做好與區域性醫療中心建立完善雙向轉診機制。2018年以來,通過「網際網路+」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方式,上海民眾,尤其是年輕居民的家庭醫生籤約率不斷提高,目前上海家庭醫生籤約居民數近780萬。

  鄔驚雷表示,通過做實家庭醫生制度,籤約居民的感受度不斷提升,服務更精準、配藥更方便、轉診更順暢;通過優先轉診渠道,每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向轉診超過80萬人次。他透露,上海將加快社會辦醫,構建多元化醫療服務體系,滿足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的醫療需求。(完)

相關焦點

  • 持續深化醫改 加快實現「病有良醫」
    我市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實現「病有良醫」。 「即將進入『十四五』規劃時期,市衛健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高質量謀劃推動深圳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實現『病有良醫』。」
  • 2023年實現「病有良醫」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
    到2022年,率先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成全國醫療衛生事業創新發展新高地、國內一流的健康城市,市民健康獲得感明顯增強,健康產業規模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到2030年,建成全國重要的醫療中心城市、全球影響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實現「病有良醫」。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基本形成,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產業繁榮發展。
  • 深圳人大代表孫喜琢:加快實現「病有良醫」,打造健康中國「深圳...
    駱文智表示,「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攻堅期,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病有良醫」,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
  •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成立 頂級專家團隊制定診療服務規範
    在大會現場經全體委員推選,王寧利教授成為專委會首屆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眼科學與視覺科學系主任、國家衛健委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孫興懷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兼眼科主任許迅教授,天津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李筱榮教授等9名全國知名眼科專家成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體48位專委將參與討論制訂網際網路醫療在眼科各個專病領域的診療服務標準化指南及醫療安全監督管理制度
  • 聚人才興科研 無錫醫療強起來滿足群眾病有良醫健康需求
    去年底,無錫實施新一輪「三名」戰略,通過增名醫、建名科、辦名院,不斷滿足人們病有良醫、就地醫療的需求,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無錫醫療人才家底逐漸厚實無錫擁有近650萬常住人口,醫療需求龐大。據統計,2019年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全年完成診療5920.3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96%。
  • 上海將支持騰訊網絡媒體(大申網)在滬發展
    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推動上海「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提升智慧城市服務水平、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加快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步伐,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通過此次籤約,雙方將開展多方面合作:一是共同推進「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抓住「網際網路+」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在文化、醫療、金融、智能汽車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推動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支持騰訊遊戲、文學、動漫、大申網、企業QQ、創業基地等項目在滬發展,推動雲計算、大數據、泛娛樂(電影、音樂等)、眾創平臺、網際網路金融等項目在滬落地。
  • 「我在工作間隙花3分鐘看了個病」|上海發放首張公立網際網路醫院...
    上海發放首張公立網際網路醫院牌照8個月後,患者楊雪和醫生徐蓉都感到,多年習慣的就醫模式已經改變。改變並不僅存於上海。國家衛健委10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目前已建成9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44家委屬管醫院網際網路診療人次同比增長17倍,第三方網際網路診療諮詢增長20多倍,其中線上處方流轉增長近10倍。
  • 全國首個網際網路診療服務規範發布
    近年來,在國家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銀川市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事業,努力讓群眾在家門口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為了兼顧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老百姓看病就醫實際需求,銀川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在銀川落戶的銀川智慧網際網路醫院、微醫網際網路醫院、銀川春雨網際網路醫院等21家網際網路醫院成立了網際網路醫院聯盟。
  • 「財經早報」要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依託工業網際網路促進傳統產業加快上線上雲。要把推進重大投資項目開復工作為穩投資、擴內需的重要內容。督促加緊做好今年計劃新開工的4000多個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加強後續項目儲備。對重大項目審批核准等開設綠色通道,儘快實現開工建設。
  • 「仁醫在線」助力中國泌尿外科分級診療落地 ——前列腺癌患者關愛...
    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深入開展,在提高前列腺癌患者藥物可及性和患者依從性的同時,可以給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完善前列腺疾病診療和服務的平臺,構建前列腺癌診療領域的良性循環。按照規劃,這一項目將是現階段前列腺疾病領域單年度覆蓋人數最多的大型公益項目。
  • 疫情催生線上診療,網際網路醫院路在何方?|對話中山副院長
    在上海,試水多年的網際網路問診服務也經歷了迅速發展的階段。據上海市衛健委消息,目前共有 6 家醫院獲批網際網路醫院牌照,分別是徐匯區中心醫院、華山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皮膚病醫院、中山醫院和仁濟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未來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我們採訪到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錢菊英。
  • 醫生有了診療小幫手 同濟醫院首推聽譯機器人記錄診療經驗
    同時,梳理、整合醫生面對不同病症而採取的不同診療方法,實現記錄、傳承和推廣專家診療經驗的作用,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嘗試在部分診室設置聽譯機器人。同濟醫院神經內科秦川教授,在該院網際網路醫院坐診,其問診桌上多了一個小幫手——左手醫生推出的診室聽譯機器人。這是一臺利用AI技術的智能設備,它能在醫患問診時進行實時錄音,自動分離出醫患語音,再把語音轉化成文字。
  • 企鵝醫生上海中醫館正式開業,特色中醫診療全面進擊
    近期,企鵝醫生上海中醫館開業啦,這也是企鵝醫生中醫館進行為期20多天試運營之後的正式開業,這也是企鵝杏仁集團繼深圳中醫中心、廣州中醫館後布局的第3家中醫專科診所。企鵝醫生中醫館一直堅持為患者提供中式治未病、家庭保健、康復理療等服務,中醫結合現代診療的特色專科。
  • 孩子不出家門即可在線診療,上海市兒童醫院成為上海首家兒童網際網路...
    2月28日,上海市兒童醫院正式獲得市衛健委頒發的網際網路醫院牌照,這標誌著全市首家兒童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亮相。不久的將來,上海市兒童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將包括在線諮詢、在線複診、遠程探視、遠程聯合門診等多種功能,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 尋找科創新藍海②微信皮膚自測火爆,上海企業借勢發展
    上海體素科技創始人丁曉偉博士說。而在疫情發生前,這家人工智慧小企業的皮膚自測產品每天用量為1—2萬人次。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微信小程序的皮膚自測今年1月20日上線,正好趕上這波網際網路問診高峰。用量激增的同時,體素科技也像其他科技型中小企業一樣遇到麻煩,很多業務進度明顯放緩。
  • ...新創新:科技浪潮下的中國人壽集團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探索路
    作為中央直屬金融企業的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對科技驅動發展的內涵有著更早、更為清晰的認識。在「重振國壽」戰略引領下,中國人壽集團積極擁抱接受高科技浪潮,加大新興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力度,將新興網際網路科技與傳統業務相融合,以中國人壽財險和廣發銀行為代表的集團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亮點頻現,已成為當下中國保險業網際網路創新業務發展領域不可多得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 加速創新步伐 輝瑞攜手多方平臺引領網際網路醫療生態圈建設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表示:「中國有500多萬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我國風溼免疫性疾病患者有超過2億多。所以我們要大力的支持學科發展,培養更多的臨床醫生,我們要使我們這個學科越來越大,通過新的網絡技術,可以提高我們基層醫院風溼免疫科的診療水平,也必將推動我國風溼免疫科的發展,才能夠滿足我們所有患者的需求。」
  • 健康江蘇系列訪談之一: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思考
    所以應該來講,通過「網際網路 醫療」極大推動了醫院的提升,也方便了患者。季國忠:網際網路醫療的推進工作,各家醫院都成立了信息化建設的領導小組、智慧醫院建設的領導小組等等。所以我覺得一方面是醫療機構很重視,政府層面也給予了保障。剛才講的診療服務從線下走到線上,還有我們健康檔案、慢病管理、健康諮詢、網際網路的護理等等,一年下來做了很多事情。
  • 搶灘網際網路醫療3.0時代萬億市場 1藥網構築全渠道藥品商業化...
    2018年9月,1藥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醫藥健康行業赴美上市第1股;利用募集資金加大研發投入、戰略投資等帶來的領先優勢,1藥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根據Q3財報,1藥網上市以來連續8個季度實現近100 %的營收增長。
  • 光明日報|乘勢而上 努力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乘勢而上 努力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期間,來到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園區開展企業黨建和內容生產、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並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