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最新一期政府公報獲悉,《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於近日出臺,深圳將加快推進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到2022年,率先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成全國醫療衛生事業創新發展新高地、國內一流的健康城市,市民健康獲得感明顯增強,健康產業規模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到2030年,建成全國重要的醫療中心城市、全球影響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實現「病有良醫」。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基本形成,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產業繁榮發展。
完善大衛生大健康治理體系
根據《意見》,深圳將提高衛生健康依法治理水平。推動制定出臺特區健康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修訂完善特區醫療條例、中醫藥條例,加強學校健康、老年健康、社會辦醫等健康治理重點領域立法立規工作。按照國家標準和規範,建立健康影響評價制度。
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深圳將出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施意見,構建覆蓋市、區、街道、社區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強化統一指揮、聯防聯動、群防群治、全民參與。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實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促進各項防控措施分區、分級、分類部署和精準實施。建設重大疫情聯防聯控信息平臺,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在傳染病監測預警和聯防聯控中的應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優化關鍵物資生產布局,建設公共衛生戰略物資儲備基地,形成供應高效、規模適當、補充及時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為促進全民健康,《意見》指出,深圳將建立市民健康積分管理制度,對參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基本公共衛生、家庭醫生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等社區健康服務的市民予以積分,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服務企業、保險企業等相關單位提供積分兌獎服務,促進市民參與健康服務。將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要加強專兼職健康教育教師的培養,強化家長、學校、衛生「三方聯動」。
同時,推動全民健身社會化生活化。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公共體育設施、校園體育場地免費或者低收費向社會開放,支持在公園、綠地等設置公共體育場地和設施。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發布體育健身活動指南,完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和體育運動健身指導站點設置,推進智能健身器材進社區、進公園、進學校。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基本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1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
推進智慧衛生健康服務發展
《意見》提出,要推動醫療健康服務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圳將建立健全全民健康大數據安全管理規範、數據共建共享認證制度,推進全民健康大數據結構化、信息編碼標準化,運用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拓展健康大數據應用,促進智慧健康領域新型健康服務業的發展。推動智慧健康與精準醫療、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建立細胞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生物醫學大資料庫,探索建立覆蓋全方位全周期的數字生命系統,培育數字生命新業態。
此外,實施智慧健康惠民行動計劃。深圳將加強市民綜合健康服務平臺建設,推動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與社康機構信息共建共享,推動實名制建檔、就醫,促進居民健康信息向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集中匯聚。推進電子社保卡、電子健康卡、醫保電子憑證「三卡融合」,支持健康服務APP、小程序便民應用,實現預約診療、電子健康檔案建檔、檢驗檢查結果查詢和雙向轉診等服務全程「一卡通用」「一碼通行」。推進智慧健康社區、智慧健康校園建設,推動智能健康裝備、智能健身器材、可穿戴醫療設備的便民應用。
【來源:晶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