睏乏無力、四肢酸痛,可能是溼氣在作祟!祛溼看我有一招

2020-12-23 妙手養生吧

溼氣傷人隱蔽而緩慢,尤其在潮熱的夏季,一旦出現某些表現,就要趕緊祛溼氣了,否則你的健康會慢慢被侵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溼氣」。

溼邪是專業的中醫術語。是中醫外感六淫之邪之一,具有重濁,粘滯,趨下的特性。溼邪的產生包括外溼和內溼。

外溼與氣候、居住地、淋雨涉水關係密切。夏季易沾染溼氣;長久居住在河邊常會發生溼病;下雨天不打傘也容易讓溼氣進入身體內。

內溼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溼自內生;缺乏運動導致氣血流通不夠,陽氣升發不利,也會導致內溼很重。

溼氣的症狀有哪些?

溼邪是氣中重者,很容易將我們的肌體困住,使得我們的氣血不能正常流通,從而與各種邪氣混合起來,纏綿難愈。

頭重身困、四肢酸楚、關節酸痛、沉重;

● 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洩或便秘;

● 臉部浮腫,毛孔粗大,粉刺痤瘡;

● 舌苔厚膩,邊緣呈鋸齒狀;

● 口乾口苦、伴噁心、嗓子不清爽;

● 頭髮油膩、易脫髮;

● 神色疲倦、睏乏嗜睡、容顏憔悴;

● 反覆溼疹、蕁麻疹等。

溼氣大會影響女生懷孕嗎?

女性的溼氣重不一定會影響懷孕,這是因為溼氣重是屬於中醫的說法,常常都是指女性出現舌苔白膩,而且飲食胃口比較差,同時還可能會有陰道分泌物增多表現。但這類女性在有正常排卵,而且子宮沒有器質性疾病的情況下,往往都不會影響正常受孕,一般都能夠成功懷孕。只是對於溼氣重的女性在出現月經失調的情況下,那往往會因為月經失調而影響懷孕,並不是由於溼氣重直接導致。比如女性有多囊卵巢症候群,其排卵比較稀少,或者長期不排卵,這時候就會導致懷孕困難,甚至是出現不孕症。有哪些去溼氣的中藥?

1.赤小豆

中醫認為,赤小豆具有健脾益氣,利溼消腫的功效,主要適合脾虛溼盛,引起身體浮腫水腫的人。而紅豆具有清熱解毒,補血養顏的功效,主要適合陰血不足,引起面色無光澤、皮膚乾燥的人。

若天氣熱衷添溼、溼上加熱,極易損傷脾胃功能。脾為溼困,運化失司,輕則出現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狀,重則出現受納不快、腹脹腹瀉等疾病。

2.薏米

薏米性質甘平,燥溼的力量非常強,並且入肺、肝和胃經。對於身體溼氣過盛,無論是溼熱還是寒溼,都可以用薏米燥溼。平時煮粥做飯偶爾少放一些薏仁米,都有利溼健脾的功能。

3.芡實

芡實味甘澀、性平,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固腎益精,除溼。芡實,可既能健脾,又能除溼。

這時候就有同學說了,跑藥店太麻煩了,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呀。當然有呀,南京同仁堂的赤小豆芡實紅薏米茶,就可以完全滿足想要祛溼患者的需求。其含有:赤小豆,大麥,紅豆,紅薏米,梔子,芡實,橘皮,苦蕎,山楂,枸杞子,茯苓,蒲公英,山藥,紅棗,冬瓜,白扁豆,淡竹葉,荷葉等多種中藥,在祛溼的同時,更加注重調理脾胃,讓你遠離溼態,一身輕鬆。

#祛溼#

相關焦點

  • 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3種方法輕鬆祛溼
    導語:從古至今的醫生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想法,那就是身體內的溼氣重,就會導致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人的體內不能進入太多的溼氣,一旦體內溼氣積聚過多,就會導致我們體內的臟器受寒,導致正常運轉無法進行下去,所以發現溼氣,及時祛溼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
  • 經常感到四肢乏力,可能為體內溼氣過重,溼氣重吃什麼好得快?
    夏季到了,不少朋友都會感到四肢乏力、無精打採,但是卻並不重視這種現象,總是將其歸因於夏天氣溫高所導致的睏乏。其實,這正是體內溼氣過重的表現。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四種可以有效祛除溼氣的食物,多食用這些食物可祛溼解熱,使人神清氣爽。
  • 身體溼氣太重怎麼排溼,簡單的祛溼方法
    身體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認為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溼氣進行調節。溼氣重是指溼為重濁有質之邪,屬陰,溼邪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溼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溼邪阻滯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著。
  • 為什麼中醫總愛說病人溼氣重?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很多人大便之後,發現大便不成形,溏稀,粘在光滑的馬桶壁上,很難衝下去,還不得不用很多手紙才能擦乾淨屁股,這是正常的呢,還是說明你身體有某些疾病呢?如果是在周末,他們費力的上完了廁所,還可能回去繼續懶床不起,如果你再繼續觀察下,他們多半伴有嗜睡,睏乏無力,滿臉油光,渾身黏糊糊等等症狀。
  • 溼氣重不重,舌頭「告訴你」,簡單4招,讓溼氣去無蹤!
    那麼怎麼從舌頭中判斷自己溼氣重不重呢?有沒有溼氣,看舌頭就知道1、舌頭肥大如果人體溼氣比較嚴重,舌頭就很容易變肥變大,而且舌頭中間會有一個明顯的凹陷,自己也會察覺到自己的舌頭比平時大了很多。其實除了舌頭能看出溼氣重不重之外,從大便的狀態也能看出來。排便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在排完之後回頭看看,若是大便黏糊糊的,怎麼都衝不下去,還會黏在馬桶上的,就說明身體體面溼氣盛行了。如何有效祛溼?簡單4招,讓溼氣去無蹤!
  • 大汗淋漓可能體內溼氣重?出現9信號,教你3招
    但是,一到夏季"微胖界"的小姐姐、小哥哥就會有人說:"我都不敢動,一動渾身是汗,還感覺到無力,特別是有時候出汗的味道還特別難聞。"其實,出現一動就出汗,渾身乏力,還有異味,多半是因為體內溼氣過重引起的。俗話說"十人九溼",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夏季除溼刻不容緩。
  • 身體疲憊乏力,四肢沉重?多半是有水溼痰飲,教你3招健脾化溼
    身體疲憊乏力,四肢沉重?多半是有水溼痰飲!教你3招健脾化溼樓下的趙阿姨說自己總是口渴,每天至少喝8杯水,但是還是不解渴,晨起後渾身無力,頭暈腦脹的,沒有精神,一直犯困。專家和她說,她是患上了代謝症候群。
  •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溼氣重!喝2湯吃2粥揉一茶,溼氣一掃光
    很可能是體內溼氣在作祟!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溼氣重從中醫角度來講,體內有「溼」,主要是脾胃出了問題。大家可以自行對照看看,如果有以上症狀,那麼說明你該祛溼了。簡單4招,幫你去除體內溼氣,恢復神清氣爽第1招:避環境的「溼」減輕溼氣,首先要「避外溼」。
  • 思慮過多,溼氣重,是真的嗎?除溼氣,少做「4事」,對你有幫助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祛",中醫認為溼邪是"萬惡之邪",體內溼邪過多,是因為自己脾胃太虛,不能夠正常的運化體內的水分,導致溼氣增加。那麼,溼氣是如何產生的呢?1、頭髮油膩,頭部出現昏、沉、重;2、易長痘、毛孔粗大;3、鼻頭出油、黑頭多、酒糟鼻、眼袋浮腫;4、嘴唇發紫、發乾、口乾、口臭舌苔厚膩,易得口腔潰瘍;5、四肢關節酸痛沉重、腰腹脂肪堆積、出現大肚腩
  • 溼氣重的人身上會有4大症狀!發現一個都不可放過,3招幫你祛溼
    我國一直有「十人九溼」、「千寒易除一溼難去」的說法,體內溼氣過重也會給人帶來很多不舒服的症狀,時間長了還會引發一些疾病,因此需要及時的進行調理。而且,要知道自己體內溼氣是否過重,就需要掌握溼氣會給人體造成哪些現象出現,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調理溼氣和預防溼氣,以免溼氣長期的蟄伏在我們的體內,影響健康。
  • 溼氣重,難長壽,兩個部位越來越大,說明你的溼氣越來越重
    這兩個部位越「大」,說明溼氣越重,壽命「越短」,需警惕 一:肚子大 明明吃的不多,但依然肥胖,尤其是挺個大肚子,肚子上三道褶,怎麼也減不掉,減後還容易反彈,這都可能是溼氣在作祟。
  • 睏乏?喉嚨痛?廣東最經典的祛溼茶,治好一半春天病!
    節後開工的這大半個月,大家過的似乎都有些喪。
  • 新冠疫情期間,四肢酸痛、發軟、無力半個月了,是怎麼回事?
    大家好,我是龍醫生。新冠疫情控制了,大家緊張的心情有點放鬆了。昨天廣州市發生一例本土確診病例,又讓大家開始警惕起來,不過實際情況是,那是個被境外輸入病例感染的患者,所以,只要把好國門,還是沒有必要那麼擔心的。
  • 堅持3點,排除溼氣,和肥胖說拜拜!
    1、明顯的小肚腩,只要一吃東西肚子就容易變「大」,外凸,四肢腫脹感比較強烈。 2、全身上下,下半身明顯比上半身大,身材比例失調。 3、經常感到疲憊、四肢酸痛,很容易犯困。 4、尿液顏色比之前清淡,並且全身肌肉不緊實,很鬆垮,且睡眠質量差,經常做夢。
  • 溼氣太重怎麼辦,4個方法教你去溼氣,溼氣「跑光光」
    溼氣在體內留滯,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接下來,教你幾招去除身體溼氣吧。一、體內溼氣重的五個表現1、 身體疲乏無力體內溼氣重的人,經常會疲乏倦怠,活動的時候力氣不足,而且不願活動,懶得活動。胸悶氣短,身體長期處於疲倦狀態中。
  • 十人九溼,作為「萬惡之邪」的溼氣,隨時都能趁虛而入!
    現在人們普遍注重養生之道,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問題「溼氣重」! 所謂「十人九溼」,不論你是男女、老少,作為「萬惡之邪」的溼氣,隨時都能趁虛而入; 如果你經常感到睏乏無力,四肢沉重、胸悶心煩、腹脹反酸……那麼你就一定要注意了!
  • 溼氣重不能一概而論,有內溼和外溼、溼寒和溼熱之分,怎麼調理?
    溼氣重是個很常見的問題,人們知道要祛溼,卻受困於無論吃了多少中藥,溼氣依舊揮之不去,這就是沒有真正認清楚溼氣的緣故。身體內的溼氣不能一概而論,溼氣有不同的種類,分為內溼和外溼,溼寒和溼熱。但是不同的溼氣,有著具體的症狀區分。外溼和季節、地域有關,春夏多雨,外溼就重,秋冬乾燥,外溼就輕。外溼常見表現,為頭昏沉、胸悶透不過氣、肢體睏乏無力、關節疼痛等。內溼是脾胃問題,脾胃差,運化不好,溼氣就從食物中滋生。
  • 溼氣常「飲1物「,祛溼散寒,告別贅肉,溼氣不再纏著你
    尤其是女性,溼氣太重一般對於我們的身體會造成一定的損傷,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有著一定的關係。老話常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隨著生活的提高,現如今對於士氣人們也是更加重視了起來。現實生活中可能大家都有聽到過我要減肥這種話題。其實有一部分肥胖人群就是因為體內溼氣太重導致的虛胖問題。
  • 溼氣重的人,通常有四種現象,兩個祛溼小妙招,有效趕走溼氣
    一溼不除百病生,若是身體裡長期有溼氣而不祛溼的話,這對於身體的健康十分不利,並且很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病症。那麼,身體溼氣重的表現有哪些?其實,如果我們體內存在溼氣的話,在新的一天,我們起床時會感覺到。若是你早上起床之後發現,自己的小腿長時間總有一種疲勞感,以及小腿能夠明顯的感覺到酸痛,並且同時還伴隨著胸悶,記憶力下降等不良症狀,這些現象可能說明你體內的溼氣過重。
  • 身體中溼氣重的人,多做這些事情,或能幫助你排出和預防溼氣
    導語:對於體內溼氣重的這一問題,大多數人都覺得10個人中有9個人,體內的溼氣比較重,尤其是南方人體內的溼氣會更重一些,因為南方的地理環境就是比較潮溼的,所以說體內的溼氣也就比較重一些。身體中的溼氣重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的。那麼如何來判斷自己的身體中是否有溼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