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網友金石道人來稿
在今年之前,誰也沒有料到,中國的晶片之路會走得如此艱難。
華為被美國全面封殺,歐美國家對中國圍追堵截,一場針對中國的靶向圍堵已經全面啟動。
儘管四面楚歌,但我們依然有希望——中芯國際。這個市值4000多億的晶片巨頭,承載著中國突圍的希望。
最新的消息傳來,半導體領軍人物蔣尚義重返中芯國際,但與此同時,晶片界大牛、中芯國際的技術靈魂人物、連席CEO梁孟松卻被曝出辭職!
內鬥升級之下,承載中國晶片希望的中芯國際陷入巨大的不確定中。
但,與此同時,一個更大的希望卻正在誕生。
1
中芯國際內訌升級?
12月15日晚,中芯國際一份新的人事任命公告在市場上掀起波瀾。
蔣尚義獲委任為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
和這份驚喜一同到來的,是一個更大的驚嚇。
很快,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隨後,一封梁孟松致董事會信函內容亦被傳出,信中說道:
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
16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本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本公司發布公告為準。
今年68歲的梁孟松,自2017 年 11 月加入中芯國際擔任聯合執行長以來,已在中芯國際工作超過三年。按照梁孟松在其遞交的辭職信中的說法,他帶領 2000 多位工程師,在中芯國際盡心竭力完成了從 28nm 到 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
梁孟松是半導體領域公認的技術戰神,同時也是一個工作狂人,並且對下屬要求嚴格;但另一方面,其性格也有些剛烈、自負和豪爽——從他過往的經歷也能看出這一點。梁孟松的這種性格或許也是他與蔣尚義引起矛盾的一個原因。
梁孟松請辭的消息傳出後,中芯國際股價聞訊暴跌,16日一早9點33分,中芯國際在港股暫停交易,A股低開4%,盤中一度大跌近10%。
毋庸置疑,對中芯國際來說,梁孟松的離開,是一個巨大的利空。全球擁有豐富先進位程研發經驗的工程師並不太多,而像梁孟松這個層次和水平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中國晶片產業需要發展的關頭,梁孟松的離開對中國晶片產業來說也是一個損失,中國目前已經具備了7nm製程技術,和臺積電僅有1代的差距。如果再度停滯先進位程研發,或將再度大幅落後臺積電。
對中芯國際來說,這是一個大雷。
2
四面楚歌
中芯國際的內訌升級,梁孟松的可能離開,對中國的晶片產業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中國晶片產業當前的局勢是四面楚歌。晶片作為中國進軍尖端科技的突破口,從露出苗頭起就引起了美國的注意。早在2008年,當華為尋求併購美國3COM公司的時候,就遭到了美國政府的阻止,該併購未能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的審查。
在之後的幾年,華為與美國企業的多個設備銷售合同和併購要約都遭遇失敗,而背後的原因,皆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幹預。
等到2018年之後,美國更是對華為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幹預風暴。從華為手機失去AT&T訂單,到美國國防部禁止在美軍基地銷售華為手機,再到加拿大拘禁孟晚舟,直至美國對華為的全面封鎖。這一過程,華為承受著極大的壓力,甚至網上有人總結出了美國對付華為的「十大酷刑」:
禁運,拘留高管,勸說別國不要用華為的產品,學術切割,媒體抹黑……
從百般阻撓到直接動手,美國對華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同樣,作為中國晶片翹楚的中芯國際,美國同樣不會放過。管制、打壓之外,中芯國際還面臨著來自美國的訴訟。中芯國際還被美國列入了「軍工企業黑名單」。
由於受到了禁令的限制,中芯國際也預計其今年第四季度收入將環比減少10%-12%。同時,由於出貨量和產能受限,中芯國際也將2020年的資本開支計劃從約457億元下修到約402億元。
外患纏身,如今又面臨內憂,中芯國際的路,增加了許多變數。
3
一個更大的機會
對梁孟松來說,這同樣是一個遺憾:梁孟松終生以超越臺積電為目標,而現在,卻沒有一個給他施展抱負的平臺。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倘若梁孟松真的離開中芯國際,他還有一個更好的去處——
華為。
根據南風窗的梳理,在中國半導體企業50強中,約有15家企業從事晶片設計,知名的有華為海思、中興微電子、匯頂科技位於深圳;豪威科技、清華紫光展銳、北京智芯微電子、北京矽成半導體位於北京;華大半導體、格科微電子位於上海。
而華為,毫無疑問是其中的領頭羊。
晶片製造對華為的意義不用說了,是關係到華為生存的命脈所在。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 「實體名單」後,「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2004年在深圳起家的海思,僅僅用了15年,就能夠設計出具有足夠市場競爭力的晶片,說明了華為強大的競爭力。
如果梁孟松能進入華為,對華為來說,對梁孟松來說,都是一個絕佳的機遇。
華為能收穫世界頂尖的晶片大牛,有利於晶片研發進程的大大加速;而對於梁孟松來說,華為是一個比中芯國際更大的舞臺,他能在這裡實現自己未竟的事業與抱負。
而另一股力量,是華為所在的深圳。據虎嗅大灣腹地了解,按照深圳市最新的產業發展規劃,未來坪山新區將成為吸納晶片製造、晶片封測、材料和設備企業的土地資源。2020年6月,深圳市工信局對外披露深圳數字經濟產業園區規劃布局,其中,坪山新區將規劃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重點發展半導體晶片產業。
作為華為的起家之地,如今的深圳,在半導體界的地位已經不容忽視。
曾有業界人士認為,深圳在晶片設計領域的先天優勢在於非常注重實用技術,有明確的市場和產品定位,這有助於深圳在晶片設計產業的進一步跨越。
一線城市的財富效應,強大的政策支持,人性化的制度氛圍,假以時日,深圳一定能成為晶片之城。
梁孟松帶來豐富的經驗,華為提供極具競爭力的平臺,深圳給予大力的支持——毫無疑問,梁孟松x華為x深圳,三者能碰撞出無與倫比的火花。
4
尾聲
對中芯國際來說,如果梁孟松確定離開,那必定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晶片的前進步伐也必將受到阻礙。
但換個角度來說,如果離開中芯國際後的梁孟松能進入華為,進而與深圳的晶片製造計劃深度碰撞,那這對於華為,對於深圳,對於整個中國,都將是巨大的利好。
到那時,中國的晶片國產化之路會大大加快,突圍的力量也將更加強勁!
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