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炒作中國「停產」,再給西方吃定心丸:我們完全可以取代他們

2021-01-13 網易

2020-03-06 12:28:35 來源: 小其談軍事

舉報

  

  近日,印度聯合商會表示中方「正處於特殊時期」,不得不進行了暫停生產等舉措,而中方又是世界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勢必會導致國際供應鏈的影響。基於此種現狀,印度人稱自己「完全可以接替中方」,成為全新的全球供應鏈核心。

  印度聯合商會委員迪帕克·蘇德稱,雖然印度目前在電子、汽車、醫療等行業上都依賴於中國的原材料進口,而目前中國正因國內情況對此進行限制,但是在農業以及皮革製品等其他方面卻可以填補供應空缺。

  

  這份聲明乍看之下「有理有據」,但其中卻包含著巨大野心:印度希望趁此機會直接介入目前的世界供應鏈格局之中。可惜計劃豐滿,現實卻十分骨感——相比中國,印度目前的工業體系完善程度依然堪憂。

  印度的工業化發端其實早於中國。在英國殖民之下,印度很早便具備了初具規模的工業化能力:1949年,印度的鋼鐵產量便達到了134.7萬噸,而中國卻僅僅15.8萬噸,而在工人方面,印度當時有600萬工業者,中國僅僅有120萬。

  

  而歷史的車輪在亞洲兩大古國間似乎轉速不同:中國對於自身工業化的投入和執著遠超印度。1980年,中印GDP相差並不大,中國的工業、農業與服務業產業結構數據分別是48%、30%、22%,而印度則是24%、39%、37%。

  印度似乎十分滿足於此前英國殖民者遺留的工業成果,於是過早的自詡為工業化國家,並直接開始轉型至服務業。而中國卻藉助改革開放和加入WTO大力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同時努力消化和創新,最終形成了如今的世界製造業格局。

  

  所謂的「世界工廠」,最重要的便是具備完善或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例如最早便完成工業化的英國、在一戰二戰中後來者居上的美國以及在戰後積極發展的日本,莫不如此。

  中國經過長期的工業積累,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而由於西方製造業轉移,中國的門類甚至超過了很多發達國家。這對於滿足內需的同時還要兼顧國外訂單的供應鏈核心國家至關重要。

  而印度目前的工業增長數據並不樂觀,卻因過早進行產業改革而讓大量人口選擇從事服務業,最終導致印度依然無法達到目前中國的工業化高度。

  

  像許多西方國家一樣,未來隨著中國的持續發展,也會進行產業結構轉型,也很有可能構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類似發達國家的結構,而一些低端製造業會被轉移。但是這一切都是在工業體系完備的基礎之上的。

  印度受限於經濟環境、教育、基礎設施等因素,在承接這些產業上面臨著東南亞的巨大競爭,更匡論代替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印度不切實際的想在一切領域追趕中國,卻好高騖遠,最後只會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

  

  印度過早的滿足於殖民留下的工業化成果,最終放棄了對工業的大幅度投入,這就是印度無法趁機接替中國,成為國際供應鏈核心的最終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鈴木MARUTI Omni即將停產,累計生產36年,曾在印度市場長期霸榜
    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MARUTI SUZIKI Omni這款麵包車是非常陌生的,可是在印度卻是長期霸榜的存在,可以理解成是阿三哥的「神車五菱」,但是最近有消息稱,鈴木方面決定於2020年停產該車型,累積生產了36年後將正式走入歷史。
  • 與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為何沒有遭受西方國家的打壓?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國家開始步入正軌,整體實力以及經濟有了飛躍式發展,但是也因此被西方各國惦記上,成為了西方各國的「眼中釘」,經常遭受來自西方國家的打壓以及針對。而同為亞洲國家的印度卻和中國有著截然相反的命運,絲毫沒有遭受任何來自西方國家的針對以及打壓,甚至於西方各國有意無意的幫助印度發展。
  • 印度索坦和停產說「不!」,印度索坦目前已上市!
    索坦除了治療腎癌之外,如胃腸間質瘤患者用格列衛耐藥後也可用索坦,肝癌、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和M5型白血病也是索坦可以治療的疾病。文|泰慧康醫療    之前傳出了印度索坦停產的消息,很多人問這是不是真的。這個消息其實是片面的,印度索坦停產指的是natco公司的索坦停產了,並不是指印度國內所有的索坦停產了。印度這個仿製藥大國難道只有一家公司嗎?
  • 印度離不開中國製造?別再被騙了,印度版「抖音」已經火了
    印度離不開中國製造?別再被騙了,印度版「抖音」已經火了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國內的反華情緒高漲。尤其是印度政府決定停止進口中國產品、封禁 TikTok 等 59 款中國 App 後,很多印度民眾開始抵制中國貨,或者卸載中國的 App。
  • 美國人亨廷頓20多年前的預言:西方、日本、中國、俄羅斯、印度
    其間尤以中國近代歷史之慘重牢記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面對西方列強侵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無力反抗只能任由宰割,那一樁樁刻入歷史的疤痕永遠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癒合。至今望去依舊血跡斑斑,而那些飽受摧殘的遺址記錄著侵略者的昭昭罪行,試聽那些因此而冤屈枉死的英靈依舊在向天咆哮,歷史永遠不容忘卻。
  • 倡導「張謇精神」,讓民營企業把「定心丸」真正吃好
    倡導「張謇精神」,  讓民營企業把「定心丸」真正吃好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鮑安琪  發於2020.12.21總第977期《中國新聞周刊》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的作用至關重要——在12月12日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等單位主辦的
  • 看完中國的夜市,再看看印度的路邊攤,完全沒有可比性啊!
    一些我們看起來十分奇葩的事情,在印度看卻是十分的正常不過了。當然對於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習俗,我們應該抱以尊重的態度,不能隨意的去嘲諷,不理解沒關係,不要去隨意取笑就好。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的流通也變得十分的快速廣泛,人們足不出戶就可知天下事,通過網絡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
  • 真實的印度國父甘地:抵制一切西方文明,印度人民的罪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當年印度獨立和自治的訴求,基於的是這樣一些理論,是不是比較能夠理解印度的奇葩了? 中國在解放後也走過很多彎路,也曾經仇恨逐利的地主和資本家,但我們國家是自上而下的,只要上層重新調整好方向,就能夠把整個社會扳回正軌;可印度這個國家卻是自下而上的,政府制定政策必須以大多數民意為基礎,假如說民意基礎本身只有甘地這種水平,只能將錯就錯。
  • 印度將取代中國地位?莫迪「自給自足」政策,或給印度帶來大麻煩
    編輯:小馬雖然說印度是一個1947年才正式宣布獨立的國家,但印度政府的野心卻從來不加以掩飾。現任印度總理莫迪上臺之後更是將印度強硬的對外政策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已經出現了霸權主義的苗頭。用莫迪的話來說,印度政府的目的就是將印度打造成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而超越中國乃至徹底取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則是印度現階段的首要目標之一。在今年中印邊境問題爆發之後,莫迪政府開始在國內煽動民粹,掀起了一股抵制中國APP乃至商品的浪潮。
  • 中國「入關」取代美國?全面解析火了的「入關學」
    不管你中國的事實怎樣,都可以雙標解釋,不斷通過輿論,攻擊、抹黑中國。有一種比喻就是,河流上遊有一隻狼,下遊有一隻羊,河水被汙染了。狼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說這是羊弄的。羊說我在下遊,跟我有什麼關係?不用管,狼需要的是理由,哪怕這個理由再荒謬也沒關係,狼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吃掉羊。有了網際網路,中國人有了豐富的信息渠道,很容易驗證,常看我們觀察者網的網友都知道。
  • 美國給印度吃定心丸!放言助印軍監視解放軍,我外交部把話挑明
    據報導,這位透露美軍幫印度「監視」中國軍隊的美軍將領是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將軍,據他透露,美軍之所以能夠幫助印度監視中國軍隊,正是得益於今年10月底美印籤署的《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協議》BECA軍事協議。
  • 西方想讓中國成下一個印度
    中國的航空工業才剛起步的時候,自行建造的戰機基本上都是仿照著蘇聯的戰機來的,技術水平上也是比較落後。為了能夠獲得足夠強大的力量,用來捍衛祖國的領空,我國必須要引進一些更先進性能更優秀的戰機,以前我們是從蘇聯買,但大家都知道後來我們和蘇聯鬧僵了,不過另一方面中美關係又開始回溫,於是我國有機會接觸到西方先進技術。
  • 定心丸吃了多久管用?看完這篇就知道!
    綜上,想知道定心丸吃了多久管用,如果是Seremind薰衣草定心丸的話,基本上最快兩周的連續每日服用,就能達到緩解輕度焦慮症的目的。定心丸吃了多久管用——先看看你是否有焦慮情況?由於緊張焦慮的情緒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焦慮傾向或是焦慮症呢?
  • 莫迪犯下大錯誤,趕上中國成白日夢?日媒:西方只口頭上吹捧印度
    據環球網報導,日前,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發表一篇文章,文章題為「就在中國經濟力量使西方相形見絀之際,印度卻在自我孤立」。這篇文章所指的西方國家主要是以歐盟國家為代表的,文章分析認為,這些歐盟國家口頭上吹捧印度,但是現實中很重視中國,只有印度還在「自視甚高」。
  • 西方觀察機構終於說了實話:印度不可能像中國那樣成功工業化
    印度政府與農民的第六次談判再次破裂了。此前,印度的聯邦政府通過法案不再收購農產品,全部推向市場,農民擔心利益受損,被資本家剝削,因此舉行了幾十萬人的遊行。目前30萬農民開著拖拉機封鎖了通往新德裡的道路,即便是軍警出動也無法鎮壓。
  • 印度一地區,很多人打五星紅旗,吃餃子,看中國電視劇,原因何在
    回顧中國的歷史,有個朝代十分的繁榮強大,在當時世界上算是一流強國,那就是隋唐時代。在那個時代,國家十分重視經濟發展,和各國保持著融洽的外交關係,文化交流也十分密切。中國的鄰國印度也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
  • 中國又贏一局!印度野心再被擊碎,美媒嗤笑:徹底完敗
    據環球時報最新報導稱,近期印度媒體為了誣陷中國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公開聲稱中國「侵犯」了尼泊爾領土,還大肆炒作「中尼、中不」邊境爭端,好在這些消息很快都被不丹和尼泊爾的官方人士所闢謠。對於印度媒體的這些不實報導,一些南亞問題學者對環球時報表示,印度媒體之所以要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國內民族主義者的情緒!
  • 印度想取代中國,成為全球電子製造中心,可行性多大?
    ,還說要在5年內完成對中國的超越,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印度想取代中國成為全球電子製造中心,這一可能性有多大?,這一行業中大部分關鍵流程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工人只需要按一定規則對產品零部件進行檢查和組裝,就可以生產出合格產品,換句話來說就是,對一國電子產品生產能力影響最大的因素並非工人的知識水平,而是工人的數量。
  • 這一回被西方坑慘了,印度轉頭詢問中國疫苗價格,汪文斌把話挑明
    雖然各國都在積極防控,但是對於人口眾多、醫療衛生水平較低的印度來說卻尤為困難。在第一波疫情爆發時就有專家曾預測,印度一旦在疫情上防控不力,那麼將會給這個國家帶去沉重打擊,屆時全球疫情"震中"也會是印度。現在看來確實如此,因為印度當前新冠致死率遙遙領先。
  • 曙光村:十九大給我們吃了定心丸
    「黨的政策真英明、十九大精神暖人心,黨中央定方針、全力打造新農村,土地承包再續三十年、農民個個笑開顏……」這幾天金河鎮曙光村的村民們用自己樸實的語言,自己喜歡的調調編唱著十九大精神。今年50多歲的村民魏秀芬哼著小曲兒,樂在心裡,她告訴記者:「十九大提出,土地承包再延續三十年,我們聽到這個好消息簡直就要蹦起來啦。再過三十年是啥概念?就是說這輩子也不用擔心白給土地投入了。以前還怕趕上土地再次分配,這下好了,習總書記給我們吃了定心丸。今年早早就把農家肥訂下了,明年準備大幹一場,早早奔小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