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董佳寧】
各位好,我是董佳寧。最近,興起了一個小眾概念,也是一個梗,叫「入關」,由此還引申出了「入關學」。在「鍵政」亞文化圈裡,非常地火。這是一個平臺上創造出的概念,已經蔓延到其它平臺,我看到觀察者網的彈幕和評論裡也多次出現。我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入關學」是怎麼回事,以及「入關學」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還有錯在哪裡。
第一個,就是什麼是「入關學」。「入關學」是一種對地緣政治關係的比喻。現在世界秩序的主導者,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把它們比作中國歷史上的大明王朝。大明是當時的文明中心,面對女真人等關外民族時,有一種文明人對野蠻人的心態,女真人不管如何討好、模仿大明,都無法改變這種心態。
如果山海關外的民族不「入關」,就會永遠陷入到內捲化的競爭中,沒有出路。而大明即使變得腐朽了,如果不被入關者推翻,就可以繼續從自己主導的秩序中獲利。有點像美國,通過石油美元的金融霸權,讓全世界給它交鑄幣稅,掠奪其它國家的財富。
這個比喻其實有很多問題,如果將今天的中國比作歷史上的女真人,你會發現有太多不合適的地方,但為什麼就火了呢?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話語權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西方人為何能掌握話語權,為什麼能壟斷從金融領域,到文化領域的種種霸權,細究起來很複雜,但用山海關這樣一個具體又形象的比喻,就特別好傳播,也有趣。
第二個原因,歐美國家的傲慢。不管你中國的事實怎樣,都可以雙標解釋,不斷通過輿論,攻擊、抹黑中國。有一種比喻就是,河流上遊有一隻狼,下遊有一隻羊,河水被汙染了。狼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說這是羊弄的。羊說我在下遊,跟我有什麼關係?不用管,狼需要的是理由,哪怕這個理由再荒謬也沒關係,狼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吃掉羊。有了網際網路,中國人有了豐富的信息渠道,很容易驗證,常看我們觀察者網的網友都知道。
特別是這次疫情中的表現,讓大家印象深刻。那為什麼許多中國人還在替歐美說話呢,哎這個時候,用「入關學」的模型一套,你會發現,特別方便。你不入關,還在關外,在秩序等級裡,永遠是低等級的,再怎麼努力,再怎麼證明自己,都沒有用。只要不是秩序的主導者,就不會有話語權。這個理論對不對當然兩說,但是特別粗暴,特別好使。
「入關學」的問題很多。比如,它說,在一個秩序裡,低等級的一方不會獲利。可是,中國全球化分工秩序的受益者,中國的經濟增長很快。還有,主導秩序的一方會加固自己的地位,可是為什麼美國,佔盡天時地利,反而在到處「退群」?再比如,如果「入關」就能解決內捲化,那已經入關的西方國家,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只有中產階級以上的少數人嘗到了甜頭,分享了經濟發展的紅利。還有,中國明明是一個古老的文明,有著豐厚的歷史遺產,為什麼要自我矮化,錯位代入呢?
「入關學」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在於,清朝代替明朝,沒有走出王朝周期律,也沒有建立新的秩序,如果只是一個歷史循環的命運,用當前的中國來代入,就走進了死胡同,自己把自己套死了。於是,就有人進一步提出「東出論」、「伐紂論」等等。
我們先來說「東出論」。東出論就是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好是好,但秦朝「書同文,車同軌」,我們雖然也講「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意思並不是那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我們不可能走這條路,也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破壞文明的多樣性。
相比來說,「伐紂論」要好不少,這個模型有許多優點。首先,夏商時期的中國,不只有中原文明,還有許多發展水平相近的文明,散布在中華大地上,考古學家稱之為「滿天星鬥」學說。位於黃河中遊地區,以商王朝為代表的中原文明,只是群星之一,因此這符合世界地緣政治格局,也符合文明多樣性。
其次,周滅商,是一個新秩序代替舊秩序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王朝更替。商是一個非常血腥殘暴的文明,雖然他們有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但風俗非常惡劣,他們用活人獻祭,商人的貴族可能還是食人族。商紂王囚禁周文王的時候,把周文王的嫡長子伯邑(義)考,「烹為羹」,也就是做成了肉醬,再賜給周文王吃下去。
聖經裡,上帝也要亞伯拉罕獻祭自己的長子,這在上古時代或許代表一種歸化。周文王痛苦地吃下自己孩子的肉醬,也因此重獲自由。周人帶著噩夢般記憶回到故鄉,從此立志「翦商」,就是徹底消滅商。最終,周武王在牧野一戰,終結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當然,那個時候沒有統一的大帝國,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繼續被任命為王,留在商地統治。
周武王回去以後,像商人一樣用俘虜祭天,但到了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輔政的時候,周公不僅平定了叛亂,還確立了新的制度。不能這樣了,不能活在恐怖和仇恨當中了,周公禁止殺人祭祀,同時,制禮作樂,不僅改造了祭祀典禮,還把宗法人倫、行為規範的體系重新確立,克己復禮、節制欲望、恢弘道德,這套新文化被五百年後的孔子推崇,周公也成了儒家的聖人。
在「伐紂論」這個模型當中,不僅有統治者的更替,更重要的是有一個秩序的更替。為什麼在那個時代,不管在中國還是別的文明,獻祭這件事,那麼重要?這是因為,農業時代的核心,是人、農作物與家畜的關係。而祭司不僅溝通了人和神,也溝通了人和農業生態,在古人的觀念裡,是神讓人有權掌控動物界,人要敬神作為交易的回報,而掌握祭祀權的自然就是統治階級。周人不再活人獻祭,新秩序、新文化的確立,必定伴隨著新的經濟關係,在古代,當然就是指農業,因為吃飯是頭等大事。今天我們討論要不要吃狗肉,也是解決了吃飯問題後才出現的。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威脅,就是三個,饑荒、瘟疫和戰爭。這次疫情期間,許多人也擔心糧食安全和戰爭風險,謠言滿天飛,過度解讀大豆進口減少和美國撤僑,這是人類面對災難的本能反應。而什麼樣的秩序能夠解決好這些問題,就會是一套更先進的體系。「入關學」之所以火了,就是因為大家看到了,中國模式的答卷開始領先了,可話語權仍然不在我們手裡。
要知道,中國養活了十幾億的人口,再也不受歷史上的饑荒之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這樣一個奇蹟應該配得上足夠的話語權。但我們還沒有理論建樹,來解釋這個奇蹟。中國速度太快,超出了思想界的準備,人民卻不願意停下來等待。於是「入關學」火了,但其本身,也並沒有描述,中國要貢獻給世界一個怎樣的,更為合理的新秩序,我們只能再次從歷史中尋找答案了。
這次疫情讓大家都關注了蝙蝠這種動物。有一種吸血蝙蝠,它們會彼此之間「借貸」吸來的血,就運氣好的蝙蝠把血借給餓著肚子的同伴,等下次再來還「血債」。雖然吸血蝙蝠不收利息,但人類的借貸,是要收利息的。
哥倫布想開闢新航道的時候,向葡萄牙、義大利、法國、英國都要過資助,但最後只有西班牙的伊莎貝拉女王投資了他。西班牙人徵服美洲,開啟了殖民體系的歷史。信貸資助新發現,而殖民地帶來的利潤,轉化為新的信貸,以繼續擴張。拉丁美洲成了歐洲人的寶庫。
有一本書,叫《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講的就是金銀、石油、橡膠、甘蔗、咖啡等無數資源,怎樣從拉美被切開的血管不斷流出,滋潤發達國家的工業心臟。為什麼拉美人民陷於貧窮,百年孤獨?因為傷口一直沒有停止流血,殖民者換了一撥又一撥,哪怕國家獨立、民族自決,但從屬的經濟地位不會改變,依然被「自由貿易」從每一個毛孔中掠奪。
糖在歐洲本來很稀缺,有了美洲,就變成了歐洲人的甘蔗園。我在楊安澤的那期講過,日本移民在夏威夷給美國人種植甘蔗,種甘蔗是很苦的事情,當地人不願意幹。工時長、太陽大,瘧疾多,那美洲主要靠誰種甘蔗呢?對,我講過,非洲奴隸。人類三大難,饑荒、瘟疫和戰爭,解決的辦法只有經濟增長,那歐洲人的解決之道是什麼?發動戰爭,俘虜非洲奴隸,送去瘟疫肆虐的地方種甘蔗,這樣歐洲人的下午茶就能加上糖、吃些甜點了,這個「完美方案」,叫自由市場。
西班牙的地位後來被荷蘭取代,荷蘭人打仗都是靠僱傭兵,有金融信貸體系就不愁沒有艦隊,控制了貿易通道就不愁沒有利潤。荷蘭比西班牙更保護私有財產,靠的是司法獨立,「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國王都別想打我財產的主意,投資者自然趨之若鶩。
更重要的是,荷蘭人發明了股票,大家去買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東印度公司造船,商船裝上大炮,就把印度尼西亞打下來了,還把歐洲競爭對手趕跑了。資本家不需要祖國,需要攜家帶口去一個新的地方生活,去那裡享受增長紅利嗎?不需要,那樣太麻煩,買股票就行。現在全世界的資本中心紐約,是英國人起的名字,新約克,其實以前叫新阿姆斯特丹,是英國人從荷蘭人手裡奪下來之後才改的。華爾街這個名字,牆街,牆指的是什麼牆啊?是荷蘭另一家股份公司,就是西印度公司,為了抵禦英國人進攻立起來的。
繼承荷蘭的英國,其實也一樣,英國東印度公司把印度打下來,靠的也是僱傭兵,規模比英國王室的軍隊還大。拿破崙嘲笑說,你們英國人啊,真的是「店小二的民族」。不過嘲笑歸嘲笑啊,拿破崙還是打不過英國人。還是不「乳法」了,畢竟我們也吃了英國人船堅炮利的虧。
大家看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秩序呢?後來在美蘇稱霸的時候,中國的偉人提過「三個世界」理論,概括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如何剝削第三世界國家。其實早在美蘇之前,世界就是如此。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新馬克思主義學者,沃勒斯坦有一部巨著,叫《現代世界體系》,他想研究一個問題,為什麼非西方國家,把西方實現現代化的道路走一遍,往往都不成功,就是跨不過「龍門」?他的研究發現,16世紀前,新的勞動分工使歐洲率先形成了「中心-半邊緣-邊緣」的經濟結構,中心區出產價值高的產品,而半邊緣、邊緣區只能出售低級產品和原材料,世界體系得以運行的基礎,就是這種不平等性。後進國家想加入這種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加入這種文明形態,如果邊緣地位沒有改變,當然難以現代化。
你看,沃勒斯坦也用「三個世界」,概況了資本主義擴張的歷史。他認為,下一個世界體系可能會更加平等。在這部書的中文版序言裡,他寫道:佔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將會在決定人類共同命運的歷史進程中,起重大的作用。
這樣一個不平等的世界體系,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受到過挑戰,好多次挑戰都是差點要命的。比如,納粹德國發起二戰,就是掀桌子,不甘邊緣化的國家燃起了社會達爾文主義,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演繹到極致——就是撕下偽裝,自然選擇。最終英美主導的體系,經受住了這次挑戰,當然也付出了代價,英國把主導權交給了美國。
但如果當時只靠英美自己,其實扛不住,蘇聯付出的代價更大,犧牲了2500萬人,是英、美的各50倍。蘇聯成了另一個挑戰,社會主義革命和反殖民運動風起雲湧,劍橋大學的學生捧著偉人的「紅寶書」,床頭掛著切·格瓦拉肖像,克格勃招募的最優秀的外國間諜是誰啊?劍橋五傑,《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這個電影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
這部電影裡,貴族出身的同志,是最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這大概也能算「皈依者狂熱」吧。那個年代,左派學生佔領巴黎街道,戴高樂總統逃到德國去了。1975年,美國在越戰中失敗,紅色高棉拿下柬埔寨,印度進入緊急狀態,社會主義節節勝利,西貢美國大使館的屋頂上,最後一批美國人乘直升機撤走。
當時美英的小弟都只是些獨裁者,中東的國王,皮諾切特、弗朗哥、樸正熙他們,但80年代,自由主義浪潮又起來了。蘇聯的精英,還有眾多黨員,選擇了新自由主義。蘇聯解體後,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喬治亞和亞美尼亞這些蘇聯加盟共和國,也紛紛「皈依者狂熱」,成了自由主義的信徒。
蘇聯解體到今天,已經快30年了,西方世界的下一個目標自然是中國,儘管今天世界的格局早就變了,但冷戰思維,從來沒有從西方政客的腦海中消失。在「自由貿易」的旗號下,早在1950年「巴統」時期,對中國的禁運物資名單,就是蘇聯的兩倍長,非常看得起我們,而到了1996年《瓦森納協定》,中國就有幸和朝鮮、伊朗並列了。
大家還記得《現代世界體系》裡怎麼說的嗎?中心區出產高價值產品,半邊緣、邊緣區出售低級產品和原材料。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的工廠,是高度參與全球化,不可能被封鎖的國家,疫情期間許多重要物資比如口罩、呼吸機,都需要中國提供,但美國還在試圖禁止華為獲得晶片。蘇聯錯過了電子高科技和生物技術,但中國不會錯過,而且只剩下最後一段路了,舊體系維護者現在的心情,我們能夠理解。
中國一次次扛了過來,新冠疫情,很可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拐點。川普說了這樣一句話,死亡的人數不超過20萬,美國防疫工作就算不錯。為什麼停工停產、經濟衰退比死人還重要?別忘了拿破崙的那句話「店小二的民族」,之前我帶大家回顧了資本霸權體系的歷史,殖民不是請客吃飯,死人的事情是常有的。美聯儲一下就把救市的子彈打完了,但那時候,抗疫的措施,美國拿出了什麼?
託馬斯·皮凱蒂有一本書《21世紀資本論》,大家可能聽說過,用數據說明了,1%人群佔有了全球財富總額的20%。2008年那次金融危機,美國跌下神壇,中國救市,那是中國網際網路輿論轉折的一個節點,從此傳統公知大V的號召力開始下降,金融危機結束後,美國發生了「佔領華爾街」運動。如今疫情期間,美國也掀起了「不為華爾街而亡」的網絡抗議,與此同時,「入關學」開始在中國「出圈」。
關內的到底是什麼?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偽裝成國家,卻把國民的死亡當作一個評估損失數字的資本集團?雖然談論入關的人,對怎樣入關,入關後要建立一個怎樣的新秩序,未必都說得清楚,但大家都看到了,在糾正了初期的一些錯誤之後,中國的整體表現,證明了這個國家是值得我們熱愛的,中國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就連日本人都知道,中國是一個「不可與之開戰的國家」。這樣一個中國,絕對不會做西方循環思維的複讀機。
大家看看今天非洲的地圖,國界線為什麼都那麼筆直呢?因為這是歐洲殖民者在會議桌上瓜分的,用筆一划,管你這些邊界是否適應地理和民族的現實,這些毫無道理的邊界,引起了後來無數的戰爭和衝突。今天,中國在非洲建高鐵,修水電站,搭基站,西非爆發伊波拉疫情的時候,西方公司的員工逃離了,中國的建設者們卻沒有停工。與此同時,就像一位美國網友評論的,美國在轟炸阿富汗,利比亞,葉門和敘利亞。
雖然「入關」只一個比喻,但世界的大變局會發生在我們這代人,應該是大概率事件。遺憾的是,中國的思想界、理論界、媒體界,可能又一次要落後於走出去的工程師們、實幹家們。「入關學」是亞文化,也是「民科」,但在「入關學」的核心裡,有對「文人」、對「精英知識分子」的期待和呼喚,期待他們不再成為西方文化霸權的附屬者,期待他們交出一份對得起時代呼喚的答卷。當然,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媒體人,但也無時無刻不在希望,自己的節目,也能為此做點什麼。
好了,「入關學」的簡單分析,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這檔期視頻欄目叫《懂點兒啥》,是觀察者網的原創視頻節目,我們在這裡,與大家聊聊新聞,聊一聊時事,探索它們背後的更深、更廣的空間。最近我也收到了很多網友的反饋,特別是學生,有微博上的,也有微信上的。有的人會問我,為什麼最近你們節目,還有觀察者網,會更新這麼多,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國家,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好像更紛繁複雜了。
我想這與當前的大環境有關。大環境是,國際上的衝突,特別是有關中國的衝突,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激烈。即便我們沒有在國外生活,也能深切地感受到。我想,這也是我們中國的媒體行業,其中也包括了觀察者網,存在的意義之一。我們會以一個國際比較的角度,分析這些衝突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們觀察者網還有一個會員頻道,叫觀察員,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新聞背後的內容,還有我們編輯部製作新聞背後的內容,歡迎大家購買。在這裡,會有我們原創視頻的搶先上線,有機會,我也會在頻道裡放一些我製作節目的思考。我們會員頻道收費是每年198元,輸入我的專屬邀請碼666,可以立減10元。4月份同樣有禮品,文揚老師今年1月面市的新書《天下中華》加觀網周邊,二是《中國精神讀本》加觀網周邊,同時,這個月我們還會上線一些其它禮品,上線了大家就可以自行領取。請大家一鍵三連,另外別忘了還有666。同時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博@懂點兒啥-董佳寧,我們可以在那裡進行互動。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