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歷史會怎樣改寫

2021-02-13 落筆成劍

最近,明朝熱又在網上興起,人們提出了很多假設。有人說,假如沒有李自成的造反,沒有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中國或許會早一些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因為明中期,中國就初見工業化雛形,因此,李自成和吳三桂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還有人假設:倘若沒有吳三桂那樣引清兵入關的大漢奸,滿清王朝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統治神州大地近300年。

影視劇中的吳三桂形象

假設畢竟只是假設,而真正的歷史卻不能因為假設而改變。但是,既然有人提出了假設,那我們不妨就以此假設做一個推論,假如沒有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那段特殊的歷史將會怎樣呢?

從普遍認同的資料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實行「「追贓助餉」運動,對包括吳三桂父親在內的前明遺臣和有錢人大肆清洗,掠奪其財產。另一個是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將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劫走。

整個故事連貫起來敘述則是: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長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隨後,他親率大軍渡河東徵,殺向明朝的都城北京。

三月初,李自成兵臨宣府(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禎萬般無奈之下,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放棄關卡,入關勤王。此時吳三桂是遼東總兵,駐守山海關。吳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統兵入關,當到達出山海關不遠的河北豐潤(今河北唐山市內)突聞噩耗,京城失陷,崇禎自縊身亡,遂帶兵返回山海關。

四月初,吳三桂親率所部進京謁見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聽聞大順軍在北京捉拿大批勳貴高官,拷掠追銀,他父親吳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搶走了。相傳吳三桂當時勃然大怒,厲聲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當即揮師第二次返回山海關。降而復叛。為報奪妾之仇,吳三桂投降了多爾袞,並借多爾袞之手消滅了李自成。這便上演了一幕絕世的「衝冠一怒為紅顏」。也為清朝入主中原300年奠定了基礎。

對於「衝冠一怒為紅顏」之說,有學者認為這是文學家編造的故事,吳三桂之所以降清,是因為明朝已亡,而李自成又對明朝降將大肆掠奪,認為如果降李,終將不會平安。於是選擇了降清。

不管吳三桂是因為李自成的「追贓助餉」,還是因為「衝冠一怒為紅顏」而降清,對於明朝已亡,而南有李自成,北有多爾袞的情勢下,其選擇都是艱難的。但是,由於吳三桂畢竟是漢人,於是,他首先選擇投降的對象是李自成,而不是多爾袞。然而,李自成及其大將在京的所作所為對吳三桂的個人安全構成了威脅,於是其為保全自己,做出了降而復叛,棄李降清的決定,並借多爾袞之手消滅了李自成。

吳三桂降清後,被封為平西王。順治十六年攻下雲南後,即委其開藩設府,鎮守雲南,總管軍民事務,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又以擒斬桂王功,晉爵親王,兼轄貴州。其子吳應熊也選尚公主,號稱「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順治十八年末,公元1662年初,吳三桂率軍進入緬甸境內追擊逃亡的南明君臣。南明皇帝永曆即將被擒,絕望中給吳三桂寫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欲打動吳三桂放他一馬,但吳三桂卻不為所動,將永曆帝捉拿後吊死在昆明逼死坡。

關於後人對吳三桂的評價,《吳三桂大傳》的作者李治亭先生在書中這樣寫道:「吳三桂從引清兵入關,到窮追永曆,從道義上說,有負於明朝,但從理性而論,卻是順應了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判斷歷史的是非,道義不是衡量是非的主要標準,還是從歷史的發展來考察,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永曆恰恰是從道義上譴責三桂背主求榮,可能會喚起人們的同情,卻不能改變歷史的發展趨勢。南明經弘光、隆武、永曆三主,都是腐敗的政權,它們的存在,無補於歷史的發展,與這個政權同歸於盡,殉道而亡,雖氣節可嘉,不過成了這些腐敗而不可救藥的政權的犧牲品而已。永曆對三桂的誅心之伐,僅僅是歷史的瞬間回聲,是以永曆為代表的過時的人物對自己行將完結,而表示出的無可挽回的抗爭。」

筆者十分贊同李治亭先生對吳三桂的評價,對於一個腐敗而不可救藥的政權,吳三桂真的沒有必成為與之同歸於盡的犧牲品。而吳三桂之後起兵反清,則說明吳三桂始終對於清朝這個外族入主中原並不甘心,但只因年事已高,力不從心而功敗垂成。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無疑是歷史的事實,但是,如果認為「倘若沒有吳三桂那樣引清兵入關的大漢奸,滿清王朝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統治神州大地近300年。」那就有些武斷了。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東北女真族曾兩次問鼎中原,第一次是北宋時期,金軍滅遼後南下攻宋,宋徽宗讓位給太子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元年(1126)閏十一月,金軍破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欽徽二帝被金擄走,北宋滅亡。於是金兵佔領了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與南宋分庭抗禮。第二次便是後來的清朝,女真人直接入主中原達300年之久。

按照「倘若沒有吳三桂那樣引清兵入關的大漢奸,滿清王朝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統治神州大地近300年。」的理解,意思就是,只能由李自成的大順朝作為接替明朝的新政權了。可是,根據資料顯示,在李自成稱帝的42天裡,花天酒地,天天過年,不理政事,疏於防範。這樣一個不思進取,沒有治國方略的農民,假如沒有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其又能有什麼能力守疆保土、鞏固政權呢?

而歷史事實是,無論李自成還是多爾袞,他們打天下的目的無外乎就是想當皇帝,就是想世代享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奢侈淫靡生活。即使是李自成做了皇帝,老百姓也不會幸福。即便有一個時期的和平穩定,但作為封建社會的「家天下」,早晚都要走向腐敗而導致滅亡。因此,不論是滿族人當皇帝,還是漢族人當皇帝,老百姓都是奴隸。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不過是中國歷史進程中必須發生的一個階段,這誰也改變不了。

相關焦點

  • 吳三桂為什麼要引清兵入關,其實他根本不只是為了一個陳圓圓
    相傳,吳三桂聽說陳圓圓被闖王李自成的部將搶走後,「衝冠一怒為紅顏」,當即反叛由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投降大清,並引清兵入關,導致清兵入主中原。如果不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恐怕清兵在幾年、幾十年內都無法入主中原,甚至能不能入主中原都很難說。然而,作為明末清初最為傑出的一位軍事將領,吳三桂會因為兒女情長而引清兵入關嗎?
  • 【真相】吳三桂真的是為了一個女人引清軍入關嗎?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真的是為了一個女人引清軍入關的嗎?
  • 韓國發現一封書信,顛覆吳三桂歷史,引清軍入關另有主謀
    並未投降李自成在我們所了解的歷史中,對吳三桂的認識,主要就是他投降清兵打開了關口;另一件事就算三藩之亂。當然僅憑這兩件事,吳三桂在大眾心裡就沒有一個好印象。但除此之外,在《清聖祖實錄》記載:「逆賊吳三桂,值明季闖賊之變,委身從賊,尋以父死賊手,窮蹙來歸。」
  • 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為什麼要背負叛國的罵名,改寫了此後300多年的歷史
    天空陰沉不見日光,連一隻飛鳥也沒有,士兵們拖著沉重的腳步踏上歸途,其實他們已經沒有了歸途,關外那座孤零零的寧遠城,只能暫時收容這群無主遊魂,除了那裡,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地方可去。少年得志,馳騁沙場所向披靡的平西伯吳三桂,此時此刻陷入了一生中最為黑暗的時期,在未來幾天內,他的選擇將決定數百年歷史的走向,家國天下、民族榮辱,沉重的擔子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 韓國發現一封書信,推翻明朝百年公案,專家:引清軍入關另有主謀
    這是當時人為此下的註解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尚善身為清軍大將,而吳三桂已反,因此貝勒尚善是無需為吳三桂隱瞞投降李自成的黑歷史的。因此,這一封信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足以說明吳三桂並未投降李自成。顯然,在康熙朝之前,關於吳三桂的史料記載的非常嗯明確。而為何康熙朝之後,吳三桂就變成了降闖了呢?其原因很簡單,這是由於漢人士子們,極度的痛恨李自成,所以很可能便是康熙編造了吳三桂降闖的歷史,由此來污衊吳三桂,最終削弱那些漢人士子對吳三桂的支持,這是康熙對吳三桂的抹黑。引清軍入關,吳三桂不過是執行者罷引清兵入關,一般都以為是吳三桂的所作所為。
  • 紅顏禍水,讓吳三桂怒髮衝冠的陳圓圓,有著怎樣的悲催經歷
    那個讓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最後直接導致明朝滅亡的一代名妓陳圓圓。有著怎樣的傳奇呢。且聽我徐徐道來。陳圓圓原本姓邢,單名一個字沅。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一,是當時江南那一帶特別有名的絕代名妓,才藝雙全。引來了當地好多名士的相繁追求。
  • 民不聊生 李自成推翻明朝 甘當漢奸 吳三桂引清入關
    .皇帝大多不務正業C.官僚地主兼併土地D.陝北一帶連年大旱3、下列關於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爆發於陝西北部B.提出「均田免賦」口號C.在北京建立大順政權D.推翻了明朝的統治4、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 假如吳三桂不引清軍入關,李自成的起義軍能夠支持多久呢?
    吳三桂的名聲問題,實際上這種態勢自康熙朝就愈演愈烈,原因無外三藩之亂。為什麼當時的名聲相對沒差到這種地步呢?因為當時的人都很清楚吳三桂究竟幹了什麼。在明末清初時期,上到皇帝,下到黎庶,沒有人不知道-----無論吳三桂投降與否,清兵都能入關。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是韜晦之計,還是天生反骨?
    引清兵入關事件發生的過程是清軍到達山海關外十裡處後的當天下午,清、吳聯軍和李自成為數甚少的農民軍交戰於山海關外的一片石。清軍入關李自成對清軍入關毫無所知,兼之以連日作戰,李自成大軍士氣也處於再而衰的境地,雖然拚命搏戰,最終抵擋不住清、吳兩軍的兇猛攻擊,遭到嚴重的損失,"積屍相枕,彌滿大野
  • 李自成把吳三桂推向多爾袞懷抱?
    陳圓圓又回到田府,後被吳三桂納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詩人吳梅村為她作《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今人普遍認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之時已經投降了清朝。但也有一些人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歷史上吳三桂的愛子吳應熊,真的娶了建寧公主嗎?
    歷史上,吳三桂的愛子吳應熊確實娶了建寧公主,只不過倒是沒有金庸先生筆下那麼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建寧公主也沒有對吳應熊下手,二人也曾有一段較為和諧的夫妻生活,而且她還為吳應熊至少生下兩個兒子,只是結局有些悲涼。
  • 明朝滅亡與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有無關係
    明朝的滅亡到底是不是因為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我只能說我們高看吳三桂了明朝滅亡那年都發生了什麼1644年4月25日,大順軍攻入北京城。 5月15日,吳三桂據山海關襲擊大順軍消息傳至北京城。其實在清軍入關前明朝已亡從上面的那些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在吳三桂投降滿清,引導滿清騎兵入關時與其作戰的不再是明朝正規軍隊,而是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農民軍,而在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時,吳三桂還在山海關抵禦滿清。
  • 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兵入關,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此時,明朝守將吳三桂鎮守山海關,聽說明朝滅亡之後,就準備順勢投靠李自成。但是由於李自成搶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因此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清朝打開了山海關,清軍這才進入中原。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時吳三桂沒有投降的話,清軍能否主宰中原呢?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來分析一下當時哪些政權最有可能取得中原王朝的統治權。
  • 「衝冠一怒為紅顏」,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入關,李自成能統一天下嗎
    吳三桂可以說是清軍入關最為重要的一個歷史推手,他把持著山海關這個重要的軍事關隘,將清軍阻擋在關外。
  •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始末:四封信和一份協議,改變了三個王朝的命運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為了報囚父之仇,還是為了報奪妾之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已成定論:是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順還是不肯屈服的南明,都失去了重要的屏障,一馬平川擋不住八旗鐵蹄,揚州嘉定百姓十不餘一。 細看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始末,我們就會發現,是三位梟雄的四封信和一份協議,改變了三個王朝的命運。
  • 起義軍勝利後不得人心,清軍虎視眈眈,吳三桂只能這樣選擇
    吳三桂在我國歷史中可謂是名聲響亮了,很多人都知道是他將清軍引入關中,成為了民族歷史上的一位「罪人」。但是通過對那段歷史的深入了解就會發現,當時的社會已經發展到了朝代更迭的時候,吳三桂的做法對於歷史的發展僅僅起到的推動的作用,而不是決定性作用。
  •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但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他們的統治範圍都僅限於東北地區,並沒有能夠跨過山海關。    山海關,修建於明朝朱元璋時期,位於河北省的秦皇島市,它是明代長城東北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因它北靠燕山,南連渤海,因此得名山海關,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明朝末年,吳三桂就駐守在這個地方。
  • 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的陳圓圓,在這部電影跟白髮魔女有一段情怨
    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因為陳圓圓而引清兵入關,成為了歷史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佳話,也讓陳圓圓成為了歷史名人。能讓吳三桂如此痴迷,陳圓圓自然是美豔絕世,才藝超群。加上這一段歷史屬性,讓陳圓圓成為了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陶君薇在1993年在《白髮魔女2》中出演過陳圓圓,陶君薇可能大家不熟悉,但她的堂弟陶喆相信大家都認識。
  • 康熙都說算了,吳三桂卻仍要殘忍地殺害永曆帝,他為何要這麼做?
    假如康熙說了,吳三桂會不會饒過永曆帝呢?顯然不可能,他不會那麼「不懂事」,也不可能給自己找麻煩,更不會放過建功立業的機會。不久,清軍入關,兄弟三人不知所蹤,從此消失在史書中。
  • 她在明末戰火紛爭裡風華絕代,吳三桂更為了她「衝冠一怒為紅顏」
    說起陳圓圓大家都不陌生,她算得上是一個奇女子,在明末清初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許多人對她趨之如騖,最後還是和吳三桂兩情相悅了,最後吳三桂為了她竟「衝冠一怒」引清兵入關,有人評價吳三桂是漢奸,也有人評價吳三桂是民族英雄,今天呢,咱們拋開他的各種評價不說,專門來說說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以及「衝冠一怒為紅顏」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