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是韜晦之計,還是天生反骨?

2020-12-23 史記國風

談起「衝冠一怒為紅顏」,想必大家都會想到吳三桂和陳圓圓,吳三桂一生多次造反,有人說他是天生反骨,也有人說他是韜晦之計。今天我們可以通過這幾件事來了解一下。

平南王吳三桂

01引清兵入關

事件發生的過程是清軍到達山海關外十裡處後的當天下午,清、吳聯軍和李自成為數甚少的農民軍交戰於山海關外的一片石。次日,四月二十二日爆發了決定命運的石河大戰。

根據清、吳雙方的約定,首先由吳三桂率領所部和李自成大軍作正面交鋒。在戰鬥進行到最緊張的時刻,清軍突然從陣後繞出並向李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清軍入關

李自成對清軍入關毫無所知,兼之以連日作戰,李自成大軍士氣也處於再而衰的境地,雖然拚命搏戰,最終抵擋不住清、吳兩軍的兇猛攻擊,遭到嚴重的損失,"積屍相枕,彌滿大野'。李自成的農民軍被擊敗山海關也就此丟失。山海關之戰以清吳聯合作戰的勝利和李自成農民軍的失敗而告結束。

吳三桂和軍隊

自從明朝初期以來,山海關就一直是北京的門戶和屏障。山海關被清、吳軍所佔有,李自成被迫向西面撤離,清、吳聯軍緊追不捨,長驅直入。五月二日攻佔了北京,不久便遷都於此。吳三桂貢獻山海關降清為清進攻中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山海關之戰結束不久,攝政王多爾袞給吳三桂進爵為平西王。

02起兵叛請

事情的起因是清朝康熙皇帝決定撤掉三藩,粉碎了吳三桂世代當雲南王的美夢,吳三桂只能暗中指令死黨向撤藩使者請願,想要停止撤藩,但是康熙皇帝撤藩心意堅決,於是吳三桂與心腹將領密謀發動叛亂。他還指使其黨羽以"九天紫府劉真人"的名義吹捧自己是"中國真主",為反叛大造輿論。

晚期的吳三桂

吳三桂在忠於三十年後,又拉起了復明的旗號。反叛之前,率部下祭掃桂王陵墓,大哭,伏地不能起,對部下大加煽動。反叛之後,發布檄文,指責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並聲稱要恢復先祖的家園。康熙帝經過八年的鬥爭,途中吳三桂病死,清朝軍隊無往不利,康熙帝的大軍平定了三藩之亂。

吳三桂與陳圓圓

小編認為,通過上面兩次吳三桂的反叛,可以知道吳三桂的反叛是建立在自己的實力之上,引清兵入關,清兵兵威勢大,抵抗不住,只能投降於清兵,再者就是李自成進入北京後,肆意妄為,沒有注重邊關的重要。第二次反叛也會由於自己在雲南發展多年,成為一方霸主,加之康熙帝的撤藩,本質涉及到了吳三桂的利益,所以才會造反,反叛清朝。所以說吳三桂不是天生反骨,也不是韜光之計,而是涉及到了吳三桂的利益才會造反。

更多的歷史知識請關注史記國風,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個讚或者分享給朋友吧!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晚年到底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佳人一笑,也有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同樣都是佳人,同樣都葬送了一個王朝,她們一個是褒姒,一個是陳圓圓。陳圓圓的父母連年奔走於各個鄉間,依靠倒賣一些小物件謀生,也就是俗稱的「貨郎」營生。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出處與主角
    吳三桂與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是有出處的,源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長詩《圓圓曲》,開頭的四句便是「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全軍悲痛地披上素裝,哪知將軍衝冠一怒為紅顏。這裡的將軍指的就是吳三桂,紅顏是陳圓圓。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遠非英雄救美,更不是項羽英雄末路時的絕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而是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準備歸順大順皇帝李自成時,聞聽家人遭拘、愛妾被奪時,頓時憤怒地反悔了,重新奪回山海關。
  •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去世後,陳圓圓去了哪裡
    關於吳三桂為何會降清,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說法,就是他「衝冠一怒為紅顏」。就是說他的寵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搶去,吳三桂為了報仇,所以投靠了清朝。說起這個陳圓圓,她原本姓邢名沅,字圓圓。陳圓圓天生麗質,人也聰明,方圓十裡八鄉都傳開了。只可惜生逢亂世,陳圓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在父母去世後,只能去投靠姨父。誰知她這個姨父並不是什麼好人,為了利益,竟然將陳圓圓賣到了蘇州梨園。不過,這也成就了後來躋身於「秦淮八豔」的陳圓圓。當時不少貴族子弟看中陳圓圓,可她自己心裡知道,沒一個對她是真心的。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了陳圓圓捨棄山海關?沒這麼簡單
    以女真人為首的滿洲人蓄勢待發,而以李自成為首的闖王也打入京城。闖王進城之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清朝在周邊虎視眈眈,而長城作為重要的防線,當時的明朝的將軍吳三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替多爾袞打開了山海關,而歷來都說吳三桂投降清的原因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果真是因為一個女人這樣簡單嗎?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真的是因為陳圓圓而選擇向清軍投降?
    想想歷史上商紂王寵愛妲己自毀前程、周幽王為討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等諸多事件,都是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所做出的荒唐事。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清朝大將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明朝末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陷明朝首都,崇禎皇帝自縊。但此時,關外的清軍蠢蠢欲動。
  • 衝冠一怒為紅顏,來聽聽紅顏是怎麼說的?
    時光回溯,夢回九州,今日,我不是壹戒,我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名動江左的陳圓圓,亦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那位紅顏。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裡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 她在明末戰火紛爭裡風華絕代,吳三桂更為了她「衝冠一怒為紅顏」
    說起陳圓圓大家都不陌生,她算得上是一個奇女子,在明末清初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許多人對她趨之如騖,最後還是和吳三桂兩情相悅了,最後吳三桂為了她竟「衝冠一怒」引清兵入關,有人評價吳三桂是漢奸,也有人評價吳三桂是民族英雄,今天呢,咱們拋開他的各種評價不說,專門來說說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以及「衝冠一怒為紅顏」是怎麼回事。
  • 吳三桂為名妓陳圓圓向多爾袞下跪?背叛大明朝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
    明朝的轟然倒塌讓平西伯吳三桂措手不及,面臨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兩難抉擇。他在各種政治勢力間衡量利弊,曾多次投降李自成的念想。最終卻引清兵入關,緣由大致有兩種說法,最出名也是最浪漫的一種是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與陳圓圓共同譜寫了一段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的佳話。
  • 都說「衝冠一怒為紅顏」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這才是真實吳三桂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被後人作為對愛情謳歌的範本,但是事實是這樣嗎?今天重明鳥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位放清軍入關的漢賊將領吳三桂的故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是天啟四年的武進士,在明末動蕩的歲月裡,吳襄在遼西一帶操辦團練,抵抗後金的入侵,功勳顯赫,被明廷授予遼東團練總兵一職,在此期間,吳襄戰功赫赫,與一些抗金明將交情深厚,後與抗金名將祖大壽的妹妹成親,可以說吳三桂是將門虎子,從小受到軍事策略的薰陶,成人後在舅舅祖大壽與父親的幫助下,十六歲成為武舉人,並立下赫赫戰功,受封都指揮之職,可謂少年得志。
  • 衝冠一怒為紅顏?歷史上吳三桂降清,其實並不是為了陳圓圓
    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詩的背後,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重情重義,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世間真漢子。平西王吳三桂,為了愛情而獻身,甚至甘願背負歷史罵名,是多麼的可歌可泣。如此粉墨修飾下,叛主求榮的逆賊,披上了一件鐵血柔情的外衣。不經意間,咱們的平西王好像還挺不錯的。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圓圓曲》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裡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裡遊,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的最終下場如何?
    令人詫異的是,王樸和吳三桂都是臨陣逃脫,明廷後來在追究責任時,王樸被冠以「首逃」之罪論斬,吳三桂則只受到了降職的輕微處分。到了1641年8月末,吳三桂又被朝廷提拔為遼東提督。為何同朝為官,兩人受到的處罰卻有天壤之別呢?要明白其中的緣由,首先要搞清吳三桂的家世。吳三桂家族的崛起始於其父吳襄考中天啟二年的武進士。
  • 「衝冠一怒為紅顏」,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入關,李自成能統一天下嗎
    而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將清軍放入關內,使得中國幾百年都在清朝的統治之下。那麼,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入關,李自成能統一天下嗎?筆者認為,即使沒有吳三桂,李自成的失敗也是遲早的事情。2.滿清政府方面這個時候的滿清,和努爾哈赤統治時期,有了很大的改變。
  • 寫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偉業是什麼人?
    或許吳三桂是借刀殺人,利用清軍剿滅李自成,或許……世界上沒有或許,事實上八旗子弟一入京師,雄心更大了,一切的設想都變了。 明朝的遺民臣子們,特別是那些玩筆墨的才子們,那些百無一用的書生們,精忠報國沒有那種雄心壯舉,玩心機弄筆桿子一個賽一個,都躍躍欲試喊起口號,拿吳三桂開涮,痛罵吳三桂為了一個小妾陳圓圓而降清,是漢奸賊子。
  • 吳三桂為何對李自成先降後叛,真是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吳三桂是明末鎮守寧遠的主將,他驍勇善戰,在對清的戰爭中屢建奇功。在他還是少年的時候,當父親被圍之際,親自率領少數家丁衝破重圍,救出了父親。當時明朝大將祖大壽就撫著吳三桂的背說他將來前途無量。在松錦之戰中,吳三桂突圍的時候,專門向清軍兵力雄厚的地方攻擊,由於出其不意得以順利突圍。清朝的將領見了,誇獎吳三桂是條好漢子。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來還當了皇帝
    明朝末年,東北部的女真崛起,清太祖努爾哈赤逐漸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公元1616年,在遼寧撫順建立後金政權並割據遼東,後經過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更是席捲整個遼東,攻下明朝七十多城,最後遷都於瀋陽,為後來的清朝打下基礎。
  • 走進課堂 | 白一瑾:衝冠是否為紅顏——關於《圓圓曲》
    今天博雅哥為大家帶來的是白一瑾教授的文章《衝冠是否為紅顏?——關於<圓圓曲>》。清代詩人吳梅村所著《圓圓曲》裡,一句「衝冠一怒為紅顏」把吳三桂打上了恥辱的烙印。對於吳三桂為何引清軍入關,學界一直有許多討論。在這篇文章裡,白一瑾老師列舉了種種說法,包括「借兵復仇說」、「家人被執說」、「系襄索沅說」,最後回到《圓圓曲》裡提到的「陳圓圓被掠說」,展現了一幅頗為有趣的歷史畫卷。
  • 衝冠一怒為紅顏——明末傾國傾城的歌妓才女陳圓圓的最終命運
    陳圓圓,吳中名優,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秦淮八豔」之一。崇禎末年被田畹鎖擄,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聞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佔,衝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李自成貪圖陳圓圓之美色,親自下令讓劉宗敏帶人去搶的,意欲納為嬪妃。但我感覺此事不靠譜。但無論是李還是劉,這一步走得是大錯特錯了,這吳三桂的女人也動得?
  • 吳三桂為陳圓圓衝冠一怒而降清,為何最後卻拋棄她,讓她當尼姑?
    而關於吳三桂最著名的一個典故,現在也常常被人用來形容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護,這個典故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而這個典故的女主角就是「秦淮八豔」之一「陳圓圓」。陳圓圓是一名梨園女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她曾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每一場演出都明豔出眾,很多男人為之傾倒。1642年,陳圓圓被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成為田弘遇家的一名演員。
  • 【獨家揭秘】| 衝冠一怒為紅顏
    「衝冠一怒為紅顏」,明軍、大順軍( 李自成)、清軍打成一團,只為了一位絕代歌妓陳圓圓。聽起來很浪漫,也讓人熱血沸騰,但是這只是後世流傳的故事甚至是段子罷了。真實的歷史,哪有那麼簡單? 「圓圓」是吳三桂的愛妾陳氏的名字。詩的開頭幾句說:「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謝四新也作詩說:「丹心已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這對吳三桂所標榜的報君父之仇當然是有力的諷刺,但歷史的真象卻遠不是如此簡單。吳三桂是明清兩朝重臣,手握重兵,在明清兩朝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