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冠一怒為紅顏?歷史上吳三桂降清,其實並不是為了陳圓圓

2020-12-24 西府趙王爺

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句詩的背後,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重情重義,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世間真漢子。平西王吳三桂,為了愛情而獻身,甚至甘願背負歷史罵名,是多麼的可歌可泣。如此粉墨修飾下,叛主求榮的逆賊,披上了一件鐵血柔情的外衣。不經意間,咱們的平西王好像還挺不錯的。

然而歷史上吳三桂降清,其實和陳圓圓關係不大,衝冠一怒為紅顏更是無稽之談。

當初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崇禎皇帝詔令吳三桂率領關寧邊軍勤王。然而李自成動作太快,或者說吳三桂太慢,總之吳三桂的大軍還在半路上,就收到了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自縊煤山的消息。

這時吳三桂陷入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擺在他面前的其實就兩條路,要麼與清朝合作,繼續對抗李自成,要麼投降李自成,繼續鎮守邊關。

至於保持中立,割據一方,高聲呼喊著為已經滅亡的大明繼續守國門,平叛亂,說實話他吳三桂沒有那個資本。因為他當時的處境乃是夾在李自成與多爾袞中間,孤軍作戰,腹背受敵,而且沒有後勤支援,這樣做只能是自取滅亡。

所以當時吳三桂猶豫了許久,先後和多爾袞派來的人,李自成的人都有接洽。而最終,吳三桂是選擇了李自成。畢竟自己家眷父母都在京城,被李自成控制。如此說來,吳三桂即使不能算忠臣,但多少是個孝子。

但是,就在吳三桂已經把山海關防務交給了李自成的部下唐通,準備進京受封的時候,出現了變故。他接到京城傳出的消息,稱其父吳襄被李自成部下劉宗敏抓捕追贓,遭到嚴刑拷打。此外,劉宗敏霸佔還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這不僅僅是在欺負吳三桂的家人,更是在給吳三桂傳遞一個消息。那就是李自成根本不重視他,否則又怎會欺辱其家人?如果李自成真重視吳三桂,那得把吳三桂的家人保護起來,父母得供起來,陳圓圓根本碰都不會去碰。如此這般,也許吳三桂的心就能定下來。

然而現今這樣的情況,投降李自成,自身能得到什麼待遇,可就不言自明了,即使不死,也不會得到重用。背負個叛徒罪名,不受重用不說,說不定生命都不保,官位、權力自然更加談不上了。

所以說,搶陳圓圓不是問題,扣押他爹也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背後透露出的信息,即李自成是如何看待吳三桂的。當時吳三桂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就算投靠了李自成,估計也沒什麼好下場。所以,他回兵攻打山海關,走向李自成的對立面。

然而,他父親吳襄全家還在北京李自成手中,他就撕毀向李自成投降的承諾並且回師攻打大順鎮守山海關的唐通,此舉根本就是逼吳襄去死。由此可見,吳三桂也談不上孝子,倘若真的孝順,怎麼可能這樣做?

而李自成也是過於自信,一聽吳三桂不願投誠,直接就怒了,揮兵東徵。吳三桂發現和李自成鬧掰,自己又打不過李自成,自然選擇投靠了清朝。

所以,總的來說,這就是吳三桂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所做出的一個最有利的選擇。和所謂的忠孝情義,關係並不大。很顯然嘛,崇禎身死,明朝滅亡,他身為臣子,不思為主報仇,左右搖擺,甚至於投誠李自成,這是不忠。父母家眷被控於他人之手,他卻擔心自身前途利益受損,置父親生死於不顧,這是不孝。

這樣一個人,去談情義,著實有些不配。

吳三桂連自己父親的生死都可以放棄,至於陳圓圓,一個普通妾室,他自然不會太在意。對,沒錯,陳圓圓只是吳三桂的一個妾室而已,並不是明媒正娶的正妻。

當初陳圓圓只不過是秦淮河上的歌姬,雖然名頭很響,但終究只是風塵女子,生來只是那些士族富人的玩物。其最初是被江陰名士貢修齡之子貢若甫,以重金贖身,然後嫁入貢家為妾室。後來被外戚田弘,以權勢之便,劫奪入京,在田府當了一個家樂演員。平時府上來客設宴時,出來表演一下,烘託一下氛圍。

好巧不巧,吳三桂一次來田府做客,覺得陳圓圓挺漂亮,不由得多看了幾眼。田弘也是玲瓏之人,隨即便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以此來交的一個人情。所以,陳圓圓就是一個禮物罷了,即使吳三桂對她再怎麼寵愛,她的背景出身已經決定了其價值。

更可悲的是,這個可憐的女人何曾掌握過自己的命運。她就是一件供人取樂的玩物,可她還得承擔紅顏禍水的罵名。楊玉環是禍水,趙飛燕是禍水,馮小憐是禍水,花蕊夫人是禍水。可憐,她們什麼時候又曾主宰過自己的命運?

吳三桂這麼一個自私的人,能為了一個普通姬妾衝冠一怒,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當然了,畢竟是自己女人,被強搶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所以吳三桂降清有陳圓圓的因素在裡面,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對於吳三桂這一類人來說,女人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物事,即使她是陳圓圓,關鍵是能得到什麼回報。

換句話講,即使沒有陳圓圓被強佔,吳三桂同樣會因為李自成的輕慢態度而選擇投靠多爾袞,這是現實利益所決定的。而吳三桂又恰恰是一個極其現實而且自私的投機者,一切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後來他就不會絞殺南明永曆帝,用同胞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戴。更不會在做了清朝的忠狗之後,因為康熙削藩,而再度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因為反清是真,復明是假,他只不過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罷了。

最可笑的是,這時吳三桂為了作秀,居然還恬不知恥的祭祀起永曆帝來,殊不知永曆帝就是死在他的手中。儘管吳三桂在反清後哭祭永曆皇帝,與其說良心發現,不如說是在為自己的前程和利益在哭泣。

總結來講,吳三桂就是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投機者,特點就是以獲取最大的自身利益為原則,國家利益次於個人利益,最終人被權力欲所綁架,走向了滅亡。

還是那句話,不管時代如何前進,出賣民族的人將永受唾棄,邪惡的種子永遠發不出善良的芽來。吳三桂,沒得洗。

相關焦點

  • 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晚年到底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佳人一笑,也有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同樣都是佳人,同樣都葬送了一個王朝,她們一個是褒姒,一個是陳圓圓。陳圓圓的父母連年奔走於各個鄉間,依靠倒賣一些小物件謀生,也就是俗稱的「貨郎」營生。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了陳圓圓捨棄山海關?沒這麼簡單
    以女真人為首的滿洲人蓄勢待發,而以李自成為首的闖王也打入京城。闖王進城之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清朝在周邊虎視眈眈,而長城作為重要的防線,當時的明朝的將軍吳三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替多爾袞打開了山海關,而歷來都說吳三桂投降清的原因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果真是因為一個女人這樣簡單嗎?
  •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去世後,陳圓圓去了哪裡
    關於吳三桂為何會降清,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說法,就是他「衝冠一怒為紅顏」。就是說他的寵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搶去,吳三桂為了報仇,所以投靠了清朝。說起這個陳圓圓,她原本姓邢名沅,字圓圓。於是,他便看中遼東總兵吳三桂,打算將陳圓圓獻給他。吳三桂一眼見到陳圓圓,就被其美貌給迷住了。田弘遇見到吳三桂的反應,就知道自己成功了,拿著吳三桂贈送的金銀滿意而歸。吳三桂很是疼愛陳圓圓,可當時正值戰亂,他無法時刻將陳圓圓帶在身邊。為了她的安全,只好將她留在府中。
  • 吳三桂為陳圓圓衝冠一怒而降清,為何最後卻拋棄她,讓她當尼姑?
    吳三桂這一生,被後人冠上「漢奸」「國賊」等名,他為人之反覆與背叛被人加以譴責。他反明降清,後又反清自立,反反覆覆,讓他在歷史上也掛上一名。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出處與主角
    吳三桂與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是有出處的,源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長詩《圓圓曲》,開頭的四句便是「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全軍悲痛地披上素裝,哪知將軍衝冠一怒為紅顏。這裡的將軍指的就是吳三桂,紅顏是陳圓圓。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遠非英雄救美,更不是項羽英雄末路時的絕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而是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準備歸順大順皇帝李自成時,聞聽家人遭拘、愛妾被奪時,頓時憤怒地反悔了,重新奪回山海關。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真的是因為陳圓圓而選擇向清軍投降?
    想想歷史上商紂王寵愛妲己自毀前程、周幽王為討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等諸多事件,都是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所做出的荒唐事。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清朝大將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明朝末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陷明朝首都,崇禎皇帝自縊。但此時,關外的清軍蠢蠢欲動。
  • 吳三桂為何對李自成先降後叛,真是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緊接著,李自成迅速佔領北京,吳三桂的軍隊便滯留在山海關一帶,成為一支孤軍。此時的吳三桂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投降李自成,一是投降清朝。吳三桂經過比較,認為還是投降李自成要好一些。正好李自成派唐通來到吳三桂的軍中招降吳三桂。唐通攜帶了吳三桂父親的信件,李自成封吳三桂為侯的詔書,以及大批犒賞吳三桂軍隊的金銀。吳三桂藉此機會投降了李自成,率領部下向北京進發。
  • 她在明末戰火紛爭裡風華絕代,吳三桂更為了她「衝冠一怒為紅顏」
    說起陳圓圓大家都不陌生,她算得上是一個奇女子,在明末清初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許多人對她趨之如騖,最後還是和吳三桂兩情相悅了,最後吳三桂為了她竟「衝冠一怒」引清兵入關,有人評價吳三桂是漢奸,也有人評價吳三桂是民族英雄,今天呢,咱們拋開他的各種評價不說,專門來說說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以及「衝冠一怒為紅顏」是怎麼回事。
  • 吳三桂為名妓陳圓圓向多爾袞下跪?背叛大明朝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
    明朝的轟然倒塌讓平西伯吳三桂措手不及,面臨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兩難抉擇。他在各種政治勢力間衡量利弊,曾多次投降李自成的念想。最終卻引清兵入關,緣由大致有兩種說法,最出名也是最浪漫的一種是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與陳圓圓共同譜寫了一段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的佳話。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是韜晦之計,還是天生反骨?
    談起「衝冠一怒為紅顏」,想必大家都會想到吳三桂和陳圓圓,吳三桂一生多次造反,有人說他是天生反骨,也有人說他是韜晦之計。今天我們可以通過這幾件事來了解一下。根據清、吳雙方的約定,首先由吳三桂率領所部和李自成大軍作正面交鋒。在戰鬥進行到最緊張的時刻,清軍突然從陣後繞出並向李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 衝冠一怒為紅顏,來聽聽紅顏是怎麼說的?
    時光回溯,夢回九州,今日,我不是壹戒,我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名動江左的陳圓圓,亦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那位紅顏。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裡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的最終下場如何?
    這裡需要說明兩點,一是吳三桂並非紈絝子弟,而是有實打實戰功的軍中悍將,如1629年率20名騎兵從數萬女真騎兵陣中救出其父吳襄的壯舉,再如1632年隨軍討伐孔有德山東叛亂之戰;二是吳三桂善於交際,如方一藻、洪承疇經略遼東時,吳三桂第一時間就拜在其門下。崇禎的親信大太監高起潛奉命總監遼東軍馬時,吳三桂又認其當了義父。也正是這幾種關係的相互作用,才能使吳三桂於1638年就被擢升為了寧遠團練總兵。
  • 衝冠一怒為紅顏——明末傾國傾城的歌妓才女陳圓圓的最終命運
    陳圓圓,吳中名優,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秦淮八豔」之一。崇禎末年被田畹鎖擄,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李自成貪圖陳圓圓之美色,親自下令讓劉宗敏帶人去搶的,意欲納為嬪妃。但我感覺此事不靠譜。但無論是李還是劉,這一步走得是大錯特錯了,這吳三桂的女人也動得?你以為是阿Q那兒的小尼姑啊,隨便哪個都能摸,然而,他們的確是搶了,從而也使得這陳圓圓背負了「紅顏禍水」的惡名。
  • 寫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偉業是什麼人?
    或許吳三桂是借刀殺人,利用清軍剿滅李自成,或許……世界上沒有或許,事實上八旗子弟一入京師,雄心更大了,一切的設想都變了。 明朝的遺民臣子們,特別是那些玩筆墨的才子們,那些百無一用的書生們,精忠報國沒有那種雄心壯舉,玩心機弄筆桿子一個賽一個,都躍躍欲試喊起口號,拿吳三桂開涮,痛罵吳三桂為了一個小妾陳圓圓而降清,是漢奸賊子。
  • 走進課堂 | 白一瑾:衝冠是否為紅顏——關於《圓圓曲》
    今天博雅哥為大家帶來的是白一瑾教授的文章《衝冠是否為紅顏?——關於<圓圓曲>》。清代詩人吳梅村所著《圓圓曲》裡,一句「衝冠一怒為紅顏」把吳三桂打上了恥辱的烙印。對於吳三桂為何引清軍入關,學界一直有許多討論。在這篇文章裡,白一瑾老師列舉了種種說法,包括「借兵復仇說」、「家人被執說」、「系襄索沅說」,最後回到《圓圓曲》裡提到的「陳圓圓被掠說」,展現了一幅頗為有趣的歷史畫卷。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圓圓曲》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裡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裡遊,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 都說「衝冠一怒為紅顏」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這才是真實吳三桂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被後人作為對愛情謳歌的範本,但是事實是這樣嗎?今天重明鳥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位放清軍入關的漢賊將領吳三桂的故事。在此後,吳三桂便有了歸降李自成的意圖,在與其父親吳襄的信中寫道:接二十諭,知以破城,欲保家口,只顧投降。達變政權,方乃大丈夫。這就是說吳三桂已經有了歸降的心,當他得知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所擄後,拔劍砍案曰:『果有此事,吾從若耶!』於是不再顧老少性命,於是率軍駐守山海關,並積極與後金聯絡,企圖共同消滅李自成。
  • 【獨家揭秘】| 衝冠一怒為紅顏
    「衝冠一怒為紅顏」,明軍、大順軍( 李自成)、清軍打成一團,只為了一位絕代歌妓陳圓圓。聽起來很浪漫,也讓人熱血沸騰,但是這只是後世流傳的故事甚至是段子罷了。真實的歷史,哪有那麼簡單? 「圓圓」是吳三桂的愛妾陳氏的名字。詩的開頭幾句說:「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謝四新也作詩說:「丹心已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這對吳三桂所標榜的報君父之仇當然是有力的諷刺,但歷史的真象卻遠不是如此簡單。吳三桂是明清兩朝重臣,手握重兵,在明清兩朝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來還當了皇帝
    隨著崇禎帝處死袁崇煥,祖大壽向清朝投降,鎮守遼東的吳三桂也有些動搖,雖然沒有降清,但也準備了降清的後路。後來聽說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擄走,一怒之下便放棄了向李自成投降的念頭,他一面答應李自成,一面又向清軍求援,多爾袞接到吳三桂的求援信後,急速行軍抵達山海關外。李自成識破吳三桂假意投降後,殺掉了吳三桂父親,又率兵攻打吳三桂,多爾袞趁機聯合吳三桂一舉擊潰李自成,清軍入關後又攻下了北京。
  • 吳三桂死後,他夫人陳圓圓去了哪?專家:你把墓碑上「聶」字拆開
    在明末清初時期,有一位詩人吳偉業在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寫下了流傳至今的名句「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話說的就是當時頂頂有名的秦淮八豔之一陳圓圓與平西王吳三桂的愛情故事。陳圓圓被擄掠入京後,恰好遇到田貴妃去世。當時的田家也因此日漸衰敗,於是為了重新振新家族,田宏遇開始巴結當時的新貴吳三桂。有一日他在家中宴請吳三桂,喚來家妓表演。其中就有陳圓圓,吳三桂以見到陳圓圓就心旌搖曳,神移心蕩。田宏遇見此心中瞭然,宴席一結束就將陳圓圓當成貨物一樣贈給了吳三桂。陳圓圓就此成為吳三桂的妾室,但是好在吳三桂這時是真心喜歡陳圓圓,對其寵愛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