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什麼要引清兵入關,其實他根本不只是為了一個陳圓圓

2020-12-22 騰訊網

相傳,吳三桂聽說陳圓圓被闖王李自成的部將搶走後,「衝冠一怒為紅顏」,當即反叛由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投降大清,並引清兵入關,導致清兵入主中原。如果不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恐怕清兵在幾年、幾十年內都無法入主中原,甚至能不能入主中原都很難說。然而,作為明末清初最為傑出的一位軍事將領,吳三桂會因為兒女情長而引清兵入關嗎?

投降大順,還是投降大清?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公曆4月24日),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大明王朝宣告滅亡。此時,作為亡國之臣的吳三桂唯一的出路就是另擇新主。面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和順治帝的大清政權兩方勢力的拉攏,吳三桂不知道應該如何抉擇。

明末清初學者彭孫貽在《流寇志》中記載說:「有客平西幕者雲,世傳吳襄作書招平西,平西告絕於父,起兵勤王,非也……都城既陷,三桂屯山海,自成遣使抬三桂,三桂秘之,大集將士,告之曰:都城失守,先帝賓天,三桂受國恩,宜以死報國,然非藉將士之力,不能以破敵,令將若之何?將士皆默然,三問不敢應。」大意是說,吳三桂的幕僚說,民間流傳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曾替李自成寫信招降吳三桂,但被吳三桂拒絕,其實這並非事實。實際上,崇禎皇帝自殺後,吳三桂對眾將士說:「我吳三桂深受國恩,應當以死報國,但沒有大家的幫助,僅憑我一人之力,不足以擊敗李自成,你們是否願意同我一起與李自成決一死戰呢?」吳三桂連問三次,將士們沉默不語。

吳三桂接著說:「李自成勢大,唐通、姜壤都已經投降。如果李自成率領大軍前來,我們應當拼死一戰,還是棄甲投降呢?」

眾將士異口同聲地回答說:「今日是生是死,全憑將軍決斷!」

吳三桂原本想與李自成決一死戰,但發現眾將士想投降李自成,無奈之下,只好派人告訴李自成說,他們打算投降。

事實上,吳三桂投降李自成還有三個方面的考量:其一,此時,吳三桂的父親、陳圓圓等三十多口人都被李自成軟禁在北京,吳三桂不可能不顧及家人的性命;其二,大清為滿族政權,李自成雖說是党項族後人,但基本上已被漢化,早已被視作漢人;從古至今,人們都有濃厚的民族主義情緒,吳三桂投降一定會首選同族而非異族;其三,吳三桂與清兵交戰十多年,可謂是屢戰屢勝,他怎麼會心甘情願地投靠一個手下敗將呢!

吳三桂為何突然反叛大順並引清兵入關?

公元1644年4月29日,吳三桂正式決定投降李自成,但到了5月3日,僅僅五天的時間,吳三桂就突然改變了主意,反叛大順,投降大清。「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也是在此期間發生的。

事實上,最早記載吳三桂聽說自己的小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擄走之後下定決心反叛李自成的是《庭聞錄》和《小腆紀年附考》。

兩書記載說,吳三桂在投降李自成的途中,遇到兩撥人:一撥是他的家人,一撥是他父親吳襄的親信。兩撥人先後將吳家在北京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吳三桂。吳三桂聽說父親被抓進監獄,莞爾一笑,說:「這不過是李自成想脅迫我投降的一種策略而已!我投降之後,父親一定會被釋放!」當他聽說父親在監獄中還遭到嚴刑拷打時,變得非常氣憤。當他聽說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將擄走之後,頓時怒髮衝冠,並說:「大丈夫如果連自己的女人都無法保護,有何面目見人!」於是,吳三桂決定不再投降李自成了,並趁機發兵攻佔了由大順政權控制的山海關。

《庭聞錄》和《小腆紀年附考》編撰於清朝乾隆年間,距吳三桂反叛大順有近百年的時間,書中所記之事大多都是道聽途說,難以作為憑證。而記載吳三桂反叛大順時間最近的則是計六奇的《明季北略》。計六奇,明末清初的史學家,生於公元1622年,與吳三桂是同時代的人。吳三桂反叛大順時,他已經22歲了,其書記載的可信度相對較高。

《明季北略》上記載說:「自成入京,劉宗敏系吳襄,索沅(陳圓圓)不得,拷掠酷甚。三桂聞之,益募兵壘七千。三月廿七,將自成守邊兵砍殺,止餘三十二人,賊將負甄傷逃歸。三桂遂據山海關。」意思是說,李自成攻克北京後,部將劉宗敏因為抓不到陳圓圓,所以嚴刑拷打吳襄。吳三桂聽說後,非常生氣,便招募了七千士兵,攻佔了山海關。

《庭聞錄》和《小腆紀年附考》認為吳三桂反叛大順是因為陳圓圓被擄,而《明季北略》認為吳三桂反叛大順是因為吳襄被打,但真實的吳三桂會因為陳圓圓被擄或父親被打而反叛大順嗎?

山海關失守之後,李自成頓時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於是,他立刻派人釋放了吳襄,並好生招待。其間,吳襄在李自成的威逼利誘下給吳三桂寫了一封信,說他在北京深受闖王的優待,被打一事純屬誤會,闖王稍後還會給吳三桂送去一份厚禮:一萬兩白銀,一千兩黃金,一千段錦。

事實上,早在吳三桂決定投降李自成之後,吳襄被打、陳圓圓被搶之前,吳三桂行軍的速度就特別慢,其實他是為了觀察李自成這支農民軍是否值得投靠,但一路上所發生的事,卻讓他敏銳地察覺到,李自成並非一代明主,恰恰相反,他一定是一個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山大王。在自己手握重兵的時候,他們就敢毒打自己的父親,強搶自己的妻妾,自己投降之後,一旦不再有利用價值,下場又會如何呢?這對於混跡官場多年的吳三桂來說再清楚不過了!

作為一代智勇雙全的大將軍,吳三桂恐怕不會因為陳圓圓被搶或父親被毒打而反叛大順並引清兵入關,這些不過是他反叛大順的一個導火索而已。真正讓他反叛的應當是他早已清楚地看到以闖王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根本無法成就一番大業。

相關焦點

  • 假如沒有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歷史會怎樣改寫
    有人說,假如沒有李自成的造反,沒有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中國或許會早一些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因為明中期,中國就初見工業化雛形,因此,李自成和吳三桂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還有人假設:倘若沒有吳三桂那樣引清兵入關的大漢奸,滿清王朝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統治神州大地近300年。影視劇中的吳三桂形象假設畢竟只是假設,而真正的歷史卻不能因為假設而改變。
  • 【真相】吳三桂真的是為了一個女人引清軍入關嗎?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真的是為了一個女人引清軍入關的嗎?
  • 紅顏禍水,讓吳三桂怒髮衝冠的陳圓圓,有著怎樣的悲催經歷
    那個讓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最後直接導致明朝滅亡的一代名妓陳圓圓。有著怎樣的傳奇呢。且聽我徐徐道來。陳圓圓原本姓邢,單名一個字沅。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一,是當時江南那一帶特別有名的絕代名妓,才藝雙全。引來了當地好多名士的相繁追求。
  • 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為什麼要背負叛國的罵名,改寫了此後300多年的歷史
    這天晚上,吳三桂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他的女人——陳圓圓。兩年前的春天,崇禎皇帝的丈人田弘遇邀請吳三桂到府上赴宴。當時因為貴妃去世,田家失寵,為了維護住自己的地位,也在亂世中有所依靠,田弘遇便有意結交年少成名、手握重兵的吳三桂。
  • 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的陳圓圓,在這部電影跟白髮魔女有一段情怨
    在明末清初,「秦淮八豔」曾是名動一時的八位才女,她們包括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每一位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因為陳圓圓而引清兵入關,成為了歷史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佳話,也讓陳圓圓成為了歷史名人。能讓吳三桂如此痴迷,陳圓圓自然是美豔絕世,才藝超群。
  • 名妓陳圓圓被多個男人佔有,淪落風塵,最終她......
    她就是被認為改變明清歷史走向,傾國傾城的名妓陳圓圓。「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是明末清初詩人吳梅村在長詩《圓圓曲》中,罵吳三桂為了陳圓圓,罔顧民族大義,引清兵入關的詩句。出身寒微,淪落風塵的陳圓圓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竟然能糾葛於明崇禎皇帝、吳三桂以及李自成之間,並使得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她真的是紅顏禍水嗎?
  •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背負罵名幾百年,你以為他真是為了陳圓圓?
    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大明駐遼東總兵吳三桂,因被李自成政權囚父奪妻,與李自成撕破臉皮,他向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求助,要借清軍幫他打進北京報仇雪恨。坐在北京城皇宮裡的李自成得到消息,非常驚訝,因為激怒吳三桂的那些事都是部下劉宗敏幹的,他還不太清楚。等李自成調查清楚之後,憤怒地要殺劉宗敏,但是卻被農民兄弟攔住了。
  • 李自成把吳三桂推向多爾袞懷抱?
    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詩人吳梅村為她作《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今人普遍認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之時已經投降了清朝。但也有一些人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歷史上吳三桂降清,其實並不是為了陳圓圓
    這句詩的背後,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重情重義,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世間真漢子。平西王吳三桂,為了愛情而獻身,甚至甘願背負歷史罵名,是多麼的可歌可泣。如此粉墨修飾下,叛主求榮的逆賊,披上了一件鐵血柔情的外衣。不經意間,咱們的平西王好像還挺不錯的。然而歷史上吳三桂降清,其實和陳圓圓關係不大,衝冠一怒為紅顏更是無稽之談。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了陳圓圓捨棄山海關?沒這麼簡單
    闖王進城之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清朝在周邊虎視眈眈,而長城作為重要的防線,當時的明朝的將軍吳三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替多爾袞打開了山海關,而歷來都說吳三桂投降清的原因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果真是因為一個女人這樣簡單嗎?
  • 陳圓圓絕世美人,卻不受崇禎皇帝待見,無情將美人拒之門外
    ▲劇照之後陳圓圓因為自己美貌甚至改變了國家的走向,吳三桂和李自成更是為了搶奪陳圓圓打破了頭,吳三桂更是為了陳圓圓不惜反水選擇引清兵入關,從此將南明的江山徹底斷送,無數人因為這場戰爭家破人亡。但就是這樣一個改寫歷史的女人,崇禎皇帝竟然對她毫不動心,這也是一大奇事。
  • 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晚年到底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佳人一笑,也有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同樣都是佳人,同樣都葬送了一個王朝,她們一個是褒姒,一個是陳圓圓。陳圓圓的父母連年奔走於各個鄉間,依靠倒賣一些小物件謀生,也就是俗稱的「貨郎」營生。
  • 陳圓圓:這個青樓女子的床上,躺著三個王朝
    李自成派人招安吳三桂,吳三桂本來要投降,但一聽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一員大將搶去,一氣之下,引清兵入關,合力打敗李自成,奪回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很多人因此對吳三桂有了柔情鐵漢的印象,很多人羨慕陳圓圓有如此盪氣迴腸的英雄救美經歷。但其實,故事的女主角未必有多感動。陳圓圓從小美貌,驚豔鄰裡。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是韜晦之計,還是天生反骨?
    談起「衝冠一怒為紅顏」,想必大家都會想到吳三桂和陳圓圓,吳三桂一生多次造反,有人說他是天生反骨,也有人說他是韜晦之計。今天我們可以通過這幾件事來了解一下。引清兵入關事件發生的過程是清軍到達山海關外十裡處後的當天下午,清、吳聯軍和李自成為數甚少的農民軍交戰於山海關外的一片石。
  • 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兵入關,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不得不選擇在煤山上吊自盡,明朝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宣告滅亡,而李自成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順」政權。此時,明朝守將吳三桂鎮守山海關,聽說明朝滅亡之後,就準備順勢投靠李自成。但是由於李自成搶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因此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清朝打開了山海關,清軍這才進入中原。
  • 吳三桂死後,陳圓圓的結局如何?家屬多受牽連,陳圓圓卻全身而退
    陳圓圓在《梨園》中的第一個角色是《西廂記》中的媒人。真的很美很甜,鶯歌嘹亮。讓觀眾著迷,王孫公子,一個接一個。從此,陳圓圓的這齣戲驚豔了,整個江左地區聲名鵲起,稱其優美動人,歌聲入魂。陳圓圓生活的清初,時局不穩,天下大亂。同時,那也是一個領導輩出的時期。生活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代,陳圓圓雖然美麗出眾,卻化為灰燼,身不由己。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真的是因為陳圓圓而選擇向清軍投降?
    為了抵禦外敵,李自成想要招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誰知吳三桂在得知陳圓圓被劉宗敏霸佔後,怒髮衝冠,竟選擇投降清軍,將清軍引進關中,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很快被打敗,滿族成為了中原大地新的統治者。這就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從故事上來看,吳三桂選擇投降清軍真的是因為陳圓圓,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 吳三桂為名妓陳圓圓向多爾袞下跪?背叛大明朝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
    人生不懼天作弄,命運雙拳掌控。                                                       ——詩酒仙 金庸在《鹿鼎記》中把平西王吳三桂塑造成一個「腹黑漢奸」形象,從大明王朝的軍官引清兵入關,讓兒子娶建寧公主卻意圖造反,最後因為主人公韋小寶結局潦倒悲慘而終。
  • 吳三桂死後,他夫人陳圓圓去了哪?專家:你把墓碑上「聶」字拆開
    這句話說的就是當時頂頂有名的秦淮八豔之一陳圓圓與平西王吳三桂的愛情故事。陳圓圓,原名叫做邢沅,字圓圓。原是出生於一個貨郎的家庭,但是母親在其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一直都借住在姨夫的家裡,後來就隨著姨夫姓「陳」。但是姨夫見陳圓圓十分貌美,就將其賣給了蘇州梨園。
  • 「衝冠一怒為紅顏」,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入關,李自成能統一天下嗎
    吳三桂可以說是清軍入關最為重要的一個歷史推手,他把持著山海關這個重要的軍事關隘,將清軍阻擋在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