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一句「小李」讓我很暖心丨普安縣龍吟鎮北盤江村網格員李燊

2021-01-10 天眼新聞

「小李,你來了!」這是我下隊聽到最舒心、最暖心的聲音,因為每一次都可以從他們的語氣中感受到認可與期待,每一次與他們見面,我都能夠盡力解決他們的訴求、疑問,會給他們帶來好消息。這些足以讓我覺得兩年的駐村工作沒有白費,沒有辜負組織和群眾。

我叫李燊,於2018年12月下沉駐村,到普安縣龍吟鎮北盤江村先後擔任興田組、新莊組網格員。

剛到村裡時,我第一感覺是除了交通不便、地處偏遠之外,村莊整體還不錯。但定下網格到組裡面我才發現,我包保的網格距離村委會還有10餘公裡,深處北盤江村高海拔處,大霧籠罩,一片悽冷的感覺。

第一次和群眾開會,他們對我能否真的幫扶到位表示懷疑,從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個組的工作不好幹。但是我沒有氣餒,與組長找了幾位年長的村民聊天,先熟悉整個組的基本情況。

大家對我印象的改觀是從春節慰問開始的。

剛駐村,我就遇到幫扶單位貴陽銀行對貧困戶及困難戶進行慰問,我幫他們提著米和油在興田、新莊兩個寨子裡穿梭,慰問下來基本了解貧困戶和困難戶家庭狀況,大家也對我有了一定的認識。

在通組路硬化工作中,有群眾對佔用土地、拆除房屋持不同意見,後經我和駐村工作隊反覆上門、一家一戶逐一做通的方法,終於說服不支持的群眾,硬化完成。接下來的串戶路硬化工作中,大家積極性較高,意願性較強,全部硬化完成。

新莊組劉遠忠戶庭院硬化

在庭院硬化過程中,我幫忙端沙子、拌砂漿,有群眾說: 「領導怕是搞不了這種活路吧?」

「領導,你來這休息。」

「領導都幹了,大家搞快點!」

我也和大家邊做邊聊:「我也是農村來的,這些活小時候常做,大家以後別叫我領導了,叫我李燊或者小李。」

當天工作結束,我就在群眾家中吃飯,喝了他們待客的米酒,晚上群眾還把我送回活動室,著實感動。

從那次起,大家都不叫我領導了,大多數老人叫我小李,我倍感親切。

為了讓村民們富起來,我積極協調新莊組發展了一批產業項目,長毛兔產業、茶葉合作社、烏金雞養殖貧困戶幫扶資金入股;林下經濟天麻種植,勞動力入股;實施黃牛、生豬等財政扶貧資金,覆蓋新莊所有貧困戶18戶68人,帶動非貧困戶40餘人,300餘次勞動就業。

興田組劉家串戶路硬化

在這兩年的駐村工作,我們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就業、動員搬遷、發展產業、政策宣傳等的落實,群眾的思想觀念明顯改變,一條可期可盼的光明大道正鋪展而來。

如今,新莊組貧困戶18戶68人全部脫貧,人均收入均達到5500元以上,全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以上。我相信,群眾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人物小傳】

李燊,2018年12月下沉駐村,前往普安縣龍吟鎮北盤江村,先後擔任興田組、新莊組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義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丨普安縣新店鎮花月村駐村幹部...
    這句話不是誰說的,這是我自己東湊西湊,湊出來的座右銘。我一直把這句話當作自己做人的行為準則。身為一名退伍軍人,我堅決服從上級命令是我在部隊培養出的優良品質。2017年11月17日,單位領導打電話給我,讓我到普安縣新店鎮花月村駐村一段時間。我只說了一句:「我堅決服從上級安排。」
  • 「我的扶貧故事」和村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丨普安縣羅漢鎮...
    2020年4月,我投身到貴州省普安縣羅漢鎮羅漢社區任網格員一職。工作重、任務緊,說幹就幹,一大早,單位領導送我到駐村地點活動室後,我稍加整備行李,通過社區幹部聯繫到自己包保組的龍組長,約他陪同我熟悉當地的基本情況。和他約好以後,我就出發了。還沒有到達寨子,我就在路上遇到了龍組長。他騎著一個小摩託車,很著急的樣子。
  • 「我的扶貧故事」鄉親念我「吃水情」丨普安縣高棉鄉中心校教研員...
    我叫龍昌屏,是普安縣高棉鄉中心校教研員,離開教學一線崗位後,我來到高棉鄉喜打村箐頭組當起網格員。我生在喜打村,雖然這裡貧窮,但我對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懷著深厚的感情。2019年8月,組織安排我返回老家高棉鄉喜打村箐頭組擔任網格員,全面負責該組的脫貧攻堅工作。我沒有去想工作的難度,而是樂得像個小孩子吃到了蜜糖一樣。接管網格工作的第一天,我心裡暗自盤算:以前的幫扶都是以點帶面,這次一定要由面到點,先找出群眾反映強烈、影響脫貧攻堅推進的重要事件解決。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戰 全家總動員|普安縣板橋社區網格員伍...
    2019年4月30日,按組織安排,在普安縣委宣傳部工作的我,到南湖街道(現為九峰街道)板橋社區駐村,到了脫貧攻堅一線。  而此時,我的丈夫陳宇,已經在晴隆扶貧辦做了2年沒日沒夜且沒有周末的脫貧攻堅工作。
  • 暖心!網格員把居民生日記心頭,提前1月安排好「生日par」
    網格員把居民生日記心頭,提前1月安排好「生日par」大眾日報記者 王浩奇2020-12-02 17:39:3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王奶奶,下個月是您75歲生日,孩子們從外地回來嗎?」「給我打過電話了,說是不回來了,最近孫子高三學習緊張,等放假一塊回來。」
  • 道外區舉辦首屆「最美網格員」事跡報告會
    自「1543」網格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開展以來,道外區360個網格湧現出大批在平凡崗位上執著堅守、在服務群眾中默默奉獻、在攻堅克難中勇往直前的優秀網格員。一場隆重熱烈的事跡報告會讓這些「平民英雄」走上舞臺,成為全區黨員幹部群眾爭相學習的身邊榜樣。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山旮旯 擁抱新天地丨普安縣茶源街道鬥彈達吟...
    我叫郭禮團,自從搬遷到普安縣茶源街道鬥彈達吟社區之後,好日子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到開群眾大會,我總是忍不住要與大家暢談搬遷前後的生活變化,讓大家知道眼前的幸福生活是黨的好政策帶來的。我的老家在龍吟鎮新莊組海拔1700米的半巖上,那些年,廉價的包穀和洋芋是主要的農作物,大米是過年時才吃得上的奢侈品。村民們往往天不亮就下地幹活,天黑才回家,有沒有收成,還要看老天爺是否賞臉,世代辛勞,到頭來還是一個字——「窮」。 讀書難,看病難,找媳婦難,那種日子一眼就能看見人生的盡頭。上世紀90年代,寨上的人開始動起腦筋做起了小生意。
  • 「最佳網格員」周青美:我有深愛著的「第二個家」
    作為紹興市柯橋區柯橋街道福東社區的網格員,47歲的周青美把社區和網格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誰家私拉電線、誰家亂扔垃圾、誰家兩口子鬧矛盾,她都清楚,也都要管,還都能管好。周青美的家距離工作地點只有5分鐘的路程,可她沒有一次比上下班需要40分鐘的丈夫早回家過。「這麼多年了,從來都是我做好飯,等著她回來吃……」丈夫笑著說。
  • 「我的扶貧故事」一次探視:點燃老兵人生希望丨普安縣新店鎮波汆村...
    作為駐村網格員,我帶著諸多的不解和疑問,一步步走進了車榮金的生活。  「我媳婦在兩個兒子還小的時候就跑了;小兒子不成器,說是打工去了,我也不曉得他在哪兒;大兒子犯了錯,在安順監獄接受改造,一年多了,我一直想去看他,就是曉不得咋個去?都怪我沒有教育好嘍,日子咋個過噢!」
  • 婁底應急:社區網格員構築疫情防控堅固屏障 守護群眾安全
    (「社區網格員」——婁底市安全生產執法支隊黨支部書記顏益泉在社區喊喇叭) (婁底市應急管理局「社區網格員」在社區排查)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偉鋒)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有這樣一群人積極投身一線抗擊疫情
  • ...身份為群眾 美好生活在明天丨劍河縣太擁鎮南東村網格員萬鴻求
    我叫萬鴻求,是貴州黔東南劍河縣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也是劍河縣太擁鎮南東村網格員。我的網格是南東村4組,共52戶,貧困戶21戶,非貧困戶31戶,是南東攻堅隊戶數最多的網格,當時感覺壓力很大。萬鴻求與網格內的村民宣傳政策初到南東時,感覺村幹部相當的熱情,開始不熟悉網格情況,就由村副主任李進輝帶著我入戶,李主任是一個非常熱心的人,給我講解村裡的風土人情及風俗習慣,規劃好路線後我們就一戶戶的走,他就給我詳細的介紹每戶的情況。
  • 郴州鄧華明:不平凡的網格員
    小社區、大社會,小網格、大擔當。這張「網」不打魚,裝的都是老百姓柴米油鹽的瑣碎事;眾多「格」,不寫字,記錄的卻是社區每個角落的所需、所盼。鄧華明是桂陽縣南塔社區五網格的網格員,也是桂陽縣南塔社區的一名支部書記。
  • ...在第二故鄉練就「繡花」之功|三穗縣桐林鎮東山村網格員李彥瑤
    三穗縣桐林鎮東山村我叫李彥瑤,是東山村芭蕉灣一二組的網格員。在這裡,我與芭蕉灣49戶結下深厚情緣。回想起剛到東山村,村上村幹就先給我敲了「警鐘」,「小李啊,你可以要多費心思嘞,這裡的工群眾作是出了名的難做。」
  • 香爐山下來了一位碩士網格員
    香爐山下來了一位碩士網格員——記凱裡市文體廣電旅遊局下沉幹部、萬潮鎮香爐山村網格員潘明福作者:楊靈「感謝黨委政府給我們派來了一位碩士網格員,我們寨子這下真是有福了!」龍通林口中所說的碩士網格員,是2019年6月凱裡市選派到凱裡市萬潮鎮香爐山村脫貧攻堅下沉幹部並擔任網格員的潘明福。潘明福來到香爐山村,運用知識,給這裡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
  • ...故事」用實幹贏得村民群眾信任丨劍河縣太擁鎮烏連村網格員龍昭武
    我叫龍昭武,現年40歲,2019年6月加入脫貧攻堅大隊伍,成為劍河縣太擁鎮烏連村的一名網格員。烏連村是合併村,我負責的九連村小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9戶330人,貧困發生率27.41%,為全鎮貧困發生率最高的行政村。
  • 15強網格員帶著「格子故事」來PK
    一個格子一份責任,一個網格員一個動人故事。今年深圳市社區網格管理辦公室聯合深圳晚報舉行「我的深圳我的家」網格員演講比賽,經過層層選拔,15名網格員從全市1.6萬餘名網格員中脫穎而出,即將在9月底舉行的演講比賽中進行最終PK。 15名網格員在格子裡有著怎樣不同尋常的經歷?近期深晚記者將為你一一介紹參賽者的「格子故事」,今日先帶來其中5名網格員的故事。
  • 秀美·凡人善舉 | 發現有人躺在路邊,這4個網格員聯合起來做了一件...
    秀美·凡人善舉 | 發現有人躺在路邊,這4個網格員聯合起來做了一件暖心的事 2020-09-07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格員大力推廣綠色健康碼
    為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根據推廣山東省電子健康碼申領工作要求,常家社區網格員高維峰和邱璐璐積極行動起來,在轄區範圍內全力推廣電子健康碼註冊申領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我們一家四口不缺席︱黔西南州公安局...
    我叫崔斌,是黔西南州公安局義龍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自2012年,我在公安工作中,就把扶貧工作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來抓,全心全力幫助貧困戶挽回各種損失30多萬元,為20多戶貧困戶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鼓勁助力。在這當中,我的姐姐、姐夫、妻子,也以各種不同的扶貧方式,參與到脫貧攻堅事業中。2013年,我在普安縣的興罐子窯偵辦一起偷牛盜馬案件。我們偵辦的被盜農戶是一戶貧困戶,他家的房子破破爛爛,沒有像樣的家具,看得直讓人心裡發酸,他家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兩頭被盜的耕牛。
  • 「最美網格員」定格南通海門基層社會治理感人畫面
    網格員聞聲而動,傳來一聲聲響亮的回應。屏幕裡閃動著一件件「紅馬甲」穿梭在田間地頭、奔走在社區樓道的身影。12月17日晚,南通市海門區「最美網格員」頒獎典禮現場,在眾人矚目下,來自海門區多個街道和鄉鎮的10名網格員代表分五批接受了「最美網格員」稱號,表彰他們在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平安穩定、服務群眾、鄉村治理等方面為基層社會治理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