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底前,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人口全部脫貧,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為實現這一偉大莊嚴的承諾,全國各地各部門向貧困宣戰,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這一沒有硝煙的戰役當中。
2020年4月,我投身到貴州省普安縣羅漢鎮羅漢社區任網格員一職。
工作重、任務緊,說幹就幹,一大早,單位領導送我到駐村地點活動室後,我稍加整備行李,通過社區幹部聯繫到自己包保組的龍組長,約他陪同我熟悉當地的基本情況。
和他約好以後,我就出發了。還沒有到達寨子,我就在路上遇到了龍組長。他騎著一個小摩託車,很著急的樣子。相互簡單認識後,我了解到寨子裡已經一個多星期沒有來水了,大家生活都困難。我眉頭一緊,群眾事無小事,我立馬和組長一道處理這一情況。
到達水源地後,我們一路排查原因,最後發現是一節水管堵塞,造成的水源不通暢。大家齊心協力,更換新的水管,疏通管道,很快這一問題便得到解決。
我深入到所包保的組,與他們了解交談,多數村民用猜疑的眼神看待我們這些扶貧幹部。即便這樣,我每次下隊,對於村民反映的問題,我都用通俗的言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他們宣傳相關政策,讓群眾感受扶貧的真正內涵,知曉扶貧幹部的真誠。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我與村民之間了解、信任逐漸增加,和村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好兄弟。
每次下隊,我們相互之間都親切交談,如想發展什麼產業,怎麼就業等問題,他們都希望聽聽我的看法,我也會真誠給出自己的意見,幫著出點子、謀思路。
時間久了,我慢慢發現村民的思想意識在不斷提高,我對國家的扶貧政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幹事創業的勁頭也上來了。這讓我深深體會到「扶貧先扶智,志智雙扶」,對於一個深度貧困縣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在國家對脫貧攻堅大力投入下,諸多惠民政策惠及廣大建檔立卡群眾,最直觀的表現是寨子裡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入村通組路乾淨整潔,房前屋後,花草果實,鳥語花香,希望他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人物小傳】
何水紅,普安縣統計局工作人員,2020年4月起於普安縣羅漢鎮羅漢社區擔任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義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