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家權,我的老家坐落在大山腳下,地屬普安縣樓下鎮偏坡村團牛二組。
說起家,其實我沒有家。父母在我小時候就去世了,我一直和爺爺生活。長大後我結了婚。在老家我沒什麼經濟來源,又加上爺爺也去世了,我只好和妻子去投靠嶽父嶽母。在嶽父嶽母家住了幾年,我因為孩子多,負擔重,就和妻子咬緊牙關來到興義,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地方租了間舊房子「安家落戶」了。
為了孩子的未來,我每天早出晚歸,一幹就是十幾年。即便這樣,我也只能勉強維持家庭生活。後來我經朋友介紹,去外地謀生,妻子在家照顧孩子。幾經周折,我也只夠養家餬口。
2014年的一天,我在外打工時,突然接到村裡通知,說我家被列為精準扶貧戶,並且有很多的經濟補貼和政策支持。這對我來說,真是喜從天降啊!
更讓我驚喜的是2017年,黨和政府為精準扶貧戶在興義建起了許多高樓大廈,只要願意搬遷,政府不收我們一分錢,我們就可以在興義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新房子。這個消息,對於我這個居無定所的人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我毫不猶豫地同意搬遷。
按照政府的安排,我抽籤得到灑金二期19棟二單元504房,並於2018年6月住進了漂亮的新家。從此我真正地安家落戶了,我孩子也解決了上學難的問題,我真是喜出望外,想不到我也會有今天!我也可以像城裡人一樣生活。這得感恩黨和國家對我們精準扶貧戶的關心關懷!
不但如此,政府還派了一位幫扶幹部,對我家進行結對幫扶,這簡直是雪中送炭啊!我雖然遠在浙江打工,但羅老師經常打電話給我問寒問暖。還給我宣傳國家的幫扶政策,特別是關於孩子讀書的各種補貼。在她的指導下,我家的孩子都享受了國家的相關補助政策,同時,她還多次到我家指導孩子整理屋子,打掃衛生!
真正的感謝,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只有和妻子一道,努力打工賺錢,同時教育孩子好好讀書,我希望我不辜負黨和政府的期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義 整理
編輯 黃昕蕊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