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倉庫,他留下一封血書?上書八個血字: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2020-10-12 樂活喜奔

悲壯換成熱血: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引子:電影《八佰》催人淚下,鄭愷飾演的「陳樹生」,全身捆綁手榴彈,義無反顧的一躍。伴隨著:「娘,孩兒不孝了。」的臨死留言和驚天爆炸,他還留下了一封血書,上書八個大字: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今天,我們就《八佰》中的經典瞬間做一回顧,歷史雖已遠去,但,國恥不容忘懷。


勿忘國恥、緬懷英烈


電影《八佰》場景和經典臺詞解析:


1.四行倉庫外,日本人破釜沉舟,發誓要三個小時強攻下四行倉庫。


——解析背景:當時,國軍在日軍海陸空優勢火力的攻擊下,傷亡慘重。四行倉庫,依然靜靜地矗立在蘇州河邊,硝煙散去,當年閘北英魂留下的血,已沁在蘇州河底。


2.燈紅酒綠,賭場還在照開。


——解析背景:英法租界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熱鬧模樣。如果那時強大,哪裡會有租界的喧囂!


3.外面在打仗,屋裡市民罵街:「你媽是慈禧太后啊,你還在鬧。」


——解析背景:戰爭和生活,距離有多近?又有多遠?混沌的今天,不甘的昨天,還是痴迷的明天?鐵鍋裡,柴米油鹽醬醋;樓外弄堂,槍林彈雨橫飛。


4.四行倉庫內傳令兵:「團座有令,加強西牆火力。」


——解析背景:那邊的殘垣斷壁,是打成篩子一樣的西牆。他們是軍人,心如鐵石,忠烈陷陣之勇,死士之烈。


5.廢墟外,象徵自由的意象: 白色駿馬飛奔在大街上。


——解析背景:那白馬非凡的勇氣,昭示民族獨立的精神。


6.自古英雄出少年:學生從水道遊過去,戰場參軍。


——解析背景:年輕的將士們以血肉之軀為盾,以必死和必勝的信心為矛,絕境中,依然有嶄新希望到來。


7.倒下的傷兵低聲說道:「幫幫我,補防守位置。」


——解析背景:日本人馬上要壓上來了,堅守陣地,信念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烈火硝煙下,用鐵血護家園。


8.小湖北誤入戰場,睜大懵懂的眼。


——解析背景:不諳世事、跋山涉水,幼小的孩子與端午誤入生死戰場。


9.「向前進,不許後退。」


——解析背景:長官向剛剛加入戰鬥的保安隊隊員下令,鬥志正燃燒。


10.四行倉庫內,士兵大喊:「機槍連列隊,炸死這幫狗娘養的。」


——解析背景:熱血沸騰,以血肉之軀築成塹壕。


11.「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河對岸的市民感慨。


——解析背景:從來都是用英雄的血,喚醒那些普通角落裡麻木怯懦的心。


12.第二日,三小時到,日本人沒攻下四行倉庫,倉庫依舊在廢墟中挺立。


——解析背景:河對岸華燈正盛,四行倉庫內,熱血正燃。


13.謝團長,這裡有多少人?小湖北老實的說:「452人!」謝團長沉穩凝定:「800!」


——解析背景:他誓衛家國,義無反顧。


14.長頭髮湖北算盤的話:「我就是害怕,我害怕我死掉了,死掉了啥都沒有。」


——解析背景:他哆嗦著,滿眼求生的欲望,是啊,誰不怕死。


15.入夜,黃浦江對岸還在唱大戲,夜夜笙歌。


——解析背景:詩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河對岸的衣香鬢影,照亮四行倉庫的夜。


16.綁滿炸彈跳下倉庫的戰士陳樹生用衣襟一角留下血淋淋的血書: 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解析背景:一腔熱血,兩行熱淚,願山河無恙,守家國平安。

17.四行倉庫內,有人不可思議,喊:「人家小閨女都從對面遊過來了。」


——解析背景:那個最勇敢的女孩子,童子軍女戰士楊慧敏,照亮了那個時代。


18.謝團長冷靜交代:「明天一早升旗,有遺言的今晚留一下。」


——解析背景:坦然面對生死,只因想保護自己要保護的人。


19.十三日,只剩345人。謝團長:「我們是在給他們看,我們還在。為我們死去的同仁,鳴槍。」


——解析背景:中華民族必勝,我以我血薦軒轅。


20.入夜,江對面,市民們,繼續燈紅酒綠,唱大戲。四行倉庫裡,苦中作樂的士兵唱皮影戲。


——解析背景:長板坡寓意,哪怕殘酷絕境,也是此生榮光。


21.倉庫外,那馬又回來了,回到了倉庫。老兵唱道:「漢室中興,待後生。」


——解析背景:丈夫許國,實乃幸事。在熱血與淚中,堅守家園。


22.蘇州河對岸,死一般的寂靜,下雪了。


——解析背景:硝煙下,雪中的故土,愛他。


23.十四小時後,謝團長獨自和日本人照面。


——解析背景:無畏、傲然、傳奇。


24.謝晉元,一人一馬,漫天大雪,唯一身忠勇。


——解析背景:向胸懷大義的英雄致敬。


25.國軍70萬兵力,兵敗如山倒,全面潰退。而被作為棄子的524團和團長謝晉元用四行倉庫的英勇熱血戰鬥證明。


——解析背景:英雄的奮勇抵抗,歷史會永遠記住。


26.國軍專員做出指示:上面指令,撤。謝晉元沉痛無奈。


——解析背景:鐵血戰爭背後,都是政治。


27.國軍專員傳達蔣介石指令,命令撤入租界,並說:「跟天下相比,一個謝晉元的榮譽不重要。」


——解析背景:謝團長從來不為個人,此時遭到專員曲解。讓人震撼衝擊,為謝團長揪心落淚。


28.倉庫內謝團長仰天長嘆:「 因為我們的民族病了!」


——解析背景:後來,他以生命照亮黑夜。


29.臨行誓師:「今晚的徹退,你們的任務就是活下來。帶著希望,繼續戰鬥。我們出去,就是為了要叫醒他們。」


——解析背景:義無反顧,熱血並肩。


30.「弟兄們,來生再見。」


——解析背景:生死一場,兄弟一場,以一身血肉衛家園。


31.蓉姐帶著嗎啡衝到戰場去救人。


——解析背景:誰說女子不如人,她亦有鐵血。


32.全體衝橋


——解析背景:士兵列隊武裝,並肩面對犧牲。


33.沒有倒下的士兵嘶吼著:「衝啊……」


——解析背景:如今居安思危,國泰民安來之不易。


結語:


有些記憶會泛黃,有些時光會遠去,然而,那些曾用生命守護過的往事,會永遠在時光中不朽並熱血發光。英勇抗敵,豪情熱血。山河雖無恙,吾輩更當自強。


關注,一起走進歷史。

相關焦點

  • 陳樹生:捨身取義,兒所願也,一句孩兒不孝,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一個21歲的士兵綁滿手榴彈從六樓跳下,穿透鋼板,穿透日軍突襲小隊,與20餘名敵人同歸於盡,那一刻日軍的輕裝坦克和加農炮多比不上這顆手榴彈的威力,這個英勇獻身的年輕人叫陳樹生,有生之年裡連照片也沒有留下,可事跡卻久久相傳。
  • 《八佰》未映先催淚,壯士捆炸藥從6樓跳下,血書寄母:兒所願也
    MV剛開場,就是標誌性的四行倉庫的牆壁,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彈孔,仿佛硝煙從未散去。因為很可能這張照片,便是這位戰士留下的最後影像。而他所掛念的,是老家的父母親人,能不能留張照片作為紀念。陳樹生在淞滬會戰爆發後,擔任第一營二連二排四班的副班長,成為「八百壯士」中的一員。在堅守四行倉庫的第三天,日軍派出一支十幾人的小分隊,偷偷潛入四行倉庫樓下,企圖在牆內安裝炸藥,爆破牆體。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終結果如何 那一年的四行倉庫留下了298...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守衛戰中,謝晉元率領所謂的「八百壯士」堅守四天四夜,在激戰中,謝晉元部戰士犧牲10餘人,受傷30餘人,擊斃敵人200多人,他們絕對不會投降,但是最終卻撤退了!
  • 捨生取義 兒所願也 !
    電影《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頑強抵抗日軍四天四夜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還在於他創造了對於戰爭的「真實感」。該片沒有像一些國產抗日神劇一樣黑鬼子、黑國軍,而是非常真實的還原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殘酷,國軍守衛國土的壯烈!我有幾次忍不住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 《八佰》: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如同魔幻的場景,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真實歷史事件的再現,電影《八佰》,將我們帶回那烽火連天的歲月! 電影取材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當年在大部隊已經全部撤離的背景下,留下一小支部隊死守這個「四行倉庫」,其實只有四百來人,但是對外始終宣稱800人,也因此被稱為「八佰壯士」。
  • 電影《八佰》,為何要叫八佰?真正的原因硬漢落淚,哭到不能自己
    蔣介石寄望歐美,認為有必要留下少量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地區等待國聯會議召開。於是88 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奉命率領該團一個營的兵力,成為陷入敵陣的孤軍,據守四行倉庫,此時四行倉庫成了蘇州河以北中國軍隊唯一的據點。為了保存實力,上峰只留了一營人馬。
  • 《八佰》影評 | 「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然而,即便一個置身事外的中國人,在目睹四行倉庫的中國守軍一次次頑強地阻擊日軍後,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悄悄改變。特別是當旗幟飄揚在四行倉庫上空時,一種難以形容的情感如怒海中的波濤一樣拍打著心臟,可以是久違的民族自豪感,可以是一種中華民族不會亡的信念。這一幕來源於真實歷史,它釋放出的凝聚力堅不可摧,將那些看熱鬧的人民和四行倉庫的守軍緊緊聯結在一起。
  • 《八佰》背後的20個故事:那一年的四行倉庫裡,留下了298封遺書
    或許你也還曾記得,中學歷史課本上,在談及1937年的時候,有一個地名多次出現:上海四行倉庫。83年前,全面抗戰爆發,日軍入侵上海,淞滬會戰打響。結果大家都知道,我們節節敗退。但是戰役的最後,有一支軍隊卻奉命留守,這就是「四行倉庫八百壯士」。
  • 《八佰》淞滬抗戰死守四行倉庫的壯士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1973年10月27日,凌晨2點,上海閘北區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那是一座6層樓的鋼琴水泥建築。因為是當時上海四所銀行設立的聯合營業所的倉庫,所以被上海人叫做「四行倉庫」。此時的倉庫裡,腳步聲聲,人聲鼎沸。
  • 電影《八佰》熱映,再現中國抗戰史上八百壯士最偉大的「逆行」
    淞滬作戰初期,頗有謀略的他還曾參與策劃並實施襲擊日軍旗艦「出雲號」的行動。以524團1營為骨幹組成的一個加強營,被交到了謝晉元手中。留給他們的陣地,就是位於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四行倉庫,顧名思義,就是大陸、金城、鹽業和中南四家銀行儲存貨物的聯合倉庫,這幢六層樓的建築由鋼筋水泥澆築而成
  • 有網友爭議電影《八佰》的槽點多到數不盡!真是這樣嗎?
    三、鎮守四行倉庫的是如此懸殊的對比,不正好證明了四行倉庫的工事之堅固。88師524團,當時大量減員,守四行倉庫的時候為了保存實力,上峰只留了一營人馬。團副謝晉元明知赴死,率一營400多名官兵,對外號稱800人,以吸引更多的日軍主力,並在10月27日進入四行倉庫。
  • 拋開《八佰》濾鏡,看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直擊心靈
    《八佰》必看,但是看完之前後,拋開濾鏡,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那些真實故事更是直擊心靈。四行倉庫因其特殊的地理位位置,河對岸的平民百姓、上流人士、外國友人都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整個戰鬥過程,正如導演管虎所說:四行倉庫守衛戰是一場被直播的戰鬥。
  • 秋風寶刀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八佰》中背大刀的老鐵
    《八佰》取材「八一三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八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英勇阻擊日軍的故事。特地趕在8月上映,就是為了紀念8.13這個特殊日子。《八佰》主要是講一九三七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倉庫內的4百多戰士對抗日本帝國陸軍中最精銳部隊陸軍第三師團。
  • 《八佰》熱映,被「八佰」堅守的四行倉庫有何特殊意義?
    但實際上,孫元良還是打了個折扣,只留下了524團一個營——524團中校團附謝晉元所率領的第一營,繼續堅守。 謝晉元接到命令後,為了迷惑敵人,根據原524團的名冊偽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單傳送出去,實際上只有423人,這就是「八百壯士」的由來。
  • 《八佰》背後的故事:那年的四行倉庫裡,留下了298封遺書
    《八佰》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後期,在這場戰役中「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其戰鬥事跡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但是《八佰》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八佰》中背大刀的老鐵
    《八佰》取材「八一三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八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八佰》主要是講一九三七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倉庫內的4百多戰士對抗日本帝國陸軍中最精銳部隊陸軍第三師團。
  • 《八佰》帶火四行倉庫!觀眾喊話:「羊拐、老鐵,給你們的煙收到了嗎?
    「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遺書給我媽」……「湖北通城,李滿倉」「湖南瀏陽,王金鬥」……「娘,孩兒不孝了」……戰士們綁滿手榴彈,一個接一個一躍而下。「《八佰》上映前,平均每天的客流量保持在1000至1500人。隨著電影的熱映,客流量與日俱增。」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蔣善勇告訴記者:「不僅上海訪客眾多,很多還是從外地專門趕來參觀的,每天約有2500多人次,達到了防疫期間的參觀上限。每天的預約名額至少提前3、4天『搶』,周末的熱門時間更是要提前一周預約。」「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共有3棟建築。
  • 來過這裡,才真正讀懂這段歷史 實地探訪《八佰》故事發生地「四行倉庫」
    在電影《八佰》中,謝晉元由演員杜淳飾演。守衛四行倉庫,謝晉元可謂臨危受命。謝晉元曾在給師長孫元良的信中寫道:「誓不輕易撤退,亦決不做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前,全營官兵必向倭寇取償相當代價。」1937年10月27日開始,聯合租界多次邀請四行倉庫守軍放下武器,退入租界,均被謝晉元謝絕。第一天戰鬥,四行倉庫守軍消滅日軍80餘人,傷敵無數。
  • 電影《八佰》8月21日上映,再現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悲壯歷史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為了形態上更接近1937年的將士,400多名跟組演員在開拍前統一進行7個月的軍事訓練,每個人都完成從「演員」到「軍人」的脫胎換骨般改變。本文再現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
  • 走進「四史」丨走近四行倉庫保衛戰,看真實的「八佰壯士」
    抗戰題材的影片《八佰》上映後,好評如潮。電影《八佰》背後,是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