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奶粉如塵 香港封關之嘆

2021-02-25 中評社

圖1 內地遊客到香港購物「六大件」聲量以及與「自由行」輿情關聯度比較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日前,一則「藥房奶粉50元一罐無人問津」的新聞,折射出當前香港旅遊和零售業的困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調查發現,奶粉劈價、藥房倒閉、店鋪空置,香港「經濟寒冬」才剛開始,但長期形成的經濟結構頑疾與對內地的偏見,令香港社會瀰漫著「夏蟲不可語冰」的麻木心態,似乎感受不到封關即將「鎖死」香港的窒息感。

  眾所周知,2003年香港開放內地旅客個人遊(自由行)以來,這座「東方購物天堂」爆發出驚人的能量,旅遊、零售等服務行業成為香港經濟重要支柱,帶動了香港的就業和各項事業發展。隨之而來的,也有持續的輿論紛爭和政治化、汙名化操作。

  梳理近五年來香港社交媒體關於「奶粉」議題的觀點數據(如圖1),可發現奶粉與「自由行」輿情的關聯度,在內地遊客來港購物的最熱門六大類商品中排名第四位。進一步分析發現,奶粉議題多次「引爆」香港社交網絡輿論,但大部分都觸及「兩地矛盾」、對內地社會和自由行遊客的負面新聞。

圖2 近五年來香港社交媒體對「奶粉」議題兩種情緒變化及節點事件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如果僅從上述表面輿情特徵來看,2013年香港政府頒布的「限奶令」看似具有一定「民意基礎」,但恰恰是這一紙禁令,不僅沒能解決香港進口奶製品的供需失衡問題,反而助燃了「兩地矛盾」及極端仇恨情緒。

  如圖2所示,當2017年林鄭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提及撤銷「限奶令」時,立刻招致社交媒體的冷嘲熱諷與口誅筆伐。而到了今年,在政治動蕩和疫情封關的雙重打擊之下,當原本受益於自由行的藥房、商鋪門庭冷落,甚至出現50元奶粉無人問津的尷尬場景時,一些港人甚至透出幸災樂禍的不屑。

圖3 近六年來香港社交媒體對商鋪租售交易活動的月均關注度比較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當然,一些港人的不屑和嘲諷,固然含有泛政治化的情緒宣洩,相當一部分也反映出香港社會對「自由行經濟」一系列內在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越積越多的不滿。

  例如,有市民批評假貨泛濫,不良商家「呃(騙)自己人」,劣幣驅逐良幣;有市民認為,如今已是網購時代,誰家更優惠、誰家更好評可謂一目了然,再加上內地建設保稅區、開放海南島免稅購物,香港一成不變的傳統零售模式早已跟不上時代;還有市民指責香港的旅遊、商業主管部門不作為,讓原本可以多元發展的「自由行經濟」淪為「水貨經濟」,但上述觀點又遭到不少市民反駁,稱香港自由經濟本就無需政府干預……總之,輿論觀點紛繁複雜,莫衷一是。

  正所謂「空談誤『港』」,香港經濟就在這樣無休止的爭吵中越陷越深。數據顯示(如圖3),近兩年內,香港社交媒體對本地商鋪租售交易活動的關注度暴漲,今年截至8月底的月均關注度,又比去年上漲一個臺階。

  可見,如果說去年「街頭抗議」的動蕩已經令香港旅遊、零售業遭遇當頭一棒,那麼今年持續超過半年的疫情「封關」,讓高度依賴境外遊客的旅遊、零售業更是雪上加霜。空置的商鋪、拉下的鐵閘、貼滿的租售廣告,這才是香港經濟「無聲的抗議」。

圖4 新冠疫情對香港主要服務業影響的社交媒體關注度變化及比較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奶粉劈價、商鋪倒閉,預示著香港服務業的寒冬才剛剛開始。經歷了上世紀70至80年代的產業結構調整,香港早就告別「工業時代」,蛻變為一座面向全球的現代服務業之都。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球要素流動按下「暫停鍵」,也對香港服務業造成全面而持續的衝擊,其中又以旅遊業最為慘重。

  數據顯示(如圖4),疫情爆發以來,旅遊業是唯一一個關注度「一路下行」的門類。相較於餐飲、零售等行業還能因本地防控政策的鬆綁而有喘息之機,持續「封關」之下,本地客出不去,境外客進不來,港人眼中的旅遊業似乎已經「沒得救」。

圖5 疫情爆發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封關」直接影響對象的聲量變化及比較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封關」給香港各個行業、各個群體都帶來一種「窒息感」,但影響最大、討論最多的依然是內地旅客自由行(如圖5)。

  不過,根據港府最新說法以及本地輿論對內地抗疫模式的泛政治化操作,「健康碼」在短期內推出只存在理論可能。自由行「斷纜」眼看快要一年,心急如焚的有之,哀其不幸的有之,幸災樂禍的亦有之。「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難有共識的香港社會,似乎還沒有一點危機臨頭的急迫感。



記者:鬱光南 

分析師:馮璀樺 

工程師:連港東 

研究員:宋漾心

責編:若若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要不要對歐洲「封關」?香港「連登仔」吵起來了……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地區的海外輸入病例也有趨增之勢。
  • 【重磅】- 看澳門賭場關閉與香港全面封關
    但面對新型肺炎,澳門政府反成為強政勵治之楷模,相反香港政府卻表現遲鈍不濟,由口罩供應到入境管制都引發民怨,不少香港市民羨慕澳門政府雷厲風行之防疫措施。這點值得港府自省。武漢疫情自1月中大規模爆發,已令港澳兩地居民緊張。1月22日港澳分別確診首宗新型肺炎個案。
  • 封關一年多了!香港卻變成了這樣...
    不經意間,香港封關已經一年各大海關口岸至今也未完全開放在封關的一年裡
  • 高雄市長補選民調封關 藍白緊咬都怕墊底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高雄市長補選8月15日投票,民調5日封關,藍綠白三方角逐。中國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1日操作棄保,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3日公布封關民調呈現黃金交叉。李眉蓁今天回嗆「民調看看就好,努力打拼才是最重要的。」藍白都不想墊底,最後兩周緊咬對方不放。
  • 香港消委會公布9款奶粉檢出致癌物質,港代奶粉還靠譜嗎?
    8月17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下簡稱香港消委會)舉行記者會公布近期對嬰兒配方奶粉及薯片等香脆零食樣本的檢測結果顯示:在檢測的15款密封包裝嬰兒配方奶粉中,全部樣本均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有9款樣本測出含有具基因毒性、致癌性的縮水甘油酯(GE),全部奶粉樣本均含有微量鉛(符合香港相關食物規例)。
  • 2分鐘讀財報|香港「封關」苦了零售 莎莎Q3營業額跌55%關店不止
    來源:新浪財經10月15日下午,香港著名化妝品零售公司莎莎國際公布了最新的銷售數據。在國際形勢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香港的零售業遭遇了巨大的打擊,莎莎也未能倖免。公告顯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莎莎國際營業額為6.95億港元,對比去年同期下降55.3%,其中,香港及澳門特區營業額為4.5億港元,同比下滑65.6%,同店銷售同比下滑61%,交易宗數為210萬,對比去年同期下滑45%。莎莎的消費者消費額也有明顯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每宗交易的平均金額為204港元,對比去年同期下滑37.3%。
  • 海南封關運作是什麼意思
    所謂封關運作就是由海關劃出一個特定範圍:進入此範圍的貨物相當於已進入國內,但還沒通過海關。這就是所謂「境內關外」的概念。為什麼要劃定「境內關外」的概念呢?如果企業從海外進口的原材料拉到關內是需要繳納關稅的。企業將原料加工成產品後又出口到國外。這時又會涉及到出口退稅的問題,實際上相當於無形中增加了工作的繁瑣程度。於是國家為刺激產業發展往往就劃定一些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實行封關運作。
  • 初選前韓粉封關造勢!新竹場最關鍵在這群人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表態角逐2020國民黨初選後,6月一周一造勢,不過繼29日屏東造勢場確定取消,7月6日的高雄場也因登革熱疫情取消了
  • 我為什要去香港買生活用品之奶粉篇--香港奶粉與大陸奶粉差別
    很多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都選擇去香港買奶粉,但是去香港買奶粉就能真正放心嗎?
  • 有機奶粉受歡迎,那麼香港喜寶奶粉怎麼樣
    不止喜寶奶粉,德國喜寶品牌旗下產品種類非常齊全,喜寶奶粉、喜寶輔食、喜寶洗護用品等都為有機產品。德國喜寶是目前歐洲市場上最大的嬰兒有機食品品牌,也是歐洲航天宇航局太空食品指定供應商之一。  而香港版是喜寶針對香港市場而定製的版本,與德國版大同小異。那麼香港版喜寶有何特異之處呢:
  • 揭秘香港奶粉與大陸奶粉的區別!
    微信客服:kd3922眾所周知,香港是個免稅購物天堂,很多東西便宜又好用。時下,赴港購物甚至成為了一種「時尚」,受到內地盆友的熱捧。而赴港搶奶粉更是內地盆友去香港時必不可少的。香港的「限奶令」實施已4年有餘,儘管相關部門各種「圍追堵截」,也抵擋不了內地盆友對於香港奶粉的熱情。
  • 【寶媽必看】香港奶粉與大陸奶粉的區別
    因為大陸奶粉的標準低,準入門檻較低,不像香港、臺灣等地執行歐盟、美加等國的標準高,準入門檻較高,所以廠家很自然就會將符合國標但質量略遜的產品銷往大陸。  香港版奶粉如:香港的雅培心美力奶粉和大陸的雅培喜康寶奶粉不僅產地和配方不同,而且外觀也不相同(顆粒粗細、顏色、有無泡沫、乾爽或易潮等)……  很多有良心的奶粉企業都和國際母乳協會籤定了一個不宣傳奶粉的協議。
  • 封關1年,香港都發生了啥?太難了!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香港目前還處於第四波疫情當中,斷斷續續難以穩定。而從去年1月30日開始,香港已經「封關」一年了。這一年,香港都發生了啥?一起來看看!香港的疫情為什麼會反反覆覆?或許,能從這裡面找到答案。
  • 香港配方奶粉檢出致癌物?奶粉中的營養成分有什麼?
    來源:中國質量萬裡行 文/中國質量萬裡行 李穎 前段時間,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了15款在港銷售的一段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測評。15款奶粉均檢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其中有9款還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
  • 揭秘香港奶粉與大陸奶粉的區別,真相驚人...
    很多奶爸奶媽都喜歡去香港買奶粉。內地又不是沒有奶粉銷售,為什麼這麼多人赴香港買奶粉或找人在香港代購奶粉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香港限購奶粉引發「滯銷」尷尬
    本期話題香港奶粉限購令實施以來,奶粉商和零售業界叫苦連天,傳聞有的藥房奶粉銷量急跌九成之多。在超市,部分品牌的奶粉開始降價促銷,買兩罐就有贈品。香港七家奶粉商和港九藥房商會聯合要求政府考慮撤回限奶令,但香港食衛局重申,要半年後再重新考慮。
  • 香港奶粉和內地奶粉的區別!附:香港各大品牌嬰幼兒奶粉最新價格
    前些天,有人因為從香港攜帶80多公斤奶粉入境而被香港法院判處了半年監禁,「限奶令」又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之所以有那麼多人鋌而走險,當然是因為內地市場對港版奶粉的需求極大。經常聽到有人發問:香港奶粉和內地奶粉比起來,區別究竟在哪裡?也有人說,其實都是看著那麼多人在香港買奶粉,自己才買的,而兩地奶粉區別在哪,自己也說不清楚。
  • 香港去哪裡買奶粉好?香港限購令下買奶粉攻略
    》》》港版奶粉VS內地版奶粉 小編教你如何辨別真假奶粉》》》香港哪種奶粉和輔食好?最受內地歡迎的香港奶粉&輔食   香港奶粉限購政策  由於中國內地的嬰兒奶粉曾出現三聚氰胺等質量問題,相對而言港澳地區和海外的奶粉質量讓人放心,近年中國內地消費者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搶購港澳和海外零售市場的嬰兒奶粉,造成很多地方尤其是港澳當地奶粉市場出現供應緊缺。
  • 香港奶粉 VS 大陸奶粉,你選對了嗎?
    不妨告訴大家,同樣品牌同樣階段的奶粉在香港與大陸確實有著質的差別。因為大陸奶粉的標準低,準入門檻較低,不像香港、臺灣等地執行歐盟、美加等國的標準高,準入門檻較高,所以廠家很自然就會將符合國標但質量略遜的產品銷往大陸。
  • 封關下無法出國遊?香港這些地方分分鐘假裝在國外!
    (圖源:香港01)沒錯,封關下去不了真正的日本,熱愛旅遊的香港人紛紛跑到「港版輕井澤」過足癮。封關下,馬爾地夫是去不了了,但好在香港本身就是個沿海城市,海灘、沙灘數不勝數,仔細扒一扒,還是能扒出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