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月亮非比尋常
可惜,我是在朋友圈裡看到的
因為不小心跌進莫奈的花園
花開花落遮蔽了月圓月缺
整個夜,有兩處畫面在腦海裡急劇剪切
余光中先生餵養的月光
還有德國詩人拉斯克寵著的睡蓮
月色褪盡,竟比蓮花還要孤獨
這僅僅是兩首至情至性的小詩嗎?
年華終究可恨,愛情一步一趨
清冷化成彼此的相似
月裡弄花的背後,是孿生的孤獨
在莫奈愛恨難辨的故事最後
「嫩寒春曉」給哪吒留言:
「我不想說什麼,我正在經歷。」
突然地,我的心被冰了一下
便不再後悔寫下那樣的句子:
故事說穿了,都差不多……
誰是誰的背景,誰是誰的副歌?
誰給了誰傳奇,誰又給了誰寂寞?
如果,城都沒了
城裡的月光還會怎樣梳妝?
而曾經的傾城之戀,又該怎麼活?
弱水三千,哪一瓢都雷同
還好,月亮和睡蓮都已落幕
我們便可以重歸蘇蓮託
叮囑自己在碎碎的流年裡風雨不驚
去想像那一池睡蓮綻放的模樣
書裡說,倘若有過
滿世界都該是菩薩的微笑
「嫩寒春曉」,你在經歷什麼呢?
哪吒想跟你講一個和莫奈相反的故事
曾經有一位銀行家的妻子
在布拉格一間咖啡館裡愛上一位作家
他寫一頁,她看一頁
她看一頁,他寫一頁
終於有一天,他向她熾熱表白
才知曉她隱瞞了婚姻狀況
愛情的荒野,有時不得不走散
他們從此便沒有再見
作家終身未娶,孤寂一生
41歲就孤單單地離開了人世
彌留之際,他反覆念叨著那女人的名字
不是不愛,是換一種方式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孤絕感受?
當自己站在交叉路口
最愛的人卻不再選擇其中……
那位猶太作家叫弗朗茨·卡夫卡
往前一步,是情裡風月
往後一步,是愛的尊重
他們一起寫的那部作品叫《變形記》
最近重看電影《滾滾紅塵》
和多年前的茫昧感受竟完全不同
原本獨屬於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故事
猶如一面摔碎的鏡子
折射出每個人自求的明媚清冷
在這部94分鐘34毫米遮幅的電影裡
三毛偷偷塞進她和荷西的愛情
秦漢和林青霞則演出了他們的遺憾
還有為羅大佑和李烈埋下的伏筆
還有影院裡各色精巧或笨拙的愛
……
悲歡離合的戲,倒像是真的
滾滾紅塵,歲月煮酒
煮了這麼多年,居然煮出熱淚
一個跨越了太長時間,太多男女的事件
直到今天,還沒有演完
胡蘭成在給張愛玲的婚書上寫道:
「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多麼脈脈含情的一句耳語啊
豈是貪衣食,感君心繾綣
然而,歲月始終靜好
他和她的姻緣卻拼上命也安穩不了
才子佳人,一旦被時光衝洗過
便只剩下灰撲撲的影子
張愛玲最後跟胡蘭成說:
"你是容易感動,難於滿足。"
其實,她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其實,我們又有什麼不同呢?
1991年,在一列開往西伯利亞的火車上
音樂人眭澔平默默地翻開一本書:
《滾滾紅塵》的電影劇本
那是好朋友三毛編劇的最後遺作
當翻到劇本第192到193頁之間
他意外發現了一張單薄的便籤
上面有三毛留給他的最後一句話:
「好,同志,我要走了」
眭澔平頓時淚如雨下
這張便籤剛好夾在全劇的第66場戲
那是男女主角生離死別的瞬間
是時,列車正往西伯利亞狂奔而去……
三毛的英文名叫「Echo」
她曾經用這名字和李泰翔出過一張唱片
你知道「Echo」是什麼意思嗎?
當然不是簡簡單單的「回聲」
希臘神話裡有個無比悽清的傳說
「Echo」是林間仙子的稱謂
因受到詛咒,死後不得不化為山谷裡的回聲
這個故事的結局波詭雲譎:
Echo所深愛的少年
最後,不幸被淹死水裡……
1979年,三毛的荷西就是這樣死掉的
北大西洋的冰冷的海水收走愛人的靈魂
而三毛用雙手挖出一個墳墓
在拉帕爾馬島埋下了他和她的回聲
忘了是哪位靈醒的詩人說過:
命運不是風,來回吹,
命運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運中。
此刻,哪吒很想畫蛇添足:
命運不是安排,而是求索
生命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
但也要盡情感受這沒有答案的生命
命運,就是滾滾紅塵……
順便說一句,11月6日
羅大佑在上海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
《假如我是羅大佑》
第一首:《愛人同志》
最後一首:《明天會更好》
很遺憾,沒有《滾滾紅塵》
當彭佳慧代替他唱《光陰的故事》時
我就在想,對於某些人而言
他們的光陰可能真的老到自己沒法唱了
假如我是羅大佑
大概也會背過頭去
裝作看不見滾滾的紅塵……
以上,就是今天想說的
文中插圖中的
藝術家:William(德國)
攝影師:Ashley(挪威)
電影劇照:《滾滾紅塵》(中國臺灣)
部分來自網絡
— 完 —
【後記】
柴靜在《看見》一書裡,提了個精靈古怪的問題:
"天上那麼多高幹子弟,七仙女為什麼要下嫁董永?」柴靜的答案,你只要回復「七仙女」就可以知曉。
那麼,你的呢?
——王超